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灵禽瑞兽/趣说中国民间风情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乐其麟主编的《灵禽瑞兽》介绍:鸟有品第,兽分等级。珍禽异兽,居家受益。

我国古人崇尚动物,以麟凤龟龙为“古代四灵”,并将麟列为兽类之首,凤为鸟类之王,龟为介类之长,龙为鳞类之尊,分别赋予它们为祥瑞、和谐、长寿和高贵的象征。后来,又将白鹤、狮子、海马等鸟兽划分为一品至九品等级别,它们都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息。即使今天的现代民居,那守卫大门的石狮子、口衔门环的龙太子、身负童子的大象,无一不是古人尊崇动物的历史印记。还有,那小儿脚穿的虎头鞋,爷爷吮吸的鲤鱼汤,奶奶手拄的鸠头杖,也无一不是动物的灵性送给民间百姓的一份红利。

内容推荐

守卫大门的石狮子、口衔门环的龙太子、身负童子的大象,小儿脚穿的虎头鞋,爷爷吮吸的鲤鱼汤,奶奶手拄的鸠头杖,历史流传下来的动物吉祥物带给我们温暖的记忆。乐其麟主编的《灵禽瑞兽》主要讲述流传于民间的灵禽瑞兽的故事,如麒麟送子、蝙蝠送福、猴子封侯等,故事诙谐有趣,字里行间充满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目录

百鸟归巢诗,绝妙数学题

龙抬头,毛头小剃龙头

百鸟朝凤,蝙蝠咋不动

麒麟送子,纸龙演绎

支床有龟,寿联用典的范例

童子骑象执如意

二品兽,门口那对石狮子

马上封侯,猴子送来升官图

蟾蜂吐金,功归刘海

蝙辐送福,形随钟道

仙鹤名列一品鸟

鲤鱼跳龙门,老人延寿龄

白鹿通督巧养性

三羊开泰

家家都供兔儿爷

猫眼十二乾坤

白大乌头好宠物

貔貅原来是白狐狸

老鼠小横灵

猫与蝴蝶的意象

孔雀开屏秀美丽

熊乃五品兽,入梦好兆头

马生旺,摆南方:西北望,是故乡

鸡司晨,鹅克蛇

九品瑞兽海马

报喜鸟,喜鹊怜

猪形圆满滚财富

犟牛奋蹄,竞争给力

白鹭黄鹂,相映成趣

鹰公佘婆传奇

九鱼图说

鹌鹑,九品之鸟善格斗

爱屋及乌,乌鸦曾是吉祥鸟

鸠杖挂用话斑鸠

龙生九子的传说

红兜肚,五毒螺松入葫芦

蛇衔珠,人心不是蛇吞象

黑松林里的虎外婆

龟蛇二将军

后记

试读章节

龙抬头,毛头小剃龙头

中国人自诩是龙的传人,对龙有一种特别尊崇的情结。

龙是我国古人传说的一种动物,形貌奇特。人们说它“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龙集众多飞禽走兽的特征于一身,很有些神秘色彩。

作为神灵之物,龙在天庭是专司雨水之职的。民间传说,阴历二月初二是龙抬头升天引云降雨的日子,古人将这一天奉为青龙节,给了龙一个优厚的待遇。因为龙于头年的冬至日蛰居深渊,到次年的二月初二才抬头升天,值得庆祝一番。

二月初二龙抬头,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唐代的武则天坐了江山后,天上的玉皇大帝闻知,认为她大逆不道,盛怒之下,命令太白金星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以示惩罚。

这下可苦了老百姓,连年大旱,禾苗枯焦,大地龟裂,处处干得冒白烟。天上的小白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它不顾玉帝的圣旨,普降甘霖,解除了旱情,老百姓个个叩头谢恩。却说这条小白龙,上一次曾因行雨救民,被贬到凡间受罪,变成一匹白马,驮着唐僧去西天取经,跋山涉水受尽了磨难。事毕,玉皇大帝念它协助唐僧取经有功,将它重新召回天河。这次,又公然违抗圣旨,玉皇大帝大怒,又把它贬下凡尘,压在一座大山下,并在山脚下立一石碑,刻下御旨:

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若想重登灵霄阁,金豆开花方可归。

人们这才知道小白龙又因为降雨而受苦受难,心里很不安,无论如何也要报答小白龙的救命之恩。他们左思右想,看着田地里生产的金黄的玉米,一条妙计出来了:让玉米爆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二月初二这天,民间家家户户爆炒玉米,一颗颗金黄色的玉米都炸开了白花。

再说天上的太白金星,看到人间遍地金豆开花,便一招手收了拂尘。随着拂尘升起,小白龙长啸一声,腾空跃进了天河。原来,镇压白龙的那座小山是太白金星的拂尘所化。后来,玉皇大帝知道了,怪罪太白金星。太白金星认了错,玉皇大帝也就罢了。从此,这种纪念龙抬头的风俗,世代相传。

龙抬头日,百姓们是这样来接龙的,《帝京岁时纪胜》说:“(二月)二日为龙抬头日。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蜒布人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是日,人们把草灰和谷糠之类的东西撒在地上,成为一条蜿蜒曲折的线,象征着龙降临,从户外的井边、河边一直引到厨房的水缸边,有的还围着水缸绕一圈,祈求龙给当年带来充沛的雨水,保障地里获得好收成。

