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究竟是用什么魔法把纸变成了钱?网上的这个段子给出了答案:美国某军校的毕业典礼。一位身材瘦高一身戎装的老爷子一瘸一拐地走上台来,他摘下印有四颗星的军帽,目光像鹰一般,深眼窝,尖鼻子,嘬腮,满脸皱纹。老将军哆哆嗦嗦地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大声问:“崽子们,谁知道这张该死的纸是什么?对!这是他妈的一百美元!你们知道美国花多少钱就能印出这张擦屁股都不够用的纸吗?”老将军问。“才花我们几美分,对了,是他妈的九美分。”老爷子高举着一百美元接着说:“美国用九美分一张擦屁股纸,换回别的国家好几百块钱,换回一大堆的东西,这他妈公平吗?答案是他妈的不公平。可是,可是,为什么别的国家要咬着牙来接受这种不公平呢?——就因为你们。”全场鸦雀无声。老将军鹰一般的眼睛环视着场下,台下坐着五百名军装笔挺即将奔赴各大战区的军校毕业生。“崽子们,你们给我记住了。谁要敢挑战我们这张擦屁股纸,你们就该去打仗了。”老将军说完,用右手的两根手指横着敬了个军礼,把那一百美元叠好,装进兜里,然后转过身,在一片口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瘸一拐地走下台。北美崔哥说,我见过无数宣传和洗脑,但是我从没见过如此露骨赤裸血腥幽默的宣传洗脑。老将军这一番话,让我明白了所有美国和中国对着干的动机和纠结。归纳成一点,就是中国的人民币,开始对美国那张擦屁股纸形成威胁了!
世界各国政府之所以能指定自己的中央银行不断地把纸印成钱,最主要的信用并不是来自他们的黄金储备有多少,而是政府掌握了人类最硬的硬通货:枪!因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所以各国政府就可以通过合法收税和不断地印制钞票这两种方式弄到钱。美元为什么能成为全球贸易通用的世界货币?还不是经过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凭借枪杆子趁火打劫,打造出了世界第一的综合实力。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1945年参加会议各国正式签订了《布雷顿森林公约》,美国以130亿美元的援助欧洲计划为先导,以战争中积累的2万吨黄金储备(占当时全世界黄金总储备四分之三)做担保,通过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财政部部长助理怀特提出的方案击败了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提议,成功地从英国手上接管了金融霸权,从此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全球第一坚挺的流通纸币,美元就是全世界人民最相信、最敢接受使用的钱。美国就此控制世界经济贸易,也顺势成为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实际操纵人。到了1972年,由于越南战争耗光了美国的财富,黄金储备不够了,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要求把法国政府手中的美元找美国换成黄金,美国尼克松政府被迫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时候世界各国都担心美元贬值,为解决信用危机,美国又想了一招,通过支持沙特阿拉伯王室成功说服欧佩克石油组织(OPEC),无论谁来买石油你只收美元。从此美元又跟石油挂钩,继续维持其世界货币的地位。
因此,人民币能否取代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这就要看中国如何运用自己的综合实力去打造人民币国际化的信用体系。
枪能为钱开路,钱是枪的后盾,两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可以实现良性互动的循环。人类最古老的政治法则一直是枪在指挥钱,而所谓的欧美现代政治进步只不过是变成了钱在左右枪。其实,枪和钱都只是人类发明的工具,如果不能维持世界各阶层利益的平衡,任何只想自己吃独食的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实现可持续的霸权,因为信用最终不是来自枪,也不是来自钱,信用的终极源头是人心的公正与信仰。这就是中国人所讲的“王道”必会胜于“霸道”。天道循环的核心在于“适”:你是否具备适应世界变化的能力、你能否定位准适合自己的目标、凡事是否有一个适度的界限,而盛极必衰便是一切霸权主义者的最终结局。
P8-10
唐辉兵
(四川阿坝自治州汶川县威州镇汶味私房面店主)
我经营一家小吃店,以前卖早餐都是问顾客:“来碗豆浆要不要?来个锅盔要不要?”听了《立新说》的“你是要一个蛋还是两个蛋”这期节目后,从第二天开始问顾客:“你要大杯豆浆还是小杯的?锅盔刚烤好的,来一个还是两个?”效果特别好,每天光早餐至少多卖200多元。用立新老师讲的知识赚钱管用!
