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王云五编的《瑞士家庭鲁滨孙》一书,的原著者是瑞士人约翰·大卫·尉司(Johann David Wyss)。大卫·尉司于公元一七四三年,生于瑞士巴伦城(Berne),于一七六六年做了军队里的牧师。他这篇小说,是编来给他的四个儿子读的。他似乎是一个语言学家,能用法文和德文讲道,又懂得意大利文和一些英文。他对于文学稍有涉猎,又略有一些科学及军事的常识,他就运用这些常识构成这一篇《鲁滨孙漂流记》式的小说。这篇小说是根据一个俄国某船主报告发现一个瑞士牧师和他的家人在新基尼(New Guinea)附近船破流落某岛上的事实写成。
由王云五编的《瑞士家庭鲁滨孙》是一部享誉西方的冒险小说,原著为瑞士人维斯撰写,随后经译者和编者的修改、补充篇幅增加了不少,人物形象也更生动,语言和情节都较原书显得简洁、明快。小说讲述一家瑞士人在海外的航行中遭遇风暴,他们漂到了一个荒岛上,开始了鲁滨孙式的生存。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野兽出没,他们经常遭到袭击,靠着坚强的意志和船上留下的物品,通过勤劳的双手,他们开始了简单而又充实、奇异而又有趣的新生活。
第一章
暴风一连刮了六天,到了第七天,似乎更厉害了。我们的船,被风吹出航线之外,向东南方驶去,不知道是到了什么地方。船漏得很厉害,船里的人,都跑到甲板上面去了。
我忽然听见有人在叫:“陆地!陆地!”船就在这个时候触了礁,发出很大的响声。浪打到船面上来;接着,船就不能动了。我看见船搁在两块礁石的中间。
那时候,听得一个声音叫道:“放舢板!”我听出这是船主的声音。
我离开了房,走到甲板上,被浪花迷住了眼睛,勉强摸索到船边,只见所有的舢板已经放到水面上,水手们站满了舢板,有一个水手正在用刀割最后一支舢板的绳,他们忘记我们了!
我大声叫喊,但是我的声音,被浪的吼声盖没了。
我见船搁在礁石上,船尾高出水面,浪不能到我们的房里来,这时候虽然有雾,我却看见南面有一个低的港,离我们的船不远。
我回到家人那里勉强装出镇定的样子,对他们说:“放心,我们都不至于死,船高出水面,明天早晨,潮退了之后,我们就可以上岸了。”
这时候,天已经暗了,风浪仍然很猛烈地撼着我们的船。我无时不担心船被浪打成碎片。
我的妻子预备了一顿很简单的晚饭,孩子们都很好胃口地吃了,年纪小些的孩子们,各上床安睡,我们的大儿子佛里慈和我们一同坐着守夜。
到了第二天将晓的时候,我跑到甲板上面,只觉暴风已经平息,潮也退了。红日高升,远处的地方看得很清楚。
我看见这个光景,非常欢喜,便叫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到甲板上面来。孩子们见船上只有我们几个人,却大大的诧异,佛里慈仍不失他那胆大进取的心,发表他游水上岸的意见,但是我的次子尔纳斯特已经有十二岁大了,聪明而有点儿怯懦,他主张造一个木伐,他说:“你自己会游水自然不成问题,但是我们怎样好呢?”
我说:“造木筏非但要费许多的时间,并且不容易驾驶。”接着又说:“我们可以先在船上搜索一下,把有用的东西拿到甲板上面来。”
我先走到杂物房里去找有用的东西。佛里慈到兵库里面去,寻找长枪、手枪、火药、子弹等物。尔纳斯特到木匠房里去,拿了些木匠的工具和铁钉回来。我那个最小的儿子佛郎克,年纪只有六岁,他也要做些事情,他找着了一盒子的钓丝和钓钩。我的第三子杰克,是一个很活泼的孩子,已经有十岁大,他到船主房里去,但是他一推开船主的房门,跳出两只大狗,他们差不多饿到要晕了。杰克就把一些食物和水喂给它们。 我的妻子告诉我,说她找着一只母牛、一只驴子、两只山羊、六只绵羊、一只母猪和几只小猪,并且用食物和水喂过它们了。
杰克很着急要使他的两只狗平安上岸。他找着了几个木桶。他说:“我们为什么不坐在桶里,浮到岸边呢?”
