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传(全新彩图版)/中国著名帝王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孟宪伟编
出版社 煤炭工业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悠悠几千年,纵横五万里,站在中国文明辽阔而又源远流长的历史天幕下,仰望着令无数人叹为观止的帝王的流光溢彩的天空,尽阅朝代更迭的波澜起伏,无处不闪耀着先人用心、用生命谱写的辉煌。

封建帝王是历史的缩影,自嬴政以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烁古今,或以宏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残暴不仁毁灭帝业,铸就了一部洋洋洒洒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王史……

孟宪伟编著的《曹操传(全新彩图版)》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曹操的故事。

内容推荐

曹操,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但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他生于东汉末年大动荡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环境,为曹操等一大批人提供了发挥才干的机会。他从陈留起兵,并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壮大、发展了自己,成为汉末群雄之一。

曹操做事善谋,为人谲诈。多疑、嗜杀的性格,常为历史所非。他“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利己主义人生信条,应该予以否定。他那两重性的矛盾性格,表现突出,既嗜杀,动辄数万、数十万的杀人,又时而表现出极大的宽容;他“不念旧恶”,甚至对杀了自己儿子的人也可以重用,但又睚眦必报,不管功劳多大,才能多高,既不我用,即予除之。诸此种种,常人难以理解,但正是封建时代诸多的政治家性、术之所在,只不过是他表现的更为典型而已。

孟宪伟编著的《曹操传(全新彩图版)》讲述了他的故事。

目录

第一章 身世与初仕

 大动荡的社会

 宦官的养子

 任侠放荡的少年

 任洛阳北部尉

 书谏时弊

 禁断淫祀

 称疾归里

第二章 逐鹿伊始

 慎待废立

 陈留起兵

 引兵向西发展

 当东郡太守

 收编青州黄巾军

 破袁术

 征陶谦

 战吕布

第三章 初建大业

 迎帝都许

 剪除周围异己

 重用贤能

 三征张绣

 剿灭袁术

 长驱伐吕布

第四章 统一北方

 必胜的战略

 趋兵击刘备

 官渡大捷

 讨平袁氏兄弟

 西征高干

 北征乌桓

 碣石抒怀

第五章 兵败赤壁

 轻进取荆州

 吴蜀联合

 水军失利

 草船借箭

 火烧赤壁

 败走华容道

第六章 屡屡用兵

 西征马超、韩遂

 威胁孙权

 赞叹孙仲谋

 密教张辽破敌

第七章 得陇不望蜀

 夏侯渊西北建功

 收取汉中

 失去得蜀良机

 汉中失守

 水淹七军

 联吴破荆州

第八章 执掌大权

 谯县备战

 让县明志

 以军谋政

 自为汉丞相

 晋爵为王

第九章 用人之道

 吾任天下之智力

 “诫在面从”

 唯才是举

 重用从征故旧

 不疑归从

 大胆用降将

 卒伍之间拔将

 征召官员

 不用则杀之

第十章 治国方略

 抑制土地兼并

 减轻赋役

 开租调制之先

 重视水利事业

 盐铁监卖与禁酒

 谋复钱币之用

 屯田为定国之术

第十一章 英杰多才

 开一代诗风

 歌以言志

 散文的特点

 影响“建安风骨”

 爱好书法

 喜欢音乐

 善治土木工程

第十二章 妻妾子女

 卞后与丁夫人

 诸王子

 争立太子的斗争

 曹丕的作为

 女儿们的归宿

第十三章 奇闻逸事

 叛祖逆宗

 虚无的酸梅

 金蝉脱壳

 以发代首

 煮酒论英雄

 陈琳檄文骂曹公

 引诱袁绍入瓮

 放行关羽

 曹操与袁绍斗法

 鼻子的妙用

 笼络人心之举

 细打算击溃袁军

 亲自击鼓

 笑对败战

 西征遇难

 借冰河堡破马超

 误入敌营,吓破敌胆

 曹魏职官表

 曹操重臣表

 曹魏世袭表

 曹操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曹操,姓曹名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人。他死于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220年3月15日),享年六十六岁。据此推算,他的生年当在东汉桓帝永寿元年(155)。

