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锐、马玺主编的《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与科学施肥》全面展示了耕地地力评价与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工作取得的成果,可为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优化肥料配置提供科学依据。对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今后的耕地保护与建设、科学施肥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以及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必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里程。
全书共分8章,即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耕地土壤类型及性状、耕地地力现状、耕地施肥现状、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立、施肥配方设计与应用效果、主要作物施肥技术、耕地土壤改良利用与主要作物高产栽培技术,以及耕地资源数据册、成果图件等。书中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地力现状和测土配方施肥取得的主要技术成果,可供同行们参考及当地职工(农场)借鉴。
序
前言
第一章 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第一节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第二节 自然条件及土地资源
一、气候和水文地质
二、土地资源概况
第三节 耕地立地条件
一、地形地貌
二、成土母质
第四节 经济与农业生产概况
一、经济概况
二、农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第二章 耕地土壤类型与性状
第一节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一、暗棕壤
二、草甸土
三、粗骨土
四、风沙土
五、黑钙土
六、黑土
七、灰色森林土
八、栗钙土
九、沼泽土
第二节 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评价
一、调查采样与测试分析
二、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现状及评价
三、耕地土壤大量元素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四、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养分变化趋势及原因
五、耕地土壤中量元素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六、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养分含量现状及评价
第三节 耕地土壤其他性状
一、pH
二、质地
三、质地构型
四、阳离子交换量
第三章 耕地地力现状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
一、资料收集
二、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三、耕地地力评价方法
四、耕地地力评价结果
五、归入农业部地力等级体系
第二节 各等级耕地基本情况
一、一级地
二、二级地
三、三级地
四、四级地
五、五级地
第三节 各农牧场耕地地力现状
一、阿力得尔牧场
二、八一牧场
三、巴达尔胡农场
四、布敦化牧场
五、杜尔基农场
六、公主陵牧场
七、呼和马场
八、索伦牧场
九、吐列毛都农场
十、跃进马场
第四节 耕地环境质量评价
一、影响耕地环境因素的基本情况
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标准
五、评价结果与分析
六、产地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七、结论
第四章 耕地施肥现状
第一节 有机肥施肥现状及施用水平
一、有机肥施肥现状
二、有机肥施用水平
第二节 化肥施肥现状及施用水平
一、氮肥施肥现状及施用水平
二、磷肥施肥现状及施用水平
三、钾肥施肥现状及施用水平
第三节 习惯施肥模式及存在问题
一、各种作物习惯施肥组合模式
二、习惯施肥模式下养分投入产出估算
三、习惯施肥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 田间试验设计与实施
一、试验设计
二、取样测试
三、收获测产
四、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第二节 肥料肥效分析
一、春玉米
二、春大豆
三、油用向日葵
第三节 施肥模型分析
一、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及合理施肥量
二、一元二次肥料效应方程及合理施肥量
三、土测值与合理施肥量关系函数模型建立
四、土壤养分测定值与无肥区产量相关关系
五、目标产量与基础产量相关关系
第四节 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及划分
一、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及分级划分
二、不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下经济合理施肥量
三、春玉米施肥增产效果及临界值确定
第五节 施肥技术参数分析
一、单位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
二、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三、肥料利用率
第六章 施肥配方设计与应用效果
第一节 施肥配方设计
一、施肥配方设计原则
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建立
三、不同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最佳施肥量
四、土壤养分测定值面积分布
五、配方施肥量确定
六、配方计算及建议施肥量
七、养分平衡法推荐施肥量的确定
第二节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
一、制作并发放施肥建议卡
二、现代信息技术查询
三、配方肥生产、供应
四、专家决策系统建立与“三个一”工程
第三节 应用效果评价
一、试验点数量及分布
二、实验设计及结果
三、试验结果分析
四、配方施肥区推荐施肥量准确性校正结果
第七章 主要作物施肥技术
第一节 春玉米施肥技术
一、春玉米的需肥特性
二、玉米缺素症状
三、施肥原则
四、推荐施肥技术及方法
第二节 春大豆施肥技术
一、春大豆的需肥特性
二、春大豆缺素症状
三、施肥原则
四、推荐施肥技术及方法
第三节 油用向日葵施肥技术
一、油用向日葵需肥特性
二、油用向日葵缺素症状
三、施肥原则
四、推荐施肥技术及方法
第八章 耕地土壤改良利用与主要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第一节 耕地地力评价与改良利用
一、耕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二、耕地地力与改良利用划分
三、不同分区存在问题及改良利用措施
第二节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与建议
一、耕地地力建设与土壤改良利用对策与建议
二、耕地污染防治对策与建议
三、耕地资源合理配置与种植业结构调整对策与建议
四、加强耕地质量管理对策与建议
第三节 玉米“一增四改”技术
一、主推技术概述
二、增产原理和技术特点
三、技术规程
参考文献
附录1 耕地资源数据册
表1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土壤类型面积统计
表2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不同土壤类型耕地养分含量统计
表3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各农牧场土壤类型耕地养分含量统计
表4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土壤养分分级面积统计
表5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各等级耕地养分分级面积统计
表6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各农牧场不同地力等级理化性状统计
表7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各农牧场不同等级耕地灌溉保证率、有效土层厚度、质地构型面积统计
附录2 耕地资源图
图1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行政区划图
图2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地形部位分布图
图3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土壤类型分布图
图4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耕地地力等级图
图5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6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调查采样点位图
图7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有效硼养分分级图
图8 兴安盟农牧场管理局呼和马场施肥指导单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