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的北京和小小的我
最新一场弹唱会的日期已经定下来了,2013年3月30日,我却想不出主题(总觉得一次专场演出总要有个主题才对得起观众),我说不如唱电视剧主题歌专场吧?好朋友卷卷说:你认为会有几个人来听?
那时候我正在送卷卷去火车站的路上,他刚在北京批发了一大堆衣服要回长春去卖。继卷卷完成了他为期半年的华丽的“沈阳挥霍青春之旅”后,如今又完成了他的第二个梦: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服装店!在我尚没有经纪人的日子里,卷卷说他可以临时充当这个角色,比如帮我接洽一下演出,或者在现场帮点什么,而最够意思的是他说会赞助我一年的演出服,而最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承诺这些衣服不是在动物园进的!
“那我就放心了!”我说,“那今年一定要多演几场!哈哈哈!”
和卷卷在进站口告别后,我转过身,身后的大钟敲了7声,然后响起《东方红》的音乐。站前的景象和我七年前刚来北京时没太大差别,也是这个季节,连风里的味道都一样。
2006年,我的“北京梦”开始的那一年。
那个傍晚,我沿街一直走到雅宝路,那年刚来北京时的住处,当时还借宿在姐姐的公司,如今姐姐早已离开北京,而公司还在不在已无从知晓,那栋大楼也已经重新粉刷,变成了另作他用的建筑。
那晚我走过北京车水马龙的街,依旧背着双肩包,穿着简单的运动鞋,时而累了便会在路旁坐一会儿,然后许多车卷着一阵飞扬的尘土从我面前飞驰而过。
初离家时,我脑海里总有个画面会以为自己以后会“飞得更高”,其实说得俗气一点儿就是“飞黄腾达”!就像很多青春电影一样,主人公最后总是“人品大爆发”,开着豪车,进出高档写字楼,结识各种叱咤风云的上流人士,做着各种改变时代的大事情,还有一份像电影里那样的爱情……哦,太美妙了!我总以为时间会把这些慢慢地一一送到我面前……而结果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旧骑着自行车在破旧的胡同里穿行,能不打车就不打车,我走在商场里依旧会觉得很多东西很贵,吃东西也依旧偏爱特价套餐……这几年我出了不少书,但没有实现我的“人品大爆发”,却赶上了“网络大爆炸”,好多人对我说“亲~这年头儿谁还买书?”我想也许我早生个二十年,赶上“文化大爆发”那个时代,境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那个时代的确出了不少厉害的文学家,而且销量都是过百万的,许多影响至今,不像我们这一代只有韩寒和郭敬明,虽然我很喜欢他们,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搞不懂郭敬明了,反而开始懂韩寒了,他俩一个梦幻一个现实,我却越来越明白后者了。至于爱情呢,刚结束了很糟糕的一段,并且以后都不想再为爱情抱什么幻想了。如果说搬家会让我丢半条命进去,那谈恋爱绝对会让我丢掉另外的半条命,最后就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的,好几回都差点死了。卷卷说这一切都归结于我现在住处的问题,我当时住在北三环的一户老民房里,我房间的门正对着厕所,他说:“不招烂桃花才怪!”不过还好我就快搬家了,又要开始飘飘荡荡,一如从前,而现在最主要做的就是努力恢复一些生命值。
其实有时会觉得7年的时间也没什么,可是看看现在流行的选秀节目,许多7年前十几二十岁的老面孔如今都变成了大龄参赛者,并且许多都在比赛里发出最后的誓言:“这是今生的最后一博!”
难免不让人感叹,青春好短呢,也就不过那么几年啊!
当时先后来京的同学如今都先后离了京,有几个结了婚,还有几个离了婚。听说和我同一年来北京的屯屯找到了一份很让人倾羡的爱情,但几个月前又听说还是分手了,有人说他病了,如今瘦得厉害,父亲也在他离家的第3年辞世了,离开的时候他正在匆忙赶回去的飞机上……从前爱讲冷笑话的毛毛依旧爱讲话,不过变成了讲大话,不是和我们吹牛,就是讲他的工作,几十万几百万的,我和卷卷后来只见过他一次,那晚只聊了没多久就匆忙和他告别了,犹如逃离坏空气,我们已在不同的世界。
再也回不去了,7年前一起在潘家园的小房子里笑得没心没肺的日子。
毕哥算是我朋友里发展最好的了,他在几年前终于告别打工仔的生活自己开了公司,但他并没有如我想象变成电影里那种气派的大老板,虽然他的公司开在电影里那种气派的写字楼。他依旧过着苦逼的生活,因为他说大部分精力都要与那些许多的“有关部门”周旋来周旋去,搞得他无法专心工作,身心俱疲。他说他虽然恨死那些吸血鬼,却又得戴上陪笑的面具,因为下面还有许多人要靠他吃饭。“如果有一天那些混蛋把老子逼急了,我就……”我们都不想看到某一天新闻软件会推送出这样一条消息:“今日,某男子持刀……”
……
如今混乱的社会新闻已经足够多了。
我有时会问:“是社会变了,还是我变了?”