陈刚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现代广告研究所所长)
一个学哲学的诗人去研究广告,最后讨论互联网+营销的未来,独特的优势就是洞察和表达。从“价值感知”和“信息精准匹配”的角度分析营销的变革,把智能科技的颠覆聚焦在“自时代”的剖析上,值得一读。
郑毓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营销学博导、营创学院院长)
在国务院刚刚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时代,营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究竟应该如何学营销、做营销?立新兄的《钱从哪里来?》一书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案例,告诉你营销的本质和未来。这是一本改变营销思维的书,也是一本洞察商业本质的书,不可不读!
诺埃尔·凯普
(全球营销大师、关键客户营销之父,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
营销在中国一直都是个热门的话题,但大多数人却都没能正确理解营销的本质。王立新教授的这部著作恰恰填补了这个空白,通过深入探讨营销的本质和未来,让我们能够更加透彻地把握营销。对所有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说,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书!
张利痒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立新不仅有精辟的理论观点,更是一位实战派人物,对“互联网+传统产业”变革的见解更是令人耳目一新。有趣、实用、创新是本书的三大特点。
郝演苏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保险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2016年入选中国当代经济学家百人榜)
我与立新相识15个年头了,每年都要数次与立新小酌。酒过三巡,诗人气质和真性情的立新顿时成为主角。既有川江号子的激昂,也有凝视解放碑的思考。立新会用诗词的韵律娓娓道来他为中国移动设计的广告创意,也会用震惊四座的言语颠覆传统营销的理念,更会用出神入化的构思解读市场运作的真谛。茶余饭后,静心读立新的书,咏立新的诗,看立新说,不仅长见识,还会找到营销自我、营销世界、营销天地的乐趣!
李春伟
(中国企业评价协会秘书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副社长)
立新——亦如其名,永远的立异标新;这位高等学府的另类“叫兽”,不刻意追求所谓的“高雅”,不介意被视为“世俗”,精耕于商业法规和赚钱之道的神髓,他是未来趋势的预言者,更是充满诗意的摇滚斗士。国研· 斯坦福学堂里有着他传道与咆哮、智慧与野蛮之印记;只有顺其自然、心融于天,率性而为却不放纵,心法自然而无人为,才可谓“大雅大俗”,立新如也!
陈汉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导,原厦门大学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会计系主任)
阅读立新教授的诗,我会感动;聆听立新教授的报告,我会震动。立新教授具有我们巴蜀侠士之风,其风格为我所敬重。我相信立新的书会给你带来震撼,带来收获,同时祝愿《钱从哪里来?》为当今社会带来一股清醒之风、厚重之风、财富之风。
吕廷杰
(教授、博导,原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联通独立董事)
立新的课经常被人形容为全程无尿点,现在他在微信上开《立新说》,不仅免费,而且想尿就尿!当年我推荐他到中国移动当营销策划顾问,他推出了“中国移动通信,移动信息专家”等策划,直接定位了中国移动从一个中国电信分出来的只能做移动通信的小规模的运营商,成为世界500强中的强者身份。把复杂的事情说得非常简单,这是立新教授的长项,他绝对做到了!
沈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市场研究行业协会会长)
眯着眼,喝着酒,脸朝天,吹牛皮,我能想象与立新老友小酌情景,但牛皮不是吹的,他可是一个学哲学的诗人,教营销和广告的学者。践行营销理念,聊赚钱,尽在《钱从哪
里来?》!
杨义先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主任,教授、博导,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畅销书《安全简史》作者)
您若悟透了此书,便可实实在在、浩浩荡荡、舒舒服服、明明白白地赚钱。作为博古通今、文理兼备的狂野“叫兽”,立新奇招妙计频出,标新立异观点独到:不信你就读!
辛颖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清澜山分校校长)
立新师兄是一位跨界、创新人才,他正在用他的演讲、他的诗歌、他的著作影响着更多的人,正在通过影响更多的人而影响这个世界。
王明夫
(和君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和君商学院院长。和君商学股票代码831930、汇冠股份股票代码300283、乾照光电股票代码300202)
立新是我大学同学,我了解他,他是一个精神剑客,有锋芒,一直保持着挺立和狂野的状态。他非常有思想,尤其对信息文明下的商业很有洞察和远见。他的《立新说》我每天都听,经常推荐给和君总裁班的学员。立新,你很有料!
