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窗小缀(精)》的作者陈允吉先生是古代文学相关领域的大学问家,他对气韵流畅的骈文驾驭能力尤其高超,其文古朴尔雅,奥义纷呈。正是文言文把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完整而有序地保存下来,其魅力无穷,相信读者阅读本书之后会增加一分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了解。
| 书名 | 芸窗小缀(精) |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 作者 | 陈允吉 |
| 出版社 | 海豚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芸窗小缀(精)》的作者陈允吉先生是古代文学相关领域的大学问家,他对气韵流畅的骈文驾驭能力尤其高超,其文古朴尔雅,奥义纷呈。正是文言文把中华五千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完整而有序地保存下来,其魅力无穷,相信读者阅读本书之后会增加一分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了解。 内容推荐 《芸窗小缀(精)》辑录了陈允吉先生为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后记,以及诗歌、对联、传记等。文体形式多样,以骈文为主。内容涵盖了作者对古代文学、传记文学以及佛教文化等各个领域独到精辟的学术见解,语言古朴典雅,多为文言文,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目录 芸窗小缀序 喻蘅《诗书画缘》序 吴定中《董小宛汇考》序 谈汗人《乐此居稿存》序 毕惕良《还童小集》序 林东海《清风吟萃》序 何丹峰《山海微吟》序 胡中行《盆葵集》序 王志清《纵横论王维》序 周尚义《李贺论考》序 郑筱筠《佛教与云南民族文学》序 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序 吴海勇《中古汉译佛经叙事文学研究》序 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序 荒见泰史《敦煌变文写本研究》序 马晓坤《晋宋佛道并兴与陶谢之诗作》序 卢宁《韩柳文学综论》序 袁书会《佛教与中国早期白话小说研究》序 《诗与画三百期精选集》弁言 《秘书》 杂志三百期寄语 《唐音佛教辨思录》台湾版序 《佛教文学粹编》序 《佛经文学粹编》序 《古典文学佛教溯缘十论》序 《佛经文学研究论集》序 《佛经文学研究论集续编》序 《佛教与中国文学论稿》序 《唐音佛教辨思录》后记 新加坡版《佛教与中国文学》后记 重读黔之驴故事源流考辨一文跋语——悼季羡林先生 母校百年荣庆感言 慈母小传文星园碑记 文痞三曲 联语抄存 附录 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序 李祥年《传记文学概论》序 《十大文学畸人》前言 《李贺诗选评》导言 后记 试读章节 谈汗人《乐此居稿存》序 谈汗人老师应文联出版公司之约,撮录诠次文集初成,即以裁作弁言咐我。藐予小子,固非其选,然当殷意,何敢遽辞。 原夫诗文创撰,渊远流长,古来哲士命家,例崇迳抒闻见,裨补时尚。是故赋形摹物,托臆述情,要在关心现实,直面人生。兹书著者弱冠赴戎,执殳冒雪,壮军旅之威仪,受疆场之洗礼。已尔总持乡校,调摄弦歌;率掌馆舍,弘阐教猷。始纂《无锡县志》,乃荷主编重责。