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源安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李小建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试读章节

清宣统二年(1910)。火车在株萍铁路上飞驰。

一个孩子坐在脏兮兮的车厢里,他叫袁品高,湖南醴陵姚家坝(今株洲)田心村人,这年15岁,由于营养不良,长得又瘦又矮。他听人说,与之临近的江西萍乡开了一个大煤矿,叫安源煤矿,是中国最大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一部分,那里的钱多得很,受够了苦难的他与邻居杨五老倌子合计一道去萍乡挖煤。他这是第一次坐火车,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火车经过的地方,山岭、河流、城镇及一眼望不到边的农田,和他的家乡一个模样,农民们顶着毒辣的太阳在农田里劳作,一个个都是衣衫褴褛,居住的绝大多数是茅草屋,都是一样的贫穷。

火车经过萍乡车站停了下来,袁品高爬上厢沿观看。萍乡很是热闹,车站上人来人往,挤挤密密的,有上下车的、搬运东西的、送行的、做工的、提着篮子叫卖的、敲着明杖算八字的、穿着蓝色制服维护秩序的,而尤以挑担的工人为多,工友都穿着一件黑色无袖短衣,背上印着白色“箩脚行”三个字。萍乡箩脚行的数千工友正在搬运煤炭和从外地运进来的大米、百货和南货,以及往来于萍乡办事的旅客行李。运大宗货物时,他们装“叼”,即是运用杠杆定理,树个三脚架,上头横一根木杠,将物资吊在木杠的一头,工人在另一头压下木杠把物资“叼起来”,吨多重的东西不在话下。搬运散装东西有挑的、两人抬的、甚至多人抬的都有。煤炭装运的任务最为繁重,多时一天要运上千吨。运煤工人一个个都是黑不溜秋的,身上湿透了,工人们每挑一担,工头就发给一根筹码,工人下了班拿筹码去公事房兑钱。火车也凑热闹般在这里停留、吐着白气,一声声尖锐的嘶鸣震人心魄,火车开动扎扎的声响显得格外紧迫,整个车站显得紧张而喧嚣。由于是单行线,从湖南开上来的车子要在这里停下来,听从调度指挥,待一趟从安源开来的运煤车开过来以后,才能朝安源驶去。所以,火车在安源三号桥一段开得极慢。

“大家快下车呀,在车站被稽查捉了要挨打的。”同行中有知情的人告诉大家。于是,人们纷纷下车。

原来,这开车的火车司机叫朱少连,湖南衡阳人,1887年3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后考入了湖北铁路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株萍铁路当机车司机。他看不惯路局职员的横行霸道,鱼肉乡民,同情矿丁,因此他在有人上下的地方故意开慢些,方便人们上下车。

三号桥是株萍铁路从萍乡到安源的第三座桥梁,也是最后一座桥。到了三号桥,离安源就不远了,能看见安源的轮廓了。袁品高跟在杨五老倌子背后,杨五老倌子教给他一些出门做客的礼节。原来,这工也不是好做的,安源每日有13000多人上班,还有5000多人在等待工作。如果有人伤了、病了、死了或者歇假去了,他们就顶替上去。而这5000多“劳动后备军”时常威胁着13000多人的饭碗,所以这些劳苦的矿工只有时刻绷紧神经,努力工作,不可出事,_丁作才能保住,才能保住饭碗。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残酷的一面。在管理方面,一方面,安源煤矿采用包工制,雇用了很多包工头,工人全部在工头手上;另一方面,矿上驻有军队镇压工人。矿上有矿警局,建有东、西、南、北四个矿警队,矿警最多时达900人,持有各种枪械数百条。安源矿警局起源于曾国藩的团练,后李鸿章仿效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盛宣怀创办萍乡煤矿,矿警也沿袭了下来。萍矿矿警队主要是北方人,他们在萍矿没有关系,故办事没掣肘,较认真,对企业忠诚。工人的饭碗是1_头给的,所以为行方便,工人都要向工头送礼。袁品高他们找工作还要求人,所幸的是杨五老倌子的高姓邻居在矿上当师爷。高师爷在紫家冲挑脚处管账,因此他们先去紫家冲。