我回答道:“好主意!快拿锯、锤子和钉子来,看我们有什么办法吧。”
我们都走到舱底下,只见有许多的空桶浮在水里。我们设法把四个桶运到下甲板上面,这下甲板恰好和水平相平。佛里慈助我把它们各锯作两半儿。这样,我们共有八个半截的桶了。我又寻着两块木板,把木板钉在木桶上,这样就成功制成一艘粗制的小艇,一共有八个座位。那艇做得极坚固,看来可以放到水里,在没有风浪的水面上行驶。
我们用绳的一端缚住了艇,一端缚在大船上,又把一条圆的木头放在艇底下,因为船身倾斜,用木棍一橇,艇就滑动落到水里了,孩子们都拍手欢呼不止。
艇下了水之后,因天色己黑,不能上岸,于是我们仍在船上过夜。我的妻子已预备好了晚饭,我们快快乐乐地吃了。吃完了饭,因工作了一天,很是疲倦,便各自安睡,睡得很酣畅。
P3-6
《瑞士家庭鲁滨孙》一书,在欧美的儿童读物中,占很重要的地位,没有一个儿童不爱读,可以算得上是一本名著,此书的原著者是瑞士人约翰·大卫·尉司(Johann David Wyss),但是一般人都以为它的原著者是他的儿子约翰·鲁特尔夫·尉司(Toharm Rudolf Wyss),一般的参考书也几乎都是这么说。
大卫·尉司于公元一七四三年,生于瑞士巴伦城(Berne),于一七六六年做了军队里的牧师。他这篇小说,是编来给他的四个儿子读的。他似乎是一个语言学家,能用法文和德文讲道,又懂得意大利文和一些英文。他对于文学稍有涉猎,又略有一些科学及军事的常识,他就运用这些常识构成这一篇《鲁滨孙漂流记》式的小说。这篇小说是根据一个俄国某船主报告发现一个瑞士牧师和他的家人在新基尼(New Guinea)附近船破流落某岛上的事实写成。大卫·尉司虽然用文字写成此篇长篇小说,但是没有将它印行。
直到了十九世纪,他的儿子鲁特尔夫·尉司教授(一七八一年一一八三。年,)将原稿略加整理印行。上册的初版,是于一八一二年在沮利克城(zurich)出版,书名是Der Schweizerische Robinson,Oderder SchiffbrLmhige Schweizerprediger und Seine FamilieEin Lehrreiches Bucll fur Kinder·und Kinderfreutlde Zu Stadt und Land,如果把它译成中文,即:“瑞士家庭鲁滨孙,或遭破船的瑞士牧师及其家庭。一本有益于乡市的儿童及他们的朋友的书。”此书的下册,于一八一三年出版。出版家为奥利尔富士利(0rell,FLlSSli&Co.)公司。
不幸的是,鲁特尔夫·尉司教授忘记把他父亲的名字刊在标题页中,于是一般的读者都以为鲁特尔夫·尉司是此书的原著者了。
荷门·乌尔力兹博士(Dr.Herman Ulrich)在Robinson und Robinsonade Weiman(1898),一书里说:
《瑞士家庭鲁滨孙》一书,起初不过是供家人阅读而己,原著者是约翰·大卫·尉司(一七四三年—一八一八年),他的生平和著作,见于马哥·鲁兹所编的瑞士近代名人传(Marcus Lutz's Modern Swiss Biographies,1826),又见于《瑞士家庭鲁滨孙》第四版的序中。此书的标题页中,只有原著者儿子约翰·鲁特尔夫·尉司的名字。鲁特尔夫·尉司在他的序中曾说:“此书是我父亲原著的改作品,其中一切的优点,都是我父亲所赐予的。”
后来,有一个法国文学家将原来的《瑞士家庭鲁滨孙》加以扩充。原书是说这一个瑞士家庭经过十年之后,被一只欧洲的商船所发现,把他们全家人送回瑞士去。但是这书第一版出版之后(一八一三年),引起了蒙脱刘男爵夫人(Baroness de Montolieu)的注意。她是一个嗜好文学的法国妇人。她以为这个故事结束得太突兀,有修改的必要,便将这个意见告诉鲁特尔夫·尉司教授,但是他自己没有动笔去修改,却允许她修改,于是男爵夫人把《瑞士家庭鲁滨孙》译成法文,并加以扩充,于一八二四年出版。一八二六年,原来印行此书的奥利尔富士利公司以德文印行一种新版的《瑞士家庭鲁滨孙》,书内加入男爵夫人所增加的一部分。该公司于一八四一年、一八四四年、一八七四年、一八九五年,将此书屡次再版。由此看来,《瑞士家庭鲁滨孙》一书,是约翰·大卫·尉司所创作,由他儿子约翰·鲁特尔夫·尉司教授略加以整理印行,最后由蒙脱刘男爵夫人加以扩充译成法文。一八六八年,英国保罗夫X(Mrs.M.B.Baull)将它译成英文,一时风行英美各国。保罗夫人又是《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的译述者。现在这一册《瑞士家庭鲁滨孙》的中译本,是根据一本英文的节述本译的,原书存于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不幸的是,“一·二八”之变发生,编译所被毁,原书也同归于尽,节述者为谁,哪家公司出版,都不可考(因译稿上未附注原节述者及出版家姓名),这是我们十分引以为憾的。
二十一(1932)年十一月十七日 徐应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