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梦为马的海子是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在短暂的生命里,始终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如果不是从当下起,那就从明天起,愿你做一个如海子般向往幸福的人,看看太阳,和心上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过一种春暖花开的人生。
叶阑著的《海子(内心有海春暖花开)》是一本海子的传记,每一个有情怀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子。
| 书名 | 海子(内心有海春暖花开) |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作者 | 叶阑 |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 下载 |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以梦为马的海子是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在短暂的生命里,始终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如果不是从当下起,那就从明天起,愿你做一个如海子般向往幸福的人,看看太阳,和心上人,劈柴喂马周游世界,过一种春暖花开的人生。 叶阑著的《海子(内心有海春暖花开)》是一本海子的传记,每一个有情怀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海子。 内容推荐 叶阑著的《海子(内心有海春暖花开)》是一本关于海子的传记类图书,它结合海子的诗作,讲述中国七十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海子坎坷且短暂的一生,让读者对这位永远的青春诗人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诗人诗歌有更多一些的了解与关注。 目录 第一章 故乡·童年·生长 一 风吹在村庄的风上 二 面朝谷仓,脚踩黄昏 三 人的世世代代的脸 四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第二章 选择·命运·功名 一 双手劳动,慰藉心灵 二 当众人齐聚河畔 三 安坐的灯火涌向星辰 四 南风吹木,吹出花果 第三章 人群·新生·改变 一 一座干旱已久的城 二 给我月亮和身体 三 活在珍贵的人间 四 以雪代马,渡我过河 第四章 诗歌·生存·朋友 一 倾听的耳朵和诗歌 二 你迎面走来,雪消冰融 三 毕业歌 四 语言的本身像母亲 第五章 热血·王位·爱情 一 亚洲铜,亚洲铜 二 麦地和光芒的情意 三 幸福说:“瞧,这个诗人” 四 我们是装满热气的两只小瓶 第六章 太阳·流浪·忧伤 一 站到太阳下看太阳 二 她已受伤,她仍在飞行 三 你多像无人居住的村庄 四 雨是一生过错,雨是悲欢离合 第七章 疯狂·梦想·荒凉 一 阳光打在地上 二 谁在美丽的火中飞行 三 明天醒来我会在哪一只鞋子里 四 以梦为马 第八章 死亡·尽头·不朽 一 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 二 青春降临大地,如此单纯 三 琴声呜咽,泪水全无 四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后记 诗歌的烈士 海子年表 个人作品目录 试读章节 「一」 风吹在村庄的风上 你知道我的诞辰、我的一生、我的死亡,但不知道我的命。 ——海子《弑》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村庄,风吹在村庄的风上,携带着生命最初的原味,不时拉扯着迷茫的心。故乡的意义,在即时通信和便捷交通发达的今天,已时而变得意义模糊。可有一天我在夜里,梦见了麦子拔节的声响,那声音缓慢而又悠长,带领灵魂回到了破旧的老掉牙时光。 站在今天的坐标点上,人们已难以全然去理解麦子的意象,因为肚子忘记了饥饿,眼睛忘记了金黄,心灵也就忘记了扎根于土地的原始期待。它们贴着标签被陈列在超市的货架里,于是便在人们的心里成为了空席。 作为海子诗歌里的核心词,麦子让很多人重新拾起了渴望,古老的词义重新浮出水面,悬挂在干枯的生活之上。因此,我曾在一个秋日的下午,孤身走上一面静寂的山坡,感受农人的寂寞时光和诗人的血脉流淌。与北方土地相比,那田埂显得瘦长细小,村庄的气息仍是陈旧与落后的,如果不是诞生过这样一位诗人,或许它会被整个世界所遗忘。 我与梦中的麦田擦肩而过,那时的南方土地,刚刚经历过一场耗尽元气地收割,神情带着哀伤与疼痛。稀稀落落的草垛点缀在视野中,树木投射下一串阴影,渲染了无声的暮色。我想我错过了麦子的告别狂欢,只来得及拥抱一片荒凉。目睹土地萌生了睡意,疲惫地垂下了眼帘。那片土地的完整名字,叫作安庆怀宁县高河镇查家湾。 脚下,是海子走过千万次的路,如今被越来越多的追随者们覆盖着。见到海子年迈的父母,心中不禁渗出悲伤,我为这种悲伤感到愧疚,但无法抑制。