然后有人告诉我,是社会变了;还有人告诉我:你也变了。
7年,真的变了许多,许多的事情都已揭晓,许多的未知都有了答案。有过的,失去的,错过的,达不到的。惟独不变的,只是我还像一只小蚂蚁一样,穿梭在这座诺大的城市。从这点上看来,又似乎什么都没变。
那天晚上我终于知道接下来的弹唱会要唱什么了。
几天后鼓楼的街头贴起许多“《大北京&小身影》-王小熊猫·北京弹唱会”的海报(其实是我自己贴的,哈哈哈!当然主办方也有帮忙贴。)
那些天“好妹妹”正在录制第二张唱片《南北》,于是小厚整天不在家。我叫来吉他手麦丽素天儿在家排练,在演出当天下午最后一次的排练里,天儿把新处的对象带来了,他总是把第一次神圣的见面选在我家,想必是让对象看到我们的排练,晚上再一同看我们演出,看到天儿弹吉他时的英姿飒爽,兴许就能爱他爱得更死心塌地。但我忘了告诉他我的房子风水不好,我的门正对着厕所,所以……天儿上次的恋爱也是在我家发生的,他把从外地来看他的对象带到我家来排练,晚上看了场我们的演出,接着他们度过了幸福的第2天、第3天,然后第4天就分了。而我只能默默祈祷这次的不要分得那么快……
……
P5-8
和小洋认识很多年了,我们曾是室友。王室友特别会生活,记忆里他常常做饭给我吃,带我认识新朋友。时光的车轮转呀转,我们俩前进的脚步都有着对方的鼓励和陪伴,后来小洋决定要做歌手,经常写出好听的歌,我便是家里第一个听众。
——好妹妹乐队张小厚
如果非要定义画漫画写散文弹唱的王小洋到底是什么职业,我觉得他是古代西方的吟游诗人。无牵无挂的诗人。推荐印在纸上的歌声(做平行宇宙最勇敢的自己)!
——国际漫画家本杰明Benjamin
说来有趣,与小熊猫始终未曾谋面,却又时常觉得亲切如老朋友一般!我想这就是音乐和绘画的力量,不同时空中拉近人和人的距离产生奇妙的震荡。我喜欢熊猫君朴素优美的文字一如他清新的画作。这世界上应多些如他一样小心翼翼捡拾美好的人。
——牛奶咖啡主唱Kiki
动荡的青春
第一次在杂志上发表漫画的时候,很多人惊讶:“这真的是一个小学生画出来的?!”但同时也听到一些大人不以为然甚至反对的声音:“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可是要后悔的!”而无论怎样,画就是画了,因为当时很想画,甚至有一种不画就不行的感觉。一个小孩子可不会考虑那么多,什么将来啊,什么发展啊,谁关心啊,只能想干嘛就干嘛,大有一种义无反顾的勇敢,现在想想,那也是最正确的来自灵魂的声音吧!总之后来一点也没有后悔,直到现在都是,甚至无怨无悔,根本不像那些大人所说的那样。
或许那时就明白了吧,想做的事不做才会后悔。
后来开始唱歌,反对的声音也是不绝于耳。这主要集中在画漫画出名以后,在不知名的时期,无论我做什么,谁又会搭理呢,所以即便后来有读者指责我“不务正业”,我也依旧是多少有些心存感激的。只是,我的“正业”本来也不是画画,我也不知道是什么,也可能什么都不是,或者是想干嘛就干嘛吧。不想把人生想得那么正式,那么严肃,本来就是一场梦嘛!我是真没觉得选择唱歌有什么奇怪,因为当时又有一种不做就不行的感觉,于是一气写了好多歌出来,有种接到旨意的感觉,或者就像某个空间有个人来央求我:请把这些歌带到你的次元里吧,虽然不一定有什么意义,但还是请你……
我在内在世界里似乎总能听见奇怪的声音,说实话我挺重视那些声音的,完全比现实世界里的声音要重视得多。
比如内在世界里总会有莫名的声音告诉我:做这件事,不要做那件事,可以和这个人交朋友,快点那个人绝交,可以去这个约会,周末不可以去那个派对,一定要保持微笑,要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要去北京,要去广州,不可以上班,不能浪费时间,不要被钱左右,不可以做坏事,明天要去吃那个,一定要在那一天去那个地方……然后也不知道在什么时候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不只一次:不要放弃写作,坚持写。
我很早就在杂志上发表文章了,还在一些报刊开了文章专栏,但对于写作我一直都是个半吊子,或者用“爱好者”来形容比较恰当。可以说,我很爱写作,每天都会写日记,还会写些其他什么,因为写作最自由,文字也可以让过往有迹可循。但当后来真的开始出文字书以后,也会有人说我:“你写的真不怎么样,别做梦了。快回去画画吧!”
