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梅兰芳,这是孟小冬的劫数,女人花凋落;遇上杜月笙,这是孟小冬的幸运,女人花怒放。可以这么说,当孟小冬遭遇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正是因为有杜月笙的细心呵护,因为有杜月笙的真切关怀,她才能冲破阴霾,回归自我。如果没有他,作为“冬皇”的孟小冬就很有可能销声匿迹,不复存在。
或许,杜月笙与孟小冬的婚恋,没有才子佳人般的缠绵,没有风花雪月般的浪漫。但是,人世间所有爱情故事里能真正打动人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故事里一样不缺,值得你我好好咀嚼品味。戴立辉编著的《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谱写了最具波折情节的爱情传奇。
这是怎样的杜月笙?是黑社会老大、帮会“教父”?还是民族英雄、商界精英?是情场浪子?还是痴情刘郎?这是怎样的孟小冬?是梅兰芳的弃妇?还是杜月笙一生的牵挂?一部杜、孟情史,就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戴立辉编著的《乱世绝唱(杜月笙与孟小冬)》谱写了最具波折情节的爱情传奇。
走近孟小冬
这场爱情传奇,得从一个叫杜月笙的上海大亨讲起。杜月笙,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称为中国三百年来黑帮第一人。他第一次真正走近孟小冬,是缘于他的结拜大哥黄金荣和名伶露兰春的失败婚姻。那个时候,黄金荣是上海青帮总头目、法租界总探长,是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为了这个露兰春,年过半百的他可以说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为了捧红她,黄金荣不惜花大量人力物力,当然还有精力;为了保护她,他敢于得罪大军阀的儿子何筱嘉,差点因此丢了性命;为了迎娶她。他狠心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发妻林桂生逼出了家门。按理来说,露兰春应该心满意足死心塌地地跟着大亨黄金荣,甜蜜蜜地过她的小日子。可是,婚后第三年,也就是在1923年5月,她却和一个叫薛恒的男人私奔了。
这样的丑事,就是小男人也不能忍受,更何况是大流氓头子黄金荣?当然,如果想解恨,黄金荣根本不用自己动手,只需吩咐下去,就可以让露兰春和薛恒死得很难看。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履行法定手续,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结束了这段婚姻。由此可见,即便是流氓,也有真爱情。
因为这个打击,黄金荣颓废了许多,再也没了昔日的黑帮老大雄风。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念念不忘露兰春,时不时想起她那风情万种仪态万方的模样。1925年5月的一天,他忽地想起了她,便要杜月笙去北京,看能不能把她接回来,再续前缘。临行的时候,他叮嘱杜月笙,到了北京可先找孟小冬。
听到孟小冬这个名字,杜月笙心中生出一股莫名的情绪,头脑里浮现出一幅画面。
六年前,他还只是黄金荣的一个跟班。冬目的一个上午,他陪黄老板去共舞台剧院看京剧。十二岁的孟小冬饰演压轴戏《击鼓骂曹》中的祢衡,她的扮相很好,唱腔也有功底,听不出任何雌音。当她唱到“纵然将我的头割下,落一个骂曹的名扬天下”这段时,观众们大声喝彩,报以热烈的掌声。才十二岁,就唱得这么好,戏迷们能不给予肯定?
杜月笙走上黑道之后,渐渐地爱上了皮黄(京剧),和现在很多人在KTV里一展歌喉吸引众人眼球有同样的心理。见台上的孟小冬唱功、扮相都不错,他便有心结交。一落幕,他马上命手下人备好花篮,迫不及待地赶到后台的化妆室。
其实,这个时候的杜月笙已经三十二岁,是个有家室的大男人了,按理来说不应该在一个小姑娘面前有失态的举动。可是,那天,不知什么原因,他还是失了态。因为,作为一个黑老大,他居然走过去双手抱拳,念着韵白,还鞠了一躬,用地道的上海话唱喏道: “孟姑娘,阿拉杜月笙这厢有礼了!”