江南春
(分众传媒创始人、董事长。股票代码002027)
立新用诗人的想象力+哲学专业的思辨去策划市场,风格独特!
程宗玉
(深圳市名家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300506)
名家汇以灯光美化世界,《立新说》用智慧点亮财富。
万卫方
(吴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300292)
处处跨界思维,篇篇实战总结。钱观还需破旧,劝君读读立新。
钱建林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600487)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追逐财富的道路永无止境,如何能够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做金钱的奴隶,这本书中也许就有您所寻找的答案。当然,要想实现您的财富理想,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徐达
(新奥特集团董事长。股票代码8280HK。曾任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市场部总经理、上海移动总经理)
价值、态度、定位、商业模式、品牌、招术、信息化……立新的新作如曲径通幽,每一个章节都是用“钱”来串核心词“营销”,各个章节又都把这个营销的核心点做了最清晰的诠释;书中辩证法无处不在,场景化沟通新颖犀利,问题悬疑式带动读者阅读情绪与思考,直面人生、直击要害、直视“钱”!真有立新说之气势!
刘东海
(迪信通科技创始人、董事长。股票代码06188HK)
通讯营销怪才,江湖奇葩!
谢世康
(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01292HK)
听立新教授讲课,纵横捭阖,酣畅淋漓,拍案叫绝,麻辣鲜香胜“火锅”,霸道霸道;读立新教授文章,旁征博引,意透纸背,爱不释手,引人入胜无“尿意”,甚好甚好!
常学群
(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股票代码600289)
王立新教授是我非常喜欢的老朋友,他的许多营销观点和教学理念在实践中都得到了正确的验证。他对互联网文明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有着深邃的观察和犀利的视角。“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种万丈豪情在立新的言行中体现得非常充分。
龙峻
(北京国创富盛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430313)
立新老师是一个非常纯粹和有底蕴的人,他没有当过官,却是各级政府领导追逐的对象;他没有经过商,却做过万达集团、中央电视台、中国移动等大型单位和企业集团的高级顾问;他从不人云亦云,我们总是能在课堂的欢声笑语当中领悟到一些独特而深刻的道理。不想当屌丝,请天天关注“立新说”。
席利宝
(北京宝联之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870595)
立新老师的课,接地气,重案例,独具“新”格,嬉笑怒怼中启示深刻。立新老师的人,有激情,讲义气,犹如邻家兄长,是绝对好“基友”。《钱从哪里来?》以营销为核心,讲本质,讲未来,精彩之外有惊喜,值得拥有,值得品味!
刘云龙
(北京信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股票代码430038)
听立新说,犹如在单口相声的诙谐和智慧中涨知识。看立新书,更似在麻辣火锅的激情和通透里悟大道。立新兄以古今中外活生生的案例映照赚钱密码,更以诗人的敏感和学者的深度揭示营销学问。不会说相声的诗人不是好“叫兽”。
江汉
(深圳市新国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常务副总经理。股票代码300130)
偶遇立新兄,便觉此公不俗:言语诙谐幽默,举止豪爽大方,但却无论如何不能将其与名牌大学教师的形象对应起来。再读《钱从哪里来?》,便更觉此公神奇:摒弃了传统学术文章的晦涩艰深,更多的是通过无数身边的小例,于通俗的故事中,把作者的思想装进了读者的脑袋中。期盼此书成为2017年的爆款!
邓凯 (天音通信集团副总裁、天音移动首任CEO。股票代码000829)
立新老兄,纵横通信、互联网、地产、传媒产业独此一神,写诗情深意切、讲课语惊四座、营销出神入化、《钱从哪里来?》精彩绝伦。读此书,诙谐里透着深刻、戏谑中见到本质、嗨皮时学到赚钱!
