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汉词典  古诗文  美食菜谱  电子书下载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无边的风月(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彬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抱歉,不提供下载,请购买正版图书。
简介
编辑推荐

《无边的风月(精)》是作者王彬观照《红楼梦》的文学趣味与文化内涵而有所感的杂文集,收录了作者的50篇文章,绝大多数近一年来发表在《文艺报》和《光明日报》上。

作者是一位文学研究者,但本书的关注点都落在这部古典巨著的文化细节上,比如丫环、奴仆、番、禅、尼、道,还有如节庆、礼仪、月例,等等。每一篇文章,入题虽小,而趣味盎然,整体推出,则古典文化之韵味浓厚,颇适于读者品茗之余、小睡之前,翻读二三,心有所得,怡然自乐。

内容推荐

《红楼梦》之世界,既博大精深,又细致入微。

王彬所著的《无边的风月(精)》即从细部文化入手,还原曹雪芹笔下清晰语境,述及礼俗、饮食、服饰、器物、建筑、田租、官制,皆能引领读者步入秘境,领悟更多意涵,得享审美愉悦和,心灵满足。

目录

推想四块玉

葫芦庙炸供

贾府之门

清朝的封爵制度与荣国府的主要建筑

红楼姑娘与红楼媳妇

丝织、毛皮与青缎子背心

怡红公子的炫服与辫子

碧纱橱内外

“屋里人”与“陪房丫头”

跟丁、奴隶与丫鬟

嬷嬷与陪房

三品爵威烈将军

“泪人一般”与“出灵不像”

“下隔扇”“起孝棚”“供茶烧纸”

番、禅、尼、道

“一般六十四名青衣请灵”

易箦的风月

大观园里稻香村

“仔细花子拐了去”

清虚观故事

王夫人“赏午”

转过十锦隔子

为什么死去的是金钏儿?

端阳纪历

荣国府月例

凤姐的银钱收入

炉瓶三事

雪洞中的青纱帐幔

七夕而生的巧姐

红楼香识

荣国府月例续

赖嬷嬷与王嬷嬷

续说赖嬷嬷

史湘云、孙行者与小骚达子

熏笼乱搭绣衣裳

贾府的地租与岁俸

除夕祭宗祠

十五之夕荣国府

九省都检点

探春的“毒舌”

贾府的丧事开销

察院的官司

浴佛日与结寿缘

贾母拜月

谁是副小姐?

“西贝草斤”与荣府新闻

雨村的官职

长史、家人、泥腿子

“奴才还有奴才呢!”

后记

试读章节

推想四块玉

在北京,有一个地方叫四块玉。

四块玉位于天坛东墙外面,旧时多窑坑、苇塘、荒地,贫苦无依之人经常到这里挖黄土贩卖。清末以后划分为东四块玉与西四块玉,再往后细化为东四块玉北街、东四块玉南街、西四块玉胡同与双玉中街。有一种说法,明永乐年间修建天坛,将四块巨大而美丽的汉白玉,遗弃于此——今之自行车比赛场的西北角。然而,无论是以四块玉为名的街道还是胡同,都是没有经过规划的小巷,蜿蜒蔓曲,湫隘简陋,没有内城道路那样的泱泱格局与辉煌气象。

四块玉原来的面积要阔大许多,从天坛东北角向南伸展,越过现在的体育馆路,至天坛东路一带。1965年,天坛东北角的四块玉改称敬业西里。现在只有天坛东路一带叫四块玉了。在历史上,四块玉的东部有一处军营,叫蓝旗营,是清代正蓝旗士兵的驻地,而蓝旗营的南部也有一处营地,叫新营房,很可能是从蓝旗营衍生出来的。新营房与东四块玉南街大体重叠,说明这里在乾隆时期也是营房。

