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三镇进入国际视野,始于清初,19世中叶以后,随着“开埠”的展开,武汉日益国际化,此时恰值摄影技术开始普及之际,来华西方列国人士将摄影镜头聚焦武汉,清末民国此地的风景名胜、社会风情、政治事变、工商业成就、市政街坊建置、各阶层人芸芸众生的形态,皆在照片中定格,留下与文字记述相印证、又是文字记述所难以表达的形象文献。 作者陈勇多年来倾力搜集武汉地方史图象资料,广涉列国,数以几千计。著名学者冯天瑜先生和他一起合力反复梳理,精选近五百幅图片,按历史次序编成前后相贯的七章,遂成一部外人拍摄的晚清民国武汉影像集,展示出国际视野下的近代大武汉的若干侧面。《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影像(1838-1938)》所涉历史过程,依次为汉口开埠—湖北新政—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围绕这些重要节点,本书编入了一系列或细致入微、或宏阔壮丽的图象。
赏西传精美影像,看百年大武汉风云。
武汉三镇进入国际视野,始于清初,17世纪中叶,西方人已绘制汉口地图。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开埠”的展开,武汉日益国际化,此时正值摄影技术开始普及,来华西方人士将摄影镜头聚焦武汉,风景名胜、社会风情、政治事变、工商业成就、市政街坊、芸芸众生,皆在照片中定格,留下与文字记述相印证、又是文字记述所难以表达的形象文献。百余年来外人关于武汉的摄影,陆续在列国的书刊发表,并被邮政、商标所采用,流散于国外,对于中国人而言,至今处于”藏在深闺无人知“状态。
作者陈勇多年来倾力搜集武汉图像资料,广涉列国,数以几千计。《国际视野下的大武汉影像(1838-1938)》围绕汉口开埠一湖北新政一辛亥革命一国民革命一抗日战争这些重要时代主题,精选近五百幅图片,编成前后相贯的七章,展示出国际视野下的近代大武汉的若干侧面,遂成一部西方人拍摄的晚清民国武汉影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