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雷家山//秋实//肖维青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最近几年,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和全国各地,常有成千上万居民戴着苏俄时期的红军帽游行集会,抗议高失业率、高物价和高税收,占据画面的是缀有锤子镰刀图案和列宁斯大林头像的红旗汇成的海洋。2010年5月16日,来自俄罗斯20个城市的4000名新少先队员在莫斯科红场参加入队仪式,满脸洋溢着肩负神圣使命的幸福的笑容,前导是手执缀有列宁头像的少先队队旗,俄罗斯共产党主席根纳季·久加诺夫出席,内心激动,表情肃穆,举止庄严,亲自为一些新少先队员系上鲜艳的红领巾。这些事实传递了一个强烈而重要的信息:人们在期待俄罗斯新生资产阶级和剥削制度的灾星——列宁和斯大林重返人间,而且寄希望于后代!正是: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苏联强盛一时,前世今生是一本厚重的书。它是如何剧兴剧亡的?读者诸君欲知其中端详,请看这本由雷家山、秋实、肖维青著的《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上下)》。

内容推荐

由雷家山、秋实、肖维青著的《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上下)》是一部当代纪实性文学作品,从独特的视角客观地全景式介绍了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体系复杂坎坷的历史。书中所洪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方面的情况真实可信,部分史料属于首次公开。本书对于认识东欧剧变、苏联亡党亡国、其他共产党政权和组织改弦易辙,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本书借鉴职国章回体小说的结构,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主要使用白搭手法加以渲染,力求故事细节生动活泼,人物性格鲜明传神。全书凡100回,120万字,以人物活动时间为经、事件变化空间为纬组织安排材料,相关史实集中调配,以互见笔法彼此映衬补充;叙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前后照应;语言凝练,亦庄亦谐,风格新颖,雅俗共赏。

目录

(上册)

