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不嫁的独身主义者
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多岁便只身一人从湖北老家来到广东打拼的程紫萱,算是在异地扎下了根。她凭借一己之力从小公司的普通文员蜕变成一家大规模公司的业务经理,并在繁华市区买了车买了房,摇身变为“金领”一族。
十多年的生活磨砺,让程紫萱磨去了当初花季少女时的青涩懵懂,成了一名精明干练的大龄女青年。
可谁也不曾想,早已跻身大龄未婚女青年行列的程紫萱却是一个独身主义者。独身的念头,似乎在她尚未走出校园象牙塔的时候就悄然形成了。
那时同宿舍的姐妹们每每聊起将来另一半的话题时,程紫萱就用斩钉截铁地语气誓言此生不嫁,坚决的样子总会引起她们不以为然的哄笑。直到前两年的同学聚会,都已为人父为人母的同学齐聚一起时,才发现程紫萱果然还是单身。
已经36岁的程紫萱,在一路打拼过来的职场中受过多少挫折,吃过多少苦,她自己也数不清。但每次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她从未胆怯过、退缩过。然而,对于未曾踏入的婚姻,她却一直有种无端的恐惧感。
她觉得自己根本无法接受婚后身份的转变,她也不知道将来要如何应对两个家庭的相处和矛盾。她固执地认为,一旦结婚就等于无形中给自己背上了一个沉重的枷锁。生儿育女,照顾丈夫和长辈,没完没了的操心,那从来就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倘若如此,还不如选择独身,一个人落得轻松自在。
程紫萱一直都未曾想过要步入婚姻生活,她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她的工作当中,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便进入了大龄未婚女青年的行列。
程紫萱犹记得闺蜜陈晓玲生孩子后去她家看望时的情形。门刚打开,一股刺鼻的婴儿纸尿片的味道便迎面扑来。客厅的电视里正播放着儿童早教节目,但闺蜜根本无暇坐下来欣赏。餐桌上乱堆着奶粉、奶瓶、茶叶、茶杯。脏的床单、枕套,还有一大堆来不及清洗的孩子的衣裤、老公的衣裤,都凌乱地堆在阳台上的洗衣机旁。
闺蜜穿着松松垮垮的睡衣,绾着松松垮垮的发髻,边做着家务边与程紫萱闲聊。每一句闲聊里,几乎都是孩子、老公、婆婆、公公。她说,孩子总是半夜醒来不停哭闹,即使她有多困倦也必须马上爬起身给孩子喂奶,哄她入睡:而老公却在孩子的哭闹声里鼾声如雷;婆婆为人精明,与自己的关系总有点面和心不和的感觉……
可是曾几何时,程紫萱心目中的陈晓玲还是一个对爱情和前程充满无限遐思的浪漫女孩。而此刻,她看到的却是一个被俗世烟火熏染的家庭主妇。
告辞出门的时候,她内心感慨万千。倘若将自己置于这样的婚姻生活中,简直无法想象会是怎样的感受和情形。程紫萱觉得自己根本无从面对婚后柴米油盐的日子。 现在的程紫萱每天都享受着单身的自由,业余时间想去哪就去哪,想干吗就干吗,兴致来时还会开车去特色餐厅点几个好菜,美美地吃上一顿大餐,有时则一人窝在家里边玩手机边煮营养粥。
如果自己也步入了婚姻的围城,就不得不像陈晓玲那样,将每月的开支精打细算:多少的开支用于柴米油盐,多少的开支用于孩子的奶粉、老公的烟酒,剩余多少又用作家庭存款……而其中能用于自己个人消费的,怕是要犹豫了再犹豫了。当然还远不止这些,还得用一部分开支给男方家数不清的亲戚发结婚贺礼、满月礼、寿礼……
P11-14
有缘读到此书的单身女性朋友,也许书中的某一个案例恰巧与你相似,恰好能帮助你发现自己大龄未婚的症结所在,但真正打开婚姻这道门的锁钥还是在你手里。
有缘读到此书的单身男性朋友,也希望本书对你有所启示,助你能更深入地了解女性、理解女性,从而更好地关爱女性、呵护女性,最终收获到理想的爱情与婚姻。
总之,助你走出婚恋困境,是这部书的最大意义。
鉴于作者的知识与阅历的局限,书中难免存在偏颇缺漏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如今是个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观念多元化的时代,社会风向的变化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改变人们的心态和价值观。
在详述本书中的案例前,也许有必要先简述以下众所周知的婚姻。
“婚姻”源自“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的古代习俗,说白了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最早的原始人是没有婚姻观念的,人类是在后来的生产生活的逐步进化过程中,为了防止族群的乱伦和退化,才逐渐产生了婚姻制度。因此可见,婚姻是人类社会迈向文明的一种标志。
