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锴竑、卢桂平主编的《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收录了30位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访谈文字,堪称一部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口述史”。本书记录了这些文化名人在各自领域的坚守与奋斗历程,展示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展望与期许。书中插图近300幅,直观反映了文化名人的风采。图文并茂,具有史料性、可读性。
| 书名 | 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锴竑、卢桂平主编的《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收录了30位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访谈文字,堪称一部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口述史”。本书记录了这些文化名人在各自领域的坚守与奋斗历程,展示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对各自领域未来的展望与期许。书中插图近300幅,直观反映了文化名人的风采。图文并茂,具有史料性、可读性。 内容推荐 陈锴竑、卢桂平主编的《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堪称一部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口述史”,书中有知名学者、作家、书画家,有扬剧、评话、弹词、古琴等表演艺术家,有玉雕、雕版印刷、木偶、剪纸等“非遗”传承人,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正是凭着对家乡“爱的深沉”,他们为灿烂的扬州历史文化拂去尘埃,在群山比照中展现“扬州文化奇峰”。正是凭着勤奋勤勉和敬业专业的精神,他们孜孜不倦地发掘、研究和弘扬扬州文化,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是我市文化传承者和文艺创作者的精神典范。他们的卓越成果和现身说法的经验,也是我们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目录 薪火传承 砥砺前行(序) 丁家桐:卓见现胆识 深情赋乡梓 王虹军:水乡明远照 光影追绿杨 王章涛:胸藏书万卷 笔走入云台 韦明铧:博采化新著 精思见古城 戈弘:歌写杨柳月 曲谱水乡风 石庆鹏:水笔痴心润 纤毫文脉长 朱福烓:笔写城史重 书挥墨香浓 华美霞:杖头惊世界 千年舞袖长 刘扬:弦指樵歌绝 雅音听广陵 刘鹏春:史诗赋时代 舞台演壮阔 许少飞:胸中有丘壑 笔著扬州园 许凤仪:壮阔写东渡 本色绘英雄 李仁珍:弹词开李调 弦歌继往来 杨明坤:书坛称中坚 承前启后人 汪琴:此生为扬韵 薪火且流芳 张秀芳:剪下云出岫 纸上妙生花 陈义时:雕版吟古今 拳刀传精神 陈忠南:诗画写江南 彩墨绘人生 茅永宽:天地览大美 光影记扬州 赵立昌:皓首穷古建 赤心护老城 赵昌智:秉学人情怀 展文化担当 祝竹:铁笔广陵春 文章追远人 顾一平:著乡邦信史 发潜德幽光 顾永骏:匠心贵独运 巧思注山子 徐中:山水神韵荡 民歌入画来 殷大宁:妙手岂偶得 神工惊世人 黄继林:深耕扬州话 史笔记方言 焦锋:偶戏展鸿猷 傀儡演真情 颜育:翻作花间舞偶 旋扇底风 鞠伏强:山水臻大境 笔墨日日新 试读章节 徐文长是晚明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为这样的“跨界”人物立传绝非易事,更难的是,丁先生面对的是一位自称为“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恃才傲物的怪人。既要读懂人物的生平,也要读懂人物的作品,更要读懂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文人之畸,有生理的原因,更重要的有社会的、历史的原因。”丁家桐沿着这样的思路,潜读3年,交出一部学界信服、读者称道的读本。在这本传记里,特别令读者感兴趣的是丁先生对徐文长书画作品的解读。丁家桐的书法堪称一绝,但他很少涉及绘事,为何他能对徐文长的画作作出精辟透彻、恰如其分的解读?丁先生说,作画也好,作书也好,都是“情由境出,画从情来”。这八个字是一把万能钥匙,借此可以打开艺术家的心灵之门。徐文长画了许多牡丹,均为黑色,题诗中有“不藉东风力”的句子,丁先生说,这样的题句是和他先后两次在京不肯借权贵之力谋求个人发展的思想情绪相吻合的;徐文长画雪里梅花,丁先生这样说:“文长画人间多窦娥之冤,于是六月飞雪”,“并非有意颠倒时序,而是天也悯人,说来说去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徐文长画鲤跳龙门,借用古意,但画中并不见龙门,丁先生说,这是因为徐文长并无跃过龙门之意,所以他就不必画了……任何一个外行人,读了丁先生的解读,对徐文长的画作定会略懂一二了。 徐文长为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主要活动也在那里,与扬州并无瓜葛;策划此书的出版社是上海人民出版社,与扬州、与丁家桐也并无特殊的交集——然而,出版社为何要将这一任务交由丁先生呢?这里要说到此前丁先生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扬州八怪》了。丁先生的《扬州八怪》深入浅出,博专精深;文笔通俗,亦庄亦谐;既是传记,又是散文,也可以当作小说来读。这种文风深受出版社的青睐。于是,当《徐文长传》的选题出来之后,出版社自然而然就想到了丁先生:堪负此任。这里还发生了出版史上难得一见的奇事:最初}H版的《扬州八怪》为一小册子,十万字,问世之后,广受好评,于是出版社又约请丁先生扩成三十万字,很快又销售一空。这下,出版社瘾头更大了,恳请丁先生为扬州八怪各写一书,形成一套。丁先生思量,这一工程非同小可,量大事繁,他和出版社开玩笑道:“这不是将余生都卖给你们了?”丁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实诚人,能做的就做,不能做的就干脆些。于是他和出版社商定,推荐扬州若干文章好手,共同完成这一史无前例的工程,一共十册。丁先生担任主编之一,并具体承担了《绝世风流:郑燮传》的撰写工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发生在出版界的这样一件“奇事”足以表明丁先生的学养、见识、文笔具有多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了。 