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于怨艾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一如作者的人品,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显得别开生面,风韵天然。赵晓辉著的《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解析深微,阅之可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全貌。
| 书名 | 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
| 分类 | |
| 作者 | 赵晓辉 |
| 出版社 | 五洲传播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清照词于怨艾缠绵之中有执著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一如作者的人品,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一经她提炼熔铸,就显得别开生面,风韵天然。赵晓辉著的《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解析深微,阅之可了解李清照的词作全貌。 内容推荐 李清照的词,收入《全宋词》中的共48首,几乎每首都是精品。赵晓辉著的《李清照/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选收其中26首,可谓精品中的精品。它们代表李清照的文学成就。本书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每首作品,都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优秀传统中国画。 目录 李清照简介 如梦令(尝记溪亭日暮) 点绛唇(蹴罢秋千) 小重山(春到长门春草青)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念奴娇(萧条庭院)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 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 鹧鸪天(暗淡轻黄体性柔) 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清平乐(年年雪里)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行香子(草际鸣蛩) 点绛唇(寂寞深闺)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永遇乐(落日熔金) 试读章节 婚后不久,赵明诚开始出仕,曾任鸿胪少卿。大观元年(1107),其父赵挺之被罢去相位,不久病死京都。死后三天,蔡京又大兴陷狱,命开封府逮捕赵挺之在京的家属亲戚,诬陷赵挺之为元祜党人,后来终因查无实据,这场风波才算平息。赵挺之死后,赵家随即也遭受了政治上的灾祸,赵明诚弟兄可能即因此而失官。本不喜混迹官场的明诚,便与李清照离京屏居青州(今属山东)乡里。 青州故第生活好似世外桃源。晋陶渊明曾写《归去来兮辞》,抒写自己对于仕宦生涯的厌弃和归隐田园的乐趣,其中有“审容膝之易安”,意谓归隐后即使住在仅能容身的简陋小屋里也非常舒适,易于安身。夫妇二人取渊明之意,为书房取名“归来堂”,称清照内室为“易安室”。清照亦自号“易安居士”。 清照夫妇屏居乡里的时间长达十年以上,一直着意于收藏整理文物。他们将这些书画碑文分类归册,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整集签题,不仅正其伪谬,还品评高下。为了收集整理金石文物,他们生活俭朴,节衣缩食,“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金石录后序》)。清照夫妇在整理古籍之余,也常饮酒赏花,吟诗作对,生活充实而富有情趣。清照曾这样描述道:“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 李清照三十一岁生日那天,明诚为她的一张画像题辞道:“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这十六个字,可以说是明诚对清照学识人品恰如其分的评价。十年时间,在清照和明诚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收集整理的金石刻辞达两千种之多,收藏之富,远近闻名。这段时间可谓清照一生中的黄金时代,也是这对学者夫妇最幸福的十年。此时李清照的笔下一无悲苦之作。 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重新出仕,出守莱州(今属山东)。东莱三年,虽然公务繁忙,应酬渐多,但清照夫妇几乎把所有业余时间和精力都用在《金石录》的研究撰写上。 莱州任满后,明诚改守淄州(今山东淄博),又授直秘阁。赵明诚的出仕,给夫妻琴瑟相合、宁静淡雅的美满生活注入了一些离别相思的况味,李清照笔下一首首优美动人的相思怨别之作即由此产生。(《一剪梅》《醉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佳作。不过,他们别离的时间并不长,往往是明诚赴任不久,清照便跟随前往,因而她这期间吟诵的离别相思之作多是哀而不伤,即便苦涩也带着清透明朗,虽然叹息但不失轻盈美好。 清照也许从来没有想到,真正的苦难还在后面。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五月,钦宗之弟赵构即位,改元建炎,史称南宋。 P4-5 序言 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作出了以“诗三百”为代表的优秀诗篇。此后每个历史年代,诗歌创作都结出丰硕的成果,其中不少名篇名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这套“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书系,选取了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诗人、词人的优秀作品,并加以详尽通俗的译注、评解,试图由此将古代中国人创造的最可珍贵的文化瑰宝介绍给当代海内外读者。 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无论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对中国后世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诗歌至唐代而达到高峰,呈现出后人所称誉的“盛唐气象”和“少年精神”,而从李白、杜甫等诗人身上,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不难看出“风”“骚”以来优秀传统的回响。他们都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家、社会、民生等问题;而这种主题,往往是诗人通过自己的人生境遇和心灵历程去感悟,通过描绘自然界山川万物、人间世事民情来体现的。在唐诗的辉煌之后发展起来的宋代诗歌,成就也相当高,但最能表现此年代文学特殊成就的是词。宋代优秀的词家把这种长短句诗体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那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凄清的词作,今天读来仍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说,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神采的篇章。本书系介绍的诗人、词人,如东晋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李商隐,五代南唐的李煜,宋代的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是中国诗歌史上耀眼的星座。 中国古代诗歌注重抒情、写景,善于表现友情、亲情、爱情、乡情,以及其他复杂细微的个人情感。这形成中国诗歌又一个强大的传统。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诗歌几乎从一开始就具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特点,情感的表达比较克制、内敛、含蓄,有别于西方的诗歌风格。与此同时,中国诗人们又强调“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善于通过各种艺术手法传达言外之意,给读者以无穷的回味、想象空间。古代诗词中的优秀之作往往写得深情宛转,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诵读这些诗词,可以受到多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典诗词还善于表现自然之美及人与自然的融合。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系中的每首作品,都配以与诗词意境相呼应的优秀传统中国画。由此,本书系的每一本书不仅引导读者欣赏、涵泳中国古典诗歌佳作,同时也带着读者一起领略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通过欣赏这些诗、画,可以更深刻地领悟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品味其艺术之美。 除了“诗情画意”的特色外,本书系以各位诗人、词人单独成册,以更清楚地展示其不同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各分册包括诗人小传与作品赏析两部分。对每篇作品的赏析,又分为题解、句解、评解三个章节:题解交代创作背景;句解用现代语文对诗词进行逐句意译,对某些难懂的字词作注释;评解部分则提要钩玄,对作品特色进行点评。我们的本意,首先是帮助读者减少阅读中的文字障碍,继而是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和写作技巧。 中国古代经典诗篇把汉语升华到至美至纯的境界,足以使每个中国人感到自豪。这些作品是联接所有炎黄子孙思想、情感的文化纽带,无论身在国内,还是身在海外,优秀的诗歌对读者的感召力都是相通的。一个喜爱祖国传统文化的人,可能会不断地接触和学习祖先的这些遗产。久而久之,这些优秀文化中的一部分会积淀下来,构成每个人头脑中一道美丽的艺术长廊,不断给人以教益、激励和艺术享受。我们期望,本书系所介绍的诗词名篇能够成为这道艺术长廊的组成部分。 本书系所介绍的诗人、词人,都各有很多传世名篇,限于篇幅,书中每人只选取了二三十首代表作品。限于编辑水平,书中会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敬请读者朋友提出宝贵意见。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