 引言

 第001回 大公开疆火狐狸前瞻后顾

沙皇拓土双头鹰西望东张

 第002回 取富强经彼得大帝当工匠

摘落后帽亚历山大放农奴

 第003回 初试锋芒要自由学子罢课

久仰卡尔争人权巨星凌空

 第004回 鼓动工潮火星报煽风点火

削平暴乱末代帝咧嘴龇牙

 第005回 缺衣少食哥里镇索索立志

父亡母寡神学院柯巴吟诗

 第006回 别恋移情伊里奇巴黎艳遇

舍生忘死流浪者广场劫钞

 第007回 此重彼轻黑杜马议论土改

我多你少社工党分道扬镳

 第008回 群盗厮杀沙俄将军跳泥沼

布党赤化十月革命掀惊涛

 第009回 当横即横斯摩尔宫阻立宪

该忍则忍布列斯特签和约

 第010回 异党争衡契卡扬眉刀出鞘

匪类挑衅总帅怒目亮刃锋

 第011回 红党树旗六百万工农上阵

白俄复辟十四国武力撑腰

 第012回 驰骋半生夏伯阳谱精彩史

差错一念马赫诺做变色龙

 第013回 救匈取波打华沙图氏折戟

激变生祸收余粮海军倒戈

 第014回 活跃市场经济实行新政策

大河归海苏俄膨胀成苏联

 第015回 风雪无情分炊告别国事犯

专政有理著书批判考茨基

 第016回 且悔且急列宁抱憾留遗嘱

或拉或压斯君运筹主克宫

 第017回 铁箍锈蚀战友罢官缴党证

集团瓦解托氏亡命走天涯

 第018回 独有灵犀院士怜悯庄稼汉

时不我待领袖驳斥布哈林

 第019回 杀牛马羊农民抗拒集体化

建重工业工人加班抢时间

 第020回 侨民返乡烽火燃自中东路

娇妻寻短鳏夫泣对鸳鸯床

 第021回 率真敢言基洛夫冒犯书记

嫉妒生恨斯大林砍断股肱

 第022回 以是为非数法官假戏真演

以非为是众被告胡话实说

 第023回 身残志坚尼古拉写书发愤

运乖命蹇高尔基文章等身

 第024回 宪法出台确立一党制政府

功臣入狱妄加莫须有罪名

 第025回 诱捕喽哕侏儒清洗小特务

身陷囹圄元帅魂断审讯屋

 第026回 惜子怜妻宠儿屈认叛国罪

鸟尽弓弃打手横死行刑场

 第027回 巨掌破倭哈拉哈河翻红浪

严刑逼供卢比扬卡滚乌云

 第028回 美酒含毒恶犬气绝地下室

利斧扬刃猛狮命丧墨西哥

 第029回 保卫共和西班牙鲜血汩汩

欺凌弱小芬兰国白骨森森

 第030回 东扩地盘纳粹振兴德意志

西移防线密约灭亡波兰国

 第031回 未雨绸缪卡廷森林坑俘虏

寡不敌众北方三国低头颅

 第032回 蹂躏欧洲希特勒北横南纵

刺探情报左尔格西跑东奔

 第033回 三箭齐发红胡子手舞足蹈

一厢情愿当家人心愧面羞

 第034回 失地丧师明斯克败将遗恨

打援围点基辅城恶贼逞凶

 第035回 据发祥城朱可夫揍侵略者

辟生命线冰冻湖唱得胜歌

 第036回 愁国运衰总书记病孔策沃

喜东方静生力军救莫斯科

 第037回 炮火连天三军喋血高加索

杀声动地壮士泪洒敖德萨

 第038回 寸土必争崔将军废墟死守

指挥若定华总长危棋救活

 第039回 塞港鏖兵布元帅粮绝弹尽

刻赤对垒铁司令将广炮多

 第040回 盲目乐观哈尔科夫遭算计

错判情报北顿涅茨中毒招

 第041回 讨伐凶顽罗斯福白宫横槊

围攻厉鬼德黑兰四君弯弓

 第042回 惩治伪军弗拉索夫上绞架

虐待囚犯奥斯威辛成屠场

 第043回 坚毅忠贞卓娅舒拉赴国难

灵活机动游击健儿树丰碑

 第044回 三路反攻排山倒海追穷寇

复仇十战摧枯拉朽捣匪巢

 第045回 分配强权确立雅尔塔体系

维护安定签署联合国宪章

 第046回 攻克柏林卅万将士洒热血

龟缩地堡几个魔头变黑烟

 第047回 西欧挥鞭丘吉尔圈定内院

远东跃马约瑟夫割走外蒙

 第048回 列车运兵大铁道铿锵奏乐

泰山压卵小日本匍匐求饶

 第049回 卫国保家军民牺牲三千万

整军经武城乡涌现强国潮

 第050回 利益攸关搞冷战缘起久远

霸权所系爆核弹志在今朝

(下册)

