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浮尘之上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季江勇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透视中国教育的瑰奇之作!一段师生与家长不能不看的故事!

长篇小说《浮尘之上》由资深一线语文教师季江勇历经十年倾力而作,为我们展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分配政策与高考大棒下“沉沦与提升”的一代人。可以说,主人公方成冰是整整一代人的缩影,他所面对的冲突,是所有中国人曾经共同面对的冲突。

内容推荐

季江勇著的《浮尘之上》讲述:刚从省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方成冰被迫服从分配,告别恋人,回到家乡镇上的卢淀中学当起了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面对高考的大棒,倾向于素质教育的方成冰与学校和其他同事产生了激烈的冲突;而诗词歌赋人文理想更如屠龙之术,他逐渐在现实中处处碰壁,狼狈不堪……

目录

随缘

流连

骊歌

后门

炎凉

救星

历险

天命

奉献

双喜

暗流

隐痛

失算

幽人

福音

惊雷

堕落

逆流

阿里

花魁

名人

风暴

花雨

人格

长征

树仁

变脸

改造

楚歌

落虹

打假

如意

无为

形象

分红

幸福

台阶

意气

传奇

蜗居

回报

平衡

穷神

隔膜

金玉

福相

幻灭

真相

浮沉

而立

试读章节

人格

方成冰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一支秃笔根本还原不了生活的本真。他望着一堆退稿信发呆:文学家总以为自己是这个世上最风雅最浪漫的人,殊不知真正的文学家其实是在生活的河流中畅游的人。秦玉读不懂《离骚》和《浮士德》,但秦玉却能够品尝出生活中酣畅淋漓的诗意和情趣。母亲也不懂什么鸳鸯蝴蝶什么花间新月,但母亲却能在一块菜畦里收获沉甸甸的欢畅和惬意。原来,再高妙的文学也只是生活的摹本。

然而,他方成冰的生活却是无休无止的会,班务会教研会教工会表彰会座谈会培训会;是无穷无尽的课,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自修课公开课研究课;是写教案、改作业和刻试卷的循环往复。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当他向万世仁发表这样的感慨时,万世仁正在“生活的河流”中浮沉,他埋怨他女朋友除了关心脸上的雀斑和身上的赘肉,就是关心她亲爱的万老师什么时候能调进燕城。方成冰让他想想苏格拉底的那一位,想想一盆从天而降的洗脚水浇灭苏格拉底的思想时那个泼妇的爆笑。万世仁只能苦笑,他问方成冰喜欢谁,是秦玉还是姚天香。

方成冰说,嘻嘻,我喜欢奥黛丽·赫本,费雯丽,林青霞,还喜欢山口百惠呢。万世仁也跟着嘻嘻的笑。

方成冰想起萨特的名言,“每个人都是还没有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谁知道人生的舞台上会发生些什么。

果然,一场没有导演也没有剧本的大戏正在校园的一角徐徐拉开帷幕。

怒发冲冠的吴主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可惜“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好戏已近尾声。意犹未足的观众一见怒发冲冠的吴主任驾到,纷纷作鸟兽散。现场只剩两个主角一个捂着肚子骂骂咧咧,一个龇牙咧嘴嗷嗷乱叫。两个人看见吴主任明镜高悬的圆脸如同看见了断案如神的包青天。

这个说是潘淘然先动的手。

那个说是刘小鹰先骂的人。

这个说你婊子养的诬赖好人。

那个说你个狗日的陷害我们。

吴主任一看见学生打架就大动肝火,一而再再而三地伤肝吴主任觉得有些伤不起。由此他得出结论:人类有好斗的天性,世界大战就是成千上万的人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群架;打完了也就消停了,消停了一阵再打。他一个小小的政教主任哪里能改变人类的天性,于是他不原意再白白地伤自己的肝。既不伤肝又要动“火”便是吴主任竭力追求的真功夫。吴主任一动“火”自然是电闪雷鸣海风天雨,两个学生便不敢放肆。

案情的焦点是包干区里的一堆垃圾,吴主任满脑子福尔摩斯的细胞在急剧膨胀。

潘淘然说我们明明打扫过包干区了,不晓得哪儿来的一堆垃圾躺在我们的包干区,害得我们班扣了分;肯定是有人整我们。

刘小鹰说我们只管自己的包干区,哪知道你们的垃圾是哪儿来的,天晓得是你们自己偷懒还是得罪了什么人。

潘淘然说有人看见你们倒上去的。

刘小鹰说是谁我们跟他当面对质。

潘淘然说我不能说。

刘小鹰说你不说我说,五班的王大鹏能为我们作证。

潘淘然顿时哑了炮。

刘小鹰说你不是早就想找个机会捶我么?

潘淘然说我是想揍你早就想揍你个狗日的。

又是一桩扯不清的无头案。吴主任最讨厌这狗日的无头案。

他手中没有惊堂木,但并不妨碍他摆出包青天升堂的威武雄壮,政教处主任的使命就是要伸张公平和正义。于是吴主任当场宣判,你们之间的是非恩怨那是你们的事,我要的是安定团结是和谐校园,你们打架斗殴就是破坏安定团结破坏和谐校园,简直比土匪还土匪,比流氓还流氓,等着挨处分吧。

两个学生瞬间荣获“土匪”和“流氓”的桂冠,又各挨五十大板。刘小鹰大喊冤枉,潘淘然嚷着不服,“包青天”撂下一句“冤什么冤,不服也得服”,就拂袖而去。

P181-183

书评(媒体评论)

“这也许可以说是《儒林外史》的当代版!”

——余光中

颠覆传统的师生形象,直踩中国教育的痛点。

——曹文轩

难得在今天有这样一部以教育为背景的厚重小说,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灵魂深处的某些积淀。

——周梅森

读完《浮尘之上》,不期然想起另外几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围城》和《倪焕之》,因为《浮尘之上》叙说着乡村青年文化人努力挣扎出祖辈贫困处境的艰辛和自信,流露着身处晦暗人生又不乏冷嘲的智性俯视,洞察了中国教育界屡见不鲜的灰色生存相,还包含了对素质教育终将光照人间的期盼。咂摸着作者的行文笔致,不能不想到几个德国古典浪漫派诗人:歌德、诺瓦利斯、荷尔德林,从作者对诸诗人的文字引用和意象拓展,都可以看出这部小说浸润的古典浪漫情愫。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王力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5 2: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