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路晨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段路晨
出版社 西安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周庄的桥

陈逸飞的一幅油画作品《双桥》,让宁静的周庄因了旅游业的发展而走向发达。江南水乡、粉墙黑瓦,还有那一座座小桥,都成了人们慕名前来的理由。

“双桥”源自交叉河道上明代万历年间两座联袂而筑的石桥合称,因为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开锁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荡漾,桥形别致,连接紧密,相映成趣,成了画家眼中美丽的景致,将其收入笔端,就有了那幅著名的油画。除此之外,周庄大大小小的桥还有数十座,每座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仿佛在诉说一个个流传已久的故事。

周庄有座全福寺,每年庙会期间吸引着商贾游人八方云集,后来承袭至今,便有了区别于普通村庄的另一重含义。想必那些古桥,也承载过形形色色的人步步走过从而到达各自目的地吧!或许是烧香拜佛、探亲访友,又或许是婚丧嫁娶、奔波生计……

我们租了艘游船,是手动摇船的那种。身着青花蜡染布衣的船娘轻摇着,沿着河道从每座桥下缓缓地划过。那些形态各异的石桥,仅容一船自由地穿行。在钻过每个桥洞前,船娘都会用竹蒿在桥墩处猛地一撑,小船就嗖地穿了过去,桥上的人连同桥也很快瞬间远去,两岸仍是错落有致的房屋。

坐在船上,翠意顺着黑白相间的楼阁墙壁蔓延开来,随着水流的起伏晃动着。波心荡漾之间,船娘轻声唱起了赞颂当地的歌谣《周庄好》,声腔委婉,与这派粉墙黑瓦融为一体。

之前在周庄博物馆,我聆听过这首歌:“人人都说周庄好,九百年风情情未了。门巷仍在波光里,扁舟来往橹轻摇。声相问,手相招,小儿小女过小桥。景也好,人也好,神仙也说此处好。愿做周庄一世人。胜过神仙永不老。”它由乔羽作词、王立平作曲、郑绪岚演唱,勾勒出了水乡古镇柔美的诗情画意和温馨的风物人情。最早曾在专业报刊见过原作,很有印象,好像尾句似乎是“君知否?三毛有话说得好:愿作周庄一世人,不作神仙永不老”。

而今,《周庄好》出自于船娘之口,迷人的吴侬软语演绎着词坛泰斗和音乐大师的作品,颇符合江南小曲一贯的婉约情调。来自北方的我们虽然不能一一对应每句歌词的字音,却真真切切被眼前耳畔的别样风韵所陶醉。

生活在水乡,没有十字交汇的人行横道,两条街分布于两岸,连接彼此的,只有这些桥了。多少距离之后的再次出现,必定有它的讲究。这些桥是否分了等级,规定过何种身份的人应当从哪些桥经过?也许,这都是我多虑的想法。原本就是造福众人的桥,又怎会根据身份地位划分三六九等呢!即便真有过什么未必成文的规定,恐怕也早已随着时光的流水冲刷而烟消云散了。  那么,这些桥上又留下了谁的足迹?有谁的故事在其中?沈万三、陈逸飞、三毛?

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靠水运通蕃贸易而发迹号称“江南第一豪富”的沈万三曾助筑都城三分之一,因犒赏士兵“富可敌国”得罪了皇上,被发配充军而客死云南,后人将他的遗骸带回周庄水葬;旅美画家陈逸飞将故乡独特的双桥带给世人,小镇周庄闻名天下;环球旅行的台湾作家三毛也到此采风,留下了超凡脱俗般的感慨。可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阳光灿烂还是烟雨霏霏,周庄都有着令人痴迷感怀的魅力。

狭窄的街巷、碧绿的水域、荡漾的歌声、小贩的叫卖,浑然一体的水乡味道。这里依然保留着几座曾经大户人家的宅院,从前厅到卧室,还原出昔日的繁盛景象。路旁假山的设景点缀,窗户栏杆的雕花造型,屋顶砖瓦的错落排列,从一个个细微之处别具匠心的设计,足以窥见这些主人生活的精致程度。

昔日,那纵横交织的河道上有着富贵人家自己的码头、自己的船只……唯有这桥,并非如此霸气地独占,是属于大众的。因为,桥连同周庄的水、周庄的树早已合为一体了。

P11-13

后记

2017年,是我在西安独立生活的第十个年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我即将出版自己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散文集,也即将再度回归校园学习深造,可谓是双喜临门。十年前,我希望能在27岁嫁为人妻,而现实给予我的,却是持久的独处。

