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思想(1020-1077)》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完成于1982年,初版于1984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收入海外汉学宗师杜希德主编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作者葛艾儒从反复研读张载著作开始,认为张载的著作自成一统,试图通过辨析阐释其中的主要概念,重新建构张载的哲学体系。
| 书名 | 张载的思想(1020-1077) |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作者 | (美)葛艾儒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载的思想(1020-1077)》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完成于1982年,初版于1984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收入海外汉学宗师杜希德主编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作者葛艾儒从反复研读张载著作开始,认为张载的著作自成一统,试图通过辨析阐释其中的主要概念,重新建构张载的哲学体系。 内容推荐 张载是11世纪中国三大哲学家之一。他和他的同道在儒学萧条数世纪之后再次兴起圣学,并且为新儒学——这个直到19世纪都占据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打下了基础。 《张载的思想(1020-1077)》是西方人研究张载思想的第一部专著,旨在重新建构张载的哲学体系。作者葛艾儒从精读张氏著作入手,选取若干张氏辨析人微的哲学概念,再把他论述这些概念的所有文字分别纂集起来,通过对这些文字作整体上的考察,尝试去理解这些概念对于张氏的意义所在。书中深入分析了张载的思想,诸如人:人的本性、秉赋;宇宙:天、地;为学、自励;圣人理想以及如何成圣等。其中还涉及11世纪的学术思潮、当时知识分子达成共识的某些假设和他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对在新儒学运动中,张氏的对手如何一步步胜出,以及后来到13世纪时新儒学思想如何成为正统等问题,也都作了解答。 目录 杜希德与二十世纪欧美汉学的“典范大转移”——《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中文版缘起说明 前言 绪论 第一章 十一世纪的学术环境 绪论 假定的前提 担当意识 佛教 一贯 常理 宇宙观 圣人 颜子 问题 人性 心 第二章 天地 绪论 气 阴阳 天 神 第三章 人 绪论 天性 “氮”质之性 学 制服恶的“氮”质 什么叫学 学些什么 问题 解决之道 进入第二阶段 知止 大“此心” 得“自明诚” 入室 颜回 第四章 圣人 绪论 求于“危微” 主体:圣人是什么 功用:圣人做什么 自我形象 第五章 结论 张载的哲学 二程的哲学 两大学派的差别 程氏学派的胜出 后记 附录 (一)张载的著作 (二)传记 引用书目 (一)中文著作 (二)外文著作 (三)单篇作品 译后记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