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品属于“本色文丛”,是海天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套名家散文丛书,入选者均为我国有名的学者和作家,其作品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力。本丛书为小开本精装,清新自然,有书卷气。名家散文在图书市场上很多,但像“本色文丛”这样成批量、连续成辑推出,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却不多见。“本色文丛”自问世以来,在读者中已形成一定的阅读影响力。徐坤著的《蛇仙驾到(精)》是其中一本。
| 书名 | 蛇仙驾到(精)/本色文丛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徐坤 |
| 出版社 | 海天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作品属于“本色文丛”,是海天出版社精心打造的一套名家散文丛书,入选者均为我国有名的学者和作家,其作品在国内均有一定影响力。本丛书为小开本精装,清新自然,有书卷气。名家散文在图书市场上很多,但像“本色文丛”这样成批量、连续成辑推出,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却不多见。“本色文丛”自问世以来,在读者中已形成一定的阅读影响力。徐坤著的《蛇仙驾到(精)》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蛇仙驾到(精)》一书为海天出版社“本色文丛”中的一种,共收入徐坤不同时期的散文随笔几十篇,其内容主要包括:忆旧、游记、亲情、生活趣事、异国风情等等,其中既有对历史的文化思考,亦有生活琐事中的小女人脉脉温情。文笔优美、语言飞扬。 目录 辑一 世问凡像 蛇仙驾到 亲戚们 有病是福 大明湖之恋 你那酒汪汪的玫瑰色女狐狸眼睛 我有茅台,鼓瑟吹笙 辑二 观剧不语 戴玉强那条华丽的嗓子 《西施》的情怀 《盗梦空间》与《红楼梦》 从语言到躯体 辑三 知人论书 江山如画皮,人生如梦遗 ——李敬泽之《小春秋》 张洁:恨比爱更长久 叶舟:在地为马,在天如鹰 辑四 云游天下 沈阳的美丽与哀愁 扬州:一城春水,二分明月,三月烟花 澳门的云淡风轻 问世间情为何物 ——鄞州梁祝文化公园记 穿越撒哈拉 辑五 现在就回忆 红色娘子军 我的“红小兵”生涯 在鲁院那边 试读章节 亲戚们 亲戚们来串门儿不需要事先打招呼,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戚们。他们有时是出差,有时是自费出来游玩,有时候是啥也不为,突然之间就在你家门口冒出来了!没有原因亲戚们就不能互相走动走动吗?在旅游溜达这么盛行的当今年代。 亲戚们到时我们得满怀激情笑脸相迎,因为他们是我们的亲戚们。导游的角色我们责无旁贷,谁让我们是他们在此地的唯一亲戚。尤其是不坐班的人,更是没有理由推脱了。(天天不上班,呆在家里头干什么?不正好领着我们到处逛逛吗?亲戚们说。)于是我们在一个月里四去圆明园,两进故宫,三下景山和北海,顺带着当然还要到王府井和西单,根据亲戚们的收人情况再决定是否再组织去蓝岛和燕莎。(因为亲戚们不是同一拨来的。他们往往分期分批,无计划,无组织,即兴而来,乘兴而去,令人无法预测,不可捉摸。)午餐尚还可以在外面快餐盒饭对付一顿,阖家大团圆的晚饭就不能敷衍塞责地马虎过去了。身为女主人的便拖着导游了一天的疲惫双腿,拼搏在滚滚油烟之中昏昏无言。待到杯盘狼藉之后,又要在滑腻腻的洗洁精之中眼看着纤纤玉指都给泡肿成胡萝卜。夜晚是一天之中最幸福的时刻。家里的折叠床板打开,桌椅沙发拼好,席梦思垫拽出来,亲戚们在所有能充塞人的空间里横七竖八,各就各位。呼噜之声相闻,亲戚热爱往来。 亲戚们何时离去我们得听凭自然。关于此事也绝不可以事先打探,否则便有了不耐烦撵亲戚们走的嫌隙。同时也会让此番的一系列热情招待前功尽弃。买票时我们得动用平时储备的所有人际关系到处去讨弄,实在没辙了便只得清晨5点爬起到人大旁边的预售点去排队,有时还不得不花成倍的价钱买贩子手里的黑票。与亲戚们一味滞留下来天天无事可做等待领着出游相比,这些简直就太小事一桩了。能顺利走上就比什么都强。 亲戚们对我们的兢兢业业如过眼云烟十分健忘,而对每次招待中的些微瑕疵却总是那么记忆深刻如刀削斧劈。诸如某次到了故宫门口竞不进去当导游,而让亲戚们自己顺着皇上踩过的中轴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瞎蒙。(彼时故宫门票刚从五角涨到十块,事先没得到通知的吾辈小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导游一下子被打得措手不及,只好在带亲戚团出游到了门口时,买好门票把他们都恭请进去,然后以“有事”为名把自己留在了故宫院墙外边。)再诸如某次买回程的车票时竞让亲戚们自己掏钱,而我们也竟好意思伸手把钱接过来了!(彼时恰巧月底告贷无门,筒子楼里的弟兄们正忙着相互借钱并殷殷盼着下月5号幸福的发薪日子。)在亲戚们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里,我们的忘本与小气差不点就成了警世通言。 改革亲戚们串门传统的图谋也不是没有过,结果如何那当然就不用问了…… P6-8 序言 总序:学者散文漫议 ◎柳鸣九 “本色文丛”现已出版三辑,共二十四种书,在不远的将来,将出齐五辑共四十种书。