周围似乎总是大惊小怪的,身在世俗中,似乎每做一件超出别人认知的事都很难得到祝福。不过还好,内在世界里也总有这样的声音提醒我:请忽视外在世界里的评论……特别是不好的。
哈哈,那个声音真是很理解我呢。
所以,还是要继续写作。
我终于又出文集了,这次是第三本,和专辑一样,也刚好出到第三张。这本书里主要收录了一些早期的文章,发表过的,没发表过的,精挑细选,加加减减,组成了这本书,一本不断被否定的书,就像每一段起步时期的自己,总是要面对许多反对的声音。最初把这本书稿给某位畅销书编辑时,对方只是冷冷地翻着白眼,扔到桌子上,表示没兴趣。这时内在世界又有一个声音一再提醒我:“不可以掀桌子……”
这几年网络对实体书的影响愈发强烈,青春文学的流行趋势也是风云莫测。几年里,这本书不是屡次被拒绝,就是答应出版这本书的出版公司和出版社不断反悔,它就像一个没人认养又被推来推去的孩子,也可能是缘分没到吧。有时出一本书就像和出版社谈一场恋爱,一厢情愿不行,非得两情相悦时,一本书才能出来。所以在这里要感谢我的责编豆芽,谢谢你愿意与我“谈恋爱”,并且认养了这本无家可归的少年,给他换了新的衣服,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最终站在了众人面前。
我也不知该如何评价这本文集,这里面的大多数文章都创作于我的动荡时期,无论是身体的,还是精神的。可能青春本身就是动荡的吧,在一个还不算很懂这个世界与社会的年纪里,在人群与规则中横冲直撞,严肃的现实也和理想的生活不断砰砰相撞。
这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吧。
最后要感谢为这本书写推荐语的几位朋友,他们都是我内在与外在的世界中同时很重要的存在。
某一年在沈阳,我和Benjamin一路寻找咖啡馆,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的路,但无论怎么走附近都只有建材市场,就像误入了迷幻的双子宫。最后我们决定打车去大悦城,那个烈日炎炎的夏日午后我们总算喝到了冰咖啡,有一种马上要被KO时满血复活的感觉。那时我们刚好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Ben开始评论路过的美女,说:“小洋你看,那个妞儿不错,身材火辣。”那些能被他评论的女生都和他漫画中的美女同出一辙。可是,我不是很懂美女,也很少画美女,我想我比较懂少年,毕竟自己就是,虽然已经超龄。那时我对面的这位传说中的漫画家正在若有所思地看路过的美女,而我正在若有所思地看着他。数不清多少次,我始终没有对Benjamin说:Ben啊!你知道吗?你曾是我年少时的偶像。曾经我为了要一个你的签名等了好几个小时啊!那真是一种在等明星的感觉啊。但后来工作人员告诉我,你不来了,就把我们都打发走了。再后来我也成了漫画家,我们在同样的台上签售,还经常遇见,慢慢变成了似乎总是有些莫名默契的朋友,如今甚至在一起若无其事地喝着咖啡,点评着美女,可我从来没告诉你我的那些过往……总觉得说出来会有些奇怪。
那天临走时Ben对我说:“小洋,下次见。”
而那时我也没有告诉他:“可能没有下次了。因为我不想当漫画家了。我的人生不久后可能就要转到其他的路上去。因为我的内心已经接到新的指示,又要再次上路。”是的,那个时期我内在的世界里正在翻天覆地,酝酿着一场革命,就是书里写的那一场。
后来也像这本书里的写的,我完成了革命,开始了另外的人生,我遇见了秦昊,遇见了小厚,但不变的是,新的人生里依旧处处是惊奇。后来我看着秦昊和小厚从那年的素人一步步变成了明星,特别是2015年的夏天,那个夜晚我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台下看他们的万人演唱会的时候,更是感慨万千。
