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超有爱的大叔,再叙独具意趣的喵故事。
随着宠物在人们精神世界中的位置与日俱增,以宠物题材为主的随笔大受人们的喜爱。老猫编著的《喵了个咪(Ⅱ)》以猫喻人,让人们在休闲品书的过程中领会人生哲理,慢慢体会人生之乐趣。
本书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与幸福。包括夸张的拟人化对话、故事,也有古时猫的典故、小段。通篇诙谐幽默,令人捧腹。
一起来翻阅《喵了个咪(Ⅱ)》吧!
老猫编著的《喵了个咪(Ⅱ)》把猫写得妙趣横生,引人捧腹,猫的性格呼之欲出,仿佛一篇篇寓言,不仅有猫生活,还有猫社会,说的是猫道理,实际又是人道理。这里面有对猫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猫深刻的爱和依赖,有养猫的经验和常识,也有和猫厮混的快乐和幸福。
3
居然差一点儿就实现了。
转眼就是春节了。春节在家里狠宅了几天,宅得弹尽粮绝,这才意识到,要出去到超市买点儿米面油肉蛋奶了,否则要断粮了。
那天好像还挺冷,天阴着,我穿得倍儿厚实,晃悠着去开车。我的车停在房子后面的停车位里——就在距离汽车还有四五步的时候,我站住了。我这是看见谁了?
小黄正坐在我汽车前盖儿上,慢条斯理地梳理自己的毛儿。
嘿,这不是小黄吗?我的脸上立刻堆出笑容来,伸出一只手,慢慢地向它靠近。嘴里“嗨”、“喵”、“最近好吗”、“吃了没”……胡乱打着招呼。
小黄也立刻看到了我,愣住了:这怪蜀黍要干吗?
她依旧犹豫。这个时候,只需要她闻闻我的手指,熟悉下我的气味,然后接受一下我的抚摸,挠挠下巴什么的,就算认识了,就算彻底熟了。我把她带到哪儿去,她都会认。当初,我就是那么拐带抱抱的。
不认生。这是猫投奔新生活必需的素质。
可最终,也许是我笑得太突然,或者热情得太过分了,怀疑还是占了上风。小黄跳下了前盖,钻进了汽车底下。
我几乎是立刻跪下来,撅着屁股,头接近贴着地面,吃力地向小黄伸出手去。而小黄,就蹲在我将将够不着的地方,我向前一点儿,她后退一点儿,我不动,她也不动。
汽车已经顶到我的额头了,我无法再向前。而且我知道我的屁股正对着小区的主干道,已经有身后经过的汽车减速了,估计司机琢磨,这人在干吗呢?修车也得用千斤顶啊。
我想了想,决定回家拿把猫粮。大叔哄萝莉也不能空手,总得带点零食吧?
我立刻返回。我家就这点好,大米白面可以短缺,猫粮从来都是足的。
只是,等我小步碎捣、气喘吁吁地赶回来时,小黄已经不见了影踪。我左顾右盼,到处逡巡,还是找不见她。这一次,我又错过了。
老实说,我不可能准确地知道灰少对小黄的真实想法是什么,只是觉得他这次的行为与以往不同,由此推断出他似乎内心起了波澜。我觉得,灰少对待陌生猫咪的态度,向来是不通融、不接受的,我大嘴巴扇过去是常事,即便是女猫也是如此。这次如此上心,可能原因就是两个:一是真的看对眼儿了,二是因为总隔着玻璃门,有那么一点儿距离,距离就产生美: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但我又是一个随缘的人。我觉得这种事情一厢情愿也不行。我不能去找个捕猫笼把小黄抓回来,那不成了抢亲的恶霸地主了?谈感情也得随缘,当年把抱抱带回家,就是因为他亲人,而且在短时间里让我碰到好几次,这就是缘分。看看那些恋爱小说吧,男主角与女主角邂逅一次,就算心动,也成不了什么,关键是必须遇到第二次。第二次相遇是缘分的证明,比第一次重要多了。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让自己感觉不错的人,在地铁上,在飞机上,在停车场、商场或者街道上,但大多数都没有第二次。
