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羊城学术文库
分类
作者 郑焕钊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郑焕钊著的《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去探讨梁启超的观点如何作为一种启蒙方式影响到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并找到了梁启超话语的传统来源和演化逻辑,找出梁启超的文学启蒙话语是实现中国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成为启蒙话语的历史中介。在书中,作者重视概念的阐释,缓缓拨开对“启蒙”话语的误读,纠正“启蒙”话语外来说的偏颇,并进一步追溯到古典“诗教”传统如何成为梁启超文学启蒙的精神资源。以此为基础,他进而讨论了梁启超的小说理论话语形态、报刊问题变革实践和“中国文学”观念建构三者对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发生学意义,从而揭示了梁启超对中国现代诗学传统的现代意义。

内容推荐

《诗教传统的历史中介(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着重研究梁启超“新民”文学启蒙的理论和实践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之间的发生学关系。作者郑焕钊从梁启超政治启蒙的整体文化视野出发,探讨其以文学作为启蒙方式的话语逻辑、话语形态、话语内涵和话语价值导向,是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发生的,旨在揭示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内在的“教化”逻辑,并确认梁启超文学启蒙话语作为古典“诗教”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中介的重要意义。作者认为:梁启超的“新民”文学启蒙话语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启蒙话语的基本模式,这在中国古今知识转型中具有范式意义;但是这种范式转换却不是对传统的“断裂”,而是传统士人“教化”逻辑及其对应的古典“诗教”观念的现代言说;建立一套重新言说传统的范式,正是梁启超对于中国现代审美话语的贡献。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启蒙”概念的本源与中国现代的误读

 一 “启蒙”外来说及其“断裂”语境

 二 中国传统的“启蒙”概念

 三 西方现代的Enlightenment概念

 四 中国现代“启蒙”概念外来说的质疑与辨析

 五 “启蒙”话语的现代误读

第二章 梁启超的“新民”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逻辑建立

 一 梁启超的“新民”与中国现代“启蒙”误读的发生

 二 士人危机与“中等社会”: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文化启蒙主体的建立

 三 公共空间的政治激情与“在野美俗”

 四 “欧西新意境”的“借光”与“宗经”思维的现代幽灵

 五 “诗教”传统与梁启超文学启蒙的精神资源

第三章 梁启超的小说理论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话语形态

 一 “历史人格者”与群体心理

 二 报刊启蒙与小说理论的激情

 三 中层启蒙与政治小说的提出

 四 对梁启超启蒙小说理论的反思与评价

 五 “小说界”:“诗可以群”的现代重构

第四章 梁启超的“中国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国族内涵

 一 知识普及:晚晴小说地位凸显的实用思潮背景

 二 “国民”与“中国小说”: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小说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性

 三 “新小说”认同建构的两种途径

 四 从“中国小说”到“中国文学”:小说总体性视野下的“中国文学”范式的确立

 五 充满裂缝的“中国文学”

 六 “中国文学”与“文学经同”

第五章 梁启超的报章启蒙与中国现代文学启蒙的雅俗之辨

 一 报章启蒙与梁启超的文体思想

 二 近代雅俗之辨(一):文体“雅正”与正统/异端

 三 近代雅俗之辨(二):文体“夷夏”与抵制东瀛文体

 四 近代雅俗之辨(三):文体“新旧”与融合困境

 五 另一种“雅”:梁启超文体变革的精英性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大陆(含部分台湾)梁启超学位论文题目索引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