龙抬头日,百姓们也视作是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这一天,人人都要早起,不能睡懒觉,意为不要压在龙头上,以免一年都精神不振。旧时,一些不爱读书的孩童会在这天被塾师收作学生,谓之“上鳌头”,以期学业有成、大有出息。祖国南北不少地方,特地在二月初二给小儿剃头,称为“剃龙头”,望子成龙之心,可谓盛矣。还有的人,早晨醒来后,先躺在床上大声念几句“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念完后起床穿衣,以龙自喻也。民俗以为,这些活动都与龙从冬眠中苏醒的脚步一致,是个吉兆。

为了表示对龙的尊崇,在吃食方面,这一天吃的饼谓之“龙鳞饼”,吃的面谓之“龙须面”;还有烙饼称“龙鳞”,饺子称“龙牙”,菜团子叫“龙蛋”,炸油糕叫“龙胆”。民间好龙喜龙,可见一斑。P3-5

序言

鸟有品第,兽分等级。珍禽异兽,居家受益。

我国古人崇尚动物,以麟凤龟龙为“古代四灵”,并将麟列为兽类之首,凤为鸟类之王,龟为介类之长,龙为鳞类之尊,分别赋予它们为祥瑞、和谐、长寿和高贵的象征。后来,又将白鹤、狮子、海马等鸟兽划分为一品至九品等级别,它们都成为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千百年来传承不息。即使今天的现代民居,那守卫大门的石狮子、口衔门环的龙太子、身负童子的大象,无一不是古人尊崇动物的历史印记。还有,那小儿脚穿的虎头鞋,爷爷吮吸的鲤鱼汤,奶奶手拄的鸠头杖,也无一不是动物的灵性送给民间百姓的一份红利。

岂止是中国民间,看看世界奥运会竞技场。那身姿矫健的吉祥物,也是由白虎、黑熊、犟牛、藏羚羊等动物来担当,体现奥运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

人与动物,处于同一片天地。因为彼此的互动,生活才变得五彩斑斓;演绎的故事,也分外动听。

后记

我在编写“趣说中国民间风情”这套丛书时,选择了鸟兽虫鱼、工匠作坊和岁时佳节这三个方面的民俗传承来叙说故事,解读玄机,写成《灵禽瑞兽》《工坊匠佬》和《过年过节》三本书,献给读者,让读者朋友步人古色古香的民俗园地,领略原汁原味的乡土风韵。

鸟兽虫鱼,孔子曾教他的弟子们多识多记。其中的不少动物,历来是人们信奉的吉祥物。关于最著名的“古代四灵”——麟、凤、龟、龙,民间风俗演绎的故事就不胜枚举。人们笃信这类动物具有灵性,能显现出祥瑞的征兆,释放正能量。中国人素来看重人丁兴旺、福禄寿财等人生际遇,于是敷衍出了麒麟送子、蝙蝠送福、猴子封侯、仙鹤献寿、鲤鱼延年、蟾蜍吐金、蛤蚧报恩等象征家庭兴旺的动物故事,告诉世人积善行德必获好报,除寓含传统道德的教育功能外,也包含着某些良性信息。而今,许多家庭所摆设的这类动物饰品,除了美化家居环境、营造文化氛围而外,人们还赋予它们能驱除一些小病小灾、使生活顺风顺水的功能。

工坊匠佬是农耕时代我国城乡手工业劳动者的通称。这些手艺人所从事的职业行当都曾盛行崇敬祖师爷,一则请祖师爷保护本行业的利益不受侵犯,二来也彰显其行当的社会地位不俗及从业人员活得风光体面、活得有尊严,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口语中的“傍名人”的风习。教书匠崇敬孑L子,裁缝匠尊奉女娲娘娘。且以《三国演义》为例,书中的主要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和华佗等人,有的智慧超群,有的勇武过人,有的技艺出众,于是乎,民间有关行业就因事附会把他们奉为祖师而顶礼膜拜。刘备卖过草席,编织匠信奉他;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军人崇拜他;张飞杀猪卖肉,屠夫景仰他;华佗是外科手术的高手,阉鸡劁猪的匠佬就拜倒在他门下。因此,祖师爷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名人的逸闻趣事。读着这类故事,我们就是在享受古代贤达的聪明智慧,对于启迪心智是大有裨益的。

岁时节令,主要以春节(老百姓所俗称的过年)为轴心,兼及春节前后的腊八节、小年、除夕、人日、上九日和元宵节一组节日。这一组节日,是我国传统节日的重头戏。春节无论其渊源来历、故事传说、庆典礼仪和交往往来,都是民间节日的“龙头老大”,百节年为首,而今可见过年在国人休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除夕到正月初六的“过年七天乐”,民间百姓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敬祀的神明也各有侧重,走亲串友也日期分明,等等。这些传统礼俗是今天的人们过年每天坐在家里看电视所不能比拟的。

我们编写的这套丛书,不同的读者会从中得到不同的乐趣和益处。读者可以将其当作休闲娱乐小品随手翻阅,借以排遣生活中的烦恼;可以作为旅游小册子,借以了解民俗旅游时见到的工坊匠佬的相关知识;唯其写传统,这套丛书也同时具备家庭收藏的价值;对于中小学生,也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动物、善待动物的品性。

书中插入了大量的插图,由于多种原因,未能联系上书中使用的少量图片的作者,谨此表示歉意和谢忱,如有需要,请拨打027—67867317与我们联系。

乐其麟

2017年4月12日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8: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