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喜,1935年4月生于黑龙江省木兰县。1953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火箭发动机专业并留校工作,曾在北京市马列主义理论教师进修班学习。在北京航空学院先后任马列主义理论课教师、党委宣传部干事、办事组秘书、院长办公室副主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此后,先后担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现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局长、干部局长、副秘书长兼干部局长和培训中心主任,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过的社会兼职主要有: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海外联谊会第一届理事。出版的专著有《论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人的动力学——论政工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合作担任主编或第一主编的著作有《企业改革与党的政治领导》《中国大学生百科全书》(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论反对和平演变》《德育理论与实践》《走向成熟——当代大学生理性透视》《机遇挑战对策——加入WTO与思想政治工作》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数十篇。
总序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长喜
第一章 国家治理: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
一、王义:是以知义之为善政也
二、公义: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
三、廉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第二章 社会责任: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一、忠义:千古忠义气,日星光
二、礼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三、孝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第三章 个人追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一、气义:养气之功,在于集义
二、侠义: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
三、殉义: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第四章 义利之辨: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
一、重义轻利:义,利之本也
二、重利轻义:吾所谓利者,义之本也
三、义利并重: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
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命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凝神聚魄,强基固本,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我国的“正义”学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正义是诚信之本、友善之根,在弘扬民族精神和重塑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人们要遵循正义性原则,富于奉献精神,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使义利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社会公平与公正得以维护。本书归纳总结了古代正义思想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四个方面挖掘、阐述了正义思想能够服务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命脉。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凝神聚魄,强基固本,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我国的“正义”学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它是我们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厚土壤和牢固根基。正义是诚信之本、友善之根,在弘扬民族精神和重塑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人们要遵循正义性原则,富于奉献精神,自觉履行社会义务,使义利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社会公平与公正得以维护。程少华编著的《崇正义》归纳总结了古代正义思想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从四个方面挖掘、阐述了正义思想能够服务当今社会的时代价值。
本书内容包括: 国家治理: 天下有义则治, 无义则乱 ; 社会责任: 义者, 心之制, 事之宜也 ; 个人追求: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义利之辨: 义利之说, 乃儒者第一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