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生活与世界文明完全改观。我们可以这么说,瓦特是现代文明的大恩人!
松鹰所著的《瓦特》以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瓦特精彩的人生画卷,书中随处出现的精美生动的插图,乃是以图辅文,借以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传记文后,附有简单的生平简历,让青少年读者能够从中再度温习名人的重要事迹。
| 书名 | 瓦特/科学巨人的故事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松鹰 |
| 出版社 | 希望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生活与世界文明完全改观。我们可以这么说,瓦特是现代文明的大恩人! 松鹰所著的《瓦特》以人物的历史轨迹为骨架,以生动的故事为血肉,勾勒出瓦特精彩的人生画卷,书中随处出现的精美生动的插图,乃是以图辅文,借以达到图文并茂的目的。传记文后,附有简单的生平简历,让青少年读者能够从中再度温习名人的重要事迹。 内容推荐 《科学巨人的故事》是一套由著名传记作家松鹰撰写的科学家的故事,能满足学生学习知识、了解科学的需求。松鹰的文风特色是用房龙的笔触,将知识性、文学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讲述科学家的精彩故事,传递科学精神,勉励青少年热爱科学、献身科学。 本册为《瓦特》,瓦特是一个英国工匠的儿子,他自幼体弱多病,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教育,但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那个流传甚广的“瓦特和开水壶的故事”,就像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一样至今脍炙人口。瓦特靠勤奋刻苦,自学成才,从一个钟表学徒起步,成长为杰出的发明家和科学家。 瓦特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的成才之路能给人许多启迪…… 目录 木匠的儿子 体弱多病的童年 我也要像牛顿一样 与众不同的学生 瓦特和开水壶的故事 学徒生涯 家遭变故 赴伦敦学艺 行规森严 天道酬勤 大学里的店铺 初试牛刀 贵人迪克相助 能工巧匠 与纽币斗门泵的市几缘 投身蒸汔机的发明 先行者们 找到纽币斗门泵的命门 瓦特的灵感 独立的冷凝器 发明家与实业家 发明家的圃境 台伙人罗伯克 实业家博尔顿 绝路逢生 走向市场 移师伯明翰 首次亮相 征战康沃尔矿区 助手默多克 蒸汽时代 改进再改进 披荆斩棘 轮船与火车 工业革命 烈士暮年 学术明灯“月亮社” 财富与荣誉 阁楼里的发明家 附:瓦特生平简历 试读章节 体弱多病的童年 在苏格兰西部的克莱德河畔,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古城格拉斯哥。它是苏格兰第一大城市和最大的商港。这里既有航运之便,又盛产煤和铁,所以很早便成为一座工业重镇和外贸商埠,造船业也很发达。 从格拉斯哥出发,沿着克莱德河向西,经过30千米的路程便可到达河口地区。克莱德河在这里注入克莱德湾。在宽阔的克莱德河口南岸,有一座名叫格里诺克的小城,人口只有几千户。格里诺克地处河口地带,可以停泊吃水较深的大船,因此成为格拉斯哥的一个辅助港口。当地的居民大都在海港和造船厂干活,生活虽然不算富裕,日子还能过得去。 1736年1月19日,瓦特就诞生在格里诺克小城的一个工匠家里。 父亲詹姆斯·瓦特是一个技术熟练的造船工,不仅木匠手艺娴熟,还善于搞经营。他的经营范围广泛,除了造船和制作木器家具之外,还承包土木建筑、房屋修缮工程,并做些杂货买卖。他还与人合股置办了几艘船只,从事远洋货运业务。 瓦特的祖籍并不是格里诺克,而在遥远的苏格兰东海岸阿伯丁市。瓦特的祖父名叫托马斯·瓦特,年轻时为了躲避保皇党的迫害,逃到格里诺克附近的小渔村卡茨代克避难,并在这里娶妻生子,定居下来。托马斯·瓦特在当地的学校当数学老师,由于他学识渊博,又勤恳敬业,很受学生们爱戴。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他还先后开设了工程勘测和航海技术等课程,为格里诺克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由于这些贡献,托弓斯·瓦特在当地颇受尊敬,老年时被选为地方教会会议长老。所谓教会会议长老不仅是个宗教职位,还兼有行政长官之责,当地的市政管理、刑事审判、学校教育等事项都在长老的掌管之下。托马斯·瓦特活了92岁,尽享天年,成为格拉斯哥地区时代变革的见证人。 托马斯·瓦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约翰·瓦特是一名优秀的土地测量师,曾主持对克莱德河的首次勘测,为后来克莱德河疏浚改造工程有所贡献。小儿子詹姆斯·瓦特(也就是瓦特的父亲)生于1698年,从小就爱动脑筋,手也特别灵巧,很讨父母的喜爱。詹姆斯在念完中学以后,便被父亲送到一位造船工匠那里当学徒。造船工的收入很高,在当时是很让人羡慕的职业。 詹姆斯学徒期满出师后,在格里诺克开设了一家小工厂。他的事业一帆风顺,人到中年便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当地一名绅士和成功人士。他曾担任过格里诺克的市参议员,还一度被推选担任市长。这表明,瓦特家族在当地算是比较显赫的了。詹姆斯30岁时爱上了一位出身高贵的姑娘艾格尼丝·莫尔海德,同她喜结连理。莫尔海德家族是苏格兰一个古老的名门望族,地位显赫,人脉很广。艾格尼丝比詹姆斯小3岁,结婚以后成为丈夫的贤内助。詹姆斯结婚时,父亲托马斯分给他一份财产,作为成家立业的资本。 