中国几千年的婚姻制度由一夫多妻演变到一夫一妻,由女性是男人的附属物演变到男女各自独立,这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女性社会地位日益提高、获得真正解放的重要标志。
但问题来了,在女性地位日益提高、女性权益得到保护的今天,晚婚甚至不婚的女性朋友越来越多。本书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性格的大龄女性不嫁的案例,从她们各自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特征等因素,分析了其深层的原因。
基于我本人也是一位已奔不惑之年的女性,站在女性的视角,我想自己也许对她们有着充分的理解。当然,理解并不代表赞同和主张她们不婚的行为。主动选择不婚的女性,多半是源于对爱情的过高信仰而造成了对婚姻的恐惧。很多大龄单身女青年简单地把激情混淆为爱情了。爱情里确实有激情的成分,但远比激情的定义更宽广更包容,真正的爱情是兼具亲情和激情的。
婚姻果真如有些人所言是爱情的坟墓吗?其实未必。当然婚姻也并非就是天堂,婚姻就在人间,它只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居家生活,生活质量的好坏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经营。
“激情最终消磨殆尽,是同居和婚姻的共同走向。爱情因激情的磨灭而变淡,而激情消逝后,男女之间磨合出的亲情会继续稳固婚姻”。一桩美满稳固婚姻的完成就是两个人由最初的激情转变成亲情和恩情的过程。由激情完成婚姻里亲情和恩情的转换,这件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有句话:“没有不幸的婚姻,只有不幸的夫妻。”夫妻各自的性格和观念极大地影响着两人婚姻的质量,就像人的成长与品质的完善是个长期的、不断的修养过程,夫妻二人的婚姻也是一个需长期打磨和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宽容”“理解”这些老掉牙的词汇,从来都是完善婚姻生活的不二法宝。
也许,对于那些大龄单身女性朋友,在这里提及“完善婚姻”似乎有点为时尚早。其实,明白了婚姻的真谛,消除了婚姻中因琐碎枯燥的生活而带来的恐惧,女性朋友们才能以更积极的态度将心力倾注于婚姻大事中来。
本书列举的多名具有典型特征的不婚女性中,绝大多数都是抱持着“女大当嫁”的观念的,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缘由,或因工作忙碌,或因苛求完美,或因遇人不淑,或因物欲横流导致拜金思想的作祟,到最后,那个要等的人不是早已擦肩而过,就是始终不见到来,不知不觉就把自己落单成了大龄女青年。
这些女性朋友,几乎都有苛求完美或过于憧憬爱情的问题。当我们明白了婚姻是怎么回事,明白了婚姻的完美不是靠等到一个完美对象就能赢得时,我们的心才不会过于浮躁。选择男友固然要谨慎,但应拥有一份包容的态度。
婚姻是两个有情人幸福的共享、风险的共担,而一桩美满的婚姻对男女的身心健康和性情塑造有着积极的影响。单身女性的孤独感、焦虑感尤其是不安全感,通常都要远高于已婚女性。
现代女性择偶都很强调安全感。何为“安”?女人有个护卫自己的家即为“安”,但这个“安”绝不仅仅是从婚姻之中获得。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更需要我们静下心细细品咂,懂得取舍。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何美鸿
2017年11月
当今单身浪潮蔓延中国,中国适婚单身男女人数已突破2亿,“大龄青年婚恋难”已成为全社会性难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30岁以上女性有2.47%未婚,而上一次人口普查数据中仅有0.92%未婚。
何美鸿著的《为何偏偏你单身:大龄女青年婚恋指南》列举了大量典型案例,从大龄女性的性格、心理、社会阅历等方面加以理性剖析、科学考量、婚恋指导,倡导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使得婚姻之花常开不败。
30岁以上的中国女性有2.47%未婚,你是不是其中之一?大龄青年婚恋难?其实也没那么难。从来没有“缘分未到”这件事!适婚单身女性的自救指南,解开这个群体共有的心结和困惑。
何美鸿著的《为何偏偏你单身:大龄女青年婚恋指南》是一部专为当今大龄未婚女青年指点迷津的婚恋指南经,以30个典型案例,从30位大龄女性的性格、心理、社会阅历等方面加以理性剖析、科学考量、婚恋指导,倡导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价值观,使得婚姻之花常开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