作为一个散文随笔文化项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也大致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以“有作家文笔的学者”与“有学者底蕴的作家”为邀约对象,而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似乎又以“有作家文笔的学者”为数更多;二是力图弘扬知性散文、文化散文、学识散文,这几者似乎可统称为“学者散文”。 前一个特点,完全可以成立,不在话下,你们邀哪些人相聚,以文会友,这是你们自家的事,你们完全可以采取任何的称呼,只要言之有据即可。何况,看起来的确似乎是那么回事。 但关于第二个特点,提出“学者散文”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易于带来若干复杂性的问题,要说明清楚本就不容易,要论证确切更为麻烦,而且说不定还会有若干纠缠需要澄清。所有这些,就不是你们自己的事,而是大家关心的事了。 在这里,首先就有一个定义与正名的问题:究竟何谓“学者散文”?在局外人看来,从最简单化的字面上的含义来说,“学者散文”大概就是学者写的散文吧,而不是生活中被称为“作家”的那些爬格子者、敲键盘者所写的散文。 然而实际上,在散文这个广大无垠的疆土上活动着的人,主要还是被称为作家的这一个写作群体,而不是学者。再一个明显的实际情况就是,在当代中国散文的疆域里,铺天盖地、遍野开花的毕竟是作家这一个写作者群体所写的散文。 那么,把涓涓细流的“学者散文”汇入这个主流,统称为散文不就得了嘛,何必另立旗号?难道你还奢望喧宾夺主不成?进一步说,既然提出了“学者散文”之谓,那么,写作者主流群体所写的散文究竟又叫什么散文呢?虽然在中外古典文学史中,甚至在20世纪前50年的中国文学界中,写散文的作家,大多数都同时兼为学者、学问家,或至少具有学者、学问家的素质与底蕴。只是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界中,同一个人身上作家身份与学者身份互相剥离,作家技艺与学者底蕴不同在、不共存的这种倾向才越来越明显。我们注意到这种现实,我们尊重这种现实,那么,且把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纯粹的作家(即非复合型的写作者)创作的遍地开花的散文作品,称为“艺术散文”,可乎? 似乎这样还说得过去,因为,纯粹意义上的作家,都是致力于创作的,而创作的核心就是一个“艺”字。因此,纯粹意义上的作家,就是以艺术创作为业的人,而不是以“学”为业的人,把他们的散文称为艺术散文,既是一种应该,也是一种尊重。 话不妨说回去,在我的概念中,“学者散文”一词其实是从写作者的素质与条件这个意义而言的。“素质与条件”,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学养底蕴、学识功底。凡是具有这种特点、条件的人,所写出的具有知性价值、文化品位与学识功底的散文,皆可称“学者散文”。并非强调写作者具有什么样的身份,在什么领域中活动,从事哪个职业行当,供职于哪个部门…… 以上说的都是外围性的问题,对于外围性的问题,事情再复杂,似乎还是说得清楚的,但要往问题的内核再深入一步,对学者散文做进一步的说明,似乎就比较难了。具体来说,究竟何为“学者散文”?“学者散文”究竟具有什么特点?持着什么文化态度?表现出什么风格姿态?敝人既然闯入了这个文艺白虎堂,而且受托张罗“本色文丛”这个门面,那也就只好硬着头皮,提供若干思索,以就教于文坛名士才俊、鸿儒大家了。 说到为文构章,我想起了卞之琳先生的一句精彩评语,那时我刚调进外文所,作为他的助手,我有机会听到卞公对文章进行评议时的高论妙语。有一次他谈到一位年轻笔者的时候,用幽默调侃的语言评价说:“他很善于表达,可惜没什么可表达的。”说话风趣…… 就感受认知的质量与水平而言,“言之有物”,是要言出真知灼见、独特见解,而非人云亦云、套话假话连篇。“言之有物”,是要言出耐回味、有嚼头、有智慧灵光一闪、有思想火光一亮的“硬货”,经久隽永的“硬货”; 就精神内涵而言,“言之有物”,要言之有正气,言之有大气,言之有底气,言之有骨气。总的来说,言之有精、气、神; 最后,“言之有物”,还要言得有章法、文采、情趣、风度……你是在写文章,而文章毕竟是要耐读的“千古事”! 以上就是我对“言之有物”的具体理解,也是我对学者散文的存在实质、存在形态的理念。 我们所力挺的散文,是“言之有物”的散文,是朴实自然、真实贴切、素面朝天、真情实感、本色人格、思想隽永、见识卓绝的散文。 我们之所以要力挺这样一种散文,并非为了标新立异、另立旗号,而是因为在当今遍地开花的散文中,艳丽的、娇美的东西已经不少了;轻松的、欢快的、飘浮的东西已经不少了;完美的、理想的东西已经不少了……“凡是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讲这些东西要不得,我完全尊重所有这些的存在权,我只是说“多了一点”。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少一点是无伤大雅、无损胜景、无碍热闹欢腾的。 然而相对来说,我们更需要明智的认知与坚持的定力,而这种生活态度,这种人格力量,只可能来自真实、自然、朴素、扎实、真挚、诚意、见识、学养、隽永、深刻、力度、广博、卓绝、独特、知性、学识等精神素质,而这些精神素质,正是学者散文所心仪的,所乐于承载的。 2016年9月20日完稿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