 第051回 对抗外敌九党组建情报网

干涉内政八国欺负铁托帮

 第052回 擒拿妖魔同志哥心狠手辣

铲除异己巴尔干电闪雷鸣

 第053回 输出主张出钱出枪出顾问

输人主义人赣人陕人北平

 第054回 万寿无疆小弟踊跃庆华诞

一言九鼎大哥慷慨援朝鲜

 第055回 红尘道狭抓医生权要心跳

黄泉路近现梦幻阖家团圆

 第056回 吹吹拍拍抬腿踢死贝利亚

卿卿我我咬牙贬黜总管家

 第057回 右倾“左倾”意识形态解冻慢

进步退步工业农业改革难

 第058回 公开声明南首斥大国主义

秘密报告赫某批崇拜个人

 第059回 福星照身塔曼岛上校走运

慧眼鉴貌一州官二进中央

 第060回 绝望之余波兹南民众暴动

泰极否至布达城纳吉横尸

 第061回 迭出怪招双拳砸倒元老派

再生诡计两脚蹬翻大功臣

 第062回 言不由衷日内瓦议停火事

词非达意戴维营抒缓和情

 第063回 扮千面人阿贝尔有惊无险

画阴阳脸菲尔比虎口余生

 第064回 欲速不达迈急步社会转轨

引蛇出洞设阳谋右派遭殃

 第065回 乘人之危尼基塔逼偿欠债

卧薪尝胆毛泽东振兴中华

 第066回 困西柏林断菜断粮断水电

织铁丝网拦人拦车拦畜禽

 第067回 出兵古巴金龟子挑衅驴子

搬走导弹北极熊略输公牛

 第068回 恩断义绝中苏分裂打嘴仗

曲终席散师父退休卸浓妆

 第069回 忠奸混淆文革飓风卷华夏

雌黄信口苏共报刊议曲直

 第070回 拉拢台湾路易斯乔装记者

启用专线柯西金求和北京

 第071回 春暖乍寒布拉格坦克蜂拥

夏热忽冷捷克人刀下画押

 第072回 做军火商与中东称兄道弟

减核导弹同美国弄眼挤眉

 第073回 底牌透光葛外长谈判被动

大使泄密小霸王幸免重创

 第074回 频换奴才喀布尔尸陈街巷

耻当傀儡三元首血溅王宫

 第075回 圣战狂热穆斯林前仆后继

泥潭深陷占领军弃甲丢盔

 第076回 少尉疯癫帮主宫门险遇刺

护士妖媚老翁医院乐销魂

 第077回 教育普及人才如群星璀璨

科技发展前景同旭日辉煌

 第078回 雷厉风行警魁试革除积弊

早起晚睡尤里忙调整官僚

 第079回 防口防川竟把学者当疯子

错上加错偏将作家关病房

 第080回 培养乌鸦国中国间谍学校

训练燕子人上人职业特工

 第081回 恹恹临朝重病夫夕阳残照

连连跃位小官吏仕途顺风

 第082回 发宣言书戈氏矢志问积案

传呼吁信遗孀奋力掀覆盆

 第083回 立异标新新思维改变航向

图新弃旧旧模式走完历程

 第084回 夫贵妻荣居高位轿车别墅

郎才女貌游列国鲜花掌声

 第085回 漏泄核能特种兵封闭电站

冲破天网不速客空降红场

 第086回 军费开支创纪录试比胜负

领先对手射飞船府亏库空

 第087回 祸不单行核潜艇永卧海底

福无双至裁军案暂存共识

 第088回 开辟未来邓小平传信寄语

结束过去二宿敌握手言欢

 第089回 卷土重来工会团结掌大印

回 天乏力波党失势丢王冠

 第090回 宪法重修伊姆雷追赠烈士

民众投票匈牙利更换国旗

 第091回 东民西逃政治局集体下野

西德东并隔离墙拆除卖钱

 第092回 兜内金多捷共合伙开小灶

碗里肉少夫妻分手奔前程

 第093回 保原姓名土族放弃香玫瑰

选新总理议会物色老国王

 第094回 民困国穷罗马尼亚喷地火

亲离众叛齐氏伉俪埋荒郊

 第095回 草木皆兵地拉那碉堡密布

山河破碎南联盟一分为七

 第096回 民族自决中亚地区枪声紧

三国独立波罗的海风浪急

 第097回 再出江湖叶利钦时来运转

苦守銮殿戈尔比额烂头焦

 第098回 救亡图存传统派政变流产

沉舟破釜激进者反扑成功

 第099回 栽树栽根蝌蚪党问鼎执意

换汤换药独联体单干铁心

 第100回 联盟寿终戈总统交核按钮

红星陨灭三色旗飘俄罗斯

 后记

 主要参考资料

试读章节

第001回

大公开疆火狐狸前瞻后顾

沙皇拓土双头鹰西望东张

话说苏联横跨欧亚大陆,地域辽阔,前身为苏俄。苏俄的前身呢?是沙皇俄国(以下简称“沙俄”)。沙俄的前身是莫斯科罗斯大公国,莫斯科罗斯大公国的前身则是基辅罗斯大公国。

再说基辅罗斯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国家,是当今俄罗斯的雏形,经过了800多年的漫长岁月。

