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话说百家姓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增广百家姓》收504姓,单姓444,复姓60。张朝富编著的这本《话说百家姓》以《增广百家姓》为据,并按《增广百家姓》排序,但人口数量较少的姓我们在编排上把它们放在了后面,以反映姓氏使用的现状。本书内容包括各姓氏的历史来源、发源地、人口分布及发展变迁情况、姓氏流变、古今名人及其成就等。

内容推荐

《百家姓》以四言为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易识读记忆。其中的姓氏编排,更多地注意了流传和识记的效果问题,很难严格照顾到姓氏实际的人口数量及其发展情况。张朝富编著的这本《话说百家姓》按姓氏,详细介绍了各个姓氏的历史来源、发源地、人口分布及发展变迁情况,分姓氏梳理其流变,还介绍了各姓氏的古今名人及他们的成就。

目录

宿

上官

欧阳

羿

怀

寿

广

万俟

司马

夏侯

诸葛

闻人

东方

赫连

皇甫

尉迟

公羊

澹台

公冶

宗政

濮阳

淳于

单于

太叔

申屠

公孙

仲孙

轩辕

令狐

钟离

宇文

长孙

慕容

鲜于

闾丘

司徒

司空

亓官

司寇

子车

颛孙

端木

巫马

公西

漆雕

乐正

壤驷

公良

拓跋

夹谷

宰父

毂梁

段干

百里

东郭

南门

呼延

羊舌

微生

梁丘

左丘

东门

西门

南宫

第五

试读章节

一般认为赵氏出自赢姓部落,远祖是帝舜时的伯益(或名柏翳),始祖是伯益的十三世孙造父。据说造父获得八匹骏马,献给周穆王,穆王配以好车,以造父为御(驾驭车马的人),西游昆仑山见西王母,正赶上徐偃王谋反。造父为周穆王驾车,日行千里,得以平复叛乱,周穆王便把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赐给造父作为封邑,造父的子孙就以封地赵城为氏。造父的六世孙奄父及其孙叔带于周宣王时救驾有功,叔带被任命为周宣王卿士,赵氏得以兴旺。后因周幽王无道,叔带弃周赴晋。叔带的七世孙赵衰辅佐晋文公登上霸主之位后,赵氏子孙便世代为晋国大夫。后来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掉了晋国,建立赵国。公元前222年赵国被秦国所灭。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世居陇西天水县西(今甘肃天水西南),繁衍为大族。

赵姓在漫长的繁衍迁徙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通渭西北)、涿郡(治所在今河北涿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下邳郡(治所在今江苏睢宁)、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平原郡(治所在今山东平原)、汉阳郡(治所在今甘肃甘谷)。

赵姓在《百家姓》中居首位,这与《百家姓》一书成书于宋代有关。赵氏为宋朝宗室,是国姓,故列为第一,并非赵姓的人口和族望在当时居于首位。据调查,“赵”姓目前为我国第七大姓。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赵姓人物,如战国时“纸上谈兵”的赵括,秦末“指鹿为马”的赵高,三国时单骑救主的赵子龙,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的宋太祖赵匡胤等等。

赵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一位。

钱姓来源有三。一是以官职名为姓氏。据《通志·氏族略》记载:“颛帝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这就是说,钱姓是以官名为姓。二是源自彭祖。相传彭祖姓篯,名铿,其后人即以“篯”为姓,后简化为“钱”。三是源自少数民族汉化改姓。

钱姓早期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秦朝有御史大夫钱产,子孙居下邳(今江苏睢宁北)。西汉徐州人钱林,因王莽专政,弃官隐居长兴陂门里。钱逊因避王莽乱,徙居乌程(今浙江湖州)。唐初,有中原钱姓将佐随从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钱姓开始进入福建。宋元时期,钱氏发展到今广东、四川、安徽、湖南等省。明清时期,今上海、云南、湖北等省市均有钱氏聚居。明末至清末近三百年间,居住在闽、粤及沿海的钱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后又有一部分徙居海外。