灰少能不能和小黄在一起,也得随缘,隔着门聊天和眺望是一回事,在一起是另外一回事。
后来的一天,我在我们住的楼西侧的一个井盖旁边,发现了大碗的猫粮和大碗的水,这证明,外面跑的这些猫,是有好心人喂养的。于是我恍然大悟,难怪小黄最后不吃我的猫粮,因为不饿,所以她的警觉还是占了上风。
那一阵,住在这院子里的老杨姐姐还没有出国。她是我的朋友,家里有猫咪杨家宝、杨二黑和杨小乖的那位。我跟她认真探讨过小区里的猫。她说,这个小区一层有好些是没人住的,那些下沉式的花园,就成了猫的据点。但也有个古怪的现象,就是这些猫的警戒心特别强,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他们似乎很统一地不让人摸,不让人抱,人走到一定的距离了,他们撒腿就跑。遇到过个别不跑的,她抱回过几头,就是蛋挞蛋清蛋黄那堆蛋字辈儿的,后来都整理好了,交给别人收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宅猫生活。但剩下的大多数不亲人。
她的建议是:顺其自然吧。我也是这么想的,能撮合就撮合,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春节过后,一连好几天,小黄都没来。
灰少一直站在猫架上,跟个小雕像似的向外望着,从晨到昏,就算晚上开罐头,也只是过来匆匆吃上几口,然后又重回到猫架上,继续守望,这就是传说中的废寝忘食。
我能做的努力,就是在小花园里设置些障碍,比如在小黄离开的路线上——跳上有铁丝网的墙头那地方,放个花盆,或放个花洒小壶。我希望这些障碍,能让进了花园的小黄跳不上去,这样才可能让小黄留下来。
但小黄却一直没有再出现。我还琢磨呢,猫都是超出想象地聪明,别是在栏杆外一瞧,就发现了陷阱,干脆不进来了。那样,我就好心办坏事儿了。
P10-13
学习猫咪的生活态度
为什么喜欢和猫生活在一起?
这个问题不养猫的人是无法回答的。和猫厮混得时间长了,就知道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猫有着独特的生活态度。
猫的生活态度,最明显的一点,就是随遇而安。猫可能生活在荒野里、小区里、街道上,可能生活在富裕的家里或穷困的家里,也可能生活在高屋阔厦或者蜗居陋室。可是无论在哪里看见他们,都会觉得他们悠然自得。无论在什么环境下,他们都可以吃得香睡得着,成为风景的点缀,慵懒舒心,无比放松。即便没有舒适的条件,他们也能迅速找到让自己舒服起来的方法。可以这么说,猫就是为了追求享受而生的,他们可以找到安全和温暖的角落,可以把不适变成舒适。假如人伸过手去抚摸他们的脑门,他们立刻就会把下巴扬起来,如果挠挠他们的下巴,他们就会把胳膊抬起来。总之,他们想尽一切办法享受猫生,表达着自己的愿望。稍微有一点儿柔软之心的人,都会不吝自己的时间和感情,给他们陪伴,满足他们的欲望。
满足人的欲望殊为不易,哪怕这个人是爱人、是父母、是子女,但满足猫的欲望,可以说是举手之劳。他们没有过高的奢求,不一定非要高高的爬架和高档的玩具,他们只需要一个小球,一个小玩意儿,一个温暖安定的角落,就会很快乐。他们只需要偶尔的爱抚和足够的食物,就满足得不行,就开始自己的享受过程。
这不是人该好好学习的么?
