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琪,作为台湾著名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台湾金鼎奖、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奖、中华儿童文学奖、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奖、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等。在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已出版数十部作品,其中《珍珠奶茶的诱惑》、“少男少女系列”更是风靡海峡两岸。本册为管家琪著的《糖果疑云》。
| 书名 | 糖果疑云/管家琪亲子童话系列 |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
| 作者 | 管家琪 |
| 出版社 | 浙江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管家琪,作为台湾著名的青少年文学作家,她的作品曾获台湾金鼎奖、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奖、中华儿童文学奖、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奖、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等。在中国大陆、香港、马来西亚等地已出版数十部作品,其中《珍珠奶茶的诱惑》、“少男少女系列”更是风靡海峡两岸。本册为管家琪著的《糖果疑云》。 内容推荐 “管家琪亲子童话系列”系列,包括《听话蘑菇争夺战》《心苦茶包风波》和《糖果疑云》这三个互有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童话。在每一个故事后面,示范性地列出了五个话题——请注意,是“话题”而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来考小朋友,而是希望大家在亲子共读之后能够做一些交流。童话本来就是“孩子们看热闹,大人看门道”的。本册为管家琪著的《糖果疑云》。 目录 一、不速之客柠檬 二、糖果博士恶“决心糖” 三、忧伤的芒果 四、梅巫的邀约 五、粉黄派对 六、拜访香蕉婆婆 七、“老实饼” 八、真相大白 想想看,说说看 作者的话 试读章节 一、不速之客柠檬 也许你会说,巫婆嘛,如果真的需要什么,只要挥舞一下魔法棒,再念念咒语就行了,何必还要这么麻烦,去做什么浓雾芯的枕头呢?想想看,想要把那一团团轻飘飘的浓雾塞进枕头套里该有多麻烦、多么需要技巧。这话也没错,至少其他的巫婆族都是这样的,想要什么就来什么,靠的全是咒语和魔法棒,轻松得很。可是,亲爱的小朋友,别忘了梅巫所属的花巫婆族是特别信奉“动手更有乐趣”这个生活准则的,无论需要什么,她们都更喜欢自己动手做,感觉自己动手做出来的东西光是在意义上就不一样,因此,尽管做这个浓雾芯枕头确实有点儿费劲,梅巫还是会定期做上一两个。 这天,梅巫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她希望今天晚上就能枕着新做好的浓雾芯枕头睡觉。听到敲门声,梅巫最初是不想理会的,毕竟此时此刻她的浓雾芯塞得正顺手,实在不想中断,所以她只停了一下下就继续忙自己的事儿,希望门外那个不速之客能够在敲了几下后见无人应答就知难而退。然而,敲门声却非常坚定,“咚咚咚,咚咚咚”,一连敲了好几下,似乎下定决心非要把这个门给敲开、非要把主人给敲出来不可。 梅巫微微皱了一下眉头。她实在不想去应门,心想至少也要等到把手头这个枕头的浓雾芯塞好再说呀,但是她又不想原地扯着嗓子朝着大门喊叫“请等一下”之类的话。就在前一天晚上,梅巫才刚刚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表现得更淑女一些,你几时见过有什么淑女会大呼小叫的呢? 在敲门声持续了一会儿之后,梅巫没办法,只好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先赶快拿一个大大的夹子把枕头套的开口给封住,免得刚刚塞进去的浓雾又通通散掉了。开口封好了,梅巫就赶快过去开门。 刚刚拉开大门的那一刻,梅巫什么也没看见。不过,由于这天的晨雾实在是太浓太大了,因此她还是对着眼前的一团浓雾一本正经地问了一句:“请问有人吗?” 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一个声音怯怯地问道:“请问是花姐姐吧?” 感觉像是一个小女孩的声音,蛮好听的。 看来就算现在明明彼此站得这么近,但是对方也同样看不到她。 梅巫向来是最喜欢听人家叫她“花姐姐”啦,这会儿一听到“花姐姐”,赶紧应道:“我就是,请问你是哪位?” “我……我是柠檬。” “柠檬?” “是的,我来自黄皮族,我们黄皮族人都喜欢用水果来取名,我叫柠檬。” “哦,原来是这样。那……柠檬小朋友——你是小朋友吧?