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秘密经济战(抗战时期中国对日伪经济战纪实)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罗泰琪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罗泰琪著的《秘密经济战(抗战时期中国对日伪经济战纪实)》是一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金融业、经济产业的大迁徙史。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以银行业、纱纺织业为代表的经济产业,纷纷展开向西南大后方的大迁徙。中国各银行家、企业家们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经济迁徙大潮中,各自作出了艰辛的努力,为夯实西南经济产业的基石、支撑中国时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书即通过实录的形式,描绘了这一伟大的经济迁徙历程。

内容推荐

抗战时期,在军事战场的硝烟背后,中国在经济战线上也与日伪势力进行着艰苦的较量。从全面抗战前的经济备战,到伴随着抗战烽火的经济大迁徙,再到反击日伪经济封锁、走私抢购战略物资、控制银行产业、捍卫法币、打击伪钞、统制外汇、枪杀经济汉奸、血溅汪伪银行,等等秘密经济战,无不伴随着战争年代的血雨腥风,其中的波谲云诡、惊险紧张,将经济战线上国人精英的谋略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罗泰琪著的《秘密经济战(抗战时期中国对日伪经济战纪实)》将走近对日伪经济抗战的这一特殊群体,揭开抗战时期经济抗战史中隐藏着的惊天内幕!

