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武等著的《我所知道的冯玉祥》以弥足珍贵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从政治逸事、军队建设、日常生活等角度,再现了冯玉祥将军护国爱民,戎马生涯的一生。本书内容翔实,感情真挚,对研究冯玉祥及相关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书名 |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张宣武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宣武等著的《我所知道的冯玉祥》以弥足珍贵的“三亲”(即亲历、亲见、亲闻)史料,从政治逸事、军队建设、日常生活等角度,再现了冯玉祥将军护国爱民,戎马生涯的一生。本书内容翔实,感情真挚,对研究冯玉祥及相关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内容推荐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我国北方的军事集团,尔后走上了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蜕变之路。他治军有方,又爱兵如子;身居高位,仍葆平民本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走呼告,为求抗战胜利而殚精竭虑。张宣武等著的《我所知道的冯玉祥》讲述了冯玉祥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护国爱民的毕生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 目录 第1章 布衣将军 戎马一生 平民将军的一生 随从冯玉祥麾下十一年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西北军见闻 西北军十年 冯玉祥逸闻 亲见冯将军 第2章 恩威并施 以教治军 爱军如命,爱兵如子 多管齐下,从严治军 官兵一致,不忘初心 多方考察,审慎用人 恩威并施的带兵艺术 第3章 辗转奔波 不忘忧国 在开封除旧布新 在晓庄创办教育 在河南大兴建设 游胶东视察海防 游临汝考察国防 在重庆针砭时弊 在威远发动献金 在江津募捐抗日 第4章 长者情怀 永葆本色 冯玉祥的日常生活 读书记 在冯玉祥将军身边 避居峪道河 将军送我去读书 冯玉祥买灯盏 合川巧献金 忆先生二三事 读家父《自寿诗》想起 试读章节 在泰山 1932年一·二八上海抗战军兴,以蒋介石为首的军政人员主和,与日军订立了《淞沪停战协定》,战事遂告结束。冯是主战派,但孤掌难鸣,其志未遂,不愿留在南京,准备仍回山西晋祠韬光养晦。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原是冯的部下,与冯有着几十年的患难之交,韩虽于1929年背叛冯,投靠蒋介石,而对冯的恩情不能忘怀;加之韩虽然投靠了蒋介石,但又不愿受其挟制,想要独霸山东。当他听到冯要回山西的消息后,遂想拥冯以自重,并借此以弥补叛冯的愆尤,于是,亲率钢甲火车前往徐州迎接冯。就这样,冯上了泰山,住在普照寺。 1933年长城抗战时,冯和吉鸿昌、方振武、任应岐等将领,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并和日军作战,取得不小胜利。但蒋介石同日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并同日军一起,派出大军进逼冯,要求他解散民众抗日同盟军,且将吉鸿昌、方振武、任应岐等加以杀害。韩短榘再次亲率钢甲火车,第二次把冯迎上泰山。 冯在泰山时,担任警卫的有一个手枪团。这个手枪团都是跟随冯多年而不愿离开冯的各级军官所组成。他们的粮饷,是由韩复榘和宋哲元分别承担的。这个手枪团,日常除操课训练外,冯经常领导着他们从事生产建设。普照寺位于泰山南麓,寺前是一片乱石岗,冯就把那一片上百亩的乱石岗开成一个林果园,聘请专家指导,引进良种,栽种苹果。泰山出产苹果,即从此始。泰安的“金帅”苹果,誉满中外,大量出口。 泰山有三溪,普照寺的西侧是西溪,西溪之西有疗养院、休养所、医院等许多机关,只因隔着一条溪沟,交通极不方便。于是冯督饬着他的手枪团,在那里修建了一座坚固耐久的石础铁架桥,冯亲笔题字镌石,取名为“大众桥”。这座桥,不仅便利了交通,而且如今成了泰山上的一个古迹名胜了。 冯虽然避开尘嚣,居住山寺,但南来北往路过泰安的军政要员,登山拜访冯并顺便游览一下泰山景色者,还是颇不乏人。有一天,铁道部部长、太子孙科,前来看望冯,冯亲自导游,从上午10点一直游览到下午4点,当然既不是骑马,也不是坐轿,更非乘车,只是步行,把孙科累得直不起腰来,满头大汗,渴得口内生烟,饿得头晕眼花。回到普照寺,先喝点茶水,歇息了一会,开饭了,都是不冷不热的小米绿豆稀饭,掀开笼格,便是冒着热气的棒子面窝窝头和一盆清汤豆腐白菜。孙科馋涎欲滴,喝着小米粥比牛奶还香甜,吃着窝窝头比面包夹火腿还好吃,就着白菜豆腐比山珍海味还要鲜。于是孙科狼吞虎咽地喝了两大碗稀饭,吃了两个大窝窝,豆腐白菜连汤都喝了。冯还一个劲地介绍说:“泰山有三美,白菜、豆腐、水。”孙科吃饱喝足之后说:“冯先生的饭菜太好了!今天这顿饭,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吃得这么多,这么饱。我在南京,成天吃的是西餐、大菜,鸡鸭燕翅,可是每餐吃的数量,不及今天这顿饭的十分之一,这是怎么回事呢?”冯说:“你在南京养尊处优,一天到晚坐着躺着,一动就是汽车,一步也没走过,一天吃上五六顿饭,上顿饭还在喉咙眼里,下顿饭又端上来了,根本不饿。再好的饭菜,一看就腻,怎么能吃得下呢?饥者甘食,渴者甘饮;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此之谓乎?” P42-43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