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内科常见病:小问题也有大隐患
感冒:小毛病不可小看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最常见。由于罹患后病情多不严重,往往不经任何治疗就可自愈,所以很多人得了感冒后没有积极治疗。
生活中,有人认为感冒能自愈,根本不用吃药打针,等着自愈就行。但是也有人认为感冒千万不能轻视,处理不好会引发严重后果……对此,专家称,如果仅仅是轻度的伤风感冒,体质健壮者可以不用服药,而一些体质比较弱或者有某些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的老年人不可大意,可以考虑用一些中成药,早些控制住病情,避免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鼻炎、肺炎、心肌炎等。
感冒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以发热、头痛、清涕等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的病毒性脑炎急性症状,迅速出现局灶性脑损伤症状如偏瘫、失语、双眼同向偏斜、癫痫样发作,伴口唇疱疹等。
因此,感冒虽然是小毛病,但不可小瞧,尤其是老年人患了感冒,更要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措施治疗和调养,如此才能不被感冒所伤害,轻松活到天年。
感冒来袭,辨别类型是关键
生活中,几乎没有人没得过感冒。有很多人得了感冒后,又是吃中药又是吃西药,结果感冒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这是为什么呢?感冒分为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同样是感冒,但是这两种感冒的病因和治法却截然不同,只有对症治疗才能事半功倍,药到病除。
那么,什么是风热感冒,什么是风寒感冒,如何区分它们呢?
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发生,而以春季更为多见。其主要症状是高热、微微怕冷、出汗、头痛、鼻塞、鼻涕黄浊、口干、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液黏稠色黄等。
治疗方法:治疗应以辛凉解表、宣肺清热为原则。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就是出点汗,出汗有很多方法,包括用热水泡脚、盖两层被子、喝姜糖水、喝姜粥等。患者还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的天气,是风寒侵袭机体导致的感冒。病情较轻的患者有鼻塞、打喷嚏、流清涕、咽喉痒、痰液清稀颜色白等症状:病情较重者有严重怕冷、低热、头痛、不出汗、四肢酸痛等症状。
治疗方法:治疗应以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为原则。病人可选用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
如何正确选择、服用感冒药
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免疫力强的人一般在1~2周内即可自愈。但老年人抵抗力差,若出现感冒症状,还应正确选用一些能迅速缓解症状的感冒药。那么,如何选择和服用感冒药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服药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
了解感冒药的种类与作用
目前市场上的感冒药可谓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类:
①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②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③抗病毒类,如病毒灵、金刚烷胺;④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咳平等。服用时要注意区分。
用量要适当
老年患者体质较弱,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剂量要适当减少,特别是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要避免使用。
注意药物的禁忌
有许多感冒药中含有收缩血管和黏膜的药物成分,如麻黄碱、伪麻黄碱等,此类药物可使血压升高、脉压加大,有甲亢、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青光眼、糖尿病、肺气肿、精神抑郁等病症患者不宜使用。
不要重复用药
很多感冒药含有相同的成分,比如白加黑、泰诺、康得、快克、康利诺等感冒药中均含有解热镇痛成分——扑热息痛。因此,患者要防止重复用药,以免药量过大引起不良反应。
服药时不宜饮酒
患者感冒期间在服用感冒药物的同时不宜饮酒,以免损害肝脏,且酒精可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宜选用中成药
相对西药来说,中药的副作用较小,年老、体弱的患者尽可能选择中药、中成药治疗,如感冒清热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都具有很好的抗病毒作用,且药性温和。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