携挈同仁,共襄盛举,惠及桑梓,功垂简册。既增广其阅历,遂洞达乎社群。拟论属文,咸彼笃好;声诗杂感,相得益彰。虽日职岗屡换,靡违笔墨因缘,积数十年,未尝暂辍。譬若缅怀战友,捧馥郁而致哀思;旌表前修,考典章以征史迹。良朋高会,胜地嘉游,间出吟咏,或申记叙。庆快清平,美三吴之气象更新;讴歌改革,沐四化之春风浩荡。悉皆兴发于中,词被于外,韵散并驱,理文两惬,各别题材,克臻佳境。而号“乐此居”者,盖含深趣在焉。予知谈老师择途无悔,陋室自珍,弥富雅量,超离俗欲。洵能乐其所乐,弗乐其所非乐,乐苟得其所趋,是谓真乐也矣!值令书稿辑存甫毕,方将刊布,畴昔耕耘,归仓立待。叹斯人之可诵,惟厥事之多欣,谬任知音,恭谨为署。临纸屏营,犹恐疏失,瞻念故园,神驰曷极。 2000年11月 于江湾复旦宿舍云在水流斋寓所 毕惕良《还童小集》序 锡城东指,梅里北眺,崇嶂特立,厥惟堠山。是处天然毓秀,被丽日之晖光;造化赋形,宛金牛之项背。乃瞻嵎麓,窈朗尤胜,虚籁鼓吹其竽瑟,贞松弥茂其寝荫,恬安曲囿,毕剑良、惕良昆仲双亲之茔域在焉。 夫毕氏渊源,由来尚矣。启乎周世武王建藩分茅,弟高封国陕原之毕,缘尔为姓,号毕公高。嗣后条伸蘖派,子孙或稍徙于河汾;物换星驰,枝叶遂大遍于寰海。该姓,移居锡境,迨及前清,庶存趾迹。按现住堠山西侧毕家坝头一裔,谓嘉道年间甫从硕放机场旧地迁兹。劬劳兴公,忧勤作式。卜筑屋庐,置厅匾以垂训;经营田产,储卷轴以佩文。绵传继代,克准祖规;爰抵华公,聿修素业。公也早人名黉,负宗门之厚托;旋司讲席,膺社会之需求。遐迩生徒,莫不沾濡;廊厦栋梁,洵多栽植。妻室杜氏圜操内外,躬治农桑。洞明谛理,阖宅叹其聪颖;敬待娌姑,比邻许其贤淑。同岁结,齐眉举案,备历艰辛,息胤凡五:男日剑良、惕良、兴良,女日毓英、毓芬,例能秉简牍而发蒙,伴钟声而成才。恒德堂笑语流连,庭芳皆绿;朱祥坝弦歌相续,苑实正繁。既夷既怿,信伊事之堪怀;如梦如诗,曷逝川之足恋。 惕良老师幼承诲励,壮益睿智,性行端直,词气雅闲,有士君子之风,得葛天民之乐。耽暑忍寒,好学而兼攻学艺;旷年累月,任教而靡悔教坛。职岗虽变,筠节未捐,主校政唯重在调谐,对友朋必贵乎终始。粤自延誉退休,犹为霞于晴晚;领衔撰述,俾悬鉴于志林。仰思父母,永徂壤泉,含哀之痛难平,追慕之情愈切。是以摩想音容,诉诸纸墨;泄抒忆念,荐彼心香。甄次闻见,循度轶遗,叙儿时则体其温馨,缅尊长则昭其懿嘏。即若旁涉游观,返征童戏,摭陈习俗,判记方言,讵非蒐合珍详材料,可资文化研寻者欤!缀编书稿,颇阅载年,甚赖胞兄鼎力支持,将贻少辈令知归向。值当刊布,以序责余。余与毕老师束发至交,诚履綦所屡接;澄心敦谊,固襟抱弈攸通。今乖异县,觌面无因,骋望故溪,斯人弗远。感欣命笔,愧报殷期,赍此芜辞,聊充绠引,用广夫笃孝慈仁博爱纯真之致云。P8-12 序言 芸窗小缀序 吴忱 仆尝阅古史,至《尚书》“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其句法排比已整;“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虽声韵未就,对偶之法已工。至《左传》“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则七字联语,虚实皆惬。诚刘彦和所谓“造化赋形,支体必双”,“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者矣,是天籁之音,偶有所聆,固不知其然而自其然者也。 自是文学之士乃倾力为之,谋之全篇,骈文之体遂渐肆于汉,至六朝而全盛。观扬子云《解嘲》,丘希范《与陈伯之书》,徐孝穆《玉台新咏序》,庾子山《小园赋》诸作,其脉络可得而按,皆称杰构,历百世而传诵不衰也。寝及有唐,陆宣公奏议之言必成俪偶,音必调马蹄,然朴实陈说,毫无浮响。