最初,斯拉夫民族占据东欧平原的多瑙河一维斯瓦河的大片土地,有东、西、南三个分支。其中,东斯拉夫人居住在第聂伯河、奥卡河和伏尔加河上游一带,后来建立了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三个国家;西斯拉夫人生活在维斯瓦河、奥得河和易北河周围,后来建立了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南斯拉夫人生活在多瑙河旁边和巴尔干半岛一带,后来建立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

东斯拉夫人有记载的历史,最早见于公元6世纪。当时,正值中国南北朝时期,封建社会即将进入鼎盛阶段的唐朝,东斯拉夫人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只有语言无文字。他们在河流周围盖起土坯房,建设村落。婚姻方面,经历了群婚制——杂婚制——一夫多妻制——对偶婚制,后两种往往并存。几个大家族联合为一个氏族部落,由德高望重者担任酋长。

东斯拉夫人经营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能制造质量上乘的刀剑、长矛等武器、陶器和纺织品。他们以好战抢掠为荣,常攻打拜占廷帝国,曾一度兵临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城下。除了掠夺以外,刀剑所至,贸易为开。在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拜占廷帝国的交往中,他们逐渐告别了野蛮蒙昧的历史,从原始社会直接跃入封建社会文明时期。

公元8世纪,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联盟发展为国家,称为“公国”,首领称为“王公”。诸公国中,地盘较大、人口较多者是位于第聂伯河北部的诺夫哥罗德公国和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公国。

东斯拉夫人并不懂得如何治理政事,为了争当王公发生内战,陷人困境。因长期内斗,竟然成就了远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曼人。诺曼人属于游牧民族日耳曼部落,芬兰人称之为罗斯人,东斯拉夫人则更习惯于称之为瓦良格人。“瓦良格”即“商人”之意,特指经商的诺曼人。

东斯拉夫人天性好斗,争执不下之际,有人提议邀请见多识广的诺曼人酋长留里克做王公以主持正义,众人一致赞同。留里克被邀请主政,本来是权宜之计,不料请神容易送神难。公元862年,留里克率兵南下,反客为主,做了诺夫哥罗德公国大公。于是,留里克王朝成为东斯拉夫人历史上的首个政权。882年,留里克后裔奥列格继续南征,攻下基辅后把首都迁至该城。后来,基辅公国逐渐吞并周围的小公国,变成了大公国。

诺曼人先与东斯拉夫人通婚,后来推而广之,与欧洲(主要是中欧和北欧)、亚洲(主要是西亚和中亚)诸民族通婚,对偶择优,交叉混血,反复进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新的民族,基因型属东部欧亚谱系,统称为罗斯人。罗斯人,像中国的汉人。汉人是以中原民族为主体,与北狄、南蛮、西戎和东夷相互通婚形成的。这类民族大融合的过程很漫长,而且势必持续下去。人类交往越来越密切,越来越扩大,全世界各种肤色的民族将会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宇宙其他高智慧生物而言,那时候的人类就应称之为“地球族”了。

罗斯人平均身高170厘米以上,手脚修长,大多为圆头圆脸黄色卷发黑眼睛,蒜头鼻子厚嘴唇,凸显西亚中亚人种的特点,也有一些金发蓝瞳深目高鼻薄嘴唇刀条脸者,则体现中欧北欧居民的基因。成年男子高大结实,骨骼粗壮,体毛黝黑,连鬓胡须茂密蓬松,只有鼻翼至额头一带比较光洁。他们性情刚烈,健步如飞,能忍受酷热严寒和饥饿劳累。身材曼妙行步款款皮肤白皙性感妖娆富于曲线美的俄罗斯姑娘,是广袤大地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成年女子则丰臀高乳,笑靥迷人,大多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相夫教子任劳任怨的贤妻良母。老年妇女,身躯往往由丰满变为肥胖,外形敦厚,慈祥善良,色彩鲜艳夺目的头巾是她们的随身饰物。

11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大公国在外敌人侵和内部争斗中解体,分裂为十多个小公国。

12世纪,基辅各公国被亚洲游牧民族蒙古人征服。后者首领拔都率领大军攻入莫斯科,杀人即割耳,共割了27万只耳朵,晒干陈列,既自我炫耀又震慑别人。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奔萨为都城,建立了庞大的金帐汗国。