詹姆斯用这笔钱,在格里诺克城威廉街的码头附近买了一所房子。这所房子的后院,连着宽阔的克莱德河。詹姆斯在这片空地上,建起了他的木工和造船作坊。詹姆斯的事业和家庭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736年1月19日,瓦特就出生在威廉街的这所房子里。 “听说了吗?瓦特先生的太太又生了个男孩儿。”造船工的老婆们议论着。 “你见过了吗?长得什么模样?”有人好奇地问。 “哎,又瘦又小,就像只剥了皮的兔子。” “这个恐怕又养不活了。” 艾格尼丝和詹姆斯结婚后已生过五个孩子,但生下来不久都夭折了。瓦特是他们的第六个孩子。邻里们都很同情这位母亲。 “真可怜呀……”大家直叹息。 在威廉街的家里,艾格尼丝瞅着襁褓里瘦弱的小瓦特,眼里含着万般的怜爱。“不能再失去这个宝贝儿子了!”她祈求上帝傈佑,让这个小生命存活下来,长大成人。詹姆斯对新生的儿子也充满疼爱。每当下班回到家里,他总会抱起小瓦特把他高高举起:“宝贝儿子,要健康长大哦。” 小瓦特两手在空中舞动,嘴里发出呀呀的声音。 “看你,这会把孩子吓着的!”艾格尼丝嗔怪丈夫。 “不会的,你看这小家伙,还咯咯地笑呢。” 艾格尼丝定睛细看,小瓦特咧着小嘴,果然在笑。霎时间,她感到莫大的慰藉和感动。 “亲爱的,在教堂里注册时就用你的名字给孩子取名吧!” P3-5 序言 世界因他们而精彩 这套《科学巨人的故事》(第二辑)总共10本,撰写了14位科学巨人的传记故事。他们是居里夫人、诺贝尔、瓦特、斯蒂芬孙、富尔顿、福特、莱特兄弟、麦克斯韦、马可尼、莫尔斯、贝尔、贝尔德和爱迪生。 居里夫人,这位伟大女性发现的镭为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她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化学两个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成为第一个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诺贝尔,这位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奖的创立者,他一生钟情炸药,却厌恶战争,憧憬和平。他创设的诺贝尔奖,成为世界各国精英们追求的梦想。 瓦特,这个英国工匠的儿子,他发明的蒸汽机带动了工业革命,使人类的生活和世界文明完全改观。“它(蒸汽机)武装了人类,使人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在瓦特蒸汽机的带动下,矿工出身的斯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开辟了全球铁路运输事业;自学成才的工程师富尔顿,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机轮船,为世界航海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福特,这个农民出身的汽车大王,他的T型汽车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奇迹,正是他“为世界装上了轮子”,使汽车从奢侈品变成大众化的交通工具。莱特兄弟,这两个想征服蓝天的美国大男孩,历尽挫折,亲密合作,最终实现了人类飞行的梦想。 因为他们,人类可以乘着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在陆地上奔驰,在海洋里畅游,在天空中翱翔。人类的生活变得便捷了。 麦克斯韦,这位可与牛顿、爱因斯坦齐名的英国物理学大师,他创立的电磁理论,天才地预见了电磁波,为后来无线电的诞生和发展开辟了道路,被誉为“电波之父”。我们今天生活在电波世界中,电视、广播、无线电通信、导航、遥控、遥测、雷达等现代新技术,都受惠于他的贡献。意大利青年马可尼,后来居上,成功地实现了用电波传递信息,成为举世闻名的无线电发明家。 莫尔斯,这位美国画家41岁时因受科普演讲的鼓舞,半路改行研究电报,后来竟创造奇迹,获得成功。他的发明,揭开了人类通信史上崭新的一页。有意思的是,追寻着他的足迹,苏格兰青年贝尔发明了电话,使人类“顺风耳”的梦想成真;另一个苏格兰青年贝尔德,发明了电视,让“千里眼”也变成现实。和贝尔同岁的爱迪生,这位家喻户晓的发明大王,他的留声机、电灯、蓄电池、电影放映机等上千项发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正是他的发明,让光明常驻人间。 这14位科学巨人的成才道路和创业经历,坎坷曲折,多姿多彩。他们的高尚品格和精神风貌,能给人许多启迪。如贝尔发明的电话改变了世界,但他却从不以电话发明家自居,一生致力聋哑儿童的教育。莫尔斯、马可尼、贝尔德都是业余电子爱好者,但是他们敢想敢干,善于吸取前人的经验,最后脱颖而出,摘取了发明的桂冠。爱迪生一生从未停止过发明。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居里夫人热爱祖国,一生淡泊名利,倾其毕生精力从事放射性研究,并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重温他们的故事,倍感亲切,深受鼓舞。他们那种为人类造福的理想,那种敢于创新的精神,那种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毅力,将永远激励后人。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们发明的火车、轮船、汽车、飞机和电灯、电报、电话、无线电、电视,世界将不再精彩。 让我们向这些科学巨人们致敬! 松鹰 2014年2月18日于成都兀岭书房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