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著的这本《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共分八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全书的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静态的立基于“结构—制度”分析的大学内外部制度结构分析框架和动态的立基于“过程—事件”分析的多重制度逻辑视角下的大学制度变迁分析框架,以作为下文大学制度变迁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三至七章是全书的主体内容,对中国大学制度从建立至今的制度变迁历程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大学制度和制度变迁的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八章是全书的结论部分,对中国大学制度与制度变迁的“实然之境”进行了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中国大学制度变迁良性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大学制度的改革和创新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侃著的这本《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研究》立基于对中国大学制度特殊性的深刻体察,尝试在新制度主义的大框架下综合运用不同的制度分析理论来构建一个系统的多元制度分析框架,将中国大学制度的形成和变迁放在这个分析框架中进行深入梳理、分析,以期能从一个全方位的视角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大学制度从其建立之初就具有的特殊性与本质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经济社会转型深水区、经济发展“新常态”之下的当前中国大学制度的变革与创新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推动中国大学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三 文献综述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本书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多重逻辑下的变迁:基于多元制度分析的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一 大学内外部制度理论的构建
二 大学制度变迁分析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历史溯源:大学教育的萌芽与制度化发展
一 西方大学教育的萌芽与制度化发展
二 中国大学教育的萌芽与制度化发展
三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冲突与借鉴移植: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一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萌芽:洋务运动时期
二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初创:晚清时期
三 中国近代大学制度的成型:民国时期
三 小结
第五章 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20世纪50年代的大学制度改革
一 背景分析:全能国家、计划经济和苏联模式
二 政治、知识与意识形态:20世纪50年代大学制度变革历程分析
三 政治主导下的多维变革:对20世纪50年代大学制度改革的评价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全面改革: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分析
一 从拨乱反正到改革起步:大学制度的恢复与重建阶段
二 从体制改革到结构调整:大学制度的全面改革阶段
三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大学制度的深化改革阶段
第七章 从“量变”到“质变”: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中国大学制度变迁分析
一 “量”的飞跃:大学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二 “质”的提升:高校“质量工程”的实施
三 从“量变”到“质变”: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全面开启
第八章 路在何方:中国大学制度变迁的“实然之境”与“应然之途”
一 “实然之境”:中国大学制度与大学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分析
二 “应然之途”:对中国大学制度变迁未来的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