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是韩松科幻思想体系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透出的科学精神,宏大叙事的气魄,与鲜明的反乌托邦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闪耀出史诗般的光辉。
二十一世纪中期,病人杨伟在赤色汪洋中的医院船上醒来,发现世界被人工智能统治,病人成了算法的一部分,药战争代替核战争,生命成为游娱、艺术、痛苦和魔障的综合体。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他和病友们在船上探险,游历了末日“坛城”般诸多胜景,最终发现自己之前的就医住院经历,是一次虚拟治疗过程,目的是“驱魔”——他的痛苦,乃是新的世界大战中,敌人植入的“病魔”……
| 书名 | 驱魔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韩松 |
| 出版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驱魔》是韩松科幻思想体系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透出的科学精神,宏大叙事的气魄,与鲜明的反乌托邦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闪耀出史诗般的光辉。 二十一世纪中期,病人杨伟在赤色汪洋中的医院船上醒来,发现世界被人工智能统治,病人成了算法的一部分,药战争代替核战争,生命成为游娱、艺术、痛苦和魔障的综合体。为了寻找失去的记忆,他和病友们在船上探险,游历了末日“坛城”般诸多胜景,最终发现自己之前的就医住院经历,是一次虚拟治疗过程,目的是“驱魔”——他的痛苦,乃是新的世界大战中,敌人植入的“病魔”…… 内容推荐 韩松著的《驱魔》是长篇小说“医院”系列第二部。在医院船上,杨伟发现自己之前的就医住院经历,是一次虚拟治疗过程,目的是“驱魔”--他的痛苦,乃是新的世界大战中,敌人植入的“病魔”。他认识了新的病人和医生,与他们一起,寻找驱魔的方法。这时医院已被算法控制。医生不被信任。而整个太阳系,在算法指挥下,构筑防御系统,即野战医院,并改造时空为医院。医生发现其中缺陷,试图夺回控制权,并制造万能治病仪,以战胜敌人。最终,医院船发生失控。敌人或“魔”乃来自自己内部。 目录 大海和鸟笼 1.从前皆非今是 2.尘满面,鬓如霜 3.余生寄叶舟 4.使君能得几回来 5.老夫聊发少年狂 6.佳处辄迟留 7.竹杖芒鞋轻胜马 8.遗恨寄沧州 9.夜来幽梦忽还乡 10.倚天无数开青壁 11.谁道人生无再少 12.休将白发唱黄鸡 13.红颜蔚不衰 14.死生契阔君休问 15.算来著甚干忙 16.知命无忧子何病 17.斜阳正与长安对 18.翁今为飞仙 19.高处不胜寒 20.空里浮花梦里身 21.欲寻遗址强沾裳 22.鸟囚不忘飞 23.歌君江湖曲 死亡及艺术 1.吾生行且休 2.本自无生可得亡 3.与君各赋一篇诗 4.跻攀寸步千险 5.人生如逆旅 6.总是少年行乐处 7.清香凝夜宴 8.万劫终飞灰 9.且将新火试新茶 10.衣带渐宽无别意 11.千古风流人物 12.破帽多情却恋头 13.我今忘我兼忘世 14.来日苦无多 战争与和平 1.欲问兴亡意 2.舟中行客何所爱 3.山人更吃懒残残 4.旧官何物与新官 5.借聊旧史诛奸强 6.西南火星如弹丸 7.犀甲檀枪百万军 8.困兽何须杀 9.漂流百战偶然存 10.唯酒可忘忧 11.天教分付点酥娘 12.纵使相逢应不识 13.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14.未满三朝已食牛 15.秾艳一枝细看取 16.狂走儿童闹歌舞 17.真个成归计 18.到处逢君是主人 19.自叹才尽倾空罍 20.首入汉庭身委地 21.将死微言犹可录 22.