孟小冬还是个小姑娘,见杜月笙那副正经样子,不由咯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听到笑声,打打杀杀惯了的杜月笙居然生出几分拘谨,讪讪地不知说什么好,急忙拿过手下手中的花篮,递了过去。
孟小冬接过花篮,微笑着还了个礼。这样的粉丝,她见过不少,见惯不怪了。当时的她绝对没有想到,这个长着一对招风耳的大男人,竟然会和她有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姻缘,直至和她走进婚姻殿堂,结为真正的夫妻。
作为货真价实的票友和戏迷,杜月笙对京剧很有研究。他发现孟小冬天生是个唱戏的料,戏路很宽,生旦净末丑都能唱,而且都是角。不过,这样的全能型对孟小冬的发展却是个阻碍。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深知江湖奥秘的他认为孟小冬若想在京剧舞台占有一席之地,就得专攻老须生,唱反串儿。
这样一番交流之后,杜月笙就告辞了。不过,从那以后,他就成了孟小冬的超级戏迷,只要有时间便会去看。他认定,只要假以时日,这个小女孩定能成为大腕级的梨园人物。只可惜,那个时候的他,还只是一个小角色,不能给她足够的发展空间。
一年后,孟小冬离开上海到其他城市发展去了。不过,她记住了杜月笙的忠告:专攻老须生。几年过去,她已经磨练成坤角中响当当的须生.可与当时著名的男伶叫板。1925年上半年,孟小冬回北京演出,以一出《四郎探母》首演告捷,一炮走红,名震京城。因为在北京有了立足之地,她干脆租下一套大四合院,接来家人和她一起居住。
其实,露兰春当时并不在北京,而是躲在天津,这事还是杜月笙一手安排的。露兰春与薛恒本是一路人,在一起生活得倒也美满,这个时候去找她,会有结果?杜月笙本想告诉黄老板真相,可一想到种种不妥,还可以借机去见见已经红得发紫的孟小冬,也就没挑明了。
那么,这个孟小冬和露兰春又是什么关系?原来啊,当年孟小冬和露兰春在共舞台同台演出过多次,有师徒情谊。甚至有人说,她们之间的关系好得像闺蜜一样,无话不谈。当初,为了把露兰春弄到手,黄金荣自然把这些关系打探得清清楚楚。只是他没有想到,杜月笙也很清楚孟小冬与露兰春之间的关系。
杜月笙带着两个信得过的手下去了北京。没孟小冬的具体住址,偌大的北京城,到哪里去找她啊?不过,杜月笙有法子,他买来一份报纸,一查就知晓孟小冬正在开明戏院演出。P5-7
2012年,距1980年拍《上海滩》三十二年后,五十六岁的周润发在电影《大上海》中又演了一次许文强,只不过这次饰演的角色改名为成大器。据说有人问发哥,《大上海》里的成大器和《上海滩》里的许文强,这两个角色都让观众难以忘怀,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发哥想了想,很淡定地说:“许文强是个大学生,成大器是个大流氓。”
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大流氓,差别如此大的两个角色,怎么会牵扯到一起比较呢?原来,这两个角色的背后,都和上海滩的一个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许文强身上有他的影子,成大器身上更有他的故事。这个人物是谁?杜月笙!
