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口才是一种软管理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知道,在你要向别人伸手请求支持之前,得先感动他们的心,这就是“情感管理”法则。所有伟大的演说家都深谙这个道理。除非你先感动人心,否则无法叫人付诸行动。先争取人心,人心不归,关系不密,关系不密,大事难成。
麦克阿瑟将军在一次突击之前,对一个营长说:“少校,一旦发出向山上进攻的信号时,我要你做前锋,这样,所有的士兵就会跟上去。”随后,麦克阿瑟将军从自己胸口取下那枚显赫的十字勋章,亲手别在少校的制服上。这位少校感受到了麦克阿瑟将军对他的关怀和殷殷期盼,全身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发誓一定要一马当先,视死如归,不辱使命。随后,少校拼命带着士兵攻到山顶,完成了任务。
日本成功的企业家都善于在说话时运用“感情投资”的法则。松下幸之助曾说:“要成为一位有名的企业家,必须去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去听别人听不到的声音。”有一天深夜,松下幸之助打电话到公司一位干部的家中,那位干部以为老板要传递什么重要的工作指示,没想到松下幸之助竞说:“我突然很想听听你的声音。”在讲究辈分伦理的日本企业,下属突然听见老板亲切关怀的声音,其受宠若惊的程度可想而知。以如此真诚感性的方式来表达对部属关切的做法果然功效非凡,任何接到这种电话的员工都会感到备受重视,愿意为公司倾尽全力。
世界知名的东芝公司,在成立将近百年的时候曾一度陷入困境。那时,士光敏夫出任董事长。士光敏夫上任后,经常不带秘书,一个人前往各工厂听取工人的意见,跟工人聊天。身为大公司的董事长,步行到工厂已是非同寻常,更妙的是他常常提着酒瓶去慰劳员工,与他们共饮。对此,员工们开始都很吃惊,不知所措。士光敏夫不摆架子、慈祥关怀的姿态,赢得了公司上下的好感。员工们说,士光敏夫董事长和蔼可亲、有人情味、善待他们,他们更应该努力,竭力效忠公司。因此,他上任后不久,收支情况大为改观,两年内便把一个亏损严重、日暮途穷的公司重新支撑起来,使“东芝”成为日本最优秀的公司之一。
士光敏夫在他70岁高龄的时候,还走遍东芝在全日本的各分公司和下属企业,有时甚至乘夜间火车亲自到工厂视察,即使是星期天,他也要去工厂转一转,与保卫员和值班人员亲切交谈。因此他与下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他说:“我非常喜欢和我的下属交往,无论哪种人我都喜欢与他交流,因为从中我可以听到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语言,使我获得极大的收益。”
有一次,士光敏夫在前往东芝工厂途中,正巧遇上倾盆大雨,他赶到工厂,下了车,不用雨伞,对站在雨中的下属们讲话,激励大家,并且反复地强调“人是最宝贵的”道理,下属们很是感动,他们围在士光敏夫的身边,认真倾听着他的每一句话。 “炽热”的语言把大家的心连在一起,使他们忘记了自己是站在瓢泼大雨之中。激动的泪水从士光敏夫和员工们的眼里流了出来,此情此景,感人肺腑。
讲完话后,士光敏夫的衣服早已湿透了,当他要乘车离去时,激动的员工们一下子把他的车围住了,他们高声喊道:“社长,当心感冒!保重好身体,更好地工作。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拼命地工作!”
面对这一切,士光敏夫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被这些为了公司的兴旺发达而拼搏的下属们的真诚所打动。他更想到了自己的职责,更热爱自己的下属。他的下属从此也更加爱戴士光敏夫,以努力工作回报士光敏夫对他们的关爱。
很多领导者看到这个故事都会深受感动,但你有没有思考过:
在自己的企业出现过这种现象吗?
自己能够像士光敏夫一样重视和关心自己的员工吗?
自己能够像士光敏夫一样把自己和员工摆在同等的地位上,与他们真正打成一片吗?
