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在犹太作家描绘本民族创立者生平的那些生动章节里,我们读到了两个梦,或者说是两个幻想在他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之一是他最早背井离乡闯荡世界时出现的,当他席地而睡时,他梦见上帝出现在自己面前。让他确信神的护佑,允诺他繁荣兴旺。当他试图与上帝就未来订立一份契约时,他的身上有一种青春蓬勃的神气和信心十足的派头。

第二个幻想是许多年后他打道回府时出现的,他带回了自己所获得的大群牲畜。但他不敢肯定他的兄弟以扫的复仇会不会把他毁掉,因为他曾经取代以扫得到了父亲的祝福。命运之神是作为一个成人来找他的,就在他害怕自己有性命之虞前的那天夜里。正如他所相信的那样,他花了很长时间与命运摔跤,除非命运之神在天色破晓的时候给他祝福;否则他不会.放它走。

在眼下这个时代,我们勤勉不懈地探索一切事物,我们力图把一切结果都归因于某些确切的规律。因此在谈到人类关系时,我们经常听人说环境对一个人事业生涯的影响如何如何。一个人是他所生活时代的产物,是他所属民族的产物。他是“暗示”的造物,而“暗示”来自他周围的那个世界,来自他所交往的伙伴。根据他的存在法则,他模仿他人的所作所为。他为了赢得自己的生计,而被迫与人们习惯的习俗保持一致。

所有这些说法当中有很多是有道理的,也是非常重要的。但还有一点也是真的,即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自己的环境。他并不是同等地受到周围每一事物影响,影响他的主要是他本人对之做出反应并反过来施加影响的那些事物,即那些他意识到、感知到的事物。没有两个人看上去一模一样,因此也没有两个人处在完全相同的环境中或生活在完全一样的世界里。每个人所感知的主要是他给予关注的那些事物,而他所关注的总是他感兴趣的事物,他所关心的事物。

假设一帮人步行穿过一个陌生地区,其中一个人可能注意到树和植物;第二个人观察鸟;第三个人留意野生动物的踪迹;第四个人专注于未来此地的农业潜能;第五个人留心道路和建筑;而第六个人几乎没看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其中一些人可能对人们的优秀品质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另一些人则注意到了他们身上令人不快的特征。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是在一个不同的地方旅行,这种不同事实上并不是他自己的思想创造出来的,而是引起他注意的那些东西造成的。他们每个人所看到的都会帮助他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因此影响他未来的行为。如果说一个人被他生活的那个世界打造成形,并在很大程度上他能通过兴趣的性质和强烈程度改造自己的那个世界,那么有一个问题显然很重要,即他应该打造怎样一种世界。这不仅是他具有何种性情气质的问题,因为他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由他的志向抱负所造就,由他在追求这些志向时的坚持不懈所造就。

毫无疑问,事实上人们既非天生自由,也非生来平等。他们不能为所欲为,他们的机会受到各种限制。他们的天赋才能,他们身体和精神上的活力都干差万别。然而当你人过中年回头看看认识的那些人,你很可能会觉得对行动自由的限制和自然天赋的不平等并非像你所想的那样是决定性因素。人的事业各不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机遇,而是取决于他们对这些机遇的利用。

事实上,一个人常常由于不留心观察,面对机遇却全然不知,从而失之交臂。我们的一生,有很多时间就像那个年轻人去城里寻找发财机会那样度过。天热的日子,他在路边躺下来倒头便睡。在他睡着的时候,两个小偷看到他,并且准备杀死他,抢走他身上的财物。但转念一想,此人多半像他们自己一样身无分文。不久之后一个富商路过,对年轻人的外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想在自己的企业为他提供一个职位。但转念一想,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过往经历一无所知。这个想法阻止了他的冲动,于是他继续赶路。年轻人醒了,继续自己的行程,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刚刚距离死神和好运仅一步之遥。一个人经常由于胆怯、偏见或对惰性的无视,从而让机会溜走。

但毕竟造就一个人事业生涯的最重要因素,通常是“标准”上的差异,那意味着他们真正关注的目标上的差异。我有个很聪明的朋友,他总是认为凡是一个人强烈渴望实现的目标通常都能实现。

