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人生智者苏东坡/大名人小故事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王开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仰望中国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他们是史书中的传主,是教科书上的黑体大字,也是活在故事中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比普通人的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更加发人深省。

“大名人小故事”丛书,旨在讲述教科书上未曾细说的名人故事。选取的名人,基本上都是青少年朋友喜爱的。讲述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的传记,而是提取名人一生中若干瞬间,借此画出名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精彩独特的个性和不可重复的创造。

故事的来源,大都有史料依据,希望给大家讲述名人们真实的而非戏说的人生。也吸取了少量的传说,从中可以窥见千百年来的民心。王开林编著的《人生智者苏东坡》是该丛书之一。

内容推荐

王开林编著的《人生智者苏东坡》介绍:苏东坡好客,很多人都喜欢跟他交往。试想,一位老人性格和善、热诚、开朗,肯帮忙,能出主意,谁会不喜欢他?家里有客人,苏东坡谈笑风生,家里没客人,苏东坡就牵着一条大狗,满世界找人聊天。对方是读书人也好,是农夫、屠夫也行,他都能伫足畅聊一番。有时候,对方怕在这位博学多才的文豪面前露拙,苏东坡就鼓励他们讲鬼故事,“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同样津津有味。

目录

身世

 一举成名

 写诗惹祸

 谪居黄州

 再贬岭南

 放逐海南岛

 终于北归

情义

 三位太后

 贤妻和知己

 苏门四学士

 “劲敌”佛印

肝胆

 胆小和胆大

 直如弦

 判案的秘诀

 行善和造福

 任性为文

谈笑

 美食家的幽默

 妙语解颐

 苏式笑话

 身后事

 “坡粉”无处不在

附录 苏东坡生平速览

试读章节

一举成名

由于父亲苏洵游学四方,长期在外,苏东坡的启蒙教育由母亲程氏负责。苏东坡天才早露,读书能够紧抓要点,明白旨趣,对于古今成败的史实和经验教训,兴趣尤其浓厚。有一天,程氏读《后汉书·范滂传》,慨然长叹,苏东坡就问道:“要是我学习范滂,做个正直勇敢的人,母亲会不会允许?”

“你要是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程氏回答得很干脆。

到了启蒙的年龄,苏东坡和弟弟苏辙拜眉山城西寿昌书院的刘微之为师,还跟道士张易简学习文化。有一天,刘微之吟成一首咏鹭鸶的诗,其中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苏东坡觉得诗意尚可提升,就对刘微之说:“先生的诗很好,但我担心雪片没有归宿,改成‘雪片落蒹葭’,怎么样?”

刘微之细细寻味,这三个字改得好啊!他感叹道:“你小小年纪,天资出众,我哪有能力做你的老师啊!”

庆历三年(1043),诗人石介的《庆历圣德诗》流传到眉山,七岁的苏东坡列举诗中提到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十一位贤士,询问刘微之这些人是谁。刘微之说:“他们都是人中之龙,你是小孩子,打听他们有什么用?”

苏东坡的回答很妙:“如果他们是天上的神仙,我就不敢打听了;既然他们也是凡人,我打听一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

刘微之颇感惊奇,就告诉苏东坡,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是不可多得的俊杰。你长大后,要是能够与他们交往,将是无上的荣幸。

嘉祐二年(1057),苏东坡进京赶考,范仲淹已经逝世六年多,两人无缘得见一面。多年后,苏东坡欣赏范仲淹的书法作品,撰写短跋致敬:“轼自省事,便欲一见范文正公(范仲淹谥文正),而终不可得。览其遗迹,至于泫然……”其他三位大贤“皆以国士待轼”,他们给予苏东坡很高的礼遇,几代人结下长久的情缘,要么奖励提拔过他,要么保护过他。

宋朝的礼部考试原本安排在八月中旬,苏东坡与苏辙到了京城,随父亲去拜访仰慕已久的偶像——韩琦、欧阳修等政坛大佬、文坛宿将,这两位来自眉山的年轻人着实大开眼界。苏氏兄弟的才华迅速得到京城多位重要人物的赏识。

