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诚、桐山成人创作的《十字路口in their cases》原本是由日本动画导演新海诚为日本Z补习社制作的动画广告,后来由新晋作家桐山成人改编成十万字的青春校园小说在日本出版。场景的重合、情感的渲染,以及结尾的留白是新海诚作品的特点,耐人寻味。而作者将原作中的这三点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出来,在此的基础上还增强了故事的叙述性,将故事一点一滴地娓娓道来。
文中描写了备考生的备考时光,也有主人公周围朋友之间的友情,以及家人之间的亲情。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沁人心脾的感人力量。而在阅读中,读者会发现暗藏在文中将天涯海角的男女主人公牵连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深感喜悦——他们都接受Z补习班的函授教育;他们看过同样的风景;他们的愿望是如此相近……而故事最后,止于两个主人公的不期而遇,首次的交谈没有太多的内容,二人心灵相通的事实却不言而喻。结尾的留白,给予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以及憧憬,引人入胜。
新海诚、桐山成人创作的《十字路口》以大学入学考试为题材,讲述了住在连补习班都没有的小岛上的女高中生海帆,对未来感到迷茫,最终决定了前进方向,奋发备考;以及对自幼儿时便离开的父亲抱有仰慕之情的的东京男高中生翔太,憧憬着像父亲一样奔赴远方而努力考取父亲母校——不知从何时起,两人的人生发生了微妙的交集。在天涯海角的两人,有着不尽相同却意外相似的经历。而将两人联系起来的点点滴滴,最终促成了他们最后的相遇。站在两个不同十字路口的人,最后却因为大学入学考试这一机缘他们脚下的路重合了……
“嗯……”
……不过是场电影而已,去看不就好了?
我确实很想看那部电影,也挺想吃烤薄饼的,而且桃谷同学人也不坏。
“那就先这样,回头见喽。”
桃谷同学就这么面带坚强的笑容离开了。老好人到这分儿上,不由得让人心生同情。
不行,不能让桃谷同学就这么离开。我得告诉他,我得告诉桃谷同学——
“桃谷同学。”
“嗯?”
听到我的呼唤声,桃谷同学打了个激灵,扭过头来。因为失望而沉郁的双眸此刻又闪烁着些许希望的光芒。我望着他的眼睛,说道:
“周末的保健委员会议改为明天午休时问举行了。”
“呃?”
“……可别忘记了,要来参加哦。”
“会议……”
或许现在并非传达会议改期的最佳时机,恐怕也从未有哪位保健委员会带着如此伤感的表情聆听事务联络吧。
但是,但是,明天就要开会了。
所以还是尽早通知他比较好……
“我知道啦。那么,明天见……”
桃谷同学耷拉着肩膀重新迈开步子,不知何时笑意已经从他脸上褪去。
对不起,桃谷同学。
该怎么说呢……真对不起,我就是这德行。
×
“什么,你拒绝了?”
离开学校后,我一如既往地推着自行车行走在铺满了黄昏色彩的下坡路上,而千寻则毫不客气地坐上后座,开始大声嚷嚷。
“为什么啊?”
她身材虽娇小,嗓门之大却是不输给他人。
“为什么?也只能这样了吧?下来,你好重。”
“什么叫‘只能这样了’?”
见我将自行车倾斜向一边,千寻摇晃着马尾辫跳下车来。
“海帆,你说过想看那部电影的哦,而且也说过想吃烤薄饼来着。”
她指着我如此说道。
“……果然是你告诉他的吗?”
在这之前我几乎没和桃谷同学说过话,他却对我的个人喜好了如指掌。
“没错哦,唉,难得我帮你牵线搭桥!”
千寻完全不以为意地挺胸说道。
“牵什么线啊,你能不能别随便泄露他人的隐私?” “抱歉呢,海帆,主要是桃谷同学一直求我们告诉他。”
我正寻思着要不要对千寻施诅咒以报复的时候,背后突然传来了道歉声。
“咦,万结也是共犯吗?”
我扭过头去,发现那个本来有点眼角下垂的双马尾少女此刻愈发低垂着双目,她在面前合十双手跟我赔不是。
“是、是的,我想你俩都是保健委员,说不定挺般配的。难道说海帆你和桃谷同学合不来?真的很抱歉。”
“不,倒也不是和他合不来……” ,
连万结都露出这种表情,我也无话可说了。万结和精力充沛但粗枝大叶的千寻不同,不论何时何地她都懂得为朋友着想,也从不与人起争执。打从高中入学开始这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而我们之间的友谊,便是靠着这样奇妙的平衡维系着。
“啊——唉,可我还是觉得好可惜呢。我想看电影啊,也想吃烤薄饼啊。那男生不是挺帅的吗,干吗非得拒绝呢?”
千寻掰着手指,对我投来非难的视线。
“……我当然有拒绝的原因啊。”
“原因?什么原因?”
我的自言自语没能逃过千寻的顺风耳。
“啊,没有啦,只是……”
“怎么了,海帆?你果然和桃谷同学合不来吗?”
感谢各位读完本书。我是作者桐山成人。
这是我首次对其他作品进行小说改编,可谓受益匪浅。
最开始接到这个企划案的时候我还在想:居然要把120秒的cM改编成整整一本书的故事?!不由得有些头疼。然而在企划进行的过程中,《十字路口》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渐渐膨胀,写起来也愈发得心应手。新海导,z补习班,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本作的主题是考大学。
正因为如此,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也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身为重考生的时代。
高三的时候,我胸无大志,也没怎么好好念书,就随波逐流地参加了好几所大学的入学考试。当然,全都落榜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明明没怎么用功,落榜之后自己还消沉了好一阵子。
次年,身为重考生的我尽管仍旧谈不上志存高远,不过好歹还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努力了一把,给自己拟定了一个在可行范围之内的目标。
在漫漫人生路中,很难有像备考这样能够一整年都专注于一件事情的体验了。正因为如此,在不知不觉中我居然开始享受起这种生活来。既有明确的目标,努力之后也看得到实际的成果,而且还有考友一道相互鼓劲——这种幸福实在是弥足珍贵啊。
尽管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像《十字路口》里的角色那样拥有坚定的信念,可即便是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觉得重考生的时代是自己青春的最大闪光点。
如果本作的读者当中有即将进行应考复习的,请尽情享受这种生活。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考大学是一生仅有一次的重大事件,是比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和世界杯更为珍贵的祭典,而且主角是您自己。请把备考想象成一场盛会,并尽情享受它带给您的乐趣吧。
再会。
桐山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