Mark de Kock
(澳大利亚最大能源公司Energy Action非独立董事,澳大利亚上市公司Vocus网络运营公司创始人 )
我认识王立新是27年前从英国来北京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我被他的天才和真诚吸引,从此成为了兄弟。他善于捕捉人们的需求和愿望,交流特别有趣有效,在营销方面很有才华。读他写的书一定会有收获,从中能悟出智慧,做生意能财源广进,甚至能提升你的
人生。
王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总裁,北京纵横联合投资公司董事长)
立新吾友,非科班出身的名教授,常出没于企业高管圈子,人送咆哮哥美誉。由此可推导出本书理论功底扎实,文风活跃,极具实战价值。
黄永庆
(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社会与法》法律顾问)
立新其人,其人立新。每当好友相聚,始则静坐聆听,略带羞涩;继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终则激情澎湃,语惊四座。其人,其诗,其讲座,就像一座活的火山,偶尔的静止下面,不停地爆发出麻辣的语言、闪光的思想和桀骜的人格。
伍刚
(央广网副总裁)
本书是王立新教授驰骋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广阔市场将独具魅力的营销理论与实践结合成功标本,是一个将中国传统价值观与全球化趋势愿景完美结合的方法论案例集锦!
刘波
(夏雨诗人、畅销书作家、企业家、投资人,中国首创《网络英雄传》系列互联网创业商战小说作者)
从夏雨诗人、MBA教授到营销策划大家,立新兄一直以他永远燃烧的激情和与时俱进的创见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他不只叫王立新,更应该叫立新王。
张亚莉
(北京中视闻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原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立新老师才华横溢、性情豪爽。听他的课是洗脑、是享受、是幸福。他是闭着眼睛讲真话的好老师。
武旭阳 (万达集团“百年人寿”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总经理)
《钱从哪里来?》立意深刻,视角独特,堪称营销社会学里的世说新语,广告媒体界的菜根谭。言简意赅解读市场营销本质,嬉笑怒骂皆成创意文章!点赞!
文荣
(北京今目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立新很特别,如果不事先介绍,很难相信他是北京邮电大学的MBA教授。说是“叫兽”我信,说是传销教主我更信!立新有一双铁肺,爆发力惊人。初次相见我们在会议室讨论,外面的同事听到立新激昂的声音以为里面打起来了。然而,读立新的诗却让我感动地看到一颗诗心。《钱从哪里来?》是融合了立新多年经验和思考的用心之作,铁肺诗心实干,一定有价值!
赵铮
(深圳金雅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原私募投资小牛资本合伙人)
读其书先要知其人。立新是真正有水准、有料的商业策划人和诗人。他特立独行、精神超拔,却又热情似火、坦率真诚,MBA教授、策划人和诗人的身份似乎都束缚不了他的思想。有幸与他相识,第一次感受到一个人能把深刻的商学、管理学知识用通俗的方式变成一种有娱乐感的艺术。相信这本书会让阅读者领略其精妙文字的同时获得丰富深刻的启示。
小柯
(著名音乐人,《北京欢迎你》、《因为爱情》等歌曲词曲作者)
我给立新取过一个名字叫作“疯狂叫兽立新说”,因为他除去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教授之外,还是一位诗人。诗人就有很强烈的激情,每次讲课他都会不停地咆哮,而每次咆哮也正是他讲课的重点。所以听他的讲课一定不要回避他的咆哮,要听清他咆哮的每一个字,那才是你真正应该去掌握的知识。立新的学说和他的知识应该去影响更多人!
丁晟
(电影导演,作品《解救吾先生》、《硬汉》、《警察故事2013》等)
在我的广告导演生涯里很多时候是跟王立新交锋,我们共同创作了一批很有特点的电视广告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移动的“全球通”海难篇,这是一支非常成功的广告。立新很像一个春秋战国时期游走于各个国家表达自己思想的古人,他穿越到现在说他的思想,我们要来好好听一听、看一看。
黄珂
(“黄门宴”主人、美食家)
以前只能在我家的“流水席”上听立新神侃他的奇思妙想,现在他出书了,各位黄友可以买来看看:讲金钱,智慧最值钱!