杜月笙,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称为中国三百年来黑帮第一人。从早年穷困潦倒的小瘪三到成为上海滩的青帮大佬,从打打杀杀的黑道老大到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抗日地方领袖.从腰缠万贯的上海闻人到落魄的香港寓公,杜月笙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亦可谓造化弄人,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传奇故事,所以被后人屡屡搬上荧幕。其中,他与梨园冬皇孟小冬之间的婚恋故事,更是一部爱情传奇大戏,值得观瞻。
孟小冬是坤伶须生泰斗,被誉为梨园冬皇;杜月笙是大亨,被称为铁杆戏迷。所以,他们之间的认识就缘于舞台。那一年,十二岁的孟小冬在上海共舞台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她在共舞台三十一天里连演三十九场、二十三出戏,越演越红,引起了杜月笙的注意。一看之后,他大为惊叹.特地备下花篮赶到后台向孟小冬殷勤致意。
时隔六年,杜月笙与孟小冬又一次见面。这一次是因为上海大亨黄金荣和名伶露兰春之间的爱恨情仇,他受命前往北京,特意找上门的。六年过去,昔日的小童星变成了名动京津的大明星。更可喜的是,昔日的小姑娘变成了风华绝代的大关人。见面时,他不讲露兰春的事,却讲了很多很多夸奖和赞美小冬的话,心中生出许多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有人说,那就是男人对女人的爱。
只可惜,这个时候的孟小冬正与梅兰芳热恋着,自然不会把他的殷勤放在心上。试想想,长着两只招风耳的帮会大马仔,怎能与丰神俊朗的民国关男子相比呢?如果时间定格在梅孟新婚宴尔之际,或许这对金童玉女般的组合就只有美好,而没有痛苦。只可惜,舞台上的夫妻是假的,可以不顾其他;生活中的夫妻是真的,必须面对实实在在的世俗生活。
没想到四年过去,情随事迁,被赞为人间绝配的梅孟婚恋竟然走上绝地,而且闹到寻死觅活的地步。一番死去活来的婚姻保卫战之后,孟小冬成为不幸的失败者,成为梅大师的弃妇。
“我今后要么不唱戏,再唱不会比你差;今后要么不嫁人,再嫁也绝对不会比你差。”孟小冬用这番泣血誓言,结束了曾经你侬我侬的梅孟婚恋,让它成为过往。虽然这番话说得很硬气,可与梅兰芳的分手,却严重摧毁了冬皇的身心健康。
就在孟小冬备受打击的时候,杜月笙适时地介入她的生活,帮她干净利落地处理好她与梅兰芳的最后纠纷。在他的帮助下,更在自己的醒悟下,孟小冬终于慢慢地走出婚姻失败的阴影,开始融入新生活。
在孟小冬的身上,杜月笙看到了一个女人的真正魅力,更折服于小冬的艺术天赋和艺术才华;在杜月笙的身上,孟小冬看到了她所扮演的一切舞台形象所具有的戏剧元素,感受到了上海“皇帝”、三百年来帮会第一人的独特魅力。从此,两个人相聚虽然极少,但心中牵挂彼此极多。特别是杜月笙,即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他也时时惦记着她,关切着她。
上海沦陷后,杜月笙带着家人避难香港,孟小冬则回北平避居。在杜月笙的暗中资助下,冬皇师从京剧大师余叔岩,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学艺之路。北平的夏夜,酷暑炎炎,蚊蝇成群;北平的冬夜,寒气逼人,呵气成霜。五年来,这位刚烈女子,忘却自己的冬皇虚名,忘却曾经的前尘往事,只虔诚地立雪余门,潜心学艺。
1945年夏,在香港和重庆避难从事抗日工作的杜月笙回到了上海,余门立雪五年又心丧三年的孟小冬也来到了上海。八年的等待,八年的分割,他们又相聚在一起。因为病痛的折磨,杜月笙衰老了许多;因为岁月的打磨,孟小冬也不再年轻。可彼此的心,因为爱恋,似乎回到了年轻时代。
两年后,一身绝艺的孟小冬应邀参加杜月笙的六十大寿庆典演出,一出《搜孤救孤》征服了成千上万的观众,传为绝唱。此时,冬皇可谓是实至名归,中国京剧首席女老生的地位非她莫属。令人叹惋的是,这次演出竞成了后会无期的广陵绝唱。从此,孟小冬永远告别粉墨,不再登上舞台。冥冥中,她潜心学艺五年,就是奔这次祝寿赈灾义演而来。
悲莫悲兮伤别离!就在无数人为之惋惜的时候,杜月笙却万分理解.只伤心小冬的再次别离。这么多年的等待,彼此相恋的两个人,依然只能选择分离,这是多么让人伤心的事啊!如果不是三个月之后的北平战事,这种分离,不知道还要延续多久?
