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陪孩子画唐诗(附我的诗画本)
分类
作者 刘雨菡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刘雨菡著的《陪孩子画唐诗(附我的诗画本)》是身为设计师和专职作家的妈妈刘雨菡与现年九岁的女儿李怀殊共同创作的图文集,以五言及七言唐诗作为题材,在妈妈的引导下,孩子以其童心童想,画出有趣又出人意表的“唐诗画”,内容深富教育及启发意义。阅读此书的家长可以尝试找到孩子最有兴趣的方式,与孩子一起创造自己的家庭文化。

内容推荐

刘雨菡著的《陪孩子画唐诗(附我的诗画本)》由海峡两岸联袂推荐!台湾妈妈的唐诗育儿经+孩子自己的诗画手工书;借由24首经典唐诗、24幅孩子创作的唐诗画、24个亲子共玩的手工,感受唐诗之韵、享受陪伴之乐。

《陪孩子画唐诗》——台湾妈妈的唐诗育儿经

在这本书里,台湾的一对母女刘雨菡和李怀殊在唐诗里想象畅谈着:从李白的月光谈到了梵·高所画的卧室;从王维绮窗前谈到毕加索的立体派;从《游子吟》谈到了缝纫机的历史……一次又一次拉近着古代唐诗与现代生活的距离。从中能看到一个母亲的文化趣味,示范着如何导引孩子读诗、画诗,以及对个人创意的坚持。阅读此书,能感受到台湾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也能从中学会陪伴孩子、读懂孩子的方法。

《我的诗画本》——孩子自己的诗画手工书

在这本作者和编辑用尽巧思的配套手工书里,将24首唐诗变成了24个好玩的艺术创作,可以让孩子尽情释放思考力、创造力、整合力和动手能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诗画本,也提供了亲子间更多的话题和互动内容,帮助更多家庭开启陪伴旅程、享受亲子之趣。

目录

第一辑 五言唐诗的童想世界

 导言

 登鹳雀楼——野兽派画风

 相思——红豆不是相思豆

 春晓——春之圆舞曲

 静夜思——月光下的卧室

 竹里馆——竹林中的钢琴

 杂诗——意料之外的立体派

 登乐游原——登猫空赏夕阳

 新嫁娘——厨房里的快乐新娘

第二辑 五言唐诗的实景写生

 导言

 小松——家有小女初长成

 咏鹅——白鹅写生记

 池上——重温采莲谣

 白鹭鸶——白不只是白

 答人——蜡笔的涂改趣味

 悯农——田野踏青识稻禾

 游子吟——缝纫机密密缝

 感遇——大自然中的色彩变化

第三辑 七言唐诗的情境创作

 导言

 种荔枝——爬上长颈鹿的脖子采荔枝

 嫦娥——在月球上跳芭蕾舞

 清平调——跳舞的公主姐妹

 秋夕——化身织女会牛郎

 江畔独步寻花——骑脚踏车赏花

 渔歌子——西塞山与鳜鱼

 乌衣巷——橙色的江南水乡

 枫桥夜泊——夜泊日月潭

后记 说说怀殊和她的唐诗画

 唐诗中的孩子

 今人与古月

 唐诗的创意立体世界

 管管吹竽南郭记

 遇见怀殊

试读章节

野兽派画风

这是怀殊画的第一首唐诗,诗文琅琅上口,并不难懂。要将文意内容转译成一幅图画,也颇为简单。我直接在白纸的上半部,用彩色铅笔简单勾勒出连绵的山峦,山凹间露出夕阳的六分之一张脸,中部画一条河,山与河之间,画一排小树,再于左下角画一座小山丘,山丘上矗立一栋塔楼。简图刚完成,怀殊就兴奋地说她也要画一张相似的图画。

未料,怀殊笔下的画面更加生动,笔下的连绵山峦,变成一块连接一块的馒头山,大胆用笔也大胆设色,颇有“野兽派”的趣味。

我为何以“野兽派”来形容怀殊这幅画的画风呢?

