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所得》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资深教授参与编写、精心编排的定制级别的人文读本。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递了全球人文思想精华,让读者进入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高品质、高品位的口袋书,单册可随身携带,可随时随地浏览。
本书是《读有所得》第76册,由朱建纲主编。
| 书名 | 读有所得(76) |
| 分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 作者 | |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读有所得》是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大学资深教授参与编写、精心编排的定制级别的人文读本。汇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传递了全球人文思想精华,让读者进入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高品质、高品位的口袋书,单册可随身携带,可随时随地浏览。 本书是《读有所得》第76册,由朱建纲主编。 内容推荐 《读有所得》是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和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的直接指导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而策划的连续出版物。2017年,在基调设置上,《读有所得》将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精神为主线,从哲学观、世界观、人生观三个维度来设计一系列隐性主题,传播崇高的道德追求,树立美好的理想信念,传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文本编选上,《读有所得》将继续依托湖湘文化底蕴,提升阅读体验。 本书是《读有所得》第76册,由朱建纲主编。 目录 卷首 德治(子木) 特别推荐 文化是流动的(王京生) 古典 贵生(吕不韦)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古人“贵生”的智慧(李雪峰) 多读一点:儒家的担当,道家的机变 美文推荐 清明(黄庭坚) 木兰花慢·西湖送春(梁曾) 毛生(乐钧) 今文 天真与经验(梁遇春)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文学的天真与世故(岳雯) 多读一点:梁遇春:“世界无有不奇” 王静安先生墓前悼词(梁启超)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艺术家与死(殷国明) 多读一点:王国维的辫子 婚礼和父亲(吴冠中) 千秋评说 令人一得:父爱的尺度(陈仓) 美文推荐 秧歌(柯灵) 一朵野花(陈梦家) 译苑 西敏寺漫游(约瑟夫·艾迪生)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死去元知万事空(张燮林) 多读一点:诗人之隅 人世之歌(让·吉奥诺)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纸上的世界(程青) 谈画的价值(卡雷尔·恰贝克)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走进艺术世界需要审美情怀(邹文责) 多读一点:《维纳斯的诞生》——谜之梦境 秋鸟(川端康成) 千秋评说 今人一得:“仁民爱物”(蒙培元) 美文推荐 雾(米哈伊尔·普里什文) 明天,天一亮(维克多·雨果) 文史撷英 苏轼与“白丁”同乐 陈毅“占卜”鼓军心 齐白石画鼠明志 名家成功前的“忽悠” 扔进大西洋的废旧地铁 书香 《历史深处的忧虑》 《科技想要什么》 《尘土》 《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艺术欣赏 《天蚕蛾与褐花刺桐》——好奇年代(卓敏) 试读章节 文化是流动的 ◎王京生 世界充满了流动。自然界中的江河在流动,以它不竭的能源、伟大的动力起于高山之巅,冲击原野,最后进入大海。而大海也不平静,它时而激起滔天巨浪,时而形成摧毁一切的巨风。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物的流动、人的流动和媒体的辐射等,使我们每天都处在变化之中。在今天,这种流动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是,在这些流动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文化的流动。 在笔者看来,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我们脚下的土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类的发展,它孕育的东西数目繁多而又千姿百态。辽阔的北美大陆17世纪初叶只有几处零散的居民点和稀疏的人口。但开拓新大陆的生活现实逐步把三大人种的居民联系起来,并使他们的文化发生接触、冲突乃至融合。久而久之,融合出独具特色的美国民族文化。这是美国文化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文化需保持流动性的证据。 流动性的文化有着自身的定律,它体现在纵的流动与横的流动两个方面。在人类文明史当中,我们能发现许多既未流动也未继续发展,而是在出生之后便停滞不前的例子。