在26岁之前,我受到贫穷的压抑,在内心深处是痛恨金钱与商业的,认为思想和艺术才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我曾自诩为诗人,十分认同意向派大师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名言:金钱是一切艺术家的敌人。后来我才领悟到,固然个人精神上的困惑与痛苦是艺术的原料,但如果没有物质财富作为生存的基础,人类也不可能出现伟大的思想与艺术。所谓文明一定是灵与肉、精神与物质之间相互支撑和交融的产物。邓小平先生说“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反过来也可以说代表欲望的金钱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工具和动力。金钱以简单粗暴和自愿公平的量化方式降低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易成本,实在是人类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最先鼓励我去努力赚钱的是我大学同学、诗人张小波先生,20世纪90年代初的某个冬天,我们坐在他那辆“现代”牌私家车里,从寒冷的十里长街驶过,他指着在风中排队等公共汽车的人群对我说:“你会一生都在那里等待一辆未必能挤得上去的车吗?”一下让我无端联想到一出现代派戏剧叫“等待戈多”。“拥有一个词我就可以暴发成百万富翁”,这是张小波的一句诗,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这个词,那就是“不”字,通过出版发行《中国可以说不》《求医不如求己》《中国不高兴》等一系列带“不”字的畅销书,他成为了文化产业里的富商。
另一位改变我对金钱态度的人是1989年秋天来自英国的老外,叫Mark de Kock,他利用当时北京邮电大学留学生食堂针对欧美发达国家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留学生饭菜的价格不同,组织人低价买入,高价卖出,每月就有近干元的获利,让我这个月工资才百元的大学老师敬佩不已。带我和他父母一起吃饭又教会了我什么是西方流行的AA制,为什么一家人要在金钱上明算账。只有金钱上的独立才是人格独立的基础。马克后来在澳大利亚定居,创办了Vocus网络运营公司并且成功上市。
第三个让我改变对金钱态度的人是我的前女友。在分手时她很坦诚地告诉我,她从小就穷怕了,如果我能有10万元存款她会考虑嫁给我。那是1994年的秋天。深受刺激的我通过做美术设计的发小李芒介绍,去了北京视新广告公司兼职做广告策划和文案创意,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感谢我当时北邮的同事秦千里先生,他送了我一套友谊出版社出版的广告丛书,里面有《定位》《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台湾成功广告80例》,这三本书成为我营销启蒙的经典书籍。
在我的营销策划生涯里,必须向以下帮助过我的亲友表达谢意:
原北京大地广告公司的邓超明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的肖玉洁先生,北京视新广告公司的朱庆辰先生,大连万达集团的董事长王健林先生和他的助理冯雷先生,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李晓明先生,央视的谭湘江先生,英事达的范东阳先生,摩托罗拉的周忆女士和韦青先生,中国电信的殷一平、孙康敏、刘红建先生,中国移动的鲁向东先生,广东联通的乔建葆先生,北京邮电大学的吕廷杰先生,中国传媒大学的孙道军先生。他们对我的信任和欣赏造就了今天的我,也使得这本关于“营销”心得的书得以出版。其实是我服务过的客户和我一起创作了这本书。
最后向自媒体“立新说”的联合创始人、我的助手李为为女士致谢:你让我觉得自己的思考和言论是有价值的。加油!
王立新
2017年6月23日夜于枫丹丽舍
自序
第一章 从钱看世界
1.会赚钱才叫长大了
2.钱邪恶吗?
3.钱世金身
4.枪和钱
5.贫穷的亿万富豪
6.如何避免255万变成1万
7.你值多少钱?
8.向钱学习赚大钱
9.赚钱花钱:哪个更快乐?
10.老板心态
11.艺术与金钱
12.无聊是社会进步
13.推荐天堂,先看地狱
14.书中还有黄金屋?
第二章 值吗?
1.钻石恒久远
2.价值新说
3.价值的四大来源
4.需求与分类
5.烧掉更值钱
6.为啥要讲信用
7.投资与投机
8.你会送礼吗?
9.什么叫质量好?
10.饭馆和食堂
11.价值尺度
第三章 开发帽子下的宝藏
1.最值钱的“地皮”:2250平方厘米
2.哪张桌子值4.2万亿人民币?
3.铁锄、蒸汽机、电脑
4.你看穿自己的业务是什么吗?
5.势市事是
6.三岁孩子告诉你爱是什么
7.赚钱的时机
8.空间的影响力
9.文化之争
10.要和客户“结婚生孩子”
11.以情动人
12.战略和找对象有关系吗?
13.决定生死的“塔山”在哪?
14.诸葛亮只能算小聪明
15.总能起死回生的IBM
16.看未来百年三大商机
第四章 谁能?
