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品味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静子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一切随缘,自然一些。我已经不会为了更年轻一些,刻意修饰自己,染黑已经发白的头发,也不会为了消减脸上的皱纹,做个面膜,在美容床上一躺半天,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不会,绝对不会。衰老,乃至死亡,是自然规律,天地若此,何况人类。一切随意,自然最好。

曾经,我是那么心急如焚,想匆匆地远行,却总感到负载超重,步履维艰,走的是那么辛苦,却发现,并没有走多远,甚至像太阳的旅行,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先出发的地点。现在回首,不禁哑然失笑,其实,人生本没有那么匆匆,是我们自己,总喜欢给自己设置许多障碍,安排许多不必要的急行军,把自己弄得身心疲惫,而不觉意中,在坎坷的经历后,衰老已经降临,如影追随,再也无法推开。即便如此,也大可不必惊慌,有孔夫子站在河边,夕阳西下的感慨:逝者如斯夫,逝者如斯夫。其实,河水从来都是这样,从盘古开天辟地之始,就潺潺不断地日夜流淌着。只是许多时候,被我们忽略了,包括对白天黑夜的忽略。苍老也是这样,一直在不觉意中量变着,直到有一天,我们突然看到了质变,一时难以接受,不免伤感起来。其实,并没有什么可怕的,人生本来不是一条直线,是一条完整的抛物线,从出世那一刻就被抛起,注定要经风雨见世面,抛到一定的高度,就开始落下了,只是有的人落得快,有的人落得慢,相当缓慢,其实,那只是一种感觉,加速度的,往往不是外力,而是我们自己。落,终归是要落的。

想到这些,我真的释然了许多,也没有了匆匆忙忙的感觉,实在没有一件事,需要我们放弃自我,匆匆地慷慨就义的。今天做,和明天做,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甚至于,做与不做,其实也没有多少所谓的意义。我们买了鲜花去看病危的恩师,老人家淡然一笑,买那干么,又不能多挽回我一天生命。许多时候,我们在玩虚的,却当实的,玩的相当认真。那种匆匆,真的很累,且没有必要。

像画一幅画,心静时,或者说有感觉时,随意地画上几笔,不想画时,就放下,勉强自己,就像强扭的瓜,并不甜。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泡一壶茶,看着茶香隐在雾气中氤氲地弥散,即使一口不喝,也已经是一种享受。半躺着,捧着书卷,即便读后一句都没记得,但读时那种悠然心会的快感,已然足矣。

在某个黄昏,我想到一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就踏着月光去寻访,慢慢悠悠地走街串巷,到了楼下,已近半夜,见他屋里的灯依旧亮着,虽然看不见他灯下的身影,是弯曲依旧,还是躺在床上,一个人静静地读书。我想都懒得想,知他安好就行了,忽儿心清如水,就像踏月访友的这个夜晚。初时访友的激情荡然无存,就是见面,已没有多少话要说,我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缓步踱回,绝不会再像从前,为了一个心愿,违心地去做早已索然无味的事情,专给别人看。

回到家中,仍无睡意,就亮起所有的灯,我随意地躺在地板上,什么也不做,不听音响,不读旧书,不喝咖啡,不看手机上排了一串的短信,甚至不翻翻就躺在身边矮腿书桌上一沓大大小小的信件。不思,不想,任意识,或者说无意识,随意地,无意地,像偌大的客厅卧室弥散,回环,轻烟似的,若有若无。我只感觉到自身的存在。轻飘飘的,飘飘欲仙。我想,我还是就这样慢慢地老去吧。

P4-5

后记

重新拾笔,到现在已近五年了。

五年来,只经营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文。几乎平均每周写一篇,零零星星,总有二百多篇,边写边投稿,大多发表在各级报刊上。其间得益于编辑老师的慧眼和关怀,及广大读者的支持,才有信心继续这些文章。

其中有一部分,是对生活的体味和感受,说彻了,就是一种活法,这些篇章便形成了这部叫《品味》的集子。写这些文字时,心情很轻松,思想自由流淌,写完后,更有一种释然的感觉。倘若读者品读后,露出悠然会心的微笑,那便是文学的作用,于我而言,就满足了。