回北平还不到三个月,战事又起。因为担心小冬的安危,杜月笙硬是租了架飞机,派专人冒着炮火把她从北平接到上海。当“冬皇”赶到上海的时候,他又拖着病体,亲自在机场口迎接。而这个时候,大亨的第三子杜维屏已被蒋经国逮捕,面临牢狱之灾。
昔日的黑道大亨,把万般关切化为一腔柔情。本想和她长相厮守不再分离,本想给她稳定幸福的生活,本想给她……没想到形势剧变,半年不到,他叉不得不让她跟着一起逃离上海,避居香港。其实,她可以不去,她不是他的什么人,她在北平还有老母亲,她也还恋着那片生她育她的热土。但是,她去了,就是因为他。 从上海到香港,从青帮大亨到香港寓公,从挥金如土到千金散尽,这种巨大的落差,对杜月笙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打击。因抗战而留下的哮喘病更趋严重,到香港后,他更是废人一个。风烛残年的他,一直是由“冬皇”照顾。他只想她服侍,她也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一个卧病在床,一个侍奉汤药,英雄末路,关人迟暮,是这个时候的上海“皇帝”和梨园“冬皇”的最好写照。但是,杜月笙、孟小冬的内心是幸福着的,因为他们在承受痛苦的同时也在享受爱情。
当年被认定“人服侍”的傲岸孟小冬,一旦遇上她生命中真正情之所钟的对象,便甘心情愿地散尽积攒了一生的柔情。从上海到香港,从繁华到衰败,她不离不弃,素衣侍疾,把全部心血都用在“服侍人”身上。因为,她发现,只有他——用邪气、霸气横扫上海滩数十年的杜月笙,才是长久以来待她最温柔的一个。
1950深秋的一天,香港杜公馆张灯结彩,高朋满座。坐在轮椅上的杜月笙和孟小冬举行婚宴,向世人宣告:他,杜月笙;她,孟小冬,正式结为夫妻。这一年,杜月笙六十三岁,孟小冬四十三岁,距离他们相识的那一年,整整过去了三十年。
只因为在台下多看了你一眼,便再也忘记不了你的容颜。这种不能忘记,不只是常挂在口头上,更体现在行动上。三十年来,杜月笙就像一只痴情的鸟儿,不管天南地北,不管战火纷飞,总是为“冬皇”唱着情歌,筑着爱巢。这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的爱啊?不因所爱之人的他嫁,不因所爱之人的朱颜改,不因世事变化人事变迁,始终如一。试问,这样的爱情,亘古以来,又有几个男人能够如此?
或许,有人质疑说,杜月笙就是一帮会头子,也配有爱情?其实,杜月笙不只是帮会头子,他还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真男人!他也有自己的爱与恨,善与恶,向往与追求,磊落与卑劣。特殊的时代与特殊的个性相结合,创造出了一个特殊的历史人物。在他的身上,有江湖义气,有帮会意气,有民族大义,有恻隐之心,有羞恶之心,有是非之心……总而言之,他不是一个单一的人,而是一个五味杂陈、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
在民国那样的复杂时代,偌大中国都无法左右自己的前途走向,作为国民的杜月笙,又如何能时时刻刻掌控好自己的言行和命运?但是,在大是大非上,他始终坚持了做人的基本原则,经得起历史的拷问。对爱人有情,对国家有义,能做到这样两点的男人,夫复何求!
“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只盼有一双温柔手,能抚慰我内心的寂寞。我有花一朵,长在我心里,真情真爱无人懂。遍地的野草,已占满了山坡,孤芳自赏最心痛。女人花摇曳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若是你闻过了花香浓,别问我花儿为谁红。”梅艳芳,被誉为“香港的女儿”,有着“冬皇”一样的惊世才貌。她将自己的心路历程、千愁万绪,用凄婉的歌声,唱出了女人的心声,更唱出了作为乱世女人的“冬皇”的心声。作为“冬皇”的孟小冬,她孤傲,她清纯,她痴情,她任性,她依赖,她独立,她好强,她颓废……可是,无论她怎样,她始终是女人花,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春风。在遭遇风霜雪雨的时候,她更需要细心培育,贴心呵护。否则,她就会凋落,她就会毁灭。
遇上梅兰芳,这是孟小冬的劫数,女人花凋落;遇上杜月笙,这是孟小冬的幸运,女人花怒放。可以这么说,当孟小冬遭遇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正是因为有杜月笙的细心呵护,因为有杜月笙的真切关怀,她才能冲破阴霾,回归自我。如果没有他,作为“冬皇”的孟小冬就很有可能销声匿迹,不复存在。
或许,杜月笙与孟小冬的婚恋,没有才子佳人般的缠绵,没有风花雪月般的浪漫。但是,人世间所有爱情故事里能真正打动人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故事里一样不缺,值得你我好好咀嚼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