因为野兽派画作的风格就是大胆上色、笔法豪放,不再讲究精准的远近透视比例与明暗技法,而采用平面化构图,且用色鲜明,物体都自成主体性,脱离对自然的摹仿。这些特点都近似儿童画的风格,在怀殊学龄前的绘画作品中也表现得很鲜明。

接着,天空出现了三只飞翔的鸟儿,黄河上还浮出两朵莲花。怀殊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应该长出美丽的莲花。她这么喜欢莲花,可能是受了关于释迦牟尼佛出生传说的影响吧。她清楚记得悉达多(俦陀的俗家名字)刚出生时,便能下地迈步前行,而且每走一步,走过的地方就会长出一朵莲花。这个神圣又美丽的故事一直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山水佳作完成后,我照例让孩子在画纸上签上自己的中文名字及时间,这可是当画家的基本动作,并让她以刚学会的注音符号写上“登鹳雀楼”几个字j第一幅唐诗画便完成了,自此,我和她的“图画唐诗”作业也快乐地开展起来。

诗文赏析

傍晚时分,登上鹳雀楼欣赏美景,放眼望去,太阳正缓缓下山,黄河水势澎湃,朝大海方向奔流。尽管眼前景色已相当壮丽,但诗人仍不满足,他要再登上一层楼,让千里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介绍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出生和死亡日期都不详,根据后人的考证,大约是唐武后到玄宗年间(688至742年)。

他从小就很讲义气,喜欢帮助弱小,时常和豪侠之士交往,一边饮酒一边谈论剑术。历史上记载的许多侠客,都是他模仿的对象。但因为太入迷,整天和权贵子弟饮酒作乐,不务正业,直到中年仍一事无成,才悔悟先前的颓废无知,从此立志向学,专心于文章写作。他有两位写文章出色的哥哥——王之成和王之贲,在他们的指导下,王之涣不久就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文章写作也不输两位兄长,令人刮目相看。

由于天性豪迈,王之涣对于参加科举考试一点兴趣也没有,只喜欢到处拜访名人,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且特别喜欢造访位于黄河南北两岸的名胜古迹。他还有一首关于黄河的名诗: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P20-22

序言

女儿怀殊自幼就非常喜欢涂鸦、画画,且走到哪画到哪,作画的速度非常快,产量也相当惊人。她的绘画风格有阶段性:幼儿园小班及之前,画的是米罗的超现实图案;中班起写生能力突然长进,仅凭图像记忆,就能无师自通,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上了大班,竟在写实的人物肖像画里加入天外飞来的幽默感,譬如画出忧郁的超人、开心的明代谏臣“海瑞”等与他们在电影电视中性格完全相反的形象。

刚好,怀殊在上大班时受到同学的影响,沉迷于当时流行的卡通影片《珍珠美人鱼》,不但要求定时收看这部卡通影片,她笔下的人物画也受到片中女主角露亚公主及其他美少女画风的影响──画出了日本漫画家创造出来的蓬松又卷曲的长发及大而不真实的汪汪电眼。她甚至偶尔会提及同学中谁的露亚公主画得最像最漂亮,颇有竞争仿效之意。这时候我给予的反馈通常是一盆冷水:“那是没有创意的复制画,根本比不上你自己画的蒙娜丽莎。”

我以她画的超人、海瑞、蒙娜丽莎为例,一方面开导她不能执迷于漫画式的复制画;一方面也开始寻思如何提供新的题材,来满足她涂鸦创作的欲望,毕竟幼儿的生活经验、创意灵感都有局限,画多了终会出现瓶颈与重复,再不留心,他们就会一味沉迷于复制的便利性和即兴的满足了。

适巧,大班下学期起,我的时间较为充裕,正准备引导女儿学习唐诗,当时她已听熟了我买回来的唐诗唱诵CD,虽会唱诵却不解其意。某一天,我试着解释文意直白易懂的《登鹳雀楼》,一边解说,一边拿起色笔在纸上画出诗中提到的山、水、楼的造型及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我画得很简单,也很写意,未料,竟因此勾起女儿“画唐诗”的兴致,这也令我如获至宝:流传千古的诗词,不正是挖取不尽的绘画题材吗?

