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情似故人来(中)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文安初心忆故人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文安初心忆故人编著的《情似故人来》以细腻深情的风格,讲述一段丝绸世家前世今生的爱情绝唱,荡气回肠。

该部作品以民国、现代两世爱情故事为主线,以丝绸行业从民国到当代的发展为背景,采用民国、当代交错的方法,讲述了一段民国时期国仇家恨中虐心凄凉的爱情悲剧,及一段在当代丝绸行业复兴背景下再续前缘的故事。作为一部“丝人两部曲”,文章分别讲述了民国与当代两个故事:民国时期,江南丝绸的领军人物赵石南与其妻子杜衡伉俪情深,并共同创制得奖锦缎”成悦锦”,但国难当头,以身殉国;在当代,赵石南的后人继承祖业,继续研制“成悦锦”,在制锦过程中重逢杜衡后人宋清扬,重续前缘,并将丝绸行业再度复兴。

内容推荐

《情似故人来(中)》由文安初心忆故人编著。

一段丝绸世家的盛衰荣辱,一场前世今生的风花雪月。

赵以敬和宋清扬,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

一次雨夜的邂逅,他记忆深处的那双熟悉眉眼,有了新的灵动。

沉稳冷酷的他,淡薄清静的她,第一次爱得欲罢不能,飞蛾扑火。

他是她的劫,没有遇到他,今生如虚度;

她是他的孽,没有遇到她,岁月空被误。

只是豪门难进,一次次的阴谋、算计、纠缠、辜负,却掀开了一场民国的爱恨情仇。

百年前,赵石南和杜衡,十里红妆的包办婚姻。

他风流成性,她单纯天真,耳鬓厮磨将不情不愿揉成了情意绵绵。

一方国际得奖的成悦锦,是他与她共谱的青史烟霞。

山河碎,一封休书,是他给她最深沉的爱恋,是他给她最缱绻的缠绵。

国之殇,三生石畔,他许了她来世共赴忘川,他记得她那双澄澈眉眼。

前世诀别,今生何处?如相识,且回顾,但相思,莫相负,浮华落尽,只余情深如故。

目录

第十三章 深院静:成婚

第十四章 扰帘栊:情动

第十五章 前世盟:秦淮

第十六章 共流萤:锦成

第十七章 风不定:求子

第十八章 寿宴惊:纳妾

第十九章 惜流景:北平

第二十章 世无常:遽变

第二十一章 空记省:伤别

第二十二章 为探病心身受辱 欲忘情李代桃僵

第二十三章 穷途得他解干戈 误入宴局息风波

第二十四章 踏雨而来意暖暖 隔楼相对心郁郁

第二十五章 婚纱难订偕老缘 花月共霁心霾晴

试读章节

民国十六年的春天,江苏扬州。

一夜春雨潇潇,琼花疏影。此时的扬州城还未苏醒,座钟刚刚指向了五点。一户看着颇为气派的人家,东侧的角门“吱呀”一声,探出了一个瘦瘦的身子,一双灵动的大眼睛看着四下无人,整个人迈了出来,月白的短袄,黑色的学生裙,手里提着一个大大的皮箱,将角门轻手轻脚地关好,向着巷子东头吃力地跑去。

巷东一个穿着粗布衣裤的十五六岁少年正套着辆马车,焦急地看着,等那个瘦小的身影跑到跟前,一把把她的皮箱接过,连人带箱子揽上马车,向着城外疾驰而去。

瘦小身影问着少年:“船准备好了吗?”

“杜小姐,都好了。咱们到了六圩渡口,过了江,就到了镇江,再坐上快车用不了多久就到上海了。”少年由于紧张,说话也有些气喘吁吁,“凌泉哥说上海那边都准备好了,就等小姐去呢。”

被称作杜小姐的女孩子缩在马车上,紧紧抱着怀里的皮箱,这一去,她不知道后果。但是不管怎样,扬州是待不下去了。

马车狂奔了一个小时,终于到了六圩渡口,杜小姐从马车上灵巧地跳了下来,还没来得及拿皮箱,忽然从另一侧的路上赶来了三驾马车,速度很快,烟尘四起,杜小姐的脸色变得煞白。

少年大声喊着船家:“王伯,快。”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风驰电掣的马车在两人身边停下,一个穿着蓝锦长衫的年轻男人早已跳下,用力把杜小姐扯过,目光中全是厉色:“衡儿!”

完了,杜衡闭上了眼睛,被男人用力塞进马车里带了回去。男人一转身,指着少年发狠道:“敢拐杜家的小姐,往死里打。”

几个粗打扮的家仆冲了上来,对着少年一顿拳打脚踢,却并没敢往死里打,一个带头的看马车走远,喝住了其他人,指着少年道:“这也是赵家的人,真打死了谁赔得起?”一行人跟着回了杜家。

杜衡早被男人拎到了后院的杜家祠堂:“跪下!”