1.葡萄、狗屎、如来、鞋
2.四种态度
3.知己与知彼
4.征服与顺应
5.强者示弱
6.弱者示强
7.自大与自卑
8.适者生存
9.本·拉登的产生
10.拯救对手
11.帝王与乞丐
第五章 撬动地球的支点
1.老鼠、李斯、鱼
2.我该怎样与姚明竞争?
3.攻占人心
4.选对顾客
5.凯迪拉克的竞争对手
6.合作的奥秘
7.找到自己的第一
8.创造自己的第一
9.借第一的光
10.重新定位自己
11.重新定位对手
12.如何卖手摇电筒
第六章 分钱与赚钱
1.如何分钱
2.赚钱十二问
3.创造你的顾客
4.赚谁的钱?
5.藏獒、高通、米老鼠
6.纵向还是横向扩张
7.做一件事分几份钱
8.市场、股票、品牌
9.服装与商业模式
10.迪士尼模式
11.宝洁模式
12.沃伦·巴菲特模式
第七章 向神圣致敬
1.刀、菜刀、双立人
2.孔子与科举考试
3.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
4.信号、信用、信心、信徒
5.一个公章值6千万美元
6.品牌如何分类?
7.品牌架构如何设计?
8.品牌塑造五个度
9.想法、做法、看法
10. 从取个好名字开始
11.标志、颜色、声音、口号
12.“自品牌”就是未来
第八章 肉搏的武器
1.提升客户价值感知八招
2.产品策略两招
3.定价支招
4.渠道变招
5.促销法则
6.广告套路大全
第九章 自时代
1.智时代·自时代
2.文明的颠覆
3.产业的颠覆
4.互联网的本质
5.新旧产业的划分
6.传统产业转型:“怎么生产”与“为谁生产”
7.核心竞争力的颠覆
8.一比特也是大数据?
9.两种数据库,三种商业模式
10.大数据挖掘三个思路
11.互联网虚拟经济的收与支
12.权力运行的颠覆
13.自时代的隐忧
第十章 创意未来
1.互联网+预订预售:60岁老太互联网+煎饼果子创业
2.互联网+重点学校:只花1000元,重点中小学孩子随便读
3.互联网+儿童市场:让我们荡起双桨
4.互联网+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看你如何培养
5.互联网+找对象:离婚率那么高怪网上社交?
6.互联网+饭馆:手机怎么开饭馆
7.互联网+商场:线下实体店生存法则
8.互联网+积分平台:商场积分制最大痛点,一招解决
9.互联网+酒店:线下星级酒店该怎样反击携程
10.互联网+智慧社区:这里将诞生下一个阿里巴巴
11.互联网+线下体验:马云说万达影院会死,会吗
12.互联网+垃圾:怎样才能知道你用几个避孕套
13.互联网+公厕:德国一年赚3亿,中国赚多少
14.互联网+旅游:由头、看头、玩头、买头、说头
15.互联网+VR:VR赚钱是靠苍井空AV还是靠好风?