后来在陪孩子画唐诗的过程中,我又发现如果以女儿能理解的现实生活情况来解释诗意,她就更能画出有创意的诗画来。譬如我曾这么引导她:《春晓》这首诗描写的正是她每天贪睡不起来,小鸟在窗边高歌吵闹,叫她起床的情景。我们住在山区,早晨也多半是在嘈杂的鸟叫声中起床的,所以女儿很快就明白了诗文的含意。

在陪孩子画唐诗的过程中,我找到的创意是“生活化”与“现代化”,女儿则因此学会了让自己化身为主角,去感受、经历唐诗所描写的各种情境。

有了全新的创意和灵感,我们一起创作出24幅别出心裁的唐诗画,完全跳脱“复制”的窠臼,呈现出与其他唐诗画不同的特色和面貌。是故,我也敢大言不惭地说:这24幅画,是艺术画而不是复制画,因为每一幅都独一无二,都经过推陈出新的咀嚼与安排。

无论女儿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画家,只希望她在绘画或其他经历中,都能将创意与巧思尽情施展、挥洒,而不要萧规曹随、人云亦云,那么,这三年来,陪孩子画唐诗所耗费的工夫也值得了!

后记

一段美好的成长陪伴

当你拿到这本《我的诗画本》的时候,也许会有点奇怪,为什么册子里选择了这24首唐诗?为什么要把唐诗变成手工、变成绘画?其实这里面有故事呢,因为《我的诗画本》还有一册姐妹书《陪孩子画唐诗》。

初次接触,听说“有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把唐诗画了下来,想要出一本书”的时候,虽然有点惊奇,但也觉得是意料之中。现代的父母大都十分关注孩子的成长,孩子们多才多艺,做父母的想要把孩子成长中的点滴记录下来作为纪念出书,情有可原。但我对“孩子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把唐诗画成了什么、父母对这本书的态度以及这本书又是什么样的?”却充满了好奇,因为我在幼儿园工作了18年,有一种“职业病”,总会把我们成人的行为和育儿是否科学联系到一起,我不知不觉地带着专业的眼光去“挑剔”这本书。

炎炎夏日,我开始翻看《陪孩子画唐诗》一书中怀殊小朋友画的第一首唐诗《登鹳雀楼》。这一读欲罢不能,我又连着一口气看了第二首、第三首……感觉就像是闷热的午后喝了一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儿子精心制作的蟠桃汁,清爽、熨帖,整颗心瞬间安静了下来,让人不由得微笑。

在《登鹳雀楼》这首诗中,我对孩子画的馒头山、飞翔的鸟儿、随意的涂色都很熟悉,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唯独对“黄河上浮出两朵莲花”产生了兴趣,我知道这看上去很突兀的、比例失调的莲花一定不是成人的想法。仔细读了后文怀殊妈妈的介绍,才知道原来怀殊听过释迦牟尼佛出生时的传说,因而认为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应该长出美丽的莲花。啊,你想一想,这是一幅多美的画面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纯洁不正像孩子的内心吗?这么美好的想法也只有那么纯净的内心才想得出来啊!怀殊,这是一个有思想的孩子啊。喜欢这样的画和这位不随意干涉孩子的妈妈,于是禁不住再读。

读第二首唐诗《相思》之前,我和所有的成人一样在心里暗笑:“看看你会把爱情画成什么样?你还只是个孩子呢!”然而当我看到这幅线条简单、颜色浓郁的画时,忍俊不禁笑出了声,那一个个由小变大的爱心,简直比树上的红豆还要鲜艳欲滴啊!谁说孩子不懂爱?那男孩对女孩的喜欢,把她都笼罩在了大大“爱心”里!他毫不畏惧爬上那么高的树,而喜欢的女孩则在树下耐心地等待着。试问这样热烈而温馨的“爱”,难道不令人艳羡吗?我们每一个谈过恋爱的成人,你可有过那么热情的表白和体贴的心?我甚至想,如果这是一封求爱信,只怕所有的女人都会被打动啊!接下来,我是迫不及待想要看第三幅了,同时想知道,这位妈妈是怎么引导孩子画画的呢?

