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的路程
“我想到了一种适合冬季的娱乐方式。”当我们在阿雷克伯父家的厨房,围成半圆绕着燃烧的柴火时,我说。
刮了一整天强烈的十一月季风以后,潮湿而叫人不好受的黄昏降临人间。在户外,风在窗边、在屋檐下呼号,雨点啪啦啪啦地打在屋顶上。门边的那棵大柳树,在大风里摇摇荡荡,果树园变成了恐怖的音乐演奏会场。不过话又说回来啦!对于外边世界的感叹声和孤独,我们一点儿也不以为意。
烈烈火焰,以及年轻嘴唇所发出来的笑声,不容风风雨雨靠近我们身边。
我们在玩捉迷藏游戏。刚开始时,的确很有趣;但是随着时间的流转,就越来越不好玩了。更叫人火大的是一一彼得在体验抓到菲莉思蒂的乐趣时,竟然把如何轻易抓到对方的诀窍公开了。
他有意抓菲莉思蒂时,不管使用多少层的布巾蒙他的眼睛,他仍然能够抓到,绝对不至于失败。到底是谁说过,恋爱是盲目的呢?依我看来,在恋爱中的人,即使用五层布巾蒙住他的眼睛,他仍然能够看到对方。
“好累!”雪莉的呼吸声越来越短促,她青白色的面颊染上了红霞,“大伙儿都坐下来吧!我们来请说故事的女孩讲个故事吧!”
但是,当我们坐回原来的位置时,说故事的女孩却频频向我示意,似乎在对我说,我应该把这些日子以来所拟订的计划公开宣布。
说实在的,这个计戈Ⅱ其实是说故事的女孩所拟订的,完全跟我无关;但是她却主张——必须当作是我自己想出来的那样,当着大伙儿的面提出来。
“若不是这样的话,菲莉思蒂是不会赞成的,我非常清楚,凡是我提出来的,她都会跟我唱反调。一旦菲莉思蒂唱反调,彼得一定会站在她那边。实在太气人啦!但是,这件事必须大伙儿都参加,否则的话,就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你们到底在说些什么呀?”
菲莉思蒂从彼得的椅子旁挪出身子问。
“我是说,我们来办一份自己的报纸——由我们自己来写新闻稿,把我们所做的事情告诉大家。这样不是非常有趣吗?”
每个人都瞠目结舌,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只有说故事的女孩例外,因为她假装成十分不屑的表情。
“真是异想天开呢!”她甩开了长长的褐色鬈发说,“听你们的口气,好像你们曾开过报馆!”
菲莉思蒂以一种正中下怀的表情说:“哇!那是很好的想法!谁又能够断然地说,我们不能办一份像市镇那一类的报纸呢?如果有人不服气的话,那就站起来说出理由吧!就以《今日企业》来说,差不多已经到了快收摊子的地步了!像他们使用铅字刊登的所谓新闻也够无聊的——像某某女士头上缠着花布,到对街某女士家喝茶,那也被当成新闻呢!真是无聊透顶!”
“我认为,我们一定能够刊登更稀奇、更惊人的新闻,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做得很好。”
“听起来,好像很有趣的样子。”彼得也如此断言,“洁恩姑妈在上皇后学院时,曾经担任过新闻编辑。姑妈说,那种工作很有趣,而且,对她很有帮助。”
说故事的女孩垂下了她的双眼,皱了一下眉头,借此方才把她内心的喜悦隐藏起来。
“伯利想坐总编辑的位置呢!他又缺乏经验,到底能够干出什么名堂来呢?到时候啊,反而会碰到很多的问题呢!”
“有些人就喜欢挫别人的锐气,专门喜欢泼人冷水。”菲莉思蒂以不屑的口吻说。
“看起来似乎很有趣,”雪莉说,“不只是伯利缺乏经验,就是我们任何人也不曾有过总编辑的经验,我想——这并不会碍事。”
“那么,是否要印刷呢?”达林笑着说。
“我才懒得去管你的想法呢!”菲莉思蒂说。P1-3
何为上乘小说?