猫的另外一个特征,就是无底线、有原则。如果猫接受了你,是非常愿意和人嬉闹玩耍的。无论你怎么揉捏,他都会无条件地接受,并且从心里对人信任和感激,各种露点与肉麻,毫无底线。但猫又是有原则的。他如果决定和你保持距离,那么就算使尽任何手段,都无法赢得猫心,你休想抓住他。有的猫选择了和人生活在一起,有的猫选择特立独行,不管怎样,他们都会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也都会认为自己的猫生是理想的、完美的。其实他们的要求并不多,安全、温暖,有饭吃、有的玩,就可以了。宅猫衣食无忧,更多的希望是有主人陪伴;流浪猫风雨兼程,喜欢的是自由自在。他们并不在意生活是悲苦还是宽裕,他们听从的是自己的内心所需。
一丝不苟,是猫表现得特别突出的生活态度。自己的地盘,自己要尽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别人休想踏进半步。谁当家谁做主,必须分出个高下,有时候,这种争斗要纠缠他们的一生。当然,如果有可能,猫是一定要梳理自己的毛发的,他们要花大把的时间,把身体弄得干干净净,精神焕发地去接受每一天的到来,这一点,恐怕人都无法做到。除非体力精力衰竭,或者过于颠沛流离,猫都会以最优雅的姿态见人。这种讲究,让猫成了一种高贵的动物。 很多人都认为,和猫相比,狗更喜欢和人交流。其实猫内心的柔软,比起狗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旦他的内心接受了你,那么他会真诚地关心你,在人情绪不好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猫都会第一时间到人的身边,依偎着人,逗人开心。他们在捕猎的时候,心里也会惦记着人,一有收获,往往第一时间把猎物叼到主人能看到的地方;他们甚至还喜欢分享,把自己的玩具拿来,希望主人和他们一起嬉戏。虽然很多东西是人不需要的,但这份真情,确实很打动人。
猫还是一种坚强的动物。从科学上来讲,他们忍受疼痛、忍饥挨饿、忍耐寒冷的能力,都比人要强上很多。不到极限时,猫咪从不叫苦,不会无病呻吟。即使身有病痛,他们也尽量不去麻烦人,尽量恪守着平时养成的生活习惯。和人相比,猫有着太多善良的一面,他们有时会把主人看成兄弟、孩子,尽量哄人开心,他们也会把主人看成精神上的支柱,希望主人不停地表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喜爱,希望得到主人的陪伴和鼓励。
想想看,如果一个人拥有以上这些性格特征,坚强而又柔软,物质上容易满足,精神上又高贵冷艳,再加上相貌可爱、乐观豁达,这将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人。可惜,这样的猫比比皆是,这样的人却凤毛麟角。所以说,人该向猫学习,最该学的是生活态度。其他如跳跃、捕猎、夜视等,就只好先自叹弗如、甘拜下风吧,有些本事,不是想学就能学到的。
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如果这个世界是猫做主的世界,人是被猫豢养的动物,猫与人之间的关系,会不会也达到这样的和谐?结论是不可能。以人的卑微、贪欲和计较,必然会被猫嫌弃。人与猫的精神世界,不在同一个次元,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猫也有着自己的性格弱点:一个是贪吃,一个是好奇。遇到食物,猫会毫不掩饰自己的口腹之欲,必奋勇争先;遇到自己没见过的陌生事物,猫也会忍不住一探究竟。这两个弱点,往往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让他们上当受骗或者走失,甚至被猫贩子抓走。
但这也怪不得猫。获取食物和探讨新鲜的事物,都是猫的本性,也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因为本性而遭遇不测,只能说明这个世界太阴暗、太复杂也太过严峻。在一个平和的环境中,即便是有食物链和弱肉强食的现象,这本性也不至于让人步步惊心,遇到危险的几率至少没有这么高。而那种被食物吸引的毫不掩饰的表情,那种好奇钻研的习性,也会变得生动可爱,惹人爱怜。一句话,这不是猫的错。
猫有太多的优点和魅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养猫的人都那么喜爱猫,而且越养越喜爱的原因。不厌其烦地爱抚和表扬,不厌其烦地炫耀和夸赞(其实各种吐槽,是夸赞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会觉得乐在其中,这正是因为猫值得人去爱,甚至值得人去学。如果条件允许,郡么每个家庭都应该有宠物,人会从中学会负责、宽容、忠诚和朴实,会获得许多身心的愉悦,会有无尽的快乐和依恋,生活也会就此变得美好得多。这一切,都是不养宠物的人所难以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