再北,四块玉的北部是广渠门内大街,在历史上分别是大石桥、揽杆市、东草市与蒜市口。揽杆也写作缆竿,缆是缆绳,缆竿或者是与缆绳有关的器物。为什么会出现“缆”与“桥”这些与河水有关的名称呢?因为这一带旧多河道,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石桥东侧还有明沟,与护城河相通。如同揽杆市,蒜市口在明人张爵的《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①也已经出现。蒜市口的东侧是草市,称东草市,无论是蒜市还是草市,都得名于其所经营的商品。蒜市口与崇文门外大街相交之处,曾经是烧酒的汇集地,夏仁虎云:“凡京东、西烧锅所出之酒皆集于是”②,领有官方颁发的“商贴”,因此所售之酒称官酒。光绪时,蒜市口西段修建了一座木制的望火楼,大约有二十米高,用来嘹望火情,1940年拆掉了。望火楼附近是蒜市口16号院,是曹雪芹曾经居住的地方。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祖父曹寅和父亲曹頫都曾经做过江宁织造。康熙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而备受宠信。但是,在康熙去世以后,曹家的命运发生了转折。雍正四年(1726)十一月,曹頫因为缎匹质量“粗糙轻薄”而受到处分。次年(1727)六月,雍正所穿的石青缎褂落色,曹頫再次受到处分。十二月,曹頫督运缎匹进京时,在山东长清县等处勒索费用、骚扰驿站,被山东巡抚塞楞额举奏,从而招致了雍正的愤怒,下旨将曹频交由内务府和吏部严审,并查封曹頫家产。六年(1728)二月,新上任的江宁织造隋赫德将曹頫在江南的家产人口查明接收,曹频在京城的家产人口,也由内务府全部查封。六月,骚扰山东驿站案审结,判曹頫赔银四百四十三两二钱,由内务府负责催讨,并将曹頫枷号示众。七年(1729)初夏,曹雪芹随同家人从南京回到北京。这一年,曹雪芹大约在十四到十五岁之间。  1982年十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在所藏清代内务府档案中,发现了一件雍正七年(1729)七月二十九日的《刑部为知照曹j顷获罪抄没缘由业经转行事致内务府移会》,其中记载:

书顷之京城家产人口及江省家产人口,具奉旨赏给隋赫德。后因隋赫德见曹寅之娄孀妇无力,不能度日,将赏伊之家产人口内,京城崇文门外蒜市口地方,房十七间半、家仆三对,给与曹寅之妻孀妇度命。

通过与乾隆《京城全图》③比对研究,蒜市口街16号院与《刑部致内务府移会》记载十分近似。1965年北京进行地名整顿,将大石桥、揽杆市、东草市与蒜市口并入广渠门内大街,蒜市口16号改为广渠门内大街207号了。2000年,广渠门内大街拓宽,207号由于处于红线内而被拆除。还有一个理由是,拆除207号时,院内的房屋是十八间而不是十七间半,岂料拆掉以后发现其地基正好是十七间半。曹雪芹在这里居住了多久,史无明文,但是仍然留下一些传说而提供了可以让后人冥思的空间。《红楼梦》中的很多场景都可以在蒜市口一带找到原型,比如蒜市口附近的兴隆街,铁槛寺的原型隆安寺,曹雪芹盘桓过的夕照寺,也称卧佛寺,齐白石曾往那里探访,并留有吟哦的诗句:“风枝露叶向疏栏,梦断红楼夜半残。举火称奇居冷巷,寺门萧然短檠寒。”由此推想,蒜市口南边的四块玉是否也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蓝本呢?这当然是难以排解而相当纠结的。

P1-3

序言

说到莎士比亚,西方人有一句口头禅,叫作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套用这句话,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也是如此。立场不同,阶层不同,对《红楼梦》的阐释也不同。有人说是朝代更迭时期的民族斗争,有人说是清宫内讧反映于贾姓家族,还有人说是阶级斗争,或者贾宝玉就是曹雪芹在虚拟世界里的元神,如此等等,犹如小孩子手里的万花筒,随着手的转动而呈现不同的瑰丽景象。