P2-4

目录

第1讲 好环境要靠自己创造

第2讲 忙碌之中不要忘记思考

第3讲 责任感

第4讲 世界变得太快,你要勇敢面对

第5讲 很少有人在事业初期成功

第6讲 用自己的判断力理解世界

第7讲 别人反对时,你该怎么做

第8讲 吸收一切营养为未来准备

第9讲 遇到挫折时,想想你的梦想

第10讲 最失败的人到头来最成功

第11讲 专注于眼前而忘记未来的人

第12讲 追求别人的追求,你快乐吗

第13讲 做一个通达的人

第14讲 每人的工作都要经受火的考验

第15讲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第16讲 年轻人的责任

第17讲 聪明人的生活艺术

第18讲 我们坚持,是因为值得

第19讲 没有任何借口

第20讲 眼光决定了你的高度

第21讲 哈佛学生需要什么教育

第22讲 面对生活的智慧取决于你的责任感

第23讲 相信你身边的人

第24讲 管理好自己才能更优秀

序言

连续二十四年,哈佛大学的毕业班都请洛厄尔校长在毕业礼拜日仪式上为他们发表致辞。换句话说,就是宣讲毕业典礼布道词。他从不认为自己是个布道者,也很少谈及或写到宗教价值,但他从未拒绝过这一要求。在和蔼而严肃的外表下,他其实是所有大学生的一个热情洋溢的朋友,毕生工作都致力于提高学生们对社会的价值。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人,只要高年级学生想让他布道,他就会去布道。而且只要他布道,必定会坚持不懈地诉诸心灵,因为生活中的问题正是出自心灵。

正如他的宗教是普适性的,他的布道词中也没有任何教派性或宗派性的内容。他认为,自己所见过的最虔诚的崇拜者是一个孤孤单单的伊斯兰教徒,当时那位教徒正匍匐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地面上。尽管他的宗教首先是实用性的,然而他并不关心仪式和教条。除了作为对行为操守的帮助之外,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从“清教徒”这个词最好也是最本质的意义上讲,他是个清教徒。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道德的意义,道德意义赋予了那些言行持久的重要性。他自始至终在寻找梦想,但所寻求的梦想是正确行为的梦想;此外,他只有通过审视并思考现实,才能看到这样一个梦想。他认为,梦想家比流氓造成的损害更大。

这些布道词是一个有着强烈宗教良心且朴实无华的实干家,对一群享受了额外特权并因此对公众欠下了相应债务的人所说的话。他对他们说话,就像冈萨罗德科尔多瓦(GonzalvodeCordoba)对他手下那些挺身而出抵抗法国人的骑士们说话那样。这位伟大的船长曾说:“我把你们派出去,是为了让你们成为更优秀的人。”

当然,洛厄尔的意思并非要把自己所说的话仅限于他的听众所代表的那个享有特权的群体。他认为,自己年复一年所灌输的那些原则,应该是每个人生活中的老生常谈。从理论上讲,他几乎认定布道词中提到的这些原则是他所能给出的应用在生活中最好的东西。他的语言是如此简洁,以至于几乎容易引起误解。但如果任何一个读者认为其内容中有什么琐碎的东西,那最好是再读一遍。

亨利·阿伦·约曼斯

于坎布里奇

内容推荐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结集了哈佛最卓越校长——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先生24年来在哈佛毕业典礼上的毕业致辞。作为对哈佛大学有历史贡献的著名校长之一,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先生对于哈佛毕业生的了解要远过于外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方面,在哈佛毕业生即将走上社会舞台的前夕,他结合社会现实及年轻人所面对的困惑进行了这些意味深长的演讲——对于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时可能遇到的困惑与问题,如何融入社会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角色,作者都从自己的角度做了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的解答和分析,并以真挚的情感和罕有的人文关怀向哈佛学子与普通大众展示了众多发人深省的思考结晶。这些发自肺腑的话,可谓字字珠玑、句句经典,字里行间洋溢着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力量,同时也包含着对年轻人的真诚的告诫和郑重的嘱托,诚挚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

编辑推荐

《哈佛校长毕业演说辞》是美国教育家阿伯特·劳伦斯·洛厄尔在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连续24年的毕业致辞文集。内容涉及初入社会的青年如何应对毕业之后面临的社会环境、时下风气和世俗流行观念的冲击;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职业规划;如何面对参与国家公共事务、个人对国家和社会及大众的责任;个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及如何处理、做人的基本原则与精神。作者提倡品格培养和道德教育,在一系列演讲中向读者展示了众多发人深省的思考结晶。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7:4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