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凉山内外(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论)/多元一体视域下的中国多民族文学研究丛书
分类
作者 邱婧
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为了全面进行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研究,邱婧著的这本《凉山内外(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论)》将围绕以下五个主题展开:第一,对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发展阶段和总体创作情况的考察。第二,对不同内容和风格的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几大彝区之间由于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创作差异性的分类考察。第三,对彝族诗歌的多重生产机制和评奖机制的考察,本书将从公开出版的期刊、民间诗歌期刊、网络发表情况、高校诗歌社团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对彝族汉语诗歌中折射出的文化民族主义和民族本位性趋向的剖析。第五,对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生产、运作和驱动力的概述。

内容推荐

邱婧著的这本《凉山内外(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论)》集中梳理了彝旅诗歌发展史,对彝族诗歌发展中出现的不同趋向作了探讨,并着重探讨了发表机制和生产机制对彝族诗歌的影响,以及彝族知识分子写作的多元话语等问题。此外,本书不仅介绍了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状况,还介绍了当代彝族母语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本书是目前第一部系统介绍和深入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彝族诗歌创作发展情况的书籍。

目录

总序

导言

第一章 当代彝族汉语诗歌的创作谱系

 第一节 建构的开端:1949—1980年

 第二节 延续与发轫:1980—1995年

 第三节 多声部共振:1995年至今

第二章 审美和重构的历程:彝族诗歌分类考

 第一节 作为民族寓言的抒情诗

 第二节 原乡的复魅和招魂

 第三节 写实的发生

 第四节 暧昧的地域性

第三章 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的生产机制

 第一节 期刊编选与诗歌生产

 第二节 评奖机制与诗歌生产

 第三节 网络、高校诗歌社团及其多元化延伸

第四章 民族本位性的观察

 第一节 “谁”是民族知识分子

 第二节 风景之诗,诗之风景

 第三节 语言的困境

 第四节 记忆与身份之再确认

结语:民族、想象与诗歌生产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1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