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上课记(2)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小妮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90后的芳华。

王小妮著的《上课记(2)》讲述了2011年至2017年,跨度7年,对90后大学生从茫然求学到工作就业的细节化呈现。

被谴责“玩物丧志”“脑残”,他们无力反驳却又早已历尽沧桑,其中的惊悚苦楚只能自己领会,很多残酷,很少幸福。

一个是要多强大有多强大的社会,另一个是渺小的孤零零的他自己,但90后们依然充满热情并默默行动着,他们需要被知道。

他们一直被关注着,在独属于自己的一隅发光发热。

内容推荐

王小妮著的《上课记(2)》收录了2011年和2012年的“上课记”,还有这两年来的学生作业和信件文章选。借着这次出版的机会,作者还增补了一篇后记,即“去毕节看清山”。

王小妮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冷静、理性、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学生们的大学生活,以及他们毕业后的成长。同时她也是一个倾听者,学生们都信任她,愿意主动向她倾诉,而她也乐意倾听并忠实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除了记录他们的理想、迷茫、激情、无奈、委屈和愤怒,她还注重了解学生们的成长环境和工作环境,深入挖掘这些现状背后的原因,并给予他们一定的理解、尊重和支持。所以,从整体上看,《上课记2》中的观察和思考更为冷静和内敛,作者对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种种多了一层理解和悲凉。

目录

2011年上课记

 “吃货”的青春

 关爱

 微博世界

 多本书的传递

 我们身上的暴戾

 海子的课和他们的家乡

 新课和教学相长

 托付

2012年上课记——你赢了我,未必赢得了他们

 我们的存在感

 乡土

 世界

 障碍即生活

 事件

 尺度

 贫寒的影响

 妍的故事

 岩的故事

 夏的故事

 彩霞的故事

 晏子的故事

 两个乡村老师

 90后不是个概念

 退却

附录

 附录1 2011年学生作业选

 附录2 2012年学生信件文章选

去毕节看清山(代后记)

试读章节

“吃货”的青春

1.生命感

别人喊90后“脑残”,而他们自称“孩纸们”,这三个字给我的直觉是:孱弱像纸,一捅就破。每次去上课,跟随他们浩浩荡荡,涌满从学生宿舍到教学楼的道路。习惯了到教室门口停顿一下,里面电风扇轰轰轰当头疯转,每次进门都忍不住想“磨刀霍霍向少年”。

少年们这时候在干吗?一进教室最先见到的场景是吃零食,前几年没这么明显。一个女生告诉我:“老师,到了我们90后,每隔两年就是又一代。”这么说他们是最被催命的一代。按两年一代算,从美国人何伟写《江城》到今天,大学生已经天翻地覆了六七代,眼前的正是“吃货”一代。

曾经带着偏见,以为“蛀书虫”总比“吃货”听起来更舒服更积极向上吧,“吃货”相当于最后的投降,退回动物本能。看看中国的大中小各级学校已经成了垃圾食品集散地,害人和被害的“共荣圈”。

真想问他们,能不能稍稍“高尚”一点,不要自称“吃货”吧,直到有同学在微博私信里告诉我:“老师,告诉您我为什么是吃货,除了好吃的真的美味,现在我愈发觉得,什么都不可靠,人心更不可靠,只有吃到肚里的东西才可靠,但现在吃的也不可靠了,呵呵。”这话在一瞬间帮我找到了我和“吃货”们之间的共同点。

饥饿让人吃东西,空虚也让人吃东西,这些小生命是需要“经过”吃的过程,得以获得饱满充实的质感,比起其他,只有“吃”这个最本能的行为使他们感到生命的安全可控,由“吃饱”获得自己的最后藏身处。

开学没几天就是教师节,收到一件可爱的礼物:写有“生于九十年代”的搪瓷水杯。很怀旧的款式,他们用班费买的,我回送他们一本三联版的《七十年代》。

和我上大学时候相比,现在的“吃货”们更敢于直接表达自己。教室一角,几个同学议论军训。一个女生认为军训很好,她的集体意识和身体都在军训时得到锻炼。一个男生马上反驳:“这个我不同意。”另一个女生也急于插话参与辩论。

刚开学是军训季,有人困惑:有次看到大一的孩子们整齐地走正步,竟然看呆了,仿佛有什么安全感在里面。

有人说:折腾人、摧毁人的工具中,军训是最轻量级的,大学里人踩人才是最可怕的。

有人质疑一门课,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说:在战场上,要杀人如麻,决不手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这才是好将军!!!骇然了我……要这么豪放么……

北大学生齐唱“化学歌”竟然没一个笑场,我很奇怪,他们的解释是:无数次排练,对唱什么歌词早没感觉了,就是唱呗,说不定唱好了将来有好处呢。

对于教育体制,有同学说:有时觉得,千万学生都像被囚禁在玻璃器皿中安静的孩子……出口在哪里?我们心里没有底,四周都是看不见但摸得着的铜墙铁壁。可当我们从梦想的执念中探出头来,学会迎合这世界欲求的目光时,是真的成长还是内心的退化和损坏?(P1-3)

后记

去毕节看清山

1.缘起

几年前,在微博上认识了一个湖北的女孩,她大学毕业后回了小时候读书的小学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曾经收到她发来家乡下雪的照片:下课了,孩子们在雪地里扔雪球。