李义山四六之俪偶繁缛,旨能感人,人谓其横绝前后无俦者也。而王子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英思壮采,如泉涌流,出青于蓝矣。骆宾王“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义正辞严,足壮军声,可愈头痛。岂骈体只堪轻靡之音哉!是以文体无高下,端在操觚之际存乎其人尔。而骈句朗朗上口,虽历久远不忘焉。 然骈体至宋明而少衰,入清则衰而复起,其时文家辈出,名作迭见。固未必轶汉迈唐,成能斟酌前修,摆落凡近。遂有曾宾谷《国朝骈体正宗》、李申耆《骈体文钞》、王益吾《骈文类纂》之选相继问世,而骈文之能事毕矣。至清社既屋,遗老遗少,犹得扬其余波,风雅未歇。晚近则滔滔天下,尟有问津者。 白话施行,文言云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骈文之不讲也久矣,非不为,不知、不能耳。 梁溪陈公允吉先生夙谙斯道,治学之暇,出其余绪。芸窗晨夕,水流云在,含毫沈潜,研墨吐芬。今蓄稿有年,裒次成帙,署曰“小缀”。闻铸版将以行,公诸同好。乃先生幸不我弃,凡三十余首,属为序。仆本陋质,何敢弄斧于大匠前,先睹为快已尔。 因念四十年前阅于市肆,见新刊《稼轩长短句》,时值书荒,大喜,持之归。知经先生手订,而执教复旦,为之神往。后三十四年,承胡君中行先生雅意,忝列《诗铎》编务,先生以名宿而顾问,窃喜请益有时。年余,首辑出,时会于邯郸,群贤毕至,始识荆,为语及稼轩。而后知先生学植深邃,治唐诗而溯先秦,精佛学而涉百家。通义理,长考据,兼擅辞章。学界称誉,声闻夙著。既为顾问,殚精竭力,筹划建言,又甚多贡献,令人肃敬。先生胸罗掌故,每聆其傥言绪论,辄河决东注,滔滔不已,或顾盼左右,信步闲庭。又于吟诵之道,独树一帜。某日就此题讲演,如临旧时书塾授受情景,又如嘉朋满座,相与晤言。其声则淙淙活活,随意流淌,高下徐疾,若符诗律,若契诗情。其诗境亦随声之高下徐疾,揭发无余。听之者太息感奋,以天下之所为吟诵也故当如先生者始可,知能者固无所不能也。 今而诵先生之所为文也,若见其人矣:古朴尔雅,奥义纷呈,抽蕊得华,绝去尘俗。其辞也必己出,其意也忌剿袭。偶对则妥帖,描摹则细腻。如现所传之人,如读所序之著。已故蜕园老人论骈文作法,略曰:“自魏晋以还,骈文已然定型。然一流作者其为文如云行水止,文气之缓急,声调之平仄,辞句之俪偶,则不尽拘束;而专注立意之精警,描写之深刻也。”善乎斯言。盖世代愈降,文愈繁缛,百家焱起,郁乎奇观。西汉训诂,东京排偶。魏晋六朝,文笔遂判。齐梁以下,四六渐兴,以声色相矜,以藻绘相饰。至唐人琢句,时有六朝余习,则两宋四六骈文之所从流衍而出也。嗣后作法愈形苛细,而獭祭之风为盛。宜乎《书录解题》之论义山四六文,至有“当时以为工,今未见其工也”之慨。是知此体非俭学枵腹之徒所可得而为,故白话兴而骈文贬,良有以也。然吾观先生之作,释教与文学、人物、考据比翼高举,诗意共声色、律动、藻绘驷马并驱。岂惟小缀也已! 荷公高谊,三谢勿能,敬为叙。 乙未端午书于沪渎利西传舍 后记 《芸窗小缀》检寻往箧,鸠合旧文,所谓碎金片羽,莫非零墨星笺。条流居首,要当题序占多;棣萼联华,良以俪辞为主。举凡此间著述之铨评,乡愁之抒发,诗词之厘析,喜庆之应和,一皆式遵事理,克协人情。咨其规格,固莫能称报岁功;歆彼藻翰,夫犹可取资时赏。尝商略命家,方经润益;又敬畏传统,不忍抛离。蒙海豚出版社济宽收录,从速付排,刊印有期,感欣无任。递稿牵缘,承贺圣遂兄之挂虑;挥毫草弁,获吴忱学长之劳神。孔偕诸友,同表谢铭,是书仓促辑成,愿悃恳求教于读者。 梁溪陈允吉谨记 2016年3月于沪上蕉叶梅花行馆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