听声音像是小朋友——你先进来再说吧。” “好的,打扰了。”柠檬的声音听起来十分乖巧。 “那我就要来抓你喽。” 梅巫打趣地说着,轻轻伸手一抓,第一次扑了一个空。幸好梅巫及时想到黄皮族也是“矮人族大联盟”(俗称“矮盟”)的一员,就是说黄皮族也是小矮人,更何况眼前还是小矮人中的小孩子,于是就调整了一下高度,这一次梅巫一伸手就碰到了一顶草帽。 “嘿,我抓到你了。” 顺着草帽,梅巫很快就准确地碰到了一个瘦小的肩膀,再顺着这瘦小的肩膀,梅巫碰到了一只凉凉的小手。 “来吧,进来再说。你的手怎么这么冷?一定是很早就出来了,对吧?辛苦辛苦!来来来,进来进来,我不习惯对着一团浓雾说话,什么也看不见,再说我现在手头也正在忙。” 梅巫牵着柠檬的小手进了屋。一关上门,梅巫就看到一个粉黄皮肤的小女孩站在自己的客厅里,正朝着自己眨巴着大眼睛呢。 梅巫看着小女孩,很自然地就联想到小鸭鸭,不禁赞美道:“哎哟,你看起来好可爱哦!” “谢谢。”柠檬有些害羞,笑得很含蓄,完全是“笑不露齿”的模样,看起来更可爱了。P4-9 序言 在儿童文学这座美丽的花园里,有不少类别,比方说台湾的儿童文学就是从童诗这个类别开始发展的。童诗、童谣、散文、绘本、儿童剧剧本等等,我虽然也都喜欢,但几乎都只是以一个读者的立场来欣赏,鲜少尝试。我喜欢写的还是故事类的作品,因此多年以来,我一直是以童话和小说的创作为主。 很多小朋友都问过我一个同样的问题:童话写作和小说写作这两者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童话和小说固然都属于故事类,都需要主题、人物和情节,同时也都很需要想象力,但是在表现方式上又有好些不同。最关键的一点差异是,小说的想象是一种建立在真实(或者说现实)基础之上的想象,而童话的想象就应该像《魔戒》作者托尔金所言,属于那种“创造第二世界”的想象。从事童话创作和小说创作,所得到的乐趣也是不一样的。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童话所呈现的是我们真实世界之外的“第二世界”,但是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内在的情感应该还是真实的,作者也必定是在真实世界中有所感触,进而才会引发某种灵感。这也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明明知道是在看“假的”(虚构的)故事,仍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熟悉之感,从中看到日常生活中某些人、事、物影子的原因。孩子们本来就不缺乏感受力,只不过在表达上不如大人那么准确,有些孩子平时甚至不太有发表意见的机会,因为很多家长总是只要求孩子们乖乖地听,自己却不太耐烦听孩子们说话。 我们这个“亲子童话”系列,包括《听话蘑菇争夺战》《心苦茶包风波》和《糖果疑云》这三个互有关联,但又各自独立的童话。在每一个故事后面,示范性地列出了五个话题——请注意,是“话题”而不是“问题”,因为我们的本意并不是要来考小朋友,而是希望大家在亲子共读之后能够做一些交流。童话本来就是“孩子们看热闹,大人看门道”的。希望这三个中篇童话能够成为促进亲子沟通的桥梁。部分话题所附上的“作者的话”,当然也不是什么标准答案,仅供参考而已。有些也许偏成人化的词语或概念,也需要大人来向孩子们解释。大人不妨尽量从孩子的生活经验中找一些例子作为切入点,这样便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其实,成人世界中的喜怒哀乐,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一直都有,只不过孩子们看到的侧重点会比较单一。这也就是为什么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往往不在于主题,而在于处理的方式。这样不带教训意味的“解释”,其实就是亲子之间一种很好的交流。 我始终相信,讲故事不仅是最重要的早教,而且这种教育方式至少应该延续到小学低年级。因为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听说读写”,这是没有捷径的。孩子们首先通过小耳朵开始学习,然后要练习组织自己的想法,把它们比较清晰地说出来(口语表达),与此同时配合阅读,才可能在最困难的“写”(文字表达)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有不错的表现。 希望大家都会喜欢这三个故事,同时让这些故事成为大家的亲子话题之一。毕竟,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像储蓄,必须及早重视,慢慢积累,不可能说有就有。而只有亲子之间拥有的话题越多、越丰富,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相互理解才越有成效。 最后,除了感谢浙江文艺出版社,我还要特别感谢这三本书的插画创作者子鹌坊,为这三个童话配上如此充满童趣的画面,使它们得以更自然地亲近可爱的孩子们。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