我不敢说自己品味有多高,多么超然物外,空灵到高山流水的地步。不过是,真实而艺术地记录了自己生活的点滴,以及生活中一些浮浅的感悟,是有敝帚自珍的味道,但我敢说,这些文字,是真切的,问心无愧的,任时光河水一样地流去,它却像碎小的鹅卵石一样,沉淀在河床上,或冲击到岸边,在阳光下晾晒,依然经历风吹雨打。

如散落的贝壳,时间一长,漂得到处都是,将被泥沙掩埋,或留存,或腐蚀,化为泥土,还原了。所以,倘能串成珠链,或装饰,或佩戴,将这些散落的篇章收存在一起,出版面世,再次让更多的人系统地品味我的品味,是求之不得的。

此时,我的心中只有感恩,感恩天地,感恩朋友,感恩所有品读这部散文集的读者。除此而外,真的心静如水,缓缓流去。

目录

品慢

 就这样慢慢地老去

 素生活,慢生活

 时光简史

 别茶人

 茶煮人生

 研磨时光

品味

 味道

 金属

 亮光

 下棋

 吸烟

 喝酒

 书案上的盆花

 小城漫步

 爱上普洱茶

 泡澡

 裸睡

 梦里飞雪

 永远的微笑

 庭院

 花样

 剪刀

 雪赋六题

品静

 温酒读夜

 煨茶听雪

 残雪

 冬夜

 春雪

 静听天籁

 清凉炎夏

 城市的鸟

 静中悟易

 佛意

 远与近

 守望寂寞

品读

 夜读鲁迅

 李白的剑

 隐士

 快乐生活

 追逐潇洒

 风的感觉

 寻访尚书故里的脚步

 茶树上的达摩

 追寻消失的蒙学

 赵没牙先生

 穿越梦境中的北大清华

 永久的怀念

 一个人的忆思遐想

 拾遗记

 阿杰和她的《温暖》

 散文之母是《周易》

 错过

 馆读时光

 画魂

 寻找一个精神层面的高度

 品野

 野山坡

 野塔林

 野蚕豆

 野菊花

 野羊岭

 野人寨

 又见野菊花

 花塔的雨

 蟒河的夏夜

 山里山外

 千秋一叹雁门关

 佛缘禅理吴天寺

 残荷雨声觅书香

 品闲

 闲情养壶

 散步

 我家书童

 把玩《把玩》

 把玩酒具

 我的酒歌

 小酒馆

 写字

 回归自然

 雨中漫步

 品享

 柔荑

 大同刀削面

 旗袍

 烧酒壶

 油豆腐

 人生如茶茶如梦

 粗砂蛋

 玉壶

后记

序言

慢生活静品味

多少年来,我一直为生计奔波忙碌,和所有人一样,沉湮在滚滚红尘,甚至难得偷得浮生半日闲,读闲书,品闲茶,或者什么都不做,静静地坐在野外或街头,看日出日落,看车水马龙。

但骨子里真的很喜欢慢慢地生活,静静地品味,并一直渴望过这样的生活。快节奏是时代的发展,也是不可更改的现实。后来终于明白,无论慢生活,还是静品味,其实都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况且,品味也未必非高山流水、阳春白雪不可,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也包含格调品味,但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充实、踏实,不白白虚度光阴。

我给自己取名静子,就是对慢生活静品味的向往,喜静,觅幽,淡定。

以静子名行,已近不惑之年,依然迷惑。但知天命天道也。顺天应命。修为,品位,生活,情趣,悠然。足矣。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样样冶情养人。高人雅士,穿越古今,尽在书中,愿步后尘。雅我所愿也,可谁又能完全脱俗?无瓦尔登湖,居无花花园,守四千图书,不远游,少交往,非隐者,隐无可隐,散淡而已。喜黄老之道,爱玄异之学,做无用功夫。闲暇习学易经,通六爻八卦。精梅花易数。大学毕业后曾从事教育、商业、编辑、预测、广告经营等,混饭罢了,今已为散淡人,无欲无望,然无欲不刚,腐儒而已。报纸杂志发表过诗文,出版过诗歌散文大同文化等方面的几部破书,被大同地方文献馆收藏。已成过往,不愿提起。