紫家冲为萍矿的一个分矿,位于安源东南角,距安源还有十几里路,须穿过安源街。他们从三号桥到安源街,途经工厂区。这里工厂连绵,烟囱高耸,吐着黑烟。厂房里一片震耳欲聋的机器轰鸣声,浓浓的白气从厂房里吐出来,]二人们就在白气弥漫的丁作间里操作机器。看上去有几分神秘,又有几分害怕,好像人在操纵魔兽一般。忽然一声尖锐的汽笛长鸣,把两人吓了一跳,原来这是叫号,因是用蒸汽的尾气推动汽笛,故又日叫尾子,这是到了上下班时间通知1二人换班的。进班的工人听到叫号声就赶急走,有的甚至跑步,生怕上班晚了点不到名而没事做,路上是撞鼻子的人。只见一个红毛洋人,用拐杖打工人,丁人不敢还手,只抱着头哀求。有一个洋人和洋婆子坐在四轮马车里,嘻嘻哈哈打情骂俏。袁品高看见这些红毛洋人觉得好奇,不觉多看了一眼,“拍”的一包果壳,不偏不倚正砸在他的脸上,洋人、洋婆子哈哈笑着扬长而去。有一辆小车子开了过来,矮矮塌塌的,有四个轮子,屁股后面冒着烟,它“嘀嘀”两声,行人赶急让路。袁品高想,这么矮的车子,这里面的一定是个矮小个子的人,要不就是坐着小孩子。刚好这时车子停了下来,钻出几个人来,却全都高高大大的人,原来这里面是可以坐着的。其中有个40几岁的人,戴一副金丝眼镜,穿着长袍马褂,拿根自由拐杖,很自信地站立着。那几位对随从他俯首帖耳,低头哈腰地说:“李矿长请!”走进了一座颇为豪华的酒店里。不远处南面的山上是大片的樟树林,黑压压地笼盖了东西两座山头,一些漂亮的西洋建筑坐落于香樟林里,显得古雅静谧。

安源位于江西省萍乡县东南6公里,据说安源最高峰武公岭古时有三座庙:脚庵位于武公岭后侧山下,名葛仙庵;中庵位于山腰;顶庵则于山巅。一天,中庵住持梦见菩萨托梦,说这里有万年香火,无万年神位。意思是说,这个庵宇万年有人烧香朝拜,可因乌龙翻身(即开发煤炭),难保万年不损。于是住持决计将三座庵宇迁往离安源60公里的兹山(武公山)。庵宇迁走后,这里的村民希望神灵继续保佑他们“安”定生息,又因兹山的庵宇曾起“源”于此,故将武公岭脚下盆地取名“庵源”。后人觉得庵字难写难认,为图方便和吉利,将“庵”字改为同音“安”字。这就是安源得名的来由。这些当然是袁品高后来才知道的。

安源以产煤著称,据称安源周围煤炭储量有五亿吨之多。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人开采,当时人们叫煤炭为石炭、石涅,主要用于做饭、烤火。到了清代,由于西方商业的渗入,中国渐开近代工业之风,所需煤炭增加,这给萍乡人带来了发财的机会。安源山上遍开商井,安源产生了不少富商。当时萍乡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混沌初开到如今,珍珠异宝土里存。金银财宝用仓装,乌金出自我萍乡。安源煤炭本不少,近地几省烧不了。”这显示了安源的富庶。直到萍乡煤矿开采,安源的繁复更是今非昔比。

安源是个狭长形山谷盆地,四面环山,其面积不足6平方公里,却居住着8万多人,人口密度之大,在当时的中国十分罕见。安源街道多而密集,长长短短有十几条街。街道狭窄,店铺稠密,大大小小的店面有1500多间,各色货物都有。由于安源的开放性,有世界上最前卫的法国香水、美国香槟、日本火柴、英国呢料、俄罗斯帽子等,还有被欧洲人称之为“绅士运动”的足球、篮球和跑马运动等;有刚刚诞生不久的无声电影;有北京、上海才有的动物园,动物园里圈养着狮子、老虎、狗熊、云豹、长颈鹿、黑白天鹅、火烈鸟等珍稀动物;有非常风行的冰激凌。当然也有我们的“国粹”:娼妓、流氓、帮派、各色会馆以及僧寺和道观。据统计,安源的寺庙、教堂就有24座。总之,安源就像一个仁慈的母亲,把中的西的、土的洋的、粗的细的、俊的丑的、好的坏的一起抱在怀里,把合理的、不合理的都包融在一起,因而凸显了它的紧张、繁华、纷乱、庸俗、实在。

P1-3

后记

安源是块红色沃土。20世纪20年代,由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开辟和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以及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长篇纪实文学《安源,安源》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及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全过程,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所进行的工人运动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该书的出版,为红色书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为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安源工人运动史以及安源煤矿百年发展史提供了一个窗口;为弘扬“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安源精神,增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提供了新的内涵;为打造红色文化品牌,促进萍乡经济转型发展和旅游开发建设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2017年是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95周年,是秋收起义90周年,《安源,安源》的出版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该书的出版发行得到了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萍乡矿业集团公司、安源精神研究会以及江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刘平副局长的大力支持,中共萍乡市委党校黄爱国教授为该书的创作和出版提供了不少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该书涉及诸多历史事件,时间匆促,不免疏漏,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5月30日