但是礼部考试之前,苏辙患上了急性流感,眼看就要错过考期。宰相韩琦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向宋仁宗赵祯进言:

“在今年参试的贡士当中,苏轼、苏辙最有声望。我听说苏辙生病,不能如期应考,这样一来,苏氏兄弟就会有一个缺席,这可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结果。我想展延考期,等苏辙病好了,礼部再举行考试。”

要知道,这可是破天荒,为了等待一位生病的贡士参加考试,礼部竟将考期推迟了二十天。宰相韩琦重视人才到了这个程度,确实堪称千古贤相。此后七十年,礼部考试的日期就由八月中旬改为九月上旬。

礼部考试相当严格,一律糊名、誊卷,遮蔽了贡士的姓名,考官从字迹根本看不出谁是谁。这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读完苏东坡的卷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忍不住击节赞赏,原本打算将苏东坡的卷文取为头名,但又心存疑虑,因为他的门生曾巩也参加了本次的礼部考试,倘若这篇卷文在他名下,就会引起外界的作弊质疑。于是为谨慎起见,欧阳修将章衡的卷文《春秋对义》取为第一名,将苏东坡的卷文《刑赏忠厚之至论》取为第二名。

这一年的大考有许多花絮,其中有个插曲令人啼笑皆非。苏东坡的新朋友章悖已考上进士,但状元章衡是他的侄子,他耻居其下,竞拒不受敕,宁肯以后重考。朝廷倒也宽容,没有追究。

苏东坡和弟弟苏辙考上进士后,苏洵喜笑颜开,对前来道贺的亲友说:“莫道登科易,老夫如登天。莫道登科难,小儿如拾芥。”

这是一句大实话,三分自嘲,七分自豪,众人闻言,笑弯了腰。

苏东坡拜一代文豪欧阳修为师,欧阳修感到无比喜慰。喜的是,他发现一位百年难遇的人才;慰的是,他的文学衣钵终于有了嫡系传人。在北宋古文运动中,欧阳修是当之无愧的旗手,苏东坡是所向披靡的主将,这对师徒强强联手,他们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无人可以匹敌。

有一次,欧阳修与好友梅尧臣交谈,明确表示:

“读完苏轼的来信,我不知不觉出了一身透汗,真是欣喜痛快啊!老夫应当尽快回避,放他出人头地。”

欧阳修读过苏东坡的来信之后,居然流下热汗,大呼痛快,这真是一桩奇闻。在欧阳修的心目中,苏东坡的分量之重已不言而喻。成语“出人头地”就源于他的这句话。P1-4

序言

仰望中国历史的天空,群星璀璨。他们是史书中的传主,是教科书上的黑体大字,也是活在故事中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比普通人的更加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也更加发人深省。

“大名人小故事”丛书,旨在讲述教科书上未曾细说的名人故事。选取的名人,基本上都是青少年朋友喜爱的。讲述的内容,不是面面俱到的传记,而是提取名人一生中若干瞬间,借此画出名人的精神风貌,展现他们精彩独特的个性和不可重复的创造。

故事的来源,大都有史料依据,希望给大家讲述名人们真实的而非戏说的人生。也吸取了少量的传说,从中可以窥见千百年来的民心。

有的故事中出现了著名的历史事件,涉及了相关民俗风情,衍生出了特定的成语典故,则在故事后进行简要讲解。每本书后,还附录了名人的生平简历,以供读者参考。

丛书每册讲述一位名人的故事,以此形成系列。

丛书的作者,都是中青年精锐作家,他们有的写过畅销历史小说,有的擅长写历史散文,有的已出版大部头的名人传记……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会讲故事,并且愿意为青少年朋友讲故事,希望把历史讲得生动有趣,让读者喜欢上这些有意思的历史人物。在此谨向他们致敬。

中华书局编辑部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6: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