目录

第一章 经济备战

 一 废两改元

银行大楼砍一半/废除银两改币制

 二 白银风潮

重庆银行挤兑案/天津裕元闹倒闭

申新七厂拒拍卖

 三 沟通川陕

 四 筹建国行

增加官股控中行/备现逃现如何好

 五 币制改革

英美日等拉中国/商业银行乱纷纷

第二章 抗战前夜

 一 接管工厂

接管天津裕丰厂/谁是神秘收购人

 二 银行抗战

鸦片收购起风波/秘密转运四百万

桐油生意不好做/千万银元存洋行

挤兑提现两千万

 三 挤兑风潮

银行停业歇四天/发行公债的故事

公债交割出问题

 四 囤集物资

解散中日贸易会/囤集棉花为抗战

冒险去港买外汇

第三章 打破封锁

 一 猪鬃出口

商贩控告古耕虞/难道要吃古青记

 二 日商毁约

嘉陵厂胎死腹中/酒精厂亏盈有因

开煤矿五战三败/华昌矿不死不活

 三 秘密走私

湖北银行抢购粮/重庆银行走私布

赊销桐油五百吨

 四 黑市外汇

千万英镑被套走/不准在沪购军布

伪币发行很失败/法币牵制日伪币

第四章 迁往后方

 一 抗战迁渝

交行重庆买房记/央行冒险收公债

金城经营大西南

 二 豫丰西迁

政府有令迁豫丰/柏木小船闯三峡

两厂共争一块地/年底复工三千锭

 三 金融烈士

重庆密电去美国/踢踏舞星是间谍

立法院长登机否/拆开信封不忍看

 四 贷款奇遇

秘密乘坐美专机/不用管他啥外交

国务卿出国之机

 五 贸易大战

华北禁止种棉花/是否进口美国烟

贩棉大王邓耀南

 六 开发西北

先向宋子文要权/依靠张之洞遗产

使用西太后电机

第五章 金融大战

 一 刺杀特使

强迫银行出资金/兄弟我在东京时

刺杀天皇两特使/全城封锁捉麻子

无期徒刑死监狱

 二 香港落难

总经理化装出逃/通园汉奸俱乐部

 三 银行大战

破坏汪伪发伪币/强迫四行撤租界

 四 特工血战

血洗霞飞路银行/报复抢杀三课长

 五 银行迁渝

宋老撤退到重庆/香港传来机密信

重庆金城管七省

 六 美债风波

逢低吃进三百万/黑道银行杜月笙

盐场急需两百万/美国教士卖外汇

第六章 抢购物资

 一 抢购物资

经济作战新政策/戴笠两月就辞职

抢购沪棉六千包/千里运棉费周折

 二 浙江改变抢购法

 三 囤集居奇遭处罚

 四 美金公债

申请私购八亿元/捡到一封机密信

黄金提价泄密案

第七章 尾声

 一 姗姗来渝

军统抓了周作民/姗姗来渝求保护

 二 纷纷而去

陈光甫飞去美国/在渝最后两件事

撤离重庆三政策

 三 十亿法币运上海

 四 结束语

试读章节

要说经济战,首先得说银行,因为银行是经济作战的主要阵地,是为经济战提供资金和资金信息的枢纽部门。所以,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特别是抗战前几年,未雨绸缪,中国和日本就围绕银行暗中较劲,揭开抗战时期中日秘密经济战序幕。

中国人开办的现代银行,最早的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发起人是清政府的铁路大臣盛宣怀,官督商办,实收资本金250万两银子,其中100万两来自盛宣怀主持的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78万两来自李鸿章等一批官员个人,72万两是民间商股,地点在上海外滩6号。盛宣怀时年53岁,江苏常州1人,清末政治家,为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主要民商股东有宁波商人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至于李鸿章等官员的个人入股,醉翁之意不在酒,不过是对洋务运动有所表示,增强民商入股积极性。

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的目的是“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这里的洋商,主要指外国在华银行,如英国丽如银行、法国法兰西银行、德国德意志银行、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美国花旗银行、俄国华俄道胜银行、意大利义利银行等。

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上海分行成立于1893年,比中国通商银行早4年,随后在中国多地设立分行,是日本在华最大银行,主要致力于控制中国政府和大型企业,比如多次贷款给袁世凯政府,配合日本政府强迫袁世凯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通过多次巨额贷款,控制汉冶萍公司等,是日本对华侵略的重要金融机构。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充当日军侵略中国的金融打手,罪恶累累,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被盟军统帅部取缔。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从1897年到1935年的近40年间,中国银行业蒸蒸日上,有了极大的发展。总计有总行164家、分支机构1597个,佼佼者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浙江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金城银行、盐业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四明银行、聚兴城银行等。这些银行兴旺发达的标志是,银行大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高大雄伟,夺人眼目。

中国最早的银行大楼建于1882年,是大清银行大楼,耗资1000万两白银,位于北京西交民巷27号。清朝垮台后,1912年2月,中国银行买下大清银行大楼做总行大楼。随后兴起的银行大楼有:1921年建在上海北京路的四明银行大楼,1926年建在上海四川中路的刘鸿生的企业银行大楼、建在上海四川路的东亚银行大楼、建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对面的金城银行大楼。

1929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以下简称上海银行)修建银行大楼,位于今天上海市宁波路50号,由著名通和洋行设计,七层高,钢混框架结构,深红色墙体透着浓郁的古典气息,门厅高大,营业厅结构精致,内部装饰富丽堂皇,周详实用。上海银行的创始人是陈光甫。在陈光甫的领导下,上海银行从上海最小的银行,经过10余年发展,一跃成为著名的江浙财团南四行之一,资产总额4700万元,分支机构111个,职工2775人,存款总额近2亿元,位居上海私营银行之首。上海银行新大楼一经亮相,立即成为上海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过往行人无不驻足观赏,伸大拇指说顶呱呱。

紧随其后,盐业银行大楼建于1931年,中国垦业银行大楼建于1932年,大陆银行大楼建于1932年,国华银行大楼建于1933年,中汇银行大楼建于1934年,四行储蓄会大楼建于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大楼建于1935年。

大陆银行成立于1919年,总行在天津法租界6号,董事长谈荔孙,总经理曹国嘉,股东有北洋政府代总统冯国璋,辫帅张勋,北洋政府财政总长龚心湛,财政部次长李思浩、吴鼎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钱新之,江苏督军李纯,江苏省长齐耀琳,浙江省长齐耀珊,江宁镇守使齐燮元,江苏省财政厅长俞仲韩,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副总裁张公权,京剧大师梅兰芳。