杜衡看着面前的牌位,跪了下去,倔强地抬头看着男人,眼中含泪:“二哥,如果爹娘还活着,不会让我下跪。”

杜仲看着妹妹,心里揪了一下,爹娘去得早,大哥早没了音信,只有这一个妹妹,杜仲一直宠在手心里。如果平时,看着妹妹这样,他的心早软了,但是这件事非同寻常,他实在没了办法:“衡儿,你堂堂一个大家小姐,不清不白跑到上海去找那个穷小子,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他怎么安顿你?”

杜衡咬唇道:“那也比嫁那个浪荡少爷强。”赵家的那个放荡公子赵石南,全扬州城都有名,自古扬州繁华地,遍地的青楼楚馆,只怕没人不认识赵石南。  杜仲皱着眉头,扬州城里提起赵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祖上出过一个榜眼,两个进士,书香望族自不必说。便是到了清末落了势,仍然受着官场的照拂。否则做丝绸生意的那么多,怎么就他家能做得风生水起?只是到了前几辈,囤丝囤成了白老虎,反把自己困进去了。但即便这样,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个赵家在扬州城里跺跺脚,大家还要给几分薄面。杜仲自认为给妹妹配了这样的人家,不算委屈她:“你光看到他浪荡,你知道他在那种地方干了多少正事?”

杜衡气结,那种地方能干什么正事?她杜衡也不是裹着脚缩在家没见识的女人。她抬眸看了眼杜仲:“二哥,你这么说不违心吗?”低头说着,“你让我嫁赵石南就没所图吗?”

“你!”杜仲被戳中了心窝,抬起了巴掌,但是看看妹妹白皙如瓷的脸庞,还是下不去手,半晌,举起的手又落下,叹了口气。

杜衡说得没错,让她嫁给赵石南,他是有私心的。杜家虽比不上赵家,但也是扬州的丝绸大户。在杜仲父亲手里,做的醉花锦是扬州奇货可居的名锦。但是父母早早撒手人寰,醉花锦成色一年不如一年,渐渐卖不上好价钱。

眼看继续做丝绸要赔得精光,杜仲忙把城里的几处绸庄都转了出去,只剩下了生丝的出口生意,又筹了钱开了钱庄。五六年的时间,生丝的生意越来越滑坡,钱庄的生意反倒如火如荼起来。偏巧今年时运不济,杜家一直倚靠的官员左之祥调任,又赶上四月时局大动荡,警察局每天只进去人,不出来人,一时人人自危。杜家的钱庄提现的多,却没了存钱的,短短一个月就捉襟见肘。

这个危急时候,杜家跑遍了扬州城的富商大贾,只赵家提出可以借钱给杜家周转,但条件是两家联姻。一家人便不怕再说两家话。杜仲也知道赵石南喜欢眠花宿柳,也是因着这个毛病,已经十九还没门当户对的大户人家肯把女儿嫁过来。但是赵家老太太说道:“石南年轻,难免荒唐,成了家就自然好了。”

杜仲心里纠葛,但眼下钱庄马上濒临倒台,他也顾不得许多,至于赵石南的荒唐,都是男人,自己以前也荒唐过,他并不觉得是个很大的事。反正妹妹嫁过去是明媒正娶,荣华富贵一辈子。他不明白杜衡怎么就转不过这个弯来?竟然做出跟个穷小子私奔这么丢人的事?如果不是他疼爱的妹妹,做出这种伤风败俗的事,他早就打死算了。

“想不明白,你就继续跪着。”杜仲看了看杜衡,拂袖而去。

杜衡看着面前的一个个牌位,眼泪流了下来。哥哥究竟是哥哥,如果爹娘在世,就算赵家是金山银窝,谁会舍得把她嫁给赵石南那个混账?

如果不是哥哥横加阻拦,她这个时候,都已经到了镇江,没准都到上海了。上海,杜衡没有去过,但是凌泉哥哥对她说,上海有高楼,有十里洋场,有女子大学。杜衡不是锁在深闺的小姐,四五岁的时候跟着哥哥读私塾,后来兴起女校,杜衡便去读女校。如果不是这场婚事,杜衡的目标就是到凌泉说的女子大学去见见世面。

想起赵凌泉,杜衡心里暖暖的。认识赵凌泉很偶然。三年前,杜衡十三岁,和女伴去茶社吃茶的时候,旁边几个十五六的年轻人正在高谈阔论,嗓门大得把这一桌子人的目光都吸引了去。唯独一个清瘦的少年,一直啜茶不语,只是淡淡听着。

其中一个虎头虎脑的搡了他一把:“凌泉,你说。”杜衡便知道了他叫凌泉。

P6-8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6:3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