我很想知道一个千辛万苦走出来的人怎么样再返回去,回到自己读书的地方给另一群孩子做老师。拖拖拉拉没动身,直到收到她的私信说,她决定辞了乡村教师去上海另谋生路,家人强烈反对,很快,她顶着压力去上海了。也就是在那段时间,听说从海南大学毕业的我曾经的学生清山回家乡做老师了,当时正写《上课记》再版的序言,其中有这么一段:非常想找到更多的同学,比如回老家贵州毕节当了乡村中学老师的赵清山,很想知道他的学校附近是不是像他当年作业里写的,真的有一棵香飘全镇的桂花树。

没能一下子找到清山的联络方式,就放下了,拖了快一年,等联系到他,已经是2017年的暑假,赶紧约定9月一开学就去看他。

前文有写到清山,他有一张方脸,大眼睛,总是笑呵呵的,总比别人早到教室,默默坐在前排。因为曾经在1999年,我去过深圳对口扶贫的贵州毕节织金县访问从深圳去支教的老师,对毕节乡下有一点了解,课后,和清山聊过对乡村学校和贵州毕节的印象,比如吃折耳根能上瘾。

我知道他1990年出生,父亲是白族,母亲是彝族,他上面好几个姐姐,他父母好不容易才得到他这个男孩。

大一的时候说梦想,清山的梦想是将来在贵州老家有个院子,院子中心有一棵桂花树,一定要是桂花树,一开花,周围的人们都能闻到香,他就想坐在这喷香的树下,有一把椅子,坐着看书……

早早订票,早早把航班告诉清山,他说他来接我。

2.在乡下有两辆车的清山

在毕节飞雄机场的人流车流里,我想象着清山会怎么出现,估计得租一辆专门在乡间跑的营运车,听说从机场到他学校有70公里路程,汽车得走两小时。

一辆白色越野车靠得很近,有点意外,清山从驾驶员位置探出头来朝我笑呢,而抢着下车帮我拿包的是个相当麻利的女孩。

赵清山的外貌几乎没变,还是笑呵呵的。事实上,细看才会发觉,毕业三年了,他的变化不小,更结实更镇定,是个成熟的大人了,时间就是中国孩子的成人礼。

帮我拿东西的是清山的妻子杜老师,她和清山都是毕节大方县当地人,2014年她从贵州师范大学毕业,同样回乡,在另一所乡村小学当老师。城市有城市的孤陋寡闻,大多年轻人毕业后想方设法在大城市就业,很少听说回家乡的,真到了乡下,发现选择这条路的并不是一个两个。

偏远的乡村没有交通工具非常不方便,他们贷款买了这辆能跑些山路的车,方便的同时,也背上了贷款的负担。

得说说乡下的车。在毕节下面的县城和小镇经常遇见露天卖车场,好像特别鼓励人们买车。大域市堵车,没想到乡下也堵,赶场的日子,小镇中心拥挤得很,很难找到停车位。车辆、行人、牲畜走的是同一条路,汽车显得最霸道,长声鸣笛,尘土四起。

清山他们有两部车,越野车和摩托车,坑洼颠簸又拥堵的乡村道路,骑摩托车去赶场或者去偏远的乡下学校才更方便。

……

来这么远究竟想做什么和能做什么,在动了去毕节这念头的前后,都没有细想过,但是如果这次不去毕节,我会越来越想知道清山和像清山一样的年轻人究竟为什么会回乡做教师,我的学生一般都知道我总是希望他们走得越远越好。现在,我开始理解清山了。

在别人理解的穷乡僻壤,清山做的都是日常小事,没任何惊天动地的,但是真实和实际,顺应他的个人需求,也顺应他的妻子、父母、同事、学生和乡邻,哪怕他将来选择做其他事情,离开家乡去另外的地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读过一些书见过一些世面的年轻人,他的言行举止没有背离他逐渐坚定起来的内心,他能在自己的选择里看见可期待的未来,就是好的,合情理的。

2017年10月31日

补后记:

毕节回来后一星期,在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新生座谈会上,遇见一个从毕节威宁县刚考上来的男生,很普通但很礼貌。随后的10月,在广州方所书店关于《上课记》的交流会上,意外见到我的一个学生,过去三年,他分别去过三个大洲教汉语,还有一个为追求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家乡学校到东莞做老师的年轻人。

从他们那儿再次感到一个人的身体力行可能焕发出多少意想不到,而一丝一毫的付出都可能被感知被效仿被扩张,尽管一个人的力量极渺小。

得感谢从2005年到2012年那些零星的碎片,学会说呢过的笔记和邮件,胡乱标在各种地方的记录,使《上课记》和《上课记2》保留住了那些原始的语言感觉和状态,连我这个收集者现在再看都会重新发觉生动和真切。

2017年11月8日

书评(媒体评论)

在一个喧嚣的时代,没有人会如此使用教学听诊器,静静地倾听那些年轻心脏的跳动,看到“在生活的角落里,每一个孩子都在发光”。她如此耐心而友善地对待他们,感受他们的疼痛、喜悦、忧虑和希望。这是一种充满细节的教育。良好的教育,必须具备这样的细节。

——朱大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23: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