1263年,莫斯科罗斯公国臣属于金帐汗国。因地处伏尔加河上游奥卡河的商业要道,东南可以通向顿河上游,南下可以直人黑海,莫斯科王公从过境商业中征收大宗捐税,又地处农业和手工业的中心,积聚了很多钱财。

14世纪初叶,莫斯科大公伊凡一世即位。此人头发胡子泛红,生性狡黠,人称“火狐狸”,又因爱财如命,绰号“钱袋”。他贿通金帐汗的妻妾和近臣,获得“弗拉基米尔和全罗斯大公”的册封诏令,取得向各公国代征贡赋的权力,大肆从中渔利。

伊凡一世不甘心莫斯科公国长期匍匐在金帐大汗的脚下,凭借代征贡赋之便,悄悄地把一部分钱财放进自己的国库里面。同时,他花费重金请来意大利的著名设计师重新规划克里姆林宫(简称克宫),拆除年深岁久的木结构建筑,用优质橡树原木修缮一新,多建富丽堂皇的城堡,筑砌红色的新墙、城塔和嘹望塔。他购买土地以扩大莫斯科公国,减免赋税以吸引更多的人居住。其他公国的领主纷纷携带家眷和金银财宝前来,在莫斯科周围修建豪华住所,在郊区扩展庄园。他巧舌如簧,说服东正教总主教彼得把驻节地从弗拉基米尔迁移到莫斯科。彼得以开除出教会相威胁,迫使相邻的王公臣服于伊凡一世。

1328年,伊凡一世战胜劲敌特维尔公国,力量空前强大。他采取各种手段扩张领地,逐步兼并了周围的公国,使莫斯科公国成为地广人众金钱多的大公国。于是,火狐狸伊凡一世前瞻后顾,以莫斯科为圆心,以贪欲为半径,画了一个大圆圈。他的继承者坚持致力于统一罗斯的事业,主要用战争手段兼并诸国,并设法摆脱蒙古人的奴役。

1359年以来,伊凡二世之子莫斯科大公季米特里·伊万诺维奇多次击退邻近的特维尔、梁赞等公国联合立陶宛公国军队的进攻。

1380年9月,29岁的底米特里率领罗斯各公国联军15万人,在库利科沃原野(今俄罗斯图拉州的库尔金地区)击败20万蒙古军。以少胜多的联军虽牺牲巨大,却动摇了金帐汗国的统治。

随着蒙古人势力的逐渐减弱,15至17世纪,莫斯科克宫的宫墙改用红砖,新建了高高的塔楼,宫内出现了圣母安息大教堂、圣母领报大教堂等。于是,莫斯科逐渐取代了基辅的地位。

P1-3

后记

20世纪末期,东欧各国和苏联红旗落地,共产党交出政权,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复辟,引起天翻地覆的政治大地震。先是苏联解体,后是其他共产党政权和组织纷纷调整纲领或改名易帜。于是,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从全球退潮,跌入了低谷。

“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50多年前,毛泽东说这句话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果在中国人眼中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视之为自己的伟大梦想。

笔者沐浴着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长大成人,曾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因变故事起突然,毫无思想准备,与绝大多数国人一样,面对残酷的现实,一时不知所措,陷入迷茫彷徨中,唯有反复自问:“这是为何?”口问心,心问口,的的确确不希望这段历史成为久远的故事,连同那个特殊的时代在尘封中消失。经过痛苦深沉的思索后,决定写一本书,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方面,全景式介绍苏联和东欧等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复杂坎坷真实可信的历史,希望对坚持共产主义事业的同胞能起到危机警示的作用;当然,也希望成员锐减的在野友党痛定思痛,再树理想,重拾信心,凤凰涅檗,浴火重生。

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都是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衍生品,与苏联共产党和苏联这个国家具有千丝万缕的因果联系,故在书中穿插叙述了部分有关重大事件。读者可以从中了解世界现代史的演变历程,理清国际共运从极端趋向理性的脉络——从无产阶级专政向宪政即民主政治迈进的轨迹。