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评价标准,但无论如何,大概总要承认,它之所以称得上上乘,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它塑造了一个乃至几个永不磨灭的形象。作为一部穿越了时空,在今天,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熠熠生辉的作品,蒙哥马利的“安妮的世界”系列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叫安妮的女孩的形象。这个形象,始终占据世界文学长廊的一方天地,在那里安静却又生动无比地向我们微笑着,吸引我们驻足.无法舍她而去。从阅读“安妮的世界”系列的第一本《绿山墙的安妮》开始,就注定了在掩卷之后我们要不由自主地回首张望,向那个让人怜爱的孩子挥手,再挥手。我们终于离去,山一程,水一程,但不知何时,她却悄然移居我们心上,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不时地幻化在你的身边,就像她总也离不开风景常在的“绿色屋顶”一样。她的天真纯洁,会让你感动,会让你的灵魂不断得到净化;她柔弱外表之下的那份无声的坚韧,会让你在萎靡中振作,让你面对困难甚至灾难时,依然对天地敬畏,对人间感恩。这个脸上长着雀斑、面容清瘦、一头红发的女孩,是你的“绿色屋顶”,而你也是她的“绿色屋顶”。一个形象能有如此魅力,可见这部塑造了她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有一些作品,即使是一些被文学史家和批评家们津津乐道的作品,我们阅读它们时总是很难进入,它们仿佛被无缝的高墙所围,我们转来转去,还是无门可入,只好叹息一声,敬而远之。即使勉强进入,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距离感,读完最后一页,我们依然觉得那书在千里之外冰冷着面孔,像尊雕塑。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却是另样的感受——说不清的原因,当年我在看到书名时,就有了阅读它的欲望。看来,一部书有无亲和力,单书名就已经散发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流畅的毫无阻隔的阅读。这部书是勾魂的。它以没有心机的一番真诚勾着你。它在叙述故事时,甚至没有总是想着这书究竟是给谁读的,作者只是把心中想说的话说出来。这是倾诉,也是亲和力产生的秘密:倾诉就是对对方的信任,这时,你与对方的距离感就消逝了——所有的人都是喜爱听人倾诉的,因为那时他有一种被信任感。蒙哥马利的作品大都带有自传性,是在说她自己的故事,现在她要把它们诚心诚意地讲出来。我们在听着,出神地听着。
除了《绿山墙的安妮》系列之外,蒙哥马利还写了一个叫艾米莉的女孩成长的故事。
同安妮一样,艾米莉也生活在风景如画、民风淳朴的爱德华王子岛;有着阳光般美好的性格和浪漫的情怀;也爱幻想,幻想使她的精神世界异彩纷呈,使她在绝望中看到了生路。而艾米莉对写作的痴迷和追求更像是蒙哥马利本人。当伊丽莎白阿姨让艾米莉放弃写那些无聊的东西时,她说:“我是不能放下写作这件事情的!因为,我的身体里面流有那种爱好写作的血液。”正是这种对写作强烈地热爱,使艾米莉的人生更加丰富生动,最终成为当地人人皆知的作家。
还有,就是它的无处不在的风景描写。离开风景,对于作者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今天的小说,很难再看到这些风景了,被功利主义挟持的文学,已几乎不肯将一个文字用在风景的描写上了。“艾米莉的世界”也离不开风景,离开风景,就会失去生趣,甚至生命枯寂。艾米莉说:“有生命的礼物最叫人感到高兴!”她有很多朋友,有猫咪麦克和索儿、有呼呼叫的风姨、“亚当和夏娃”“松树的公鸡”,以及温柔宜人的桦树太太……万物有灵,一切都是她生命的组成部分。她是自然的孩子,自然既养育了她,也教养了她。
无论是安妮还是艾米莉,她们的人生称得上是完美而理想的人生,她们是我们所有愿意更好地活着的人的榜样。
《蒙哥马利作品精选(10黄金之路)》系为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除《绿山墙的安妮》系列之外,又一部感人的少女成长作品。
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已经走到了黄金之路的尽头。昨天的快乐、忧愁还历历在目,而今天伙伴们却要各奔东西;但我们不要悲伤地说“再见”,怀着一颗诚挚之心,去创造新的故事吧。
《蒙哥马利作品精选(10黄金之路)》系为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代表作,她以迷人的艺术魅力展现了异国异地一个女孩丰满的成长过程。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来描写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作者的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又搬上舞台,改编成音乐喜剧。