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中,彼得-安德雷·阿尔特探究了各种类别的作品,诸如悲剧、侦探故事以及幻想小说、恐怖故事和战争报道等,恶的美学通过放纵、逾越、重复和讽刺改写的结构得出了一个大致轮廓。在从歌德经过霍夫曼、雪莱夫人、波德莱尔、于斯曼、王尔德、格奥尔格、卡夫卡直到容格尔和利特尔的欧洲文学广阔的光谱上,人们注意到了有一种恶的现象学,这种恶的现象学直至今天一直意味着一种道德丑闻。在本书的最后,作者对奥斯维辛之后恶的美学和伦理学准则进行了思考,这种伦理学准则也规定着后现代条件下文学的价值判断。
自浪漫主义以来,恶就是一个吸引人满怀兴趣地进行艺术渲染,并得到无数人同情的客体。在浪漫主义的作品中,充斥着魔鬼和吸血鬼、幽灵和重生者、谋杀者和疯子、玩世不恭者和撤旦式的人物、着魔的人和蛊惑人心者。犯罪、暴力和亵渎神明、打破戒律、疯狂和黑弥撒都是浪漫主义经常采用的主题。《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中,彼得-安德雷·阿尔特用令人吃惊的篇幅追溯了恶这一观念的起源与发展,揭示了一种非道德文学的秘密,在这个秘密里,恶的美学在其价值的彼岸渐渐浮现。通过这种方式,美的另一种历史从欧洲现代派的阴暗面被讲述出来。
前言
第一章 神话学中的序幕
一、晨曦之子路西法(Lucifers)坠落的故事(《巴多罗买福音》)
二、原罪的讲述和戏剧 (家族谱系)
三、缺失——模式(普罗提诺,奥古斯丁)
四、开端的哲学和美学(克尔凯郭尔和谢林)
第二章 启蒙和心理学
一、一种文学祛邪术的纲领(迈尔,让·保尔,克林格曼)
二、梅菲斯特,作为自我观察者(歌德)
三、撒旦的审美功能倍增 (刘易斯,霍夫曼)
四、心理分析中的魔鬼 (弗洛伊德)
五、里比多——恶的纲领和培植(琼斯,莱克,荣格)
第三章 通过内省的移置
一、黑色诗学 (施莱格尔,黑格尔,罗森克兰茨)
二、恶的灵魂的考古学 (席勒,让·保尔)
三、错综复杂的关系,被玷污了的概念 (克莱斯特)
四、从想象到取消区分(克尔凯郭尔,波德莱尔,格奥尔格,托马斯·曼)
第四章 重复作为恶在文学中的显现形式
一、地狱神话和永远惩罚的幻影(布莱克,巴尔拉赫,萨特,托马斯·曼)
二、放荡的节奏 (德·萨德,米尔博,聚斯金德)
三、撒旦的弥撒 (于斯曼)
四、单调和唯美主义 (萨克-马索克,王尔德)
第五章 逾越方面的美学兴致
一、人造人和吸血鬼 (玛丽·雪莱,斯托克)
二、“反常精神”中的犯罪行为 (坡,斯蒂文森)
三、犯罪学的个案调研 (隆布罗索,克拉夫特-埃宾,格罗斯)
四、精神错乱的诗歌 (普日贝谢夫斯基,海姆,贝恩)
五、一种臆造的性别 (魏德金德,魏宁格,埃韦尔斯)
第六章 荒淫放纵中的瞬间拍摄
一、杀死上帝作为修辞学的庆典(尼采)
二、神圣的色情文学(巴塔耶,热内,福柯)
三、最遥远的写作空间(卡夫卡,罗伯特·米勒)
四、被人们讲述的战争——暴力的大胆尝试(容格尔,马拉帕尔泰)
第七章 不道德文学的道德涵义
一、奥斯威辛之后的恶的艺术?(阿多诺,凯尔泰茨,利特尔)
二、后现代的模仿(鲍德里亚,埃利斯)
三、受到自身限制的自主美学(伊泽尔,博雷尔)
四、文学幻想及价值判断(康德,卢曼)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