我没有这个能力,只能就《红楼梦》的某些细部文化,略谈我的一些拙见。比如,宝玉与黛玉第一次见面之时,宝玉为什么要穿那样的炫服,梳那样的辫子;宝钗的闺房为什么是雪洞一般,悬挂青色的帐幔;金钏儿为什么在端午期间跳井,而端午刚过,宝玉便被贾政暴打一顿,端午与人物的命运保持一种什么关系;什么是长史、跟丁、泥腿子,鲍二作为贾府的奴才,为什么不在花名册上;李纨、凤姐的月例是多少,丫鬟的月例是多少,贾府的岁俸、地租是多少;秦可卿的丧仪虽然馄烨浩大,却没有放在宁国府的主要院落里,且出现了搭金桥、开方破狱那样的粗鄙佛事,等等。许多年过去了,随着历史尘埃的积重,《红楼梦》中原本清晰的语境,远离今天久矣,而使读者懵懂。如何拂去这些尘埃,还原历史语境,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这不仅因为时间久远,而且涉及了许多门类的知识,袭用现在的网络用语,这既是一种穿越,也是一种跨界,而且有些属于边角材料,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做起来便格外艰难。当然,说千道万,还是我的知识有限,需要继续努力,倘有疏讹,尚祈顾曲。

我是做文学研究的,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文化进入文学领域,从事文学的人基本转至文化领域,进行与国家、社会、群体相关的文化研究了。而文学与文化,尤其是与经典小说中细部的文化关系,则鲜有研究。这真的是一件叫人十分无奈之事,在商品经济时代,有多少人愿意做这样投入多而产出少的事呢?但总要有人去做,在细读之中发现文化,并进行某种意义的诠释,使今之读者在复原的语境中,得到某种感悟,进而领略蕴藏于其中的奥妙与意义,难道不是一件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吗?

英国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One hand washed the other,大意是,两只手相互搓洗,才可以清洗干净。在一个与读者互动的时代,当然也是如此。即因此,本书采取了随笔形式;同时根据《红楼梦》的回目顺序进行编辑,以便读者检索且在阅读之时可以大体对应。

《北史》在《隋宗室诸王传》中,引述了慎子的这样一段话:“一兔走街,百人逐之;积兔于市,过者不顾。”不是不想要那些市场中的兔子,是因为那些兔子已经有了归属,而在大街上奔跑的兔子,由于没有归属,即便是一只,人们也要蜂拥追赶,希图占为己有。然而细想想,捉不到又怎样?当然不会怎样。想通了,跟着兔子一阵疯跑,出一身透汗,不也是一件好事吗?搞研究也类似于此,只要在疯跑之中得到某种释放,也就可以了,因为至少我们在释放中获得了某种愉悦,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是为序。

王彬

2013.8.16

后记

自去年年初,我开始撰写这本小书,截止到今年七月,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写了四十六篇,加上过去撰写的四篇,合计五十篇,总题日:《无边的风月》。虽然还有些题目可作,但关于红楼细部的文化——我所知道的已然大体说清,何妨以不了了之呢?

书中的文章大部分在《文艺报》,小部分在《光明日报》上曾以专栏形式刊载,在此向徐忠志、刘秀娟、明江、王杨和殷燕召等诸位朋友表示感谢。由于刘雁女士与刘嘉程先生的努力与支持,此书才得以和读者见面,这就不仅要谢,而且应该深谢的。

友人曾经问我,这本小书为什么要以《无边的风月》为名,我回答说,《红楼梦》在第一回中,介绍此书传播时曾经多次易名,其中之一是《风月宝鉴》,也就是说,《红楼梦》还有一个与“风月”相关的名字,《红楼梦》是说不尽的,故此便衍生出这个书名。而说到《风月宝鉴》自然会令人想到瑞大叔——贾瑞,那样一个不可挽救的蠢物,也有一面镜子,镜把上錾着“风月宝鉴”四字,跛道人说这是“警幻仙子所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虽然有“济世保生之功”,却哪里想到反把瑞大叔害死了?这真是难以说清。中国当下小说鲜见经典,原因也是复杂得难以说清,原因之一,或者就在这里。顾太清有诗:

扶头雾雨催春尽,十目旧游花尚嫩。东风一夜损芳菲,满地落红深几寸?

花朵是娇嫩、短暂的,春夜的东风便可以将它们吹落。花朵的生长、陨灭与文学近似,而研究者的工作便是对这一过程进行分析,至少将散落于泥土的花朵集纳起来,看看这花朵的色泽,数数这花瓣的数量,所谓细数落花,花蕊是浅金还是蔚蓝,等等,这样的事情做多了难免自己也感到琐细,然而既然厕身于此,总要做好,我是不愿意只说些思潮性笼而统之话的。

是为记。

王彬

2013.8.20

随便看

 

Fahrenheit英汉词典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frnh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23 7:5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