大陆银行有这样的背景,想不赚钱也不行,成立当年即盈利22万元,于是增资,由实收50万元,3次增资至1000万元。7年时间,从1919年到1926年,股本扩大20倍,创造资本扩张奇迹。大陆银行上海分行建于1920年,11年后,经理叶薰决定修建银行大楼,原因有三条:一是大陆银行发展良好,到1926年底有分支机构11处、行员217人、资产总值高达3.8亿元;二是在上海及周边的业务超过京津;三是多家银行总部齐迁上海,龙腾虎跃,竞争更加激烈。

大陆银行大楼从1931年5月开建,承造商是上海慎昌洋行,造价85万元。开工不久,遇晴天霹雳,爆发九一八事变。大陆银行董事会开会研究决定,修银行大楼是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再困难也不停工。1933年11月,上海大陆银行大楼竣工,钢混结构,上下10层,为中国古典宫殿风格,设有纯钢保管箱1182只,首创出租保管箱业务。4年后,抗战全面爆发,北京陷落,大陆银行总部迁来上海,幸好未雨绸缪,到上海便住进这幢大楼。

中汇银行是杜月笙创办的。中汇银行大楼建于1934年9月,地点在今天上海河南南路口,耗资156万元,请中国建筑师黄日鲲、法国建筑师赖安吉爱共同设计,委托久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红砖清水外墙,高15层,法国立体式样,集银行、写字间、公寓于一体。中汇银行大楼3~9层为写字间,共200余间,进驻有商行、事务所、办事处、经营部等140多家。10一12层为西式公寓,每套有正屋3间或5间,附有浴室、厨房伙食间及仆人室等,厨房伙食间有煤气、冰箱、洗物器、食橱。13层为行员休息所。再上2层为水塔,屋顶平台可供住户散步。整个大楼内部设有3部电梯,上下方便。

P1-3

序言

勿让经济抗战群体湮灭青史

近些年,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关注军事抗战、政治抗战、外交抗战的作品非常多,但是有关经济抗战的研究却并不多。其实,中国抗战时期经济战线上的抗战是抗战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抗战时期,中日经济战刀光剑影,波澜壮阔,与军事、政治、外交抗战互为表里。中国经济抗战对时局以及战争形势的转化,作出了不容忽视的巨大贡献。

正是基于此,我开始耕耘经济抗战史料,反复阅读,深思熟虑,在浩瀚的文海里深入浅出,逐渐缕清了中国经济抗战的基本脉络。

抗战前,中国在经济抗战方面做了五大准备,即废两改元、对付白银风潮、修建川陕公路等国防战略基础建设、筹建国家银行、改革币制。日本自然极力破坏,阻挠中国币制改革,走私中国白银,加大白银风潮侵害中国,破坏中国外汇管理,掀起华资银行挤兑风潮。比如1935年1月11日,重庆多家银行发生空前严重的挤兑,踩死6人,踩伤15人,拉响全国金融危机警报。同一天,天津裕元纱厂厂长张万里突然对外宣布:裕元纱厂即日停工清理。天津裕元纱厂下设3个纺纱厂、1个织布厂,有7万纱锭、5000工人,创办于1918年,是华北最大的纱厂。最后,经过激烈竞争,日商钟渊纺织株式会社击败中国金城银行,夺得天津裕元纱厂。全国工商界为之震惊。

随即,日本加大对华经济侵略力度,抢购众多华资纱厂,企图为即将发动的侵略战争奠定以战养战的工业基础。中国针锋相对,保护和收购破产华资工厂,大规模撤退银行资金,阻止和平息银行挤兑风潮,抢购囤积战略、民生物资,保护法币,打击伪币,开辟滇缅路外贸通道,积极争取国际金援。举天津北洋纱厂为例。1936年4月24日,北洋纱厂股东会决定将工厂租给日商上海裕丰,并与之签订草约,收70万元预付租金。中方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和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联手抗日,暗度陈仓,通过天津棉花统治整理委员会,以匿名购买北洋为由,请他们驳回日商承租申请,待北洋解除与日商租赁草约后,再与北洋签订正式买卖合同,迫使日商退出承租。此事令全国工商界为之振奋。