他们不多言,脸上流露出的,有安慰,有麻木,有平静,也有痛苦。 生活在磨损着他们,而不是滋养着他们。海子的父亲背已微驼,从头发到瞳孔都是衰老的颜色,瘦弱的他默默将人们带到海子的书房,由此敞开了他的精神世界。从哲学到美学,从宗教到诗歌,那个破旧的书架上,散发着海子的气息。一个掉了漆的展示柜里,放着北大毕业证、各种获奖证书,还有中国政法大学的聘任证书等。我不敢去触碰它们中的任何一样,就像生怕惊动了海子已经平静睡去的灵魂。 留言簿上挤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迹,生活的逻辑多么奇怪,他活着的时候那样孤独,死去以后,却让扛着诗歌与理想旗帜的人们聚拢到了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村庄里,只为呼吸一口诗意的空气。 都市里生长的心灵,对土地的情感是有隔阂的。但双脚连接在那里,我还是体会到了故乡对于诗人的特殊意义,一时间仿佛再次见到海子说出“农村生活至少可以让我写上十五年”时的自豪神情。 来到海子墓旁,见到墓碑顶端盘旋着一条黄龙,这是诗人的生肖。墓碑旁边的小龛中,放置着海子从西藏带回的两块玛尼石。听说曾有读者徒步而来,在那墓碑旁睡了一夜,我心生敬佩,但不敢。不是恐惧什么黑暗,却是害怕不知如何与诗人的灵魂相处。面对理想,我会思绪混乱,结结巴巴。(P3-5) 序言 20世纪80年代的最后一个春天,诗人海子抱着厚厚的四本书籍,挺着倔强坚硬的脊梁,凌乱的长发在风中纠结着。他纯洁的眼神定格在25岁,在山海关锈迹斑斑的铁轨上,高唱挽歌,拥抱死亡。 当轰鸣的火车穿过肉身,生命戛然而止的瞬间,诗人的血液进发出了迷人的麦田香气,灵魂头也不回地奔向太阳。死亡,也是生命诞生的方式,正如他诗中所写的那样:“该忘记的早已忘记,该留下的永远留下。” 当瘦弱的肩膀负担不起沉重的灵魂,海子选择了告别这个世界,他孑然而去,却留下了“春暖花开”的梦,成为了精神世界里的神。虽然世界日新月异,时光已经进入到了很少有人谈论诗歌的年代,但海子的梦已种植在每个人的心底,在每个春天蠢蠢欲动,破土而出。 在灰蒙蒙的城市天空下,为了安慰干瘪的灵魂,我时常翻阅海子,或者插上耳机,听周云蓬演唱《九月》,好像悲伤地坐在海子的身边。海子的魂与诗,都没有冷却,它们灼热而直接,美得让人燃烧,美得令人心碎。 母亲,太阳,麦田,它们永恒存在着,撼动着我的全部神经,沸腾着我的全部血液。 后记 诗歌的烈士 “诗人”是一顶伟大的破帽子。说它“伟大”,因为它代表了浮华中的坚守,芜杂时的操持;说它“破”,是因为它掩盖不住人生的真实残酷,也遮挡不了母亲头顶的苍苍白发。 诗人是热血的,诗人是悲观的。整个写作过程中,我被这两种情绪拉扯着。即使是在海子金碧辉煌的诗歌王国里,仍然摆脱不掉这种矛盾与痛苦。我时常闭目将自己代入,想象他卧在铁轨上的那一刻,心中是狂乱,还是平静。 海子的诗,就是海子的生活。与梵高一样,他用生命换得了作品尊严的捍卫。今日我们传承着他朴素的梦想,阅读着他的诗集。揣测着他的人生。可是我们也知道,他已用生命铸成了无人可以企及的高度。有人对他的死亡褒贬不一,可我不认为他的选择,存在什么权威的解读。逝者已远离,不妨少些无谓的争论,多一些尊重与包容。 春天的暖风已迎面扑来,这是希望与耕种的季节,海子选择在一片生机盎然中离开,一定在终点换得了新生。 今日城市里的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写诗,也没有勇气流浪。所以海子的梦想,仍然躺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尽管街上行走的,多是圆滑世故、八面玲珑的脸,可是人们此时更加怀念理想与诗人。这个时代怀念海子,所以没有人会忘记海子,因为他既是那个时代的至宝,也是今日时代的珍奇。 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一个农民的孩子,做的一个朴实的梦。可是那个有关幸福的梦,因为寄托在了“明天”,而成为永远等不到的戈多,演变为悲剧的序曲。海子已走了二十五个春秋,却用依旧温热的诗句,撬动起今天成长于商业时代的心灵。 我与海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下,把握他的生活脉搏,靠的不是考古员一样的放大镜,而是他诗歌的温度。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完成这样一本书稿,却使我耗尽了力量。 这本书必定存在瑕疵,但这是我的梦想,相信在这个春天里怀念海子的所有人,都懂得这种坚持。为了完成这部书稿,我去过海子的故居,查遍有关海子的大量资料,包括一些已经出版的著作,如边建松的《麦田上的光芒》、余徐刚的《海子传》,他们为我对海子的理解,搭建了更多桥梁。 很多人喜欢去假设,如果海子没有死,他现在会如何。人们悲观地猜测,他会在某个文学机构里混个一官半职,顶着先锋诗人的光环到处讲座,写点歌功颂德的诗歌,不再写他的麦田和村庄。 愤世嫉俗的年纪,我也这样想。后来发现,不只是海子,人们对他们怀念和喜欢的人,都有这样的猜测和判断。 现在我更加相信,在此刻的时空里,仍旧存在着千万个海子。即使工业文明放肆地吐着灰尘,他们仍在世界的角落里,坚守着向往太阳的灵魂。 |
| 随便看 |
|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