目录

第一章 沉沉冤狱地

第二章 挑脚炭工

第三章 英雄本色

第四章 惩恶棍

第五章 赠双锏

第六章 小英雄显威

第七章 袁拳师立派

第八章 力惩负心汉

第九章 安源播火种

第十章 小红楼

第十一章 游学劝工友

第十二章 五福巷党支部

第十三章 俱乐部成立

第十四章 最后通牒

第十五章 洪门师立誓

第十六章 大罢工

第十七章 通行证

第十八章 独闯游乐部

第十九章 妙计救人

第二十章 吃酒误事

第二十一章 劳资谈判

第二十二章 再次发表宣言

第二十三章 签订“十三条”

第二十四章 我要加入俱乐部

第二十五章 路矿兑现诺言

第二十六章 暗算

第二十七章 废包工

第二十八章 弄巧成拙

第二十九章 禁赌

第三十章 舞龙灯

第三十一章 意中人

第三十二章 化险为夷

第三十三章 支援水口山

第三十四章 桐子坡遇险

第三十五章 水口山工人罢工

第三十六章 铁尺惊敌胆

第三十七章 反贪污

第三十八章 长沙缉贪

第三十九章 大闹花月楼

第四十章 金融风波

第四十一章 蜕变

第四十二章 俱乐部大厦

第四十三章 闹洞房

第四十四章 大联欢

第四十五章 如意郎君

第四十六章 一箭三雕

第四十七章 安那其主义

第四十八章 以儆效尤

第四十九章 反动联盟

第五十章 修女送情报

第五十一章 引爆破敌胆

第五十二章 为农民解难

第五十三章 怨偶成佳侣

第五十四章 互济股

第五十五章 矿长退休

第五十六章 滚雪球

第五十七章 喜添贵子

第五十八章 新大厦

第五十九章 斫梧桐

第六十章 株洲救灾

第六十一章 集体婚礼

第六十二章 抵制日货

第六十三章 狼狈为奸

第六十四章 选美

第六十五章 逼婚

第六十六章 新生

第六十七章 少奇别子

第六十八章 宿破窑

第六十九章 险中求胜

第七十章 好汉受刑

第七十一章 心心相印

第七十二章 救夫心切

第七十三章 追祭挚友

第七十四章 办农会

第七十五章 再罢工

第七十六章 笑里藏刀

第七十七章 设计屠杀

第七十八章 炸弹传信号

第七十九章 九月惨案

第八十章 肖瞎子受辱

第八十一章 遁人空门

第八十二章 万人齐悼

第八十三章 农讲所

第八十四章 捣赌场

第八十五章 海陆丰考察

第八十六章 临别箴言

第八十七章 回乡布任务

第八十八章 铲恶霸

第八十九章 人神共愤

第九+章 审判陈震山

第九十一章 清清池塘

第九十二章 分田地

第九十三章 筑坝言欢

第九十四章 妇女主任

第九十五章 支援北伐

第九十六章 公审恶棍

第九十七章 生产自救

第九十八章 两战连捷

第九十九章 醴陵调查

第一百章 十万农工攻长沙

第一百零一章 大屠杀

第一百零二章 保卫“小莫斯科”

第一百零三章 片言立大功

第一百零四章 妙计退敌

第一百零五章 牛形岭解围

第一百零六章 敌军大溃逃

第一百零七章 警卫团

第一百零八章 调兵遣将

第一百零九章 张家湾红灯

第一百一十章 秋收暴动前夜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战萍乡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二战老关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三战醴陵

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克浏阳

第一百一十五章 挥师井冈

后记

内容推荐

李小建著的《安源安源》是一部长篇纪实文学,该书从一个安源工人运动领袖警卫员的视角切入,以他的所见所闻,用文学的语言,通过宏大叙事,全景展示了波澜壮阔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和秋收起义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成功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的非凡领导力和人格魅力,全书史料翔实可靠,故事曲折,跌宕有致,人物刻画惟妙惟肖,颇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编辑推荐

李小建著的《安源安源》全景展示波澜壮阔的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和秋收起义的长篇纪实文学。该书的出版为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安源工人运动史以及安源煤矿百年发展史提供了一个窗口。

成功再现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初期的领袖群体形象,史料翔实可靠,故事曲折,跌宕有致,人物刻画惟妙惟肖,颇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3: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