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是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大约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一个人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人在出生时大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婴儿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幼儿的大脑大小约为成人的80%;4岁时,大脑的代谢达到高峰,大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而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地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同时身体发育也在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一个人在出生之后,由于视觉、听觉和触觉接收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型,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就此完全停止,但这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存储信息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年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也就增加了其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3岁是孩子学习的关键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专业人员长达6年的护理,也只学会了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相当于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孩子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幼儿的发育和发展,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条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幼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对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儿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儿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人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婴儿会讲几个词。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大人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克诺夫说:“我们给婴儿看不同数量的点。最初他们注视着两个点,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失去兴趣。但当我们接着展示第三个点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她对13~14个月婴儿的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婴儿能够把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半小时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