16.互联网+鲜花:如何通过鲜花帮助顾客经营人际关系——花语传情
17.互联网+微信相框:送微信相框,每看一眼都会想起你
18.互联网+诗歌:李白如何利用互联网发财
19.互联网+音乐:最大的商机还在哦
20.互联网+明星:什么人才能在4G时代当歌星
21.互联网+电影:每个人都可以包养明星
22.互联网+游戏:不是王思聪,你也能靠游戏挣大钱
23.互联网+农业:食品安全怎么做才能名利双收
24.互联网+扶贫:把扶贫做成“大电商”
25.互联网+健康医疗:有哪四大商机
26.互联网+服装:比美和云定制
27.互联网+自品牌:阿玛尼、LV、香奈儿……会死吗
28.互联网+跨界(1):为什么传统企业“只抢自行车”
29.互联网+跨界(2):冰箱白送怎么赚上万元利润
30.互联网+房地产:贾跃亭进军房地产干什么
31.互联网+汽车:拥有一辆免费的汽车不是梦
32.互联网+智能生产:所有大工厂都会倒闭
33.互联网+跨角色(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请你一起写小说
34.互联网+跨角色(2):如何让几千万顾客既是股东又是员工
35.互联网+说明书:为什么说明书厚的产品都要死
36.互联网+天气预报:利用天气预报怎么赚百亿
37.互联网+保险:传统保险业自身难保
38.互联网+银行:孩子去银行工作很危险
39.?互联网+电信运营商(1):能打垮阿里巴巴的只有中国移动
40.互联网+电信运营商(2):流量怎么变成钱
41.互联网+电信运营商(3):中国移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如何转型
42.互联网+手机:未来手机什么方向
43.互联网+云Wi-Fi:未来全球免费上网靠什么
44.互联网+自媒体(1):定制一个自己的“中央电视台”
45.互联网+自媒体(2):智能飞机就是最好的新闻联播记者
46.互联网+自媒体(3):美剧怎么会完蛋
47.?互联网+自媒体(4):一个自媒体账号还没上市就值13.4亿
48.互联网+自媒体(5):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为何不灵了
49.互联网+大数据(1):如何把大数据变成人民币
50.互联网+大数据(2):大数据能知道你怀孕了
51.互联网+大数据反恐(1):美国中情局如何利用电影《指环王》猎杀本·拉登
52.互联网+大数据反恐(2):什么样的人会是恐怖分子
53.互联网+内容创业:互联网上做什么内容最容易成功
54.互联网+创业:投资与创业的最大机会在哪儿
55.互联网+投资(1):怎样把1%的风险投资成功率提升
56.互联网+投资(2):“画龙点睛”的投资颠覆
第十一章 营销你自己
1.经营人生与钱权名色
2.决定自己人生的三个重点
3.人生成败的四种模式
4.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5.人生要处理好哪三种关系
6.朋友分为三六九等
7.一个拒领诺贝尔奖的奇人
8.没有这条,智商情商再高也无法成功
9.人生奋斗十大准则
10.如何化解人生的冲突
11.情怀与生意
12.死亡逼迫你活出精彩
后记
致谢
由来
王立新
好心人一直劝我这本书应该改个名字,《钱从哪里来?》,多俗啊,一看就不是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对我在大学报科研成果、评职称肯定没什么好处。
自1988年6月起,我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分配到北京邮电大学教书育人也快三十年了,其实很少有人相信我是个大学正牌的老师:穿衣不像,说话不像,做事不像,交友不像,写书不像……许多同事都私下认为我是个叛逆的摇滚“叫兽”。
记得在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当市场咨询顾问的时候,有一次在北京中国会馆开一个有波士顿咨询公司、奥美广告等许多海内外高层人士参加的研讨会,投票表决其高端客户品牌全球通的口号“我能!”我用极其猛烈的语言表示反对,差点激动地跳到桌子上去恳请大家最好赞同我的建议把口号改成“你能!”,结果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分管市场的领导鲁向东副总经理指着我问大家:“知道我们的这个顾问正式的职业是什么吗?”老外纷纷摇头。他叹了一口气对我说:“立新啊,如果我不介绍,今天谁会相信你是北京邮电大学教MBA的教授啊!”更有意思的是某学生在毕业二十周年的聚会上见到我时禁不住惊讶地说:“王老师您居然还在学校教书呀?我以为学校早就把您开除了!”还有一次我去四川讲课,有十几个北邮毕业的校友晚上一起陪我吃饭,有位通信工程毕业的兄弟问:“王老师,您教过我们什么课吗?”这一下让我想起微信上流传的一张某大学奇葩的考试卷子,第一题叫门槛题,答对了不得分,答错了直接扣除41分(就不可能得60分及格了),问题其实特别简单,请问教这门课程的老师叫什么名字?于是我脱口而出:“我靠!凡是听过我讲课的学生哪会有忘记的?”那位兄弟一愣,忽然兴奋地捉住我的手使劲摇晃着说:“想起来了,想起来了,我靠!当年你在燕郊校区教我们班《形势政策》课就是这么讲的:我靠!邓小平,改革开放牛逼呀!”……也许我讲的具体内容几十年后你早就忘记了,但我自信你很难忘记我讲课的方式与个性,在一个同质化相互模仿的时代,唯有那些1%不同的鲜明个性,才带给大家99%的魅力震撼,1%的差异化最终创造出了99%的高附加价值。