今散居大同,无事,已为酒囊茶袋,品茗饮酒后,兴之所至,情之使然,又提笔胡言乱语,不为柴米油盐,亦不招蜂引蝶,呵呵。清闲好难,淡定更难,永远达不到我佛的高度,因为放不下,动则着相了。面对诗歌,我无言,亦羞愧,写下《埋藏诗歌》,就不敢吟诗了。诗歌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时下所谓的回车分行诗,更不敢读,怕晕过去。好诗还是喜欢读的,荡涤心灵。临临帖,写写字,自刻印章,书而无法,本非书法,书写心情,随心尽兴而已,无价而有质,有缘收藏,无缘自毁;常买书,常读书,随读随忘,记又何用,用无所用罢了;游离于佛道儒之间,不烧香,一无法术,或有而不用,做点善事而已,终归世外化人。从2009年开始,重新归来拾笔,偶尔在报纸杂志发表一些散文,并非文采飞扬,承蒙编辑不弃哦。有散文选人选本,多篇散文收入中国教育部和清华大学主办的知网“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里。静静地写你的,本来无名,由不得自己。知我者,何须我言,不知我者,言又何必?平生不善交往,友人少,知交更少。想写就写一点,不想写就不写了。本无所谓,玩而已,自得其乐。张石山老师评我散文:写的沉着,除尽了火气,归于平淡而见功力。鲁顺民兄评我的文字:就是和尚气太重。又看着我笑笑:假和尚。我说:真道士也,道人静子。王保忠兄评我的文字:静子就是城市里的一棵庄稼,散发着日渐为我们陌生的老田野气息,老乡村气息。他将记忆挤出奶来,给自己喝。他就靠着向后的记忆推动着向前的文学。名编颜德良先生评我的文字:静子隐得好深啊。诗人、出版社编辑莫卧儿评我的乡村散文:应该说你是一位成熟而有才气的作者,看你的文字有时会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薛勇兄笑谈我的文字:有烟火气。格局越来越大,笔触越快越细腻。我本烟火中人,欲雅还俗,欲俗难俗。我评我的文字:静。称他们为兄,非比我大也,是以兄视之。也算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协会员,何足道哉,随其自然,不求进步,布衣白丁,甘愿老死桑田李下,自号云中山人,别名静子道人,真名几乎忘矣,呵呵,玩而已。

帘儿底下,静待花开,开不开随意随缘。今日我非我,明天我是谁?一切于我若浮云,过眼即逝。只要玩的淡定,玩出情趣,何必在乎名利。无名小卒,不值一提,成成败败不足论,古古今今岂堪提,壮犹不如人,老何为?淡然淡然再淡然,无相无相再无相。还是安安静静好。何必絮叨,呵呵,吃茶去。

内容推荐

由静子著的《品味》共收入闲情随笔散文80多篇,大多在各级报刊发表过。共分为七个部分:品慢、品味、品静、品读、品野,品闲、品享。品味是高度、是格调,但更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在喧嚣骚动的快节奏时代,如何慢慢地生活静静地品味,不仅仅是小资情调,已是大众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编辑推荐

无论慢生活,还是静品味,

其实都是一种态度,一种活法;

况且,品味也未必非高山流水、阳春白雪不可,

说到底是一种生活方式,自然也包含格调品味,

但更重要的是生活的充实,踏实,不白白虚度光阴。

由静子著的《品味》全面地展示了作者生活的品味及其理想生活中的品味,以及对品味多方位的探求。品味不是抽象的,说到底,其实就是一种活法。而活法,每时每刻,举手投足,点点滴滴无不显示出品味的高低、品味的雅趣,不同的品味组成丰富多彩、琴鸣书香的生活品味,及其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可以说,这是一本内容丰润、情趣高雅的现代休闲品味书,适合大众阅读。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12: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