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国银行界、经济界、实业界人士,历尽艰辛,不远万里,将大批银行、工厂、公司等迁移到抗战大后方,积极开发大西南、大西北。他们在大后方重整旗鼓,恢复经济,为前方抗战送去一船船、一车车枪支弹药、军服被盖、后勤给养,展示出大后方强大的支持力量。日本则极力切断中国对外经济往来,封锁沿海海关,封锁滇缅路,阻止美国、英国援华。比如,中国要派中南银行总经理胡笔江赴美争取美援。日本女间谍得知并获取胡笔江某日去重庆的飞机时间,通知日本军部。日本军部届时派战斗机拦截,击落民用飞机,杀死胡笔江。又比如天津中国银行的大撤退。七七事变后第3天,7月10日,天津中国银行的巨额资金和众多账薄危在旦夕。津行副经理束云章奉中国银行董事长宋子文命令,组织几十辆武装运钞车队,在天津沦陷前夕,将银行的400万银元和1000箱账簿文件偷运出津,昼夜兼程,南下1300里,于7月13日安全运抵郑州,躲过一劫。

为占领上海金融市场,阻止伪币发行流通,中国发起严惩汪伪银行大战,刺杀汉奸,破坏汪伪银行。日本和汪伪则实施更凶狠的武力报复,一次逮捕中方银行职员100多位,枪杀3个课长,并在上海中央银行多处营业点实施爆炸,致使法租界亚尔培路分行被炸死7人炸伤20人,公共租界白克路分行被炸死3人炸伤26人,公共租界静安寺路分行被炸死6人炸伤60余人,弹片四溅,血流遍地。上海滩金融业的血腥味丝毫不亚于军事战场上的搏杀。

随着抗战深入,战略物资和民生物资日益短缺,中日物资大战越演越烈。中国政府组织和发动银行、单位、民众,给予政策、资金、交通方便,去上海秘密偷运棉纱,去湖北半沦陷区抢购棉花,去浙江沦陷区抢购民用生活品,冒着生命危险运回大后方,稳定后方生产生活。比如湖北银行在鄂西半沦陷区于1939一1941年间,共收购桐油18万担,转送湖北桐油公司出口;发放茶叶贷款136万元,制成红茶达6000箱,交中国茶叶公司转运销售,与日伪虎口夺食,换取外汇。日本和汪伪政权则极力破坏抢购,并反其道而行之,在沦陷区、国统区交界线抢购战略民用物资,与中国展开抢购和反抢购的激烈战争。

一转眼,70余年已去,但中国抗战的激情壮烈依然让人心潮澎湃。而经济抗战作为中国抗战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同样值得我们致敬。尤其是,在经济战场上为国奋战的人们,并不像军事战场的英雄们那样名垂青史,他们更多的是,默默无闻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地奉献着自己的力量,为抗战作出经济战线上的重要贡献,所以他们尤其需要研究中国抗战史的人给予更多的关注。

这是一个伫立于经济、金融领域的特殊抗战群体,他们的作为,他们的进取,乃至他们的徘徊,都是令我动笔写作本书的动力。在落满尘灰的故纸堆里寻找这一群体精英们在抗战时代的激情奋进,成功的荣耀一时,挫折的郁闷伤怀,更有蒙诟多年的委屈。在各种情愫中,这一特殊的抗战群体在笔下,逐渐立体、丰满了起来。而这,正是我写作本书的意义之所在。

最后,谢谢中国发展出版社编辑的辛苦工作,更谢谢读者朋友对中国经济抗战的关心以及对本书的大力支持。

罗泰琪

重庆化龙桥寓所

2017年7月21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2: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