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胜主编董源绘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东方画谱》选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过,在群山中时隐时现。使山体结构变幻无穷,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此图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潇湘图》在画法、风格上颇为相似,卷高尺寸完全一样。有的学者据此推测说,这两件作品原本是一幅画,在流传过程中被后人裁截分开了。
杨东胜主编董源绘的《夏景山口待渡图/东方画谱》描绘平远山水,峰峦层层远去,湖面上的小舟似有若无。坡岸寂寂,垂柳纤纤,正值盛夏时节。近处岸坡参差,林木繁茂;远山水气若蒸,隐约可见草木蒙茸。在画面右边的坡脚边,掩映一廊榭,或许就是渡口,而客船未到,客官正在等候。此图所画山石,用皴多细长圆润。所描绘的江南秀丽景色亦不为奇峭之笔,平淡天真,富有意境。柯九思题此图云:“右董元夏景山口待渡图真迹,冈峦清润,林木秀密,渔翁游客出没於其问,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