2015年刚刚问世的《画坛四高僧》是丁家桐的第二十部著作。四高僧者,石涛、八大山人、髡残、渐江也。四位高僧经历相仿,禀性相似,都脱不了“难”和“怪”二字。丁先生将他们比作黄山石头缝隙里的大树:“在看似难于发展的空间获得发展,在缺少尊严的时代获得尊严。付出是惊人的,危难、贫穷、孤寂,甚至佯狂。苦难有两重性,苦难可以毁灭生命,苦难也可能造就伟人。为四僧立传,是艺术的颂歌,也是生命的颂歌。”丁先生如此倾情于四位挣扎于苦难之中而成大器者,是不是有所自况?见仁见智。但丁先生的一段话却是振聋发聩的:“顽强的生命现象使人惭愧,也使人奋进。在这个世界上使我感动的东西,倘若缺少释放的激情,暮年的灵魂便不能安宁。” P9-10 序言 薪火传承砥砺前行 扬州,这座屹立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的城市,历经两千五百载的辉煌与沧桑、光荣与梦想,锻造出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鲜明城市特质,在中国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更以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脱颖而出、享誉中外。 文化是扬州最厚重的资源和最亮丽的名片。浸润在唐诗宋词里的扬州,是中国人乃至全球华人的文化记忆和精神故乡。悠久的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兼容南北、雅俗共赏、刚柔相济”的扬州文化。扬州学派、扬州画派、扬州评话、扬州戏曲、扬州工艺、扬派盆景、广陵琴派、雕版印刷、淮扬美食,等等,均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州文化凭借学术、艺术和技术方面的独特成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无论是扬州城,还是扬州人,都散发着一股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和独特气质。厚重的历史文化,既是扬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资源富矿,也是扬州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扬州人杰地灵,自古名人辈出。历史上的扬州名人有许多身份,但大多数首先是文人,是读书人。从筑堤治水、安定农桑的谢安,到宽政爱民、教化百姓的欧阳修、苏东坡;从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阮元,到官虽不高,却心系苍生的郑板桥;从百折不挠、东渡弘法的鉴真,到走遍世界、推动人间佛教的星云大师;从百年前在扬州撰写《海国图志》、倡导国人“睁眼看世界”的魏源,到以吴征镒等为代表、立志科技报国的一大批扬州籍院士,莫不如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千百年来,扬州这座古城之所以历经毁废仍生机盎然,就在于文脉从未间断。从倡导“正谊明道”的董仲舒,到强调经世济用的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从“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到被誉为婉约派“正宗”词人的秦少游,再到当代文学名家汪曾祺;从夜接词人的王渔洋.到修禊红桥的卢见曾;从献书四库的马曰琯兄弟,到重商崇儒的黄至筠父子,扬州文化薪火传承,熠熠生辉。扬卅I文人的独立思考精神和爱国爱民情怀,已成为扬州城市精神中特有的文化基因。历史上每当中华文明遭遇严重战乱时,扬州许多文人志士都能够挺身而出。从南宋抗元名将李庭芝、姜才,到明末抗清名臣史可法;从被毛泽东赞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朱自清,到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的江上青,都是铁血扬州、铁骨铮铮扬州人的悲壮诠释。 今天的扬州,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日益兴盛,再度涌现出一批博学工文、多才多艺的文化名人。这些文化名人不但是扬州文化建设的亲历者、扬州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也是扬州社会风尚的引领者、扬州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为放大名人效应,激励更多来者,传承千年文脉,助力文化建设,扬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扬州报业传媒集团、扬州广电传媒集团,出版了《守望与担当——扬州文化名人访谈录》一书。该书堪称一部当代扬州文化名人的“口述史”,书中有知名学者、作家、书画家,有扬剧、评话、弹词、古琴等表演艺术家,有玉雕、雕版印刷、木偶、剪纸等“非遗”传承人,他们大多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正是凭着对家乡“爱的深沉”,他们为灿烂的扬州历史文化拂去尘埃,在群山比照中展现“扬州文化奇峰”。正是凭着勤奋勤勉和敬业专业的精神,他们孜孜不倦地发掘、研究和弘扬扬州文化,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是我市文化传承者和文艺创作者的精神典范。他们的卓越成果和现身说法的经验,也是我们以文化人、以文化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挹古扬今,见贤思齐。扬州城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有文化。我们在坚守传统优秀文化自信的同时,更要有发展当代文化的自觉。要以历代扬州名人尤其是这些可亲可学的当代扬州文化名人为榜样,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抓手,接力传承,砥砺前行,培养出更多的文化名人,打造出更多的文艺精品,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创造扬州文化新的辉煌,为谱写好中国梦的扬州篇章,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和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扬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2016年6月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