曹操所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当时的社会矛盾空前尖锐。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培育了曹操,为其提供了发挥才干、表演自己,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正是东汉中晚期的社会动乱,在导致东汉过早灭亡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一批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本来,东汉初期国家复归统一,摒弃了王莽的诸多扰民措施,陆续实施了一系列缓和社会矛盾的政策,省减刑法,释放奴婢,假民公田,轻徭薄赋,劝民农桑,整顿吏治,并规定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社会的确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时期。但好景不长,前后不过六十多年。统治集团很快走向腐败,巧取豪夺,谋权夺利,互相倾轧,最终把社会推向动荡不安,国家走向分裂,把东汉政权推向灭亡。这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莫过于外戚和宦官的专权及其斗争。

宦官并没有夺取汉家的皇位,但治史者称“宦官亡汉”,这是很有道理的。史载,东汉章帝(76—88)死后,年仅十岁的和帝(公元89—105)即位,窦太后临朝,窦宪专权,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窦宪兄弟把持朝政,和帝想夺回权力,但无法同内外臣僚接近,只有宦官在自己身边,于是便同中常侍郑众定计除掉了窦宪。郑众因功封侯,开始专权。宦官用权自此开始。这个头一开,竟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遂使以后百余年间的东汉朝廷的内部斗争更加迅速激化。时而太后临朝,外戚掌权;时而宦官得势,专断朝纲,而皇帝则成了他们的傀儡。

在这些外戚和宦官的专权及其斗争中,有几次对曹操的出身、为人和事业的影响尤为微妙和深刻。顺帝、桓帝期间,外戚梁商、梁冀父子先后为大将军。梁氏父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曾试图同宦官相勾结,把许多宦官的子弟荐举到地方做官。曹操的先祖、宦官曹腾同梁氏父子完全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史载,汉顺帝死后,冲帝天亡,质帝即位年八岁,少而聪慧,但不懂事,当面竟说梁冀是“跋扈将军”,不久被梁冀毒死。在立嗣问题上,太尉李固、司徒胡广、司空赵戒等三公要员都向梁冀建议“详择其人,务存圣明”,皆以为“清河王蒜,明德著闻,又属最尊亲,宜立为嗣”。据说,“朝臣莫不归心”,对此,梁冀也在犹豫。曹腾因曾受到过刘蒜的怠慢,心有不满,因而当夜造访梁冀并对其说: “将军累世有椒房之亲,秉摄万机,宾客纵横,多有过差。清河王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不如立蠡吾侯,富贵可长保也。”曹腾出于私心拒立严明之君的说辞深深地打动了梁冀图谋长久专断朝政的心。于是,梁冀第二天便重会公卿, “意气凶凶,言辞激切”,宣布立蠡吾侯刘志(汉桓帝)。由此可见梁冀专权得到了宦官曹腾的支持,这是外戚与宦官的斗争中相勾结的一页。这不仅使梁冀得以长时间秉政,而且也使曹腾获得了一定的地位。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但并不袒护宦官,甚至反对作恶的宦官,主张杀掉罪大恶极的宦官,但他又不同意尽诛宦官,于此可以体察到一点微妙的因素。  ’

延熹二年(1 59),汉桓帝同宦官单超等五人共谋杀死梁冀及其宗亲,连及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者三百余人。宦官再次专权,单超等五人皆被封为县侯,世称“五侯”。五侯同样贪纵专权,乃至五侯死后,中常侍侯览、小黄门张让相继用权,至此宦官势力越来越大。桓帝死,外戚窦武与中常侍曹节等人迎立十二岁的刘宏为帝(汉灵帝,168—189)。窦武与太傅陈蕃等人痛恨宦官曹节、王甫等窃弄国权、混乱海内,谋划将他们除掉。谋划被泄露,宦官王甫等先发制人,假传圣旨逮捕窦武等人,窦武等以兵相抗,不敌而死。窦太后也被软禁起来。事后,宦官的权力更加大了,甚至在设官立制上确立了他们的地位。诸如,让曹节兼朝官,领尚书令。不久,赵忠、张让等十常侍贵宠专权,皇帝将他们比之如父母,竞说: “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并先后以赵忠为车骑将军,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授予兵权。P1-2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2: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