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说兵论道(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
分类
作者 王翼成
出版社 西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兵书,在我国源远流长、卷帙浩繁。是我国古代典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军事史上也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军事斗争的产物,又对人类的军事斗争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古人谈论兵战问题所阐释的道理,穿越历史长河,成为现代组织管理中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

《说兵论道(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是王翼成研究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的专著。

内容推荐

《孙子兵法》《将苑》《黄石公三略》,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释了对兵战的深刻认识。

古人谈论兵战问题所阐释的道理,穿越历史长河,成为现代组织管理中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

《说兵论道(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是王翼成研究中国古代著名兵书的专著。

目录

序言

孙子兵法

始计第一

作战第二

谋攻第三

军形第四

兵势第五

虚实第六

军争第七

九变第八

行军第九

地形第十

九地第十一

火攻第十二

用问第十三

将苑

《将苑》卷一

兵权

逐恶

知人性

将材

将器

将弊

将志

将善

将刚

将骄吝

将强

出师

择材

智用

不陈

将诫

戒备

习练

军蠹

腹心

谨候

机形

重刑

善将

审因

《将苑》卷二

兵势

胜败

假权

哀死

三宾

后应

便利

应机

揣能

轻战

地势

情势

击势

整师

厉士

自勉

战道

和人

察情

将情

威令

东夷

南蛮

西戎

北狄

黄石公三略

上略

主将之法

柔德

因敌

守微

刚柔兼济

为国之道

军国之要

用兵之要

将礼

将威

论将

养士

十祸

中略

王霸

将在自专

军之微权

德威

谲奇

霸者之略

下略

圣贤

释远

道德

命令

迎贤

抱道

义兵

去害

试读章节

领导者应该具备孙武那样掌握系统分析、高度概括的能力,那是真本事;

当领导,就应当会动脑子,有眼光,有分析,有认识,有办法;

不靠侥幸取胜,也不靠运气躲过劫难,要把取胜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之上。

团队建设,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提振团队的精气神,因为团结就是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既然要大家团结在领导周围,领导就不能脱离群众而高高在上;只有坚定地相信群众、动员群众,才能够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要时刻牢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

脱离群众的领导不可能有凝聚力,迟早要被群众所抛弃;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那肯定成不了事;

领导者要有“气候意识”“环境意识”“机会意识”。政策就是最大的气候,就是最大的环境,就是最大的机会。利用好政策,就是把握时机。

位置决定作为,领导者要给自己准确定位,“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用作为影响位置;

领导者要始终清醒地对待三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到哪里去?

寻求对自身有利的“游戏规则”就是得“地利”;学会将自身优势、核心竞争力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占山为王”。

孙武提出的“将有五德”,无疑给领导者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指明了道路方向:

做智慧型领导,善于动脑,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有认识、有办法;

做有威信的领导,言而有信,取信于民,信守诺言,不忽悠;

做有爱心的领导,有人情味,真君子、大丈夫,富有个人魅力;

做敢于担当的领导,面对困难,敢于出手,面对挑战,敢于负责;

做守规矩的领导,任何时候都按照程序规章和原则制度办事。

领导者要关注团队管理的制度建设,确保规章制度全面有效、科学合理;

制度建设要确保行为有章可循、权力职责分明、利益保障有力。

不仅如此.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些务件包括:哪一方君主更贤明有道?哪一方将领更有才能?天时、地利对哪一方更有利?军中法令哪一方执行得更好?哪一方兵力更强大?哪一方士兵更训练有素?哪一方奖赏与惩罚更严明?我凭着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比较,就可知道战争胜负的情形了。如果您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让我领兵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您不能接受我的军事思想,让我领兵作战必定失败,我就离开。

孙武“五事”之论,重在阐述团队内部建设,而“七计”之论,重在揭示团队之间的横向比较。

要想在对外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应当确保自身团队在七个方

面胜人一筹:

团队上下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团队干部具有更高的能力水平;

团队行动占据天时地利;

组织运行更程序化,制度规章得以顺利执行;

团队成员具有更加旺盛的斗志,战斗力强;

员工训练有素,业务精通;

制度管理全面、到位,执行制度不打折扣,赏罚分明。P5-7

序言

《说兵论道》是我继《论语说什么》《道德经说什么》《周易说什么》之后记录自己学习心得的新尝试,构成我自己《传统文化经典现代解读》系列中的一个部分。

《说兵论道》具体内容是解读《孙子兵法》《将苑》《黄石公三略》这三部经典。之所以称为“说兵论道”,是因为这三部经典尽管篇幅长短不一,甚至有些真伪莫辨,但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其作者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阐释了对兵战的深刻认识;同时,他们谈论兵战问题所阐释的道理,穿越历史长河,成为现代组织管理中可资借鉴的宝贵思想。概括来说,从他们的谈兵论战中我们可以感悟管理之道。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作者是春秋末期齐国人孙武,全书共十三篇,在揭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的同时,又能超越一般军事著作就兵战谈兵战的局限,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和哲学层面来认识战争、分析战争。正是这样的卓尔不凡,既奠定了《孙子兵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不可撼动、无法超越的兵家鼻祖的位置,又使之成为一部不朽的哲学思想论著。

