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呼兰河传(全本)(精)/大悦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全本)(精)》是萧红对一生中往事的回忆。逃离故乡的萧红跟随时代的步伐越走越远,最后在香港落脚,当她终于可以回忆的时候,她却非常思念那个她离开的故乡,一个冬天结冰,夏天菜园里有蝴蝶的家乡。呼兰河有她的亲人,有她的童年,如冰一样纯洁的岁月,她灵质的文字让人产生无限的思乡之情。本书封面才有三色潘通墨印刷,封面底色与呼兰河传的天空一样,近乎透明的蓝。内文采用高级轻型纸,方便阅读。匠心制作,经典文字与高级优雅的包装融合,更符合当代读者审美需求。

内容推荐

萧红著的《呼兰河传(全本)(精)》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在书中,作者萧红通过一个四五岁女孩的视角,写下了她童年的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小说的风俗画面不仅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

严寒把大地冻裂了。

年老的人,一进屋用扫帚扫着胡子上的冰溜,一面说:

“今天好冷啊!地冻裂了。”

赶车的车夫,顶着三星,绕着大鞭子走了六七十里,天刚一蒙亮,进了大车店,第一句话就向客栈掌柜的说:

“好厉害的天啊!小刀子一样。”

等进了栈房,摘下狗皮帽子来,抽一袋烟之后,伸手去拿热馒头的时候,那伸出来的手在手背上有无数的裂口。

人的手被冻裂了。

卖豆腐的人清早起来沿着人家去叫卖,偶一不慎,就把盛豆腐的方木盘贴在地上拿不起来了,被冻在地上了。

卖馒头的老头,背着木箱子,里边装着热馒头,太阳一出来,就在街上叫唤。他刚一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走得快,喊的声音也大。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的脚上挂了掌子了,在脚心上好像踏着一个鸡蛋似的,圆滚滚的。原来冰雪封满了他的脚底了。他走起来十分的不得力,若不是十分的加着小心,他就要跌倒了。就是这样,也还是跌倒的。跌倒了是不很好的,把馒头箱子跌翻了,馒头从箱底一个一个地滚了出来。旁边若有人看见,趁着这机会,趁着老头子倒下一时还爬不起来的时候,就拾了几个一边吃着就走了。等老头子挣扎起来,连馒头带冰雪一起捡到箱子去,一数,不对数。他明白了。他向着那走不太远的吃他馒头的人说:

“好冷的天,地皮冻裂了,吞了我的馒头了。”

行路人听了这话都笑了。他背起箱子来再往前走,那脚下的冰溜,似乎是越结越高,使他越走越困难,于是背上出了汗,眼睛上了霜,胡子上的冰溜越挂越多,而且因为呼吸的关系,把破皮帽子的帽耳朵和帽前遮都挂了霜了。这老头越走越慢,担心受怕,战战兢兢,好像初次穿上滑冰鞋,被朋友推上了溜冰场似的。

小狗冻得夜夜地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竟推不开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地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匕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梁。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它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什么道理来。P1-3

序言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女作家。原名张乃莹。祖籍山东。萧红1911年6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她的童年记忆,从与祖父在一起的后花园时光开始。美好的童年经验,成就了她日后那动人的文学想象,与祖父在后花园里的许多场景就定格在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里。理性而公允地说,萧红其实拥有一个非常幸福的童年,而祖父母的溺爱,不觉中让她养成了任性倔强的性格。这份任性,对其日后悲剧性命运的形成,并最终过早客死异乡,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萧红有幸得到了鲁迅的大力提携。1935年12月,长篇小说《生死场》作为“奴隶丛书”之三自费印行,作者署名“萧红”。这是张乃莹第一次使用“萧红”这个笔名。《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这个名字从此广为人知,流传至今,成了呼兰、哈尔滨以及黑龙江的文化印记。然而,为了排解内心的痛苦,成名后的萧红于1936年7月至1937初在日本东京度过了一段蛰居的日子,其间,鲁迅之死更令她哀痛不已。

萧红在不到十年的创作时间里,为世人留下近百万字的文学作品,涉及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生活经历,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然而她却敢于用柔弱多病之身面对整个世俗,与命运进行了一次次顽强的搏击。萧红如同流星划过天际,在她诞生的百余年里,其弃世时间已是她逗留人世时长的两倍还多。然而,人们没有忘记她的人生传奇和她的文学。

萧红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并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1940年春,萧红去香港。同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是萧红继《生死场》后,又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完成,标志着萧红的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巅峰之作,动笔于其在武汉时期。多年的辗转流徙,让萧红难以有一个安宁的写作环境。到香港后,萧红才终于有了写完它的机会。1940年9月1日,《呼兰河传》开始在《星岛日报》副刊《星座》上连载。本小说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东北呼兰河畔一个县城里的故事,展示了这里的风土民俗和居民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这里有明亮的天空、美丽的后花园、慈祥可爱的老祖父和自由自在的童年……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毒害着人们,封建习俗影响着人们,给人们带来了愚昧与落后。小城里的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日复一日地生活着。创作这部作品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因此作者描绘的风俗人情不可避免地表现着作者思乡的情愫,呈现着童话般的色彩。但字里行间流露的刻骨忧伤,又透露和勾出漂泊者内心的凄凉和幽怨。作者以她自身经历,以她对这个社会的审视,用她诗一样的语言构筑了《呼兰河传》这座精神的圣殿。

在《呼兰河传》里,在那个小城里,“人与城”“少女与老人”“生者与逝者”“愚昧与人性”交织在一起。《呼兰河传》是萧红在艺术上更加成熟的小说。正如茅盾所评价的那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这部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没有完整的情节和贯穿始终的人物形象。即使在叙述的过程中,这个过程还常常被一些富有情致的场景或片断打断。全书以“我”的角度统摄全文,别致新颖。小说以一位小女孩的回忆起笔,以“我”的思绪跳动和变化来谋篇布局,以“我”的视觉来摄取众生相,借“我”的内心感受,来透视作者对生活、对事物的评价,写得格外真切、细腻、自然。

《呼兰河传》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在于它的叙述语言的自然美、绘画美。小说的语言是口语化的、诗化的语言,描写的人物、事件非常生动形象。小说以朴素的笔墨描绘的小城的风土习俗,不乏深刻之处,也不乏浓艳之处。小说中的人物的语言是富于个性化的,令人读起来意味隽永,印象深刻。在时间的长河里,多少名噪一时的作品旋即湮没无闻,但《呼兰河传》却常读常新,召唤不同时代的读者与之对话。《呼兰河传》让萧红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