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留下的记忆--鲁格曼·马善义回忆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善义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岁月留下的记忆--鲁格曼·马善义回忆文集》是作者对自己在中国伊斯兰协会工作五十多年的一个回忆,也是对自己的生平际遇的总结,作者从事阿拉伯语翻译工作多年,在对外交往中,积极主动宣传中国自由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为当时外国了解中国,起到了积极、有益的作用。

内容推荐

鲁格曼·马善义先生在伊协工作五十多年,他的足迹遍布阿拉伯国家,同很多总统、国王、伊斯兰教领袖建立了兄弟友谊。时至晚年,马先生仍然笔耕不辍。《岁月留下的记忆--鲁格曼·马善义回忆文集》是他在伊斯兰、阿拉伯语界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成果,不仅介绍了马先生的生平际遇,也为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和伊斯兰教协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目录

求学之路

回院阿文班

留校工作

陪埃及专家工作

第一次出国工作

借调文委并参加国庆十周年接待工作

下放劳动锻炼

朝觐天房

恢复朝觐

阿曼国庆日

友谊的聚会

两个重要的国际伊斯兰盛会

北京伊斯兰宣教研讨会

两次出访摩洛哥

扎巴拉长老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两次出访马来西亚

记伊拉克、约旦之行

应中建总公司之邀赴辛迪亚工作

访问印度尼西亚

为伊玛目布哈里作小传

伊斯兰教三大圣寺

中国穆斯林——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应邀去哈尔滨工作

爱国爱教尊经革俗

包尔汉与伊斯兰各国人民的友谊

一代宗师吾教楷模

深切怀念沈遐熙老会长

嘉言懿行虽逝犹存

沉痛哀悼石崑宾阿訇归真

纪念白羽生阿訇归真三十周年

我的家庭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一次出国工作

1958年7月,对外文化委员会借调我陪中国天津歌舞团出国工作,出访阿富汗、埃及和叙利亚。这是周恩来总理在天津看了天津歌舞团演出后决定的。歌舞团去阿富汗是应阿富汗王国政府的邀请参加阿富汗独立四十周年庆祝活动的。去埃及、叙利亚是中国与阿联文化协定去访问演出活动的(当时埃及和叙利亚是一个国家)。去叙利亚的另一个任务是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的演出。

这次出访的中国天津歌舞团团长犹凤岐系对外文委副秘书长,副团长是著名作曲家《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艺术指导是著名作曲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作者曹火星,歌舞团演员主要是天津歌舞团的全班人马以及外请的几位演奏家;团领导和办公室由北京配备,随团翻译三名,其中阿文翻译一名,英文翻译两名。全团八十余人。

北京的8月初是炎热的季节。因为全团人员较多,我们只能分批出发。我随第一批乘中国民航二十四人小飞机,途中遇上气流,乘客们都吐了。飞机在乌兰巴托停留后,到了伊尔库茨克我看手表已经是夜里十二点钟了,但伊城仍在下午,实际上我们已在飞机上逗留一天了。在这里换乘苏联航空公司的飞机,经斯大林阿巴德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同志们迎接了我们。

为庆祝阿富汗人民独立四十周年,阿富汗政府除邀请中国歌舞团外,还邀请了苏联歌舞团参加,两个歌舞团分别演出,场面热闹,喀布尔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在参加了阿富汗的主要活动之后,我和团里的舞台监督一起作为前站,先期离开喀布尔。我们二人乘荷兰航空公司的班机经巴基斯坦卡拉奇前往开罗。当时中国驻巴大使馆设在卡拉奇,中国驻巴耿飚大使接见了我们。次日,我们离卡拉奇去开罗。

根据文化协定,中国天津歌舞团首先在开罗举行演出开幕式。歌舞团在开罗演出三天后去大马士革参加“国际贸易博览会”的演出。在叙利亚工作十天后全团回到开罗,在埃及地方进行商业性的演出。除开罗外,我们在亚历山大、伊斯梅利亚、苏伊士、塞德港以及买赫里·库布拉等城市演出,歌舞团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埃及人民的热烈欢迎。在亚历山大、开罗,我们遇到了不少华侨,他们除了看节目外,还详细地询问国内情况。他们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回自己的祖国。”

鉴于我是外聘的翻译,又是穆斯林,团领导在政治、业务和生活等各方面给予特殊的照顾。岁月如梭,回首往事,半个多世纪了,当年的领导都已故去了,当时的年轻朋友们,今天已经白发苍苍了,当时年仅十几岁的于淑珍,目前仍活跃在舞台上,她也是七十岁的人了,正如阿拉伯谚语中说的:“但愿青春能回来!”  歌舞团在结束叙利亚的工作之后,纳赛尔总统接见了团长、副团长、艺术指导和团内主要演职人员。中国大使陈家康和文化参赞袁心湖也参加了接见。纳赛尔说:“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阿拉伯人民对新中国表示敬佩和祝贺,我们十分感谢中国人民对我们反帝和反以色列的斗争所给予的宝贵的支持。”纳赛尔还说:“周恩来是一位十分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人,这位伟人,在万隆会议上不避艰险、不辞辛苦对亚非会议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们十分敬仰他。”