天涯何处无芳草 23.长恨此身非我有 24.白衣仙人在高堂 25.乐事回头一笑空 26.独回首,烟波里 附录 医疗人工智能简史 试读章节 大海和鸟笼 1.从前皆非今是 一只银光闪闪的机械手伸来,把病人的衣服剥光。一件形若蜈蚣的金属物嗞嗞啦啦爬到他身上,从脸、肩、胳膊到胸,再到腹部和生殖器,游走一遍。在提示音下,病人嘴对一面镜子吹了一下。镜子发出模拟人声:“检测人体抑癌基因的变异蛋白质DNA……” 接下来,病人吞下一个把芯片、照相机、无线设备集纳在一起的阿斯匹林大小的智能药丸。又传来干巴巴的声音:“进行食道和肠道检查……” 病人面对看不见的自助式机器嘟哝:“怀疑我还有问题吗?也许藏在大肠里、肾里、肝里、毛细血管里?查吧,查吧!我早习惯了。” 镜子后面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平稳单调:“未发现异常。” 然后,病人在一个液晶平板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杨伟。 名叫杨伟的病人被送回病房。病友们群拥围上,列队鼓掌:“欢迎归队,欢迎归队!” 这不是杨伟记忆中的病房。病众全是老年男性,身穿石膏板一般的白色头盔连裤服,身上长满各式插管和天线突起,像太空旅行者,又似棘背龙。 杨伟的胃开始抽搐。他急忙掉头往外走,却被一台医疗机器人拦住。 杨伟道:“这不是我待过的病房!我也不认识这些病友。你虽是机器,却也一定明白,病人跟病人在一起最恐怖了。互相不熟悉,却因为得了病,扎起堆儿,咬紧牙关建立新型共生关系。表面风平浪静,其实病根子并未拔除,病魔屏息埋伏在体内,随时准备跃出来把人撕碎……瞧,这帮家伙热情万丈欢迎我,却不知心里怎么想的。我跟他们真的不熟呀。难道还不足以引起医院的警惕吗?” 医疗机器人是一个用履带移动的铁桶。它伸出乌贼般的网状软管手臂,抱小孩一样把杨伟抱回了病房。 病友们得意大笑:“嗬,想得美呀,想得美呀!有病无病,都必须回到病房。否则,怎么证明你病了呢?” 有谁打了杨伟后脑一下。他嚎叫着蹿到窗边,企图爬出去,却被一股浓腥的怪风吹倒。但他还是看到窗外有样东西。啊,一只鸟笼。他似乎记起什么。 打他的病人走过来关上窗,又扇他一记耳光:“找死么。敢开窗呀!放病毒进来吗?鸟笼里早没鸟啦,被扑杀啦。它们携带禽流感病毒。要大家玩完呀。” 杨伟捂住脸,羞恼地小声问:“你是谁啊?” 病众山呼海啸:“连神奇病人都不认识啦!连神奇病人都不认识啦!” 神奇病人是一个圆丘状的矮胖老头儿,猪鼻,猫唇,牙齿尖利,面色乌黑,嘴角溢出腥臭白沫,颈上植有十字形芯片文身。他摸出一把小提琴,拉响一串音节。一个五大三粗孔武有力的老汉从墙角拽出一根消防水龙,对准杨伟猛冲。先射击下体,又喷向腹部、胸口和五官。大伙儿笑做一团。 杨伟边躲边喊:“怎能对病友这样!怎能对病友这样!”对他冲水的老人名叫疣啶,吼叫道:“根据神奇病人的指示,要给你消毒!你身携病毒,便是魔鬼,要置大家于死地呀。你不懂得病房规矩吗?” 杨伟慌不择路,蹿上一张病床躺下,用枕头护住脑袋。神奇病人带病众聚拢围观。疣啶掏出生殖器,放在杨伟脸上蹭。待杨伟睁开眼,病众便噗嗤作笑,一哄而散了。 2.尘满面,鬓如霜 杨伟浑身疼痛,落汤鸡般躺着。他哭了。这不是他记忆中的病房。医生到哪儿去了?怎么不来管一下?P1-3 书评(媒体评论) 从某种意义上讲,韩松处在从鲁迅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先锋作家的人性批判的延长线上。 ——严锋 韩松小说中常常出现的错位感,其实正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刺耳主题。在那样一种未来,没有人能确信,自己所处的社会及其心智是否完整。 ——美国《连载》杂志 韩松关于“医院的故事”,犹如异世界的奇境,秘密正隐藏在当下中国的日常肌理之中,诡异的超现实情景看似不可理喻,却反而传达出写实文学中不可见的真相。 ——宋明炜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