独处中,我有大把的自由,可以将生活过成想要的样子,想到什么就去做,想学什么就去学。十年间,我掌握了更多的技能,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在父母看来都会觉得不可思议。曾经在他们的庇护下失去生活能力的我,居然在陌生的城市将自己料理得很好。的确,很多事情,很多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老师的序言写于2016年初,那时我跟他讲过计划出版散文集的事,没想到先生很快就写成了。感激意外之余,我知道,这是前辈对后辈的勉励。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为出版这本散文集动用周围的力量打问了诸多出版社与出版商,有石沉大海的、有直接讲明自费出版的、有肯定文字表示同情的、有意向合作中途毁约的,对于散文这个文体究竟是否该坚持下去,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与迷茫。

从前写作很随性,笔下的事物也多是有感而发,没有那些有意图的构思创作,更没有形成有个人特色的主题体系。20多岁的年纪,我想尝试多种题材,不希望被定义为某一类话题的作家,也希望摆脱所谓美女作家的称号。我希望大家喜欢我是因为文字,而绝非其他外在附属,事实上,我也称不上是美女。

最早将“一路晨光”作为我名字含义的解释出自小学时的班主任,就是这本书《玉梅》中所写的张玉梅老师,我的父母对于这个名字有着更为复杂的解释,而这“一路晨光”化作了启蒙老师给予我的殷殷期许。带着张老师口中的“一路晨光”,我走过了28载春秋。

一路上,我遇到了很多帮助过我的好心人,致使我的每一步成长都伴随着很多人的扶助,他们或是一个友善的微笑、或是几句中肯的话语,或是多年来相伴左右不求回报,又或是总在背后默默关注支持。我把他们每一个人的面孔都深深地藏在心里,并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无愧于他们的认可与扶持。

《一路晨光》精选了我在近年来创作的70篇散文,其中,从出版过的《等待花开》《缘起西大》里选用了有代表性的7篇作品。章节按照文化(踏歌行)、风物(细雨法桐)、记人(厂子弟)、生活(不做花瓶)、青春(28岁危机)、哲理(黑洞思)、艺术谈(画眼观天)七类划分,附录系陕西省作协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齐雅丽,西北大学文学院现当代文学副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高俊林曾为我散文创作写的评论。

我从小热爱文艺,不论书法绘画还是唱歌跳舞,我都喜欢。小学时有诸多兴趣班,很多同学的父母让孩子只能选报一门,我的父母却支持我同时选了国画班和舞蹈班,这两大艺术门类所衍生的一切令我受益终生。

懂得了色彩、空间、构图、笔法、线条,以及旋律、和声、节奏、韵味、姿态之后,让我在享受文字带来快乐的同时可以将生活填补得满满。常常花几天时间绣一件绣品,专注几个小时画一幅水彩画,周末捣鼓一下阳台上种的植物,背上相机外出去拍花开的模样,或者下班回家做一顿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兴致来了跟书本学习烤一样点心,对着图纸自行安装网购来的家具;大学期间揣摩合唱指挥方法指挥一场演出,将文字写成歌词等待作曲家的二次创作,偶尔跟视频学一段舞蹈教同事们在单位年会上跳,压力大时打开手机录音软件唱几首歌来自娱自乐……一个人的日子,因为这些爱好,我的生活变得缤纷多彩。

其实,细看每篇散文的标题,便可以看出我的喜好。花草、树木、歌舞、书画——这就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真实的本色。

经历过迷茫,思考了方向,迎着晨光,伴着朝阳,带着大家“一路晨光”的祝福,我继续前行的脚步。不去刻意、不去攀比,也不去假装,随心自然、知足常乐,才能收获路途中最美的风景。期待下一个路口我们再会,你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那个我。