第三首《春晓》,是我童年的时候就很喜欢的一首诗。那时候我也是一个爱做梦的女孩,很多梦都被我写进了稚嫩的诗歌和童话中。当看到怀殊的这幅画时,我的记忆复苏了,我好像变成了这幅画中的小女孩,睡在简约大方的木床上,盖着美丽舒适的被子,在花朵和鸟儿的包围中甜甜地睡着了。梦里,我闻到了花香、听到了鸟鸣,还有动听的音乐萦绕在耳畔。我仿佛是那童话故事中的睡美人,又好像是那酒醉后不小心眠在芍药花丛中的史湘云……这难道不是春天最美的梦吗?沉浸在这创意美好的诗情画意里,我真不愿意醒来了。

纯真大胆、自然脱俗、欢乐美好,是我对怀殊唐诗画的深刻印象。我知道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宝贵,这种美好就像他们的眼睛,纯洁无暇、清澈见底。这种美好,是我们每个成人曾经拥有过的,而随着人生的成长很多人都慢慢失去了。从这些画中,我能感觉到怀殊作画的心境是欢乐而美好的,怀殊的妈妈,是怎样呵护着孩子这么美好的纯真之心、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呢?如果说一开始我为怀殊自然活泼的画所吸引是感官上的,现在,我要用理智来分析怀殊的妈妈作为家长是如何做到的。

原来,怀殊的妈妈在怀殊大班的时候像所有的家长那样想引导女儿学习,她买回了唐诗唱诵CD,但发现孩子会唱诵却不解其意,于是便“试着解释文意直白易懂的‘登鹳雀楼’,一边解说,一边拿起色笔在纸上画出诗中提到的山、水、楼的形状及关系位置”,妈妈画得简单而写意,却勾起女儿“画唐诗”的兴致。就这样女儿无心的兴趣触动了怀殊妈妈的教育灵感,于是她开始“陪”孩子画唐诗,开启了女儿不一样的“创意诗画”之旅。这一过程仿佛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让大家羡慕不已。

因为工作原因,我接触过太多的家长,作为孩子的母亲更能体会到培养孩子的艰辛。我们中国人,又都“望子成龙”,可是读书的时候却没有一堂课告诉我们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至于成家生子后摸索着一路走来坎坷崎岖。后来,我们再去看各种育儿书籍,知道了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也知道要尊重孩子的选择,还希望能有高质量的陪伴,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常常耐心尽失、不知所措,不仅生孩子的气也生自己的气。而我发现怀殊的妈妈是一位热爱生活又富于教育智慧的母亲,她认为“绘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艺术并不难懂,艺术的首要价值是‘创新’,其次才是‘美感’”。而如果说在“创新和美感”方面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天赋,但要孩子作为现代人理解古代的情感,又把能理解的“现实生活情况”来解释诗意,还要能画出有创意的诗画来,这绝不是一般的孩子和家长可以做到的。好在怀殊的妈妈非常了解自己的孩子,又有美术的技能,能够将女儿一时的兴趣持久化,并在陪伴的过程中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灵感——“生活化”与“现代化”,让怀殊“因此学会了让自己化身为主角,去感受、去经历唐诗所描写的各种情境”。这期间,一定也有着反复、失败和各种纠结,但他们最终坚持下来收获了成功。这个过程,与其说是怀殊的成长过程,不如说是怀殊妈妈作为一位母亲的成长过程。

怀殊赢得一次国际绘画比赛的大奖,体验到自然写生的趣味,怀殊的妈妈也陪她完成了空前的创意唐诗画。看到这里,仿佛一部“天才是如何培养的”现实版大片就要上映了,爸爸妈妈们也许羡慕嫉妒恨啊,可是怀殊妈妈居然平平淡淡地说:“以女儿怀殊在绘画上的表现,似乎也铺展出她可以专事于绘画的坦途,但世事难料,不论她将来会不会成为一名画家,只希望她在绘画中或其他经历中,都能获得创意与巧思尽情施展、挥洒的满足感,而不要萧规曹随、人云亦云,那么,这三年来,为了画唐诗所耗费的工夫和精神这就值得了!”

作为家长的你,是不是也想像怀殊妈妈一样与孩子共度一段奇妙的唐诗之旅,发现你家的孩子对着唐诗会产生出怎样的奇思妙想?那就赶紧翻开这本《我的诗画本》,作者和编辑用尽巧思,将24首唐诗变成24个好玩的艺术创作,希望借由一本妈妈看的书和一本孩子玩的书,让亲子间有更多的话题和互动,开启更多家庭的陪伴旅程。

吴丹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4: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