苏共建党93年,执政74载:拥有35万党员时夺取了政权,拥有550万党员时战胜了纳粹德国,拥有多达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国家。1991年8月25日苏共宣告解散,同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这两个重大事件留下的遗产是一大堆问号,有待人们诠释。曾活跃在苏联政治舞台中心的列宁、斯大林、马林科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和戈尔巴乔夫等八届首脑,人称“红色沙皇”,一脉相承,发誓埋葬资本主义,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雄心勃勃却半途而废。追根溯源,窃以为是立党建国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出了偏差。诚如恩格斯所说:“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一些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互相矛盾,或这些目的本身一开始就实现不了,或缺乏实现的手段。”

经过几十年演变,原来由共产党执政的苏联东欧国家,有的右向,有的左转,有的前进,有的后退,都在固有的轨道上运行。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其中之一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把指导思想、组织原则、活动策略集中到夺取政权方面,终于取得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列宁创建了新型的富于进取精神的革命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即后来的苏联共产党。1918年,苏共以暴力取缔其他一切政党,成为国家唯一的执政党。从此,党即国家,党权即政权,党政连体,合而为一。

列宁主张,只有通过夺权和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他认为,苏共是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为了消灭敌人,必须有绝对的无限的权力,而且这种权力必须建立在暴力而不是法律的基础上。他坚信实行高度集中制正确无误,多次整党以清除异己,希望苏共的全部活动都能体现自己的意志,以强大的党驱动强大的国家。他要求废除官员终身制,改上级任命为民众普选,从而遏制腐败现象,但高才不寿。他执政不到7年,因劳累过度而病人膏肓,自知来日苦短仍坚定不移地调整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刚见成效就抱憾辞世,年仅54岁。

列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不遗余力,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创始人之一普列汉诺夫早在《遗嘱》中就质疑过“无产阶级专政”这个命题,并断言马克思所理解的无产阶级专政永远无法实现。因为《共产党宣言》发表于蒸汽工业时代,随着以电为动力的新型复杂机器的应用,社会的阶级结构变得对无产阶级不利。他说,20世纪初以来,为了操作复杂的机器,工人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工人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世界观都将提高到知识分子的水平。于是,知识分子的队伍迅速扩大,成为最有文化修养的社会阶层,其使命是教育民众,向民众灌输人道主义思想和先进思想,促进社会进步。普氏认为,若马克思健在,目睹形势大转折,必定会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普氏提请人们注意:1888年由恩格斯作序的《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末尾的口号,已由“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改为“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无产者”变成“劳动者”,其内涵和外延都迥然不同。几十年弹指一挥间,世界潮流发生的变化,被普氏这位伟大的先知先觉者不幸而言中。

哲学理论说:“矛盾无时无处不在。”毛泽东认为:“党内有党,党外有派。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外无派,千奇百怪。”纵观苏共和国际共运的全部历史,这的确是真理!  。

苏共从其前身俄国社工党开始就派系林立,列宁时代一直内讧不断,斯大林制造党内清算更是人头滚滚。可以说,把内部矛盾升级上纲为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是苏联阵营政治体制无可救药的癌症。中共和东欧各国也有同样的经历,同志哥排除异己心狠手辣血雨腥风的故事记忆犹新。

托洛茨基精明强干,能说会写,是仅次于列宁的第二号人物,完全有希望接班。十月革命后的若干年里,在苏联城乡,托洛茨基和列宁的名字如雷贯耳,家喻户晓,两人的画像双双并排悬挂;直到列宁病逝前,在苏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发言结束时都会高呼口号:“我们的领袖列宁和托洛茨基乌拉!”但托洛茨基“左”得出奇,神化苏共:“归根到底,党总是对的,因为党是无产阶级完成其根本任务独一无二的历史工具。”其名言是“以革命的火炬烧掉旧世界”,“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一个铁与血的纪元”。这句话是他1917年5月17日回国时说的,最后一句话虽道出了十月革命的实质,却因充满杀戮气和血腥味而很少有人提及。他不顾客观条件地鼓吹“不断革命”,主张输出国内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全世界点燃阶级斗争的烈火。他批评党的机构官僚化、脱离民众,在“无产阶级民主”这个核心问题上坚决斗争,特别是反对斯大林以强硬手段推行“在一国内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因意志薄弱和策略失误而招致败北,四处流亡,最后被克格勃特工追杀,惨死在异国他乡,终年62岁,可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列宁看好的接班人,还有斯维尔德洛夫和布哈林。前者从事革命“勤勤恳恳,忙忙碌碌,默默无闻”,因沙俄时期坐牢严重损坏健康,34岁就病逝了。后者虽是一个经得起道德考评的正人君子,却长于理论而短于实践,属于迂腐偏执的书呆子型学者,性格缺陷明显,被斯大林横加“奸细”罪名处决了,年仅50岁。