P11-13

序言

奉普慈特慈安拉之名

我的老同学鲁格曼·马善义先生的文集即将出版问世,这是作者在伊斯兰、阿拉伯语界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成果。他委托我为作品写序,此乃盛情难却!说起来我们也是多年同窗,几十年同事,几十年的交情了。虽然我们都已进入耄耋之年,但回想起来一起学习的那些日子,想起一起工作的年代,倍感亲切。

我和马善义先生早在20世纪的40年代在沈阳相识。1952年我们分别被天津市和东北地区保送到北京回民学院阿专班学习。我们曾经在一起读书,一起谈天说地,一起畅谈理想,年轻时代的我们也是满怀抱负,决心为国家、为人民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毕业后他留校,后在伊协工作。我继续深造至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学习,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虽然工作不在一起,但我们之间来往频繁,互相鼓励。

马善义先生阿语功底非常好,他在班里是优等生之一,工作后陪外籍专家做翻译,口语出类拔萃,这为他日后从事伊斯兰外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在伊协工作五十多年,一直活跃在伊斯兰外事工作岗位上,此间他参与了协会大量的外事工作,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的阿语翻译,他足迹走遍阿拉伯国家,为不少国家的国王、总统做阿语翻译,同一些伊斯兰教领袖建立了兄弟友谊。这些经历他已经写在了这部文集里。

退休后的善义先生又回到了伊斯兰教工作的第一线,在他任哈尔滨市政协常委、哈尔滨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等职期间,为当地穆斯林群众的宗教生活服务;为黑龙江依兰回族希望小学筹措资金,受到当地政府的褒奖,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2004年,善义先生被黑龙江大学聘为阿拉伯语教授,为国家培养出不少阿语专业人才。

在此我衷心祝贺马善义先生的这部文集的出版!并祝他身体健康!

陈广元

2015。1。3

后记

光阴似流水,“弹指一挥间”,转眼间我已步入古稀之年。从1955年工作迄今,我在伊斯兰和阿拉伯语这块阵地上辛勤耕耘六十年了。在过去六十年的岁月里,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的中国已经变成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大国,日新月异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国穆斯林生活在这样的国家里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就我个人来说,悠悠岁月,漫漫旅程,随着日月转旋,它多多少少留下了个人的足迹。在我刚参加工作时喜欢写作,经常向报刊投送文章和译作。那是在1956年的冬季,英、法和以色列发动了侵略埃及的战争,埃及人民同仇敌忾,在纳赛尔总统的领导下奋勇抵抗。中国人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行动,坚决支持埃及人民反抗侵略的正义斗争。因为我在陪同埃及专家的工作,《大公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约我写了些文章在该报上发表。我翻译了《埃及教育及其教育制度》在《教育译报》上发表了。我和马维芝先生校对了埃及大文豪塔哈·侯赛因的《日子》汉译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们这些阿语界的同仁们,特别是民族宗教工作的干部大展胸怀,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来。党的政策落实了,工作逐渐地多起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当时来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主要工作以外事为主,我参与了协会大量的外事工作。我写的东西主要围绕出国访问、参加国际会议或是国内接待外宾,为外。国友人同国家领导人做翻译等。中国伊协在于加强中国穆斯林同各国穆斯林的友好往来。2003年我曾写过一个小册子——《难忘的战斗岁月》。最近,我把自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场合发表的工作文章进行了整理,发现其中确有值得纪念的东西,附一些照片,汇集成册,取名《岁月留下的记忆》,供同仁们工作的参考。

我的学兄陈广元大阿訇,在百忙中为本书撰写了序言;我的好多斯提张广林先生、刘桂林先生等对我的写作予以热情鼓励和支援;地方志专家邓修林先生拨冗斧正全文;我的同事和学生们对本书的资料整理、出版和印刷全力以赴、无私相助,他们是金欣、李振华、肖丽蓉、伊奈斯(突尼斯)、王琳、王冬玲、王轶群、王培武、赵琳、李鑫、李慧、吴鹏光、曲家亮、刘威、刘欣、宋佳柏、郎恒、谭仁杰、谢鸿、姜德群、马慧、侯宇翔,本人在此一并感谢。

马善义

2015年7月

书评(媒体评论)

鲁格曼·马善义先生在伊协工作五十多年,一直活跃在伊斯兰外事工作岗位上,此间他参与了协会大量的外事工作,曾担任过周恩来总理等老一代国家领导人的阿语翻译。他的足迹遍布阿拉伯国家,同很多总统、国王、伊斯兰教领袖建立了兄弟友谊。时至晚年,马先生仍然笔耕不辍。这本文集是他在伊斯兰、阿拉伯语界几十年辛勤耕耘的成果,不仅介绍了马先生的生平际遇,也为中国阿拉伯语教育和伊斯兰教协会的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全国政协常委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陈广元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8: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