今天,孙武在其兵法中提到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思想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行动时遵循的基本法则;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往往成为人们致力追求的完美结局;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的用兵之法常常成为人们战胜对手的策略选择;其“经之以五事…‘未战而庙算”“知胜有五”的论述,成为人们在实践中对事情进行预测和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将有五危”“君之所以息于军者三”等观点,成为防范管理工作失误的重要借鉴。

军事家不讳言战争,但不以战争为乐,不是好战之徒。在孙武看来,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一是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二是要损耗大量的社会财富(“日费千金”),因此,孙武的态度和观点是,面对战争“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他不主张穷兵黩武的慎战思维,才使得他能够站在政治的高点,从整个社会的视野剖析战争。当战争不可避免,非战不可的时候,孙武强调在战争中尽可能不要把对手斩尽杀绝,他致力于追求用最小的毁灭力量谋求最大的完胜结局,所谓“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今天的人们习惯于说“商场如战场”,这一论点往往忽略了商场与战场的本质区别。战场上的较量是你死我活,兵战以消灭对方或最起码以打败对方为目的,而商战则是以发展自己为目的。意识到这一点,把《孙子兵法》的思想观点应用于现代组织管理才会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可资借鉴的科学价值。

比如,孙武强调战前分析的重要性,指出可以从“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等七个方面的优劣比较中预判胜负,这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思想观念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化。

又比如,孙武强调“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一旦采取军事行动,就必须力争做到用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代价夺取战争的胜利,因为“夜长梦多”,久则生变,“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

再比如,孙武强调“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首先要让自己处于不可被战胜的状态,然后再寻找和利用对方可以被战胜的机会。这一思想观点,正是今天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时应当确立的基本认识。只有自己不可被战胜,才有可能战胜对手。那种置自己安危于不顾而一心想战胜对手的做法,就是孙武所谓“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取胜的把握微乎其微。

再比如,孙武明确提出“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因为心火如魔,任何冲动之举都注定要付出沉痛的代价,刘备讨东吴为关羽报仇本就是严重的战略决策失误,又是在情绪激动的非正常状态下做出的,其最终惨败并丧命的结果正好印证了孙武的这一观点。所以,孙武提出的“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观点,应该成为组织重大决策的最高原则。

《将苑》又名《心书》,相传是诸葛亮所撰,是我国古代兵书中难得一见的专论为将之道的奇书,全书五十篇,五千余字,主旨皆在阐释“为将之道”。尽管有学者指出此书乃假托诸葛亮之名,属于伪书,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其内容所达到的高度的敬重和认可。

《将苑》所论,有明显借鉴《孙子兵法》等多部兵战名著的痕迹,但其以“为将之道”为主旨,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将领所应具备的各种品质、修养、能力和素质,以及应该防止的弊端和应该杜绝的恶习,堪称古代论述为将之道的集大成之作。该书所揭示的为将者应有的道德修养、个人素质、用人之道,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君主的关系、如何实施严格的制度化管理等基本问题,相当于构建了‘‘领导科学”体系的完整框架。

《将苑》所论为将者当以“高节,孝弟,信义,沈虑,力行’’为“五强”;应能避免和杜绝“谋不能料是非,礼不能任贤良,政不能正刑法。富不能济穷厄,智不能备末形,虑不能防微密,达不能举所知,败不能无怨谤,,之八恶;要特别注意‘‘贪而无厌,妒贤嫉能,信谗好佞,料彼不自料,犹豫不自决,荒淫于酒色,奸诈而自怯,狡言而不以礼”等八弊,在今天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苑》围绕识人、用人、待人,分别阐述了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为我们今天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借鉴。  《黄石公三略》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名,相传是秦末汉初五大隐士之一黄石公所著。据说黄石公曾点化张良,终使其得以辅佐刘邦成就大业。《黄石公三略》也叫《三略》,与其他兵书不同,该书兼采众家之长,而又自成体系,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专门从战略上论兵的兵书,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为国之道,恃贤与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才是重要的力量,这一观点出自《三略》。

“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事不成,这一观点出自《三略》。

“用,尊以爵,赡以财,则士自来。接以礼,励以义,则士死之。,,不仅要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更要用情感留人,用精神留人,这一观点出自《三略》。

“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身为领导,既要有人格魅力,又要能施威用权,这一观点出自《-2略》。

“圣人体天,贤者法地,智者师古。”高明的领导既能道法自然,又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这一观点出自《三略》。

“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实行制度化管理,既要能管控人的行为,更要能影响人的思想,这一观点出自《三略》。

类似的思想观点在《三略》中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赘述。

《说兵论道》解读这三本兵书,采用了逐段翻译、逐段阐释心得的方式,原文翻译参考借鉴了其他人的成果,并力求准确而活泼,心得阐释则是个人一己之见,力求画龙点晴,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文字概括其精华所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读者留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阅读的时候能不断激活自己的思维,举一反三,有更丰富的感悟和心得。

愿我的这一想法、做法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是为序。

西北大学王翼成

2015年秋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4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