古人有云:动人心者莫过于情。情动之后心动,心动之后理顺。
在国外,管理学家通常把以感情投资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模式称为“软管理”,并且掀起了一股“软管理”的热潮。相对于过去那种劳资对立、尊卑分明、崇尚权力以及动辄就惩罚员工的“管、卡、压”式管理方式,这种以情感人、以情御心的“软管理”无疑是管理界无法阻挡的趋势。
一个优秀的领导,要想创建顶尖的团队,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赢得人心,领导者要学会以用真诚的语言、真挚的情感让员工感动,让员工从内心对自己产生信任和尊敬,发自内心追随自己,自动自发地执行和完成任务。
领导口才源于渊博的学识
美国演讲学家戴尔·卡耐基说:“我们每天都由我们所讲的话所制定。我们所说的字句表现出我们的修养。他使有鉴别力的听众晓得我们与何种人为伍,它是我们文化程度的标尺。”
领导的学识越广,他的自身素质就越高,领导的口才和交际能力也就越有扎实可靠的根底。作为一名领导,要想拥有良好的口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P2-4
美国口才训练大师戴尔·卡耐基说:“假如你的口才好,可以使人家喜欢你,可以结交好的朋友,可以开辟前程,使你获得肯定。有许多人,因为他善于辞令,因此而获得晋升,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荣誉,获得了厚利。你不要以为这是小节,你的一生,有一大半的影响力来自说话艺术。”美国人类行为研究者汤姆士则指出:“发生在成功人物身上的奇迹,一半是由口才创造的。”
口才人人都需要,而对于领导者来说则更是至关重要。领导是团体的灵魂,领导是单位的骨干,领导是企业的精英,领导是激励手下的核心人物,也是决定企业胜败的关键因素。其特殊位置决定了领导必须具有较高的技能与素质。而在这些综合素质中,口才艺术是重中之重。领导口才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管理工作的成效。
古今中外,那些代表着国家、肩负着民族重任的大人物们机敏睿智、伶牙俐齿、巧发奇中。为维护国家、民族的利益,或游说,或劝谏,或答辩,或谈判,或演讲,或辩论,均以口才应对政治风云,左右形势变幻。凭借好口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挽狂澜于既倒。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缩短了人际距离,使人和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同时竞争也日益加剧,从而使口才显得愈加重要。企业的领导者,肩负着引导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使命,面对的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人际关系网络。口才是领导思维和智慧的运载工具,是领导权力和责任的表现手段,而且也是一名领导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而在现实中,很多领导都遭遇过口才不好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困境和麻烦。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面对过如此尴尬的情境:
当面对着一群满怀期待的听众需要你讲几句简单的话时,你却张口结舌、磕磕绊绊、语无伦次。
当需要当众发表演说时,骤然感到心怦怦乱跳、冷汗直冒、手脚发软、牙齿打战,紧接着脑子一片空白,现场气氛尴尬到极点,到处弥漫着失望的气息。
当你想反驳对方的不当指责时,却总也找不到说服对方的突破点。
当你深陷复杂的关系时,却难以把握协调关系、赢得信任的良机。
当需要你率领下属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时,但是怎么也唤不起众人的力量。
这时你会发现:自己缺少口才。而这对于一位领导者来说,简直是一种致命的缺陷!
戴尔·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15%取决于知识和技术,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对于21世纪的现代领导者来说,拥有好的口才至关重要,口才直接决定了领导者的说话水平,影响着领导者的工作开展,决定着领导者的管理成败。 领导者的出色口才从何而来?很多人将之归因于个人的天赋,不可否认,那些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的卓越口才有着先天的因素,但大多数人的口才还是靠后天的训练和培养而获得和提高的。
《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就是为各层级领导量身打造的口才训练和提升宝典。全书以心理素质、基本功、影响力等多个方面,结合领导的日常工作实践,总结了古今中外领导口才运用方面的经验智慧,将领导口才艺术做了系统全面的归纳和介绍。全书既有有关口才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有具体的训练方法,既有口才实际运用的方法技巧,又有丰富多彩的实际事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领导突破语言障碍、快速提高口才的最佳入门指南。
每一位有志于担任领导职务的年轻人,或正在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者,都能够从书中感受语言的神奇魅力,从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个故事、每一句话中得到启发,不断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说话能力。训练出色口才,展现出色领导力,使自己在万众瞩目之下,身处各种场合之中,面对各种对象之时,挥洒自如,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树立领导者超凡出众的形象和应有的权威,开辟领导工作新局面,成就事业大辉煌。
对于领导者来说,拥有好的口才至关重要,口才直接决定了领导者的说话水平,影响着领导者工作的开展,决定着领导者的管理成败。
鲁克德编著的《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是为各层级领导量身打造的口才训练和提升宝典。全书结合领导的日常工作实践,总结了古今中外领导口才运用方面的经验智慧,将领导口才艺术做了系统全面的归纳和介绍。既有有关口才的一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有具体的训练方法;既有口语实际运用的方法技巧,又有丰富多彩的实际事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领导突破语言障碍、快速提高口才的最佳入门指南。
形象不是交际的决胜点。把话说好,是十分划算的事!9条要领讲解,9种情境训练,10大方法突破,打开事业通道,成就人生格局。融合卡耐基奥巴马马云的说话之道,展现完美领导口才的技巧与修炼。
鲁克德编著的《领导口才是练出来的》从口才基本功、口才与心理、口才与影响力、说服口才、应变口才、激励口才、演讲口才等各个方面,结合领导的日常工作实践,总结了古今中外领导口才运用方面的经验智慧,将领导口才艺术做了系统全面的归纳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