2017.8.18

目录

●序:清晨的笑声在这儿陈长吟

●踏歌行

 不畏蜀道难

 木塔寨

 周庄的桥

 神驰麟游说古今

 云雾长安

 老宅旧梦

 第二的寂寞

 桃花知了

 踏歌行

 看佛

●细雨法桐

 夜色荷塘语

 白玉兰

 风信子

 血红的山丹丹

 细雨法桐

 小黄

 小鸟丢丢

 银光点点

 生长的字

 小阳台里花儿香

●厂子弟

 背影

 老爸,还行

 宝鸡爷爷

 心底的红

 玉梅

 厂子弟

 浩浩文人气

 橘色

 纯朴的心

 长安路上的修鞋匠

●黑洞思

 丑梨

 等待花开

 黑白之间

 黑洞思

 关山听雨

 百川东到海

 紫红

 云中歌

 射击的哲学

 站好自己的位置

●不做花瓶

 不过是头发长而已

 上班路上

 蚊子飞

 没人替你坚强

 古城的光

 回家的路

 围炉守岁

 不做花瓶

 女红

 希望你们都好

●画眼观天

 文品

 临帖

 丰碑

 作家摇篮

 麦田书香

 归园短歌

 画眼观天

 笔尖舞蹈

 揭开的疤

 文采焕发,更要脚踏实地

●28岁危机

 小名

 相亲

 缘起西大

 持温西大情

 青春浐灞

 纯净

 春天的美丽

 尚好的青春

 摔跤梦不灭

 28岁危机

●附录

 齐雅丽:草送我一绿,花迎我一笑

 高俊林:行走人间,为心写作

●后记

序言

清晨的笑声在这儿

陈长吟

段路晨爱笑。听到有趣的事儿,瞅见好玩的画面,谈起开心的话题,她就会笑起来。先是不自觉地笑颜绽开,突然意识到淑女应该优雅,便自觉地伸起手来,遮住嘴巴,但手小,大家仍然看到了如花笑靥。

段路晨天真。别人的真诚她接受,别人的欢乐她分享,别人的忧伤她同情。但是,有时别人说个幽默玩笑的事儿,她也当真。她心想口出,有话就说,说过之后,大家笑了,她还莫名其妙。那点儿憨直,说明她受到世俗的污染较少。其实,文学家就应该有点直率,有点本真,假若过于精明,那就别搞文学了。

段路晨爱女红。有空时她会自己动手插一个花篮,绣一个窗帘,炒一道别有味道的香菜。勤快精细,懂得调剂,知道营造一份生活的温馨。现在的年轻人呐,多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少爷,段路晨这身手就显得难能可贵了。究其原因,有自爱成份,更与从小接受家庭的熏陶教养有关。

段路晨爱文学。中学时是小作家,大学时是校园作家,工作后是青年作家。读本科时,她就有自已的文集面世,就参加社会上的文学活动。现在,她是西安市碑林区作协会员部主任,是陕西省散文学会青年委员,小官不少了,能者多劳嘛。尽管权都不大,但也是文道上的活跃份子。

常常,在场面上看见了段路晨,我们就看到了文学的年轻,文学的美好。

小段将她的散文集定名为《一路晨光》,这很切合她的年龄、心态、文字风格。

至于书中的具体作品,我这里就不说了。因为此前,有齐雅丽老师等的精彩点评,以后,还会有习雅丽、高雅男等等专家的读说。饶舌讨厌,我就偷个懒吧。

小孩儿偷懒要挨打,中年人偷懒不成事,老年人偷懒吗,大家不会责怪的。

冬日的暖阳下,在院子里支张躺椅,享受阳光的抚摸,是一种惬意。但小学生要进学堂念书,无法享受;青年父母要去谋事挣钱,不能享受;只有老年人有这甜蜜的专利。

我偷懒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小段在她的微信中,晒了那么多美食,亮了那么多锦绣,可从来没有请我吃过一顿饭,或者送过一件小棉袄。所以我偷懒,她没话说。

读到这当儿,我知道段路晨又会笑起来。

清晨的笑声在这儿,你们听,你们看吧。

2016年1月17日腊八节写于西安迎春巷

(陈长吟,中国散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散文网总编辑,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陕西社科院文学研究员,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文学院院长、教授)

内容推荐

《一路晨光》精选了段路晨近年来创作的70篇散文,其中,从出版过的《等待花开》、《缘起西大》里选用了有代表性的7篇作品。章节按照文化(踏歌行)、风物(细雨法桐)、记人(厂子弟)、生活(不做花瓶)、青春(28岁危机)、哲理(黑洞思)、艺术谈(画眼观天)七类划分。

编辑推荐

段路晨自2001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至今,已出版了4部文学作品,系陕西省文学艺术创作“百人计划”扶持的青年作家,现为西安音乐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一路晨光》精选了她近年来创作的70篇散文,包括《不畏蜀道难》、《夜色荷塘语》、《等待花开》等,章节按照文化、风物、记人、生活、青春、哲理、艺术谈七类划分。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3: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