我天生就是一个善良而充满摇滚激情的人。
从本科考入哲学专业到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名的夏雨诗社社长,从教各种政治公共学科课程到教《诗歌欣赏》《电影欣赏》《汉语写作》《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广告学》《营销策划》《创新管理》《互联网+商业模式变革》……我一直在跨界,这给了我一种重新整合和打通不同领域知识的可能性,也给了我像一个演员一样穿越多种人生角色的体验。写诗、思考哲学、写微博和微信、办“立新说”自媒体、当大学教师,顺便在业余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投资经营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大数据公司……尽力去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争取比别人多活几辈子的人生。一个在商学院讲市场营销课程的老师如果没有去亲身经历和体验一下如何赚钱的过程,只会照本宣科,尤其对于那些已经担任了企业中高级管理职务的EMBA(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学生而言,是很容易被嘘下讲台去的。我正是在一批MBA学生罢课的嘘声中被当时的北邮管理学院院长舒华英先生、副院长忻展红先生破格从社会科学系聘来做MBA课程教授的。的确,知行合一才是求知与生活的根本方式,市场管理学科更应如此,企业家很难从纯粹的书本学习中诞生。我已年近半百,所谓知天命就是明白了生命如此短暂,是躲不掉的死亡时刻在逼迫我们要活出痛快与精彩!再套用我所欣赏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言句式就是: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自己配不上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配不上自己热爱的那些人和事物。我知道自己战胜死亡的唯一方法只能是通过这些文字的传承活在未来的人心中,活在书本里,活在图书馆和互联网上!
思考、演讲与写作是我终生的自我拯救。如果这些行为偶然有益于触动别的心灵,那种共鸣应该是我的福分。
你可以从各种角度来思考生命和解释这个世界,我个人最喜欢两个角度:死亡与金钱!死亡代表了人类终极的恐惧,金钱代表了世俗人心的欲望!
从小到大,折磨我心灵的有两个问题:什么是善恶的标准?什么是进步的标准?今天我终于找到了可以说服自己的回答,仅仅属于我自己的回答:
凡是能带给人类希望的一切就是善,凡是让人类绝望的一切都是恶!宗教就是以永生的希望让人从死亡的恐惧里解脱出来,宗教是大善的慈悲!这是属于灵魂与精神的事业!
凡是能降低人类生存与发展成本的创新,无论是技术还是制度,这就是进步!凡是加大了人类生存与发展成本的一切行为,无论以什么新花样出现,都是历史的倒退!
“互联网+”消灭一切中介,降低了全社会的交易成本,当然是文明的进步。用不着杀人流血的民主选举制度比起封建专制武力革命的改朝换代方式,不死人了自然也是一种进步。当金钱取代世袭的权力,主导人类平等自愿的交易,人类就向公平与自由又迈进了关键的一步。金钱的悲剧不是源自金钱本身,而在于我们把人类在赚钱、分钱、花钱过程中所产生的罪恶全都归咎于金钱的魅力,这种荒谬有如把强奸的罪恶归罪于被强奸的女子过于美貌诱人。
本书既是我个人多年在市场实战中赚钱心得的总结,也是这二十多年来我为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开设的《营销策划》课程内容的浓缩。就管理学而言,我心中引我入门的导师是彼得·德鲁克。他评论教师时说:你怎么教学生的才是学生真正该好好学习的内容。意思就是一个学生应该学习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讲解的角度。这比知识和答案重要。知识和答案是怎么来的?其实好的教师讲解的过程和方式就是对当时原创者的复盘。这才是举一反三的根本。不去注意过程和方法,学生只能就事论事。我想教你如何能在这世上的每件事物中都灵敏地嗅到金钱的气息,能创造性地挖掘出每样事物商业价值的最大化的思维方法和对钱的态度,这才是我教学的核心内容所在。营销人员的智慧最终要体现在如何“少出钱少出力(成本低)又能多赚钱(利润率高),赚大钱(市场规模扩大),能把一次性赚钱变成可以持续性赚钱”。同时更重要的目的是,我希望你在学习赚钱的过程当中还能看见人性的欢乐与痛苦的挣扎,而你一旦不能成为金钱的主人,你就必然成为金钱的奴隶!
如果金钱从人的工具变成了人的目的,商人就真的成了奸商,营销学就真是罪恶邪说。
是为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