斯大林聪明睿智,精力充沛,头脑灵活,敢作敢为,城府深而心机重,凭借主管全党党员登记的“总书记”之职,插手人事工作,广泛培植势力。当列宁发觉自己被架空而决定撤销斯大林的职务时,后者已树大根深枝繁叶茂难以撼动了。

……

放眼全球,心怀祖国。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试验,虽尚处于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犹如光芒万丈的朝阳前途无量。国家的当务之急,在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致力于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事业,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既要面对实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也要从国际共运的历史获得启示和灵感——研究苏联和东欧等共产党政权和组织的方方面面,取长补短,举一反三,尊重民情民意自由表达的权利和政治诉求,彰显法制民主舆论独立的精神,完善民生保障安居乐业的措施,扩大改革开放成果,充分兼顾效率和公平,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全面建设繁荣富强的小康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正是:头顶一片蓝天,环球同此凉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必须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东欧剧变、苏联亡党亡国,其他共产党政权和组织改弦易辙,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是20世纪惊天动地五彩斑斓的重大事件。这段历史,年轻人也许很陌生好奇,像发生在太阳系外杳无踪迹的星球上的故事。为了使它不至于被遗忘,笔者关注时势,勤于思考,出于读书人的责任感,毅然决然搜集有关资料整理为书,留下时代的足迹。

本书基本上以人物活动的时间为经、事件变化的空间为纬组织材料,相关史实集中调配,以互见笔法彼此照应补充;叙事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前后照应;语言凝练,亦庄亦谐,风格新颖,雅俗共赏,力求扩大读者面。

为适应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在不影响语意理解的前提下,此书采用了两个技术措施:一是尽量不使用欧化语句,而是化长句为短句,把定语和状语分开;二是为使“名字”、“父名”和“姓”连称的冗长的外国人姓名容易记住,不至于因为出现频率高而感到困扰,在前面有交代的情况下后面有时把“姓”简化为“氏”,即在“姓”的汉译字后面加“氏”。如,对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把“戈尔巴乔夫”称为“戈氏”,既简洁易记又减少篇幅——当然,这里的“氏”与中国人姓名的“氏”的概念有本质性区别,内涵外延都大相径庭。

此书写作经年,坚持不懈,非一朝一夕之功。以往是利用业余时间,见缝插针,节假日则闭门谢客,全力以赴。退休以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钟情苏联传。每天黎明即起,午夜不辍,废寝忘食,形疲神伤,殚精竭虑,艰苦备尝。初稿既成,反复增删,加工润饰,精益求精。笔耕20余载,撰成100回,120多万字,取其书名为《苏联兴亡传——十月革命百年祭》。

天道酬勤。今天终于脱稿付梓,聊以自慰,并答谢家人和关心此事的亲朋好友。

因所参考的文献资料版本不同,数量较多,时间紧迫,笔者理论水平和写作水平有限,书中内容难免出现错讹荒谬之处,敬请读者诸君见谅并慷慨指正,以期再版时修订。

时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00周年前夕,谨以此书作为纪念。正是:指点江山抚今追昔任评说,激扬文字数黑道白聊为书。

雷家山 秋实 肖维青

1992年11月7日于成都乾惕斋初稿

2014年12月25日于成都乾惕斋定稿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4 14:4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