谢谢秦昊,谢谢你帮我写序,还写得那么好。和你在一起的时光都很快乐。也谢谢小厚,感谢的话不多说,都在书里。
另外谢谢牛奶咖啡的kiki帮我写推荐语,我上一本文集基本都在写我在广州时的故事,那时候我经常听的歌就是牛奶咖啡的《越长大越孤单》,似乎很符合那时的心境。后来我离开广州去了北京,微博时代来临,也不知怎么就和kiki成了好友,偶尔互相留言。不得不感慨缘分真是奇妙的东西,它们散布在人生里,不断给人惊喜。
越动荡,惊喜也就散落得越多。
王小洋
2017年8月于北京
永远的少年
王小洋是一个魔法师,他的漫画、歌曲、文字,都能给人注入一种安定的力量。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他的漫画时正值高三,开始考虑应该去哪儿上大学,学些什么了,对未来满怀憧憬。那时在杂志上看到了《机器妈妈》,看到热泪盈眶,觉得原来画漫画可以给人带来那么多感动和力量,对这位小胖子作者也充满了好奇,上网搜罗他所有的作品,越看越着迷。于是心一横,就从重庆考到了遥远的长春,王小洋家所在的地方。那时我听说他是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我就报考了吉林艺术学院动画学院的漫画专业,觉得在一个学校的话一定能见到并认识这位心中的偶像学长。结果!到了才发现动画学院和艺术学院本院离得十万八千里,后来还成为了独立学院,我连他的学弟都算不上了。最惨的是,我去上大学那年,他刚好毕业离开长春。
我们在长春就这样擦身而过,无缘相识。那会儿还流行写博客,我经常半夜看王小洋的博客,他会经常分享作品和生活,他在外闯荡的小故事。那些文字和图像,激励着我也陪伴着我渡过了大学时光。
后来的故事,在这本书里也有讲到了,我们的相遇,我们彼此熟悉起来,我们在一起喝酒玩耍,一起唱歌,如何成为一名音乐人。有些细节在我脑海中都已经模糊了,可他却还能清晰地描述出来,那时候谁在什么地方说了怎样的话,记忆力异常好啊。
很惊讶也很感谢你还能记得那些片段,让我也想起了很多美妙的时刻。最近两年自己有些懈怠,不太有年少时候的冲劲儿了,但想起那些时候,我们对音乐对生活有那么大的热情,我真有些惭愧。人如果想保持年轻,应该就是需要一直保持年少的热情吧。
前两天和王小洋一起在咖啡馆玩,我们还是第一次在一起画画,他拿出随身带的小手办,有李小龙,还有月野兔,街头霸王。我们把这些小家伙摆在桌上,吃着橘子,一边画画一边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我知道他一直都没变,还像个小孩一样热情,纯粹,温柔,令人安心。
你我都曾是少年,但王小洋这个人,不管过去了多久都还是少年,现在是少年,未来也是少年。充满魔法的胖少年!
好妹妹浪客秦昊
2017年7月30日星期日
于北京17cafe
王小洋,他从知名漫画家到民谣流浪歌手,一人一吉他,独自巡演百城,与每一个陌生的面孔擦肩而过,享受当下的美好。“没事,不被支持也没关系”他就是如此豁达,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每年,他都会在各个城市举办演唱会,可能是某所大学,可能是青年旅舍,也可能是一间咖啡馆,安静的时光享受安静的音乐。当然,用他的话说,这不是演唱会,而是分享会,像老朋友一样和大家聊聊天,听听大家的故事与秘密……
《做平行宇宙里最勇敢的自己》收录了王小洋的35篇随笔。这些作品表达了他对民谣的热爱,以及当年与好妹妹等好友在北京一起奋斗的难忘经历。
画漫画的王小洋,弹吉他的王小熊猫,他绝对是你见过的第一个“会唱民谣的漫画家”!
《做平行宇宙里最勇敢的自己》收录了王小洋35篇文章,全方位透析这位独特的漫画家、民谣歌手聚光灯背后的真实生活与心路历程。
好妹妹乐队秦昊亲笔作序,张小厚、牛奶咖啡,本杰明友情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