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见花王批衮绣
其上也,楼观翚飞,帘牙鸟啄。其下也,芙蓉池开,琵琶亭续。其井也,黄琉八角以金镶。其城也,白石千紊而玉矗。
——摘自孟七七她爹的《流放日记》
六月天,孩儿脸。
孟七七跟着她爹登上城墙的时候还是万里无云,阳光普照大地;等到城门打开,仪仗队两列排开的时候,就已经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孟七七套着一身特制的超小号蓑衣,外面裹了一层浅绿色的油布——从远处乍一看像个绿橘子,蓑帽就是橘子上面那两片叶子。
乌云越积越厚,终于在一道劈开长空的闪电之后,大雨伴着隆隆雷声倾盆而下。
为她爹撑伞的长史善解人意地提出建议,“王爷,雨势太急,不如先去避雨。上官小将军必能谅解的。况且雨大风急,县主年幼,只怕受惊。”
孟狄获深以为然,低头看看小女儿,准备先打道回府。
别闹了好吗!孟七七揪住她爹裤脚。上官千杀年少傲气,他冒雨千里奔袭而来;她爹竟然为了避雨自己回了别宫——这第一印象,换成谁都绝对不可能好了。
那可是南朝的战神——弄没了两届朝廷,又重塑了两届朝廷的战神!别说是天上下雨,就是掉刀子也得站这儿等着啊!在她来的时代,还正热播着南朝战神电视剧呢!
孟七七坚决不肯走。
她爹是个女儿奴,见她如此便回绝了长史的提议,“你们若是受不住,自去避雨,本王自己来撑伞就是了。”
她爹这倒不是讽刺,而是说的实在话,典型的老好人。这话说得也是和颜悦色,不过他大小也是个王爷,身边伺候的哪里敢真信这话呢。长史打个哆嗦,把举着伞柄的胳膊绷直了。
午时三刻,一阵闷雷般的声响从大雨中远远传来。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响,渐渐给人大地都在颤动的感觉。
官道上,两列望不到尽头的骑兵疾驰而来,乌压压一片黑甲,衬得他们背上长刀越发银光耀目。他们整齐、迅捷、沉默,犹如青石板路上的两道闪电,伴着嘚嘚马蹄声,直劈过来!
闪电中心,乃是一位金甲骑士,纵马奔驰,卓尔不凡。
孟七七知道,这金甲骑士便是她爹今日要迎之人——上官千杀。
自从知道上官千杀西域大捷,班师回京要路过房州以来,孟七七便将他的样子在脑海中勾勒了无数遍。她想过,他应该有年少成名的傲气,有世家出身的贵气,也许还有史书上记载的惊世美颜。但是,当上官干杀真的出现在她眼前时,她发现她之前的想象都太幼稚,也太美好了。
上官千杀,他首先是一个杀戮者。一将功成万骨枯,不只是说说而已。
他身上最鲜明的特征,是这疯狂的暴雨都无法浇灭的冲天杀气!
他和他的军队,还带着战场上的血腥气。那种无情铁血,冷酷漠然,在他们铮亮的武器上,在他们胯下奔腾的骏马上,在他们暴雨中都不眨动的双眼里!
这是一支“行尸走肉”的军队!
会杀人的行尸走肉!
母妃先前阻止她来是对的。
如果她真的是个三岁小孩子,只这样望一眼,都可能会被这气场吓得哭出来。
连她爹都被震撼得呆了片刻,叹了一句,“金甲上官,名不虚传。”上官乃是累世武将之族,征战子弟以一袭金甲闻名于世。上官千杀,年纪虽稚,不坠家声。孟狄获慨叹完了,想起女儿来,抱起她来问道:“吓着了没?”
孟七七摇摇头。
她爹抱着她快步下了城墙。
上官千杀这次得胜归来,乃是凯旋。
她爹按照她爷爷的旨意,要在房州代父行“饮至”之礼。
这叫作“享有功于祖庙,舍爵策勋”,所谓“归而饮至”。
房州没有孟氏宗庙,改在她爹所居别宫的正殿举行。
这场合太正式庄重,孟七七年纪太小被留在殿外等候。等她爹出来,她马上溜过去抱住他的裤腿。她往她爹身后一看,正撞见上官千杀大步跨出殿门。他金甲未解,头盔上一簇红缨被雨打湿,变成了浓重的暗红色。(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