五代时政治家钱鏐是吴越国的创立人,在位期间曾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构筑堰塘,大力发展农业。唐代的钱起是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博学多才,尤擅五言诗,在赴举时所作的一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令古今无数人称叹。钱谦益,江苏常熟人。明清两代均任高职。博学多识,文辞斐然,是东南文坛的一大领军人物。近现代的人物如学贯中西的学者钱钟书,其小说《围城》风靡世界。他的学术著作《管锥编》旁征博引,对中西诗论、文论,以及中西文化的深入研究令人叹服。

钱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二位。

孙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最早的一支来源于西周皇族。据说周文王第八子姬叔先被封于康,后又移封于卫,故史称卫康叔。他的八世孙卫武公生惠孙,惠孙的孙子武仲为了纪念祖父,就以祖父的字为姓氏,即孙氏。二是出自于楚国孙叔敖之后。春秋初期,楚国君王蚧冒曾孙叫蔿艾猎,史称孙叔敖。孙叔敖任楚国令尹一职时政绩卓著,后人为了纪念他,便以他的字“孙叔”之中的“孙”为姓氏了。三是源自妫姓。妫是帝舜的后代。帝舜曾居妫,于是以妫为姓。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贤遗族,找到了舜的后代孙敬仲,把他封在陈地,世称陈敬仲。其四世孙生子齐桓子,齐桓子的第二个儿子任齐国大夫,因为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从此以后,其后代就以孙氏为姓。

孙姓自立姓之后,一直居住在今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战国时期,源自山东妫姓的孙氏中出了一位功名卓著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三国时,孙权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孙姓著名历史人物中,尤要提及的是孙武,其《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如今被译为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广泛流传。三国时建立孙吴政权的孙权,其雄才大略令无数人折服。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著有《千金方》等医书,被人称为“药王”。近现代影响最大的孙姓人物莫过于孙中山了,其临终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令人震撼。

孙姓在《百家姓》中排在第三位。

P1-3

序言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一起被称为“三百千”,同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幼童启蒙教材,其中尤其以《百家姓》流行最长,流传最广。

据学者考证,《百家姓》大约在宋代以前就存在了,在宋初的时候,钱塘(约今天的杭州)儒者加以收集整理,编订成册。初始时期的《百家姓》,收411姓。元朝的印本,收438姓,其中单姓408,复姓30。到清代的时候,又出现了《增广百家姓》,收504姓,单姓444,复姓60。本书即以《增广百家姓》为据。

《百家姓》以四言为句,句句押韵,读来朗朗上口,极易识读记忆。《百家姓》中的姓氏编排,更多地注意了流传和识记的效果问题,很难严格照顾到姓氏实际的人口数量及其发展情况。其中的编排逻辑,还有其他因素,比如《百家姓》的起首句“赵钱孙李”,据推测,是因为“赵”指赵宋,是以国君的姓氏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是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姓。本书在编排上首先按照《增广百家姓》的排序,但人口数量较少的姓我们在编排上把它们放在了后面,以反映姓氏使用的现状。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反映着中华族群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和文化秉性。据统计,在历史文献中,我国的姓氏有5662个,其中单姓3484个,复姓2032个,三字姓146个,实际生活中,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数目。姓氏文化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初始大概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所以早期的姓氏多带“女”旁,如姜、姚、姒、妫、嬴等姓,这个时期的姓氏主要是“明血缘”“别婚姻”,是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姓氏。父系氏族时期,姓氏的作用在于“别贵贱”,主要是用来显示宗法身份的。

早期的姓氏基本集中于上层人士,这个时期主要是以封国、封地、官职、名号等为姓氏,后来随着社会不断分化,以职业、技术、居所等为姓氏的情况开始普遍起来,再以后,赐姓、改姓等等,均不断丰富发展着传统姓氏的内容。

姓氏文化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成长经历,它的来源记忆着我们祖先的初始脚步,它的迁移诉说着我们祖先辗转生存奋斗的历程,其中的历史名人昭示着我们祖先的文明与智慧,所有的这一切,都在显示着华夏民族的融合、壮大,生生不息。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7: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