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景环主编的《中医之妙(中医药科普小品文)》所创作与收集的这些中医药哲学、书法、典故、故事以及诗词,以小品文的方式呈现,每篇无不与中医药密切相关,具有很好的知识性及趣味性,更加突出了中医药的知识与文化特色。
品茗细读,书中的文字会引领我们走近中医药,让我们去理智地思考中医药广博的内涵,让我们用心感受中医药非凡的美妙。它独特的融道、儒、释于一体的理论体系,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哲学、文学、美学于一体的文字体验,给我们一种妙在其中、妙不可言的浓浓感觉。其妙的震撼,其妙的空灵。
| 书名 | 中医之妙(中医药科普小品文) |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 作者 | |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孙景环主编的《中医之妙(中医药科普小品文)》所创作与收集的这些中医药哲学、书法、典故、故事以及诗词,以小品文的方式呈现,每篇无不与中医药密切相关,具有很好的知识性及趣味性,更加突出了中医药的知识与文化特色。 品茗细读,书中的文字会引领我们走近中医药,让我们去理智地思考中医药广博的内涵,让我们用心感受中医药非凡的美妙。它独特的融道、儒、释于一体的理论体系,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学、哲学、文学、美学于一体的文字体验,给我们一种妙在其中、妙不可言的浓浓感觉。其妙的震撼,其妙的空灵。 内容推荐 孙景环主编的《中医之妙(中医药科普小品文)》立足于中医药的理论及实践,借助小品文的笔调,用文学的笔法将中医药知识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巧妙地从哲学、诗词、书法、典故、故事以及家庭中医等方面向读者介绍中医药知识。每篇文章短而精,且内容融文学性、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将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本书适合广大中医从业者、中医爱好者以及社会大众读者阅读和参考。 目录 第一卷 哲学中医 1.中医源流 2.阴阳学说 3.五行学说 4.取象比类 5.整体观念 6.辨证论治 7.真信中医 第二卷 诗词中医 1.五月半夏 2.莫生气 3.地黄饲马照地光 4.寒热交战话疟疾 5.君子药与小人药 6.闲话萱桂 7.良相与良医 8.最美的药 9.千里送车前 10.琥珀 11.归隐药 12.穴位即景诗 13.时时醉薄荷 14.疥疮 15.眼疾 16.茱萸情 17.诗仙诗圣皆为叹 18.短命丹 第三卷 书法中医 1.中医与书法,如影相随的国粹 2.中医与书法,理奥难精的学问 3.中医与书法,形神相依的妙法 4.古今大字第一人——葛洪 5.“比肩”书圣第一人——陶弘景 6.医家人贴第一人——孙思邈 7.清初第一写家——傅山 8.诗书医三绝——范文甫 9.北京四大名医之冠——萧龙友 10.以诗书画为乐者——严苍山 11.南社题名最少年——秦伯未 12.古今名帖——鸭头丸帖 第四卷 典故中医 1.悬壶由来 2.杏林佳话 3.阿是阿是 4.岐黄之光 5.憾满青囊 6.上池之水窥垣之术 7.三折肱为良医 8.王安石与药店 9.病人膏肓与和缓 10.药王与药柜 11.国老与甘草 12.鲍姑与美容师 13.“寿隐三郎”任应秋 14.消失的金汁水 15.树王和凌霜侯 16.何首乌与夜交藤 17.神秘而有趣的药引子 18.枳壳和佛手的爱情 19.千年泻心汤 第五卷 故事中医 1.兵溃被围人马饥 冒食“山遇”转安危 2.病人膏肓药难施 艾灸背部转乾坤 3.防微杜渐义理深 讳疾忌医桓公亡 4.饥寒交迫耳冻伤 医圣巧施娇耳汤 5.巧施黄土救太子 钱乙喜升太医丞 6.勤求古训著伤寒 博采众方成医圣 7.良相名医两兼顾 太守成了坐堂医 8.人文始祖伏羲氏 味百药而制九针 9.神农鞭药尝百草 日中多毒得茶解 10.混混沌沌如鸡子 开天辟地阴阳立 11.外科圣手华元化 剔骨疗疾良效多 12.武则天错怪“虫草” 康厨师险遭不测 13.误把薏苡当明珠 马援蒙受不白冤 14.轩辕黄帝师岐伯 一问一答《内经》成 15.巡山惊遇大蟒蛇 千年参王现天日 16.针灸鼻祖皇甫谧 浪子回头成果丰 17.真假死亡难识别 起死回生人钦佩 18.三大贡献中医首 主席倡导西学中 第六卷 家庭中医 1.夏秋凉茶——玄麦甘桔冲剂 2.冠心病标本兼治的良药 3.胃痛良药——舒肝止痛丸 4.怎样选用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成药 5.肿瘤病人扶正的良药——芪鹿补血颗粒 参考文献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