斯巴达为了对付人口压力,在对希腊世界的征服中,消耗了他们的创造能力。因纽特人尽管发展出一种极具特色和高度适应性的北极文化,但这也使他们成了艰苦环境的囚徒,因为生存的首要任务耗尽了他们全部的精力。回到文化是河流的譬喻中,除了一些因不流动而干涸外,当然也有一些最终形成了强大的水系,冲击出广阔的平原,最后汇流成永不回头的江河注入大海。 文化就像自然界,其蓬勃的生命力来源于流动。越是健全发达的人类、越是高尚的文明,受到文化洗礼和浸润就越加重要,这种洗礼、浸润、应该来自于流动的文化而不是僵死的文化。我们不可能沉浸在一座固化的文化围城而希望自身得到发展。从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多少城市曾经辉煌一时,成为一种文明的中心和一种文化的代表,但大部分都逃脱不了覆亡的命运。原因很复杂,如战争夷平了建筑,灾害造成大面积的人口减少,经济像腐朽的梁柱一样轰然倒塌,都可能造成一座城市的最终衰败。实际上,在这些具体的事实背后,我们会发现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那就是文化的停滞和没落。与此相反,那些曾经是文明边缘的地方,因了流动文化的浸润慢慢地活跃起来,从蛮荒之地渐渐地演变成绿洲,甚至成为新兴的文化中心。 仅有文化的历史纵向流动显然不能说明城市崛起的原因,文化还有空间横向的流动性。后者所造就的历史奇迹,可能更令我们惊叹。原来发端于两河流域的基督教后来却兴盛于欧美地区,来自于印度的佛教,却在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气象,中华文明也曾远走他乡,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了诸如日本这样的国家跻身世界民族的前列…… 任何兴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一定是流动文化最活跃最激烈碰撞的地区,而没有流动文化或流动文化很少光顾的地区,一定是落后的地区。公元14世纪初至17世纪中叶,西欧相继出现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欧洲文化的冬去春来,与其文化视野越来越开阔有关。十字军东征后东西文化的联系不断扩大、深入。他们从穆斯林文化中获得自己古典时代的一些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与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文化迥异。这吸引了大批人文学者如饥似渴地去搜集、翻译、整理古典文化遗产,文艺复兴由此开始。中国的四大发明,经阿拉伯人之手陆续传到西方,对14至17世纪的欧洲起了巨大的革命作用。造纸术和印刷术加速了文化知识的传播,火药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指南针为航海提供便利。后两者对西欧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以及技术的改进,也起了巨大的作用。尽管四大发明在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但一直未得到改进,处于停滞状态,所以当西欧学习了各种文化逐步发展强大起来时,中国仍固守在封闭的传统文化之内,对外面世界持排斥态度,这就阻碍了文化的流动,使近代的中国吃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亏。 文化的流动性要求城市文化的发展必须要促进文化流动。如果一种文化战略极大地带动了文化的流动,增强了文化的活力,那么这种战略至少适应了文化生长的特性和内在需要。流动的文化需要更为广阔的空间来展露其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文化的流动性决定了它只有在创新、交流中才会有更大的发展。考察一种文化是否有活力,是否有发展的可能性,关键就看它流动的能力、空间和程度,如果它不再与他种文化相碰撞相流通,不再有大面积的流动,那么他就可能停滞甚至死亡。 城市的发展已经逐步迈入以文化为主题的竞争阶段,以文化比后劲,以文化论输赢,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拟定相应的文化发展战略,不仅决定着城市文化的未来,也将决定整个城市的命运。 P1-5 序言 德治 子木 人之有道德的要求,确是攸关本能的。博物学家即从种族延续的意义上论证过,人性与物性一般无二,皆能牺牲一己以保证后嗣生存,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牺牲,是我们通常许为崇高的美德,可见所谓道德的问题,竟是近乎本能的。因此,不管孟子、告子和韩非子他们怎么争论人性是善是恶,还是无善无恶,都无法逃避道德问题的言说。韩非子说:“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这表面上当然是反对孔孟的学说,并不看重人的道德品质。但所谓“用其不得为非”,是说迫使人不要表现得道德败坏,这便暴露了韩非子仍然是一个道德家,不过是在孔孟的反面表达对道德的念兹在兹罢了。回到正面,孔子是这么说的:“政者。正也。”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反复论证的是,治理的本质是道德性的,只要居上位者道德完善,就能“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天下影从,人人都能淳朴善良,治理固然不成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想象的哲学王,一个知识和道德完备的人类形象,即是德治的一重视景。而素王孔丘所前慕的周公之治,也饱含对礼